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何没有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何没有

发布时间: 2025-09-29 20:46:54

A.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发展前途吗

国家要支持基层法律服务渐进发展,因基层法律服务长期服务于基层,为 社会 和谐稳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贡献在全中国各地基层甚至大于其他任何法律服务机构。各地党委、政府均应当肯定这一点!

国家放开法律工作者参与竟争试试看能自灭不?走两步,高手在民间,民间有高手。

在我国,实际上基层法律工作者比律师出现得要早,当年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一般县里都有法律顾问处,工作人员叫法律顾问,乡镇都有司法所和法律服务站联署办公,后来,是律师先进行的资格考试,1986年才进行第一次律师资格考试,2000年进行第一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考试!将来可以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改称“基层律师”,与律师统一管理!

基层法律工作者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有很好的发展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执业律师少,法律工作者就有了发展空间。

取消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消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生存空间,基层群众无法得到最近的法律服务,企业因律师不懂企业管理、无法将法律服务与企业管理融合,这样的制度应当改进。

既然是服务,我觉得就不能谈前途,主要是过程,看能够帮助到多少需要帮助的人

如果不被限制执业的话还行,但是一限制执业就没有前途了,越往前走看到难墙越近,自己就慢慢的转行了!

他的主意功能就是在律师不足的提高法律服务范围!

这行业本来就是过度性东西,没有生命生的。估计一二十年存在的可能。这也要看乡村发展及律师竞争力增强。发展了也增强了,那肯定是没得基层法务人继续存在的必要与理由了。总体这群人法律知识文化素质偏低,自身出没得竞争力。如此还有发展前途吗?

当然有发展前途。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开始将公共法律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推进,随着近年来公共法律服务建设逐渐成熟、覆盖面持续扩大,以及 社会 环境的整体变迁,建设重点也在发生变化。公共法律服务是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既体现了国家对法律行业的要求,作为最大的法律服务品牌,国家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什么,以及它在鼓励什么;与此同时,通过公共法律服务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在哪里。

律宝认为:大众对法律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重体验、重效果,倒逼着行业技术更新迭代,提高服务质量,行业步入“洗牌期”,优胜劣汰。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加持,让行业的服务效果和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通过信息化打造,能够更好地解决法律服务行业痛点,保障服务效果,实现行业效率和用户体验双重提升。

简而言之,信息化时代,大众有同样的法律服务需求前提下,选择律所的标准,不仅是从更多是规模、品牌、资信和实力上去看,更多是从真实体验上去选。律所要收获市场份额,可借助专业的信息化系统,从大数据分析、风险控制、客户沟通、移动办公、高效响应等全方位提高服务效率,打造差异化的法律服务,扩大品牌影响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工作者加入到法律服务工作中来。

B. 河南省为什么不再办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证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法律要求。
1、《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令第412号)第75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由省级或其授权的下一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实施。
2、《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第10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下放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实施。
3、以上就是河南省为不再办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证的原因。

C. 基层法律工作者考试难度

不难,现在它基本上要被淘汰了,还是不要考它,直接司法考试。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在我国律师法律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随着城市律师队伍的发展壮大,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地位受到质疑。

基层法律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法律服务的发展,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国情和不同层次的社会法律需求,探索一套我国基层法律服务发展的新模式。

服务对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由于近30年的发展,对社会进行法律服务的质量显著提高,业务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满足了中国基层社会和低收入群体的大部分法律服务需求,为基层和农村稳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司法部于2000年司法部第60号令:《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对其实施调整;基层法律服务制度与律师、公证制度等共同构成了我国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D. 请问申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需要什么条件

1. 要想成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完成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学习,或者虽然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但已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学位及以上学位。
2. 申请者必须年满18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 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基本要求,申请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觉悟,以及能够胜任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专业技能。
4. 道德品行方面,申请者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忠实履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责。
5. 申请者必须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基本政治立场和法律依据。

热点内容
历史立法人 发布:2025-09-29 22:58:23 浏览:426
电子支付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9 22:55:59 浏览:568
清真食品立法怎么回事 发布:2025-09-29 22:55:57 浏览:144
上海新劳动法2019 发布:2025-09-29 22:55:55 浏览:635
婚姻法解释继承 发布:2025-09-29 22:54:26 浏览:548
劳动法中关于转岗的流程 发布:2025-09-29 22:50:41 浏览:117
道德大于能力 发布:2025-09-29 22:11:15 浏览:702
柘城法院执行 发布:2025-09-29 22:10:26 浏览:576
大兴法院执行 发布:2025-09-29 22:02:03 浏览:647
三八妇女节劳动法休假规定 发布:2025-09-29 22:01:12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