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⑴ 如何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机制。在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月21日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同时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铜陵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对政府法律顾问的选聘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工作机制等。
二是确立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事前防范为主和事中控制、事后补救为辅”的法律风险化解机制,切实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明确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形成市、县(区)、乡(镇、办)三级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的法律顾问工作体系与制度体系,通过法律顾问制度的推进、示范,引领带动企业、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法律服务需求相适应的法律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各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
四是规范管理,加强考核。进一步优化法律顾问队伍结构,建立能进能出的考核、更新机制,建立健全相配套的法律顾问考核办法和薪资标准等,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纳入依法行政和综治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和工作档案,加强检查指导,奖优汰劣,提供绩效。
⑵ 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规范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保障企业法律顾问依法执业,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依法维护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所出资企业,是指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授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第四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指导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工作。
上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办法对下级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的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五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企业应当建立防范风险的法律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第六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激励、约束机制。第二章企业法律顾问第七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法律顾问,是指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由企业聘任,专门从事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第八条企业法律顾问执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须通过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后取得。
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管理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省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负责。条件成熟的,应当委托企业法律顾问的协会组织具体办理。第九条企业应当支持职工学习和掌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鼓励具备条件的人员参加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考试。
企业应当建立企业法律顾问业务培训制度,提高企业法律顾问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第十条企业法律顾问应当遵循以下工作原则:
(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执业;
(二)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依法维护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四)以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和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第十一条企业法律顾问享有下列权利:
(一)负责处理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法律事务;
(二)对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损害出资人合法权益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根据工作需要查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询问企业有关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授予的其他权利。
企业对企业法律顾问就前款第(二)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予采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损害出资人合法权益的,所出资企业的子企业的法律顾问可以向所出资企业反映,所出资企业的法律顾问可以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反映。第十二条企业法律顾问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企业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二)依法履行企业法律顾问职责;
(三)对所提出的法律意见、起草的法律文书以及办理的其他法律事务的合法性负责;
(四)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规定的应当履行的其他义务。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规定企业法律顾问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的权限、程序和工作时限等内容,确保企业法律顾问顺利开展工作。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企业法律顾问专业技术等级制度。
企业法律顾问分为企业一级法律顾问、企业二级法律顾问和企业三级法律顾问。评定办法另行制定。第十五条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可以配备企业法律顾问助理,协助企业法律顾问开展工作。第三章企业总法律顾问第十六条本办法所称企业总法律顾问,是指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由企业聘任,全面负责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企业总法律顾问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总经理负责。第十七条大型企业设置企业总法律顾问。第十八条企业总法律顾问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秉公尽责,严守法纪;
(二)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精通法律业务,具有处理复杂或者疑难法律事务的工作经验和能力;
(四)具有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在企业中层以上管理部门担任主要负责人满3年的;或者被聘任为企业一级法律顾问,并担任过企业法律事务机构负责人的。
⑶ 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律顾问制度”,何谓何为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这是我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我国现行的法制结构中,政府机关不仅享有法律的执行权,而且还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权。如果不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合法性进行实质性审查,那么,主权在民的原则就很难落到实处。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党政机关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要求党政部门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过程中,充分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实施专家评估制度,对各个党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不仅可以发现党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中的法律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效率。事实证明,一些地方政府聘请法律顾问之后,不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了可操作性,而且在决策实施的过程中,能够严格依法办事,损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行政诉讼案件大幅度下降。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法律服务。法律顾问不是政府官员的私人顾问,也不是政府机关的法律顾问,而是由政府机关聘任的直接为公民服务的专业人员。法律顾问不仅要面向政府,及时解决政府重大决策涉及的法律问题,审查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而且要面向普通公民,及时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法律顾问制度既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标准配置,同时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备条件。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有助于化解多元化社会的矛盾和分歧。多元化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时候,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习惯于从维护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准则分析问题。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之后,可以把不同的价值判断统一到国家的法律规范中,以国家现行的法律规则解决社会矛盾和分歧。这样做可以消除干群之间的误解。
法律顾问是政府与公民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是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他们对于城市拆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视而不见,对于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没有给予及时的回应,结果导致普通的民事纠纷转化为恶性的群体性事件。法律顾问可以在第一线帮助政府排忧解难,可以在充分了解公民诉求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引导他们依照法定的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一些地方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但是,从整体来看,由于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游离于国家现行的律师(司法)考试制度之外,企业法律顾问良莠不齐;政府聘请法律顾问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随意性较大,法律顾问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共中央决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际上就是要在法律的引导下,在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律顾问成为公民权利的保护神。
参考:人民论坛-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法律顾问制度”,何谓?何为?
http://politics.rmlt.com.cn/2013/1202/191584.shtml
⑷ 政府法律顾问职责的范围
法律主观:
公司法律顾问 (一)日常法律事务 1、公司常见法律问题的咨询和建议; 2、参与合同谈判,制定谈判策略与方案,起草和审定商务合同; 3、参与起草、修订公司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用工、合同管理等规章制度、条例或法律性文书。 4、对公司员工、管理层进行法律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制意识,和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5、对新注册公司工商登记资料、公司章程等法律文件进行起草、审核; 6、对公司的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文件进行审核,为相关法律事务提供律师建议; 7、对涉及公司工商管理和税收法规等法律事务提供指导; 8、对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重大项目进行法律分析论证; 9、列席公司董事会,对董事会议议题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1 0、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结构、股东会结构、监事会结构)的合法性提供律师建议。 (二)重大经营活动法律事务 1、参与公司的合并与分立活动,对其法律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论证,具体的法律文件的起草、审订,参与整个活动的谈判和监督执行; 2、参与公司招标投标活动,参加项目谈判,对招标投标活动出具 法律意见书 以及制作项目标书; 3、参与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或资产重组,出具法律意见书和起草、审核相关法律文件; 4、参与公司收购与反收购,配合公司进行法律论证分析,起草审核相关法律文件并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5、参与投资项目的选择、谈判,设计投资方案,协助寻找投资机会和投资伙伴; 6、参与融资租赁、资产转让等其他重要经济活动,处理相关法律事务。 (三)其他法律事务 1、业务公司的资信调查; 2、作为公司的代理人参与诉讼和仲裁; 3、其他代理法律事务。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