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规范法律服务工作

规范法律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 2025-09-17 16:09:19

『壹』 法律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法律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便民服务:法律服务中心致力于整合多项司法行政职能,包括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置、法制宣传等,通过窗口服务的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2. 公益活动:在法律服务中心,所有的法律服务事项都是免费提供的。当指引当事人进行司法鉴定、公证等有偿服务时,中心会明确告知收费标准和主体,而不会代收任何费用。
3. 专业支持: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准确、全面的法律服务,确保服务业务的质量。
4. 服务统一:法律服务中心规范了服务窗口的设置,统一受理当事人的法律服务申请,集中处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以实现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和高效化。

『贰』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是我国为了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市场,提升基层法律服务水平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该办法涵盖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资格条件、执业行为、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能够依法、公正、高效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一、资格条件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了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资格条件,包括具备法律专业背景、通过相关考试或考核、取得执业资格等。这些条件的设定旨在确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二、执业行为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他们应当积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调解纠纷等服务,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他们还应当注重与当事人的沟通,充分了解当事人的需求和诉求,为当事人提供个性化的法律服务。
三、监督管理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还规定了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监督管理措施。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档案,对其执业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公示其不良记录,以维护基层法律服务市场的良好秩序。
综上所述: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是我国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市场、提升基层法律服务水平的重要法规。它通过规定资格条件、执业行为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确保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能够依法、公正、高效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同时,该办法的实施也有助于提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推动基层法律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第二条规定: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依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在乡镇和街道设立的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
第五条规定:
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应当具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具备律师资格、公证员资格或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的人员,可以经基层法律服务所聘用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第二十条规定: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并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数额最高不超过三万元:
(一)以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虚假承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的;
(二)曾担任法官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离任不满二年内担任原任职法院及其所属基层法院审判案件的诉讼代理人的;
(三)冒用律师名义执业的;
(四)同时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或者公证机构执业,或者同时在两个以上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的;
(五)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
(六)明知委托人的要求或者事项违法,仍然为其提供代理或者办理的;
(七)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接受委托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
(八)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九)故意泄露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十)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叁』 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条例(2021修订)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保障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管理、监督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基层法律服务所,是指在乡(镇)和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机构。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指符合本条例规定的执业条件,经司法行政部门核准取得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第三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开展法律服务,宣传宪法和法律法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第四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害其合法权益。第五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事,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本条例规定管理、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等法律服务资源不足的地区规范发展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第八条鼓励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鼓励和支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加人民调解组织担任人民调解员;优秀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人民调解员的,可以依托人民调解组织成立调解工作室。第九条鼓励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村(社区)法律顾问、法治宣传、公益性法律服务、基层法治建设和平安建设等工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采取购买服务、奖励等措施,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前款所列工作。第十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依法成立基层法律服务行业组织,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交流,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和公信力。

基层法律服务行业组织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法治,接受业务主管机关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管理。第二章基层法律服务所第十一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担任法律顾问;

(二)代理参加民事、行政诉讼活动;

(三)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

(四)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五)解答法律咨询;

(六)代写法律事务文书。第十二条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在本所执业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依法签订劳动或者聘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基层法律服务所统一接受当事人委托,依法签订委托合同;统一委派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承办业务;统一收取服务费用并如实入账。第十三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人员、财务、职能应当与司法行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分离。第十四条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收费标准按照省人民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公开业务范围、收费标准和工作守则,主动接受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第十五条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执业条件、变更、终止、清算以及工作制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六条基层法律服务所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越业务范围和诉讼代理执业区域;

(二)违反规定不以基层法律服务所名义统一接受委托、统一收取服务费用,不向委托人出具有效收费凭证;

(三)冒用律师事务所名义执业;

(四)以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虚假承诺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

(五)伪造、涂改、抵押、出租、出借本所执业证;

(六)违反规定变更本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合伙人、住所和章程;

(七)不按规定接受年度考核,或者在年度考核中弄虚作假;

(八)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私分、挪用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处置本所资产;

(九)聘用未获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的人员以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名义承办业务;

(十)放纵、包庇本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违法违纪行为;

(十一)内部管理混乱,无法正常开展业务;

(十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为。

热点内容
法学核心期刊目录 发布:2025-09-17 18:15:49 浏览:697
封建伦理道德 发布:2025-09-17 18:14:23 浏览:921
中国法院标志 发布:2025-09-17 18:11:13 浏览:26
工厂罚款劳动法有规定吗 发布:2025-09-17 17:56:59 浏览:572
道德讲堂图片集 发布:2025-09-17 17:56:12 浏览:228
理科法学家 发布:2025-09-17 17:43:28 浏览:819
婚姻法继承法冲突 发布:2025-09-17 17:33:13 浏览:206
刑事诉讼法85条是什么 发布:2025-09-17 17:22:15 浏览:430
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7 17:14:47 浏览:952
什么是合同法分割房产 发布:2025-09-17 17:14:46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