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法律援助进军营坚持

法律援助进军营坚持

发布时间: 2025-10-11 08:35:01

㈠ 黑龙江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推进法治黑龙江建设,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法治建设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第三条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一)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内容,普及宪法、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基本常识;

(二)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和培养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三)宣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法治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宣传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四条法治宣传教育应当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宣传教育相结合、普及性教育与重点宣传教育相结合、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实行“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增强宣传教育实效。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军营活动。第六条司法行政部门是法治宣传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工作:

(一)贯彻执行并组织宣传有关法治宣传教育的法律法规,研究起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汇总各单位上报的责任清单和工作目标,制定考核评估标准,并组织规划、计划实施、中期检查和终期总结验收;

(三)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四)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

(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和考试,承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估及表彰的相关工作;

(六)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典型和经验;

(七)协调有关部门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内容;

(八)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其他工作。第七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设、维护、运用12348中国法网黑龙江网站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为公众提供下列公共法律服务:

(一)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以及其他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

(二)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经常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提供民事合同范本。第八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应当为村民、居民及时解答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接受村民、居民委托,代为起草、修改有关法律文书和参与诉讼活动;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为村民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保护等村(居)治理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第九条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将法治宣传教育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相关机构或者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第十条每年十二月四日国家宪法日,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逢国际公约确定的主题日、法律法规的颁布日、国家规定的纪念日、相关节日,相关部门应当开展相应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第十一条立法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时,应当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介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通过后,立法机关和政府的立法工作机构应当召开由行政执法机关、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将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目的、规范的内容、制度设计、实施中的难点、各部门在实施中的责任及需要的准备工作等问题予以说明。

㈡ 双拥 军政军民关系融洽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强化责任落实,双拥创建基础更加扎实
双拥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不断加大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具体做到“六纳入”、“三到位”。
六纳入:
1、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
2、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3、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的“一把手工程。
4、纳入城乡社区建设服务内容;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目标考核。
5、纳入单位争先创优评比的工作要求。
三到位:
1、组织机构到位。为进一步加强对争创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充实了市、县两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双拥工作小组。调整后的市、县、乡镇三级双拥工作机构,在编制、人员、经费、场所等方面全部到位,建立了规范的工作目标、文档资料和规章制度,基本形成了党政军三位一体、群团组织广泛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双拥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和网络。
2、运作机制到位。制定并完善了九项制度:
①双拥工作例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2次以上双拥专题会议,2次以上军政座谈会或联谊会。
②走访慰问制度。市、县主要领导每年坚持3次以上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
③双拥工作目标分解制度。
④检查评比表彰制度。
⑤军警民共建制度。部队连以上单位至少抓好2个以上共学共建点。
⑥党政领导“军营一日”活动制度。市、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八一”前夕到军营体验部队生活。
⑦涉军维权检查制度。每年开展一次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维权检查。
⑧帮扶结对制度。市双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每年结对一户困难优抚对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⑨送老迎新制度。每逢老兵退伍新兵入伍时,市领导带队到车站码头迎送部队官兵,让老兵新兵走得高兴安心。
3、经费保障到位。市本级政府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充实拥军优属保障金。

二、加大宣传力度,国防教育氛围更加浓厚

各级各部门建立了以国防教育基地为主阵地,以爱国、拥军、奉献为主要内容,以宣传部门为主力军的双拥宣传教育体系,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舆论氛围。

1.深入宣传全国双拥模范城表彰大会精神。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召开后,为使大会精神全面及时地传达到全市干部群众和驻温部队官兵,我们专题向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并精心组织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表彰大会精神的系列宣讲贯彻活动,如在4月份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到温部队团以上单位进行了宣讲。

2.加大宣传教育主阵地建设。我们把红军战斗遗迹、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开展“新四军的光辉历程与铁军精神图片展”、“红色电影展播活动”、“庆祝建国62周年红歌大联唱”、“与雷锋精神同行展览”等活动,组织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和广大青少年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精神。

3.广泛开展社会宣传。积极推进双拥工作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六进”活动。在温州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经常播放双拥、国防等专题,宣传双拥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播出驻温部队中的爱军精武故事。节假日,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在中小学开设国防教育课程,请老红军做“话英雄、讲传统”报告,请驻地军警开展国防知识讲座。

三、搭建双拥平台,拥军办实事成效更加明显

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为驻军部队办实事作为参与支持双拥工作的重要形式,不断提高拥军工作水平,支持部队加快推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1、支持部队硬件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经费为改善部队硬件设施,重点用于改造消防武警、部队设施设备。此外,科技部门还组织引导地方专业技术力量深入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
2、支持部队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各部门和各单位都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部队项目的实施主动提供优惠和优质服务。市财政每年按排专项补助资金改善官兵伙食,划拨经费解决现役军人、伤残军人等对象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粮食部门每年安排慰问偏远驻军官兵,并主动做好送粮上门和粮食品种串换服务;交通部门支持部队进出口道路建设;房管部门拿出3套经济适用房,解决军队住房特别困难户;卫生部门在公立医院建立优抚对象就医“三优先”、“四优惠”、“五免费”优待,与武警温州市支队合作成立温州市驻军第一个心理卫生服务协作中心;市司法局建立了覆盖所有驻温部队的法律服务网络,在驻温部队团以上单位建立了12家法律援助工作站;教育部门为驻温部队195多名随军子女入学入托提供优质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动将未就业的随军家属纳入总体就业安置计划,安排了25名随军家属,200名随军未就业家属都享受地方生活困难补助,发放补助71.2万元;市双拥办提供了价值10万元的书画、瓯绣文化作品,支持“温州舰”文化建设。
3、每年开展党政领导慰问活动。每年建军节和春节前期,市有关领导都会走访慰问驻军单位和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召开军政座谈会,共叙鱼水深情,同商双拥大计,为驻军排忧解难,为驻军办实事。今年春节、“八一”期间,各级政府慰问驻温官兵,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
4、广泛开展群众性双拥活动。每逢重大节日,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的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都自发组织,慰问驻地部队,如江苏商会在“八一”前夕组织30多名理事携带慰问物品及慰问金,慰问武警部队官兵,体验军营生活。据统计,今年社会拥军181批次。此外,团市委牵头组织建立50个学雷锋拥军优属团员、青年服务小组或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鹿城区个协组织20余个拥军慰问队,常年为烈军属、驻军部队开展免费理发、修车、裁衣、保本供应商品等系列服务;今年10月,隶属文化部的军地艺术团首选温州落户,同时进行文化汇演,开创了新时期军民鱼水一家亲的良好局面。

四、发挥驻军优势,部队拥政爱民贡献更加突出

部队积极参与我市“六城联创”、“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和驻地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并在整个创建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1、积极参与“六城联创”活动。温州军分区组织官兵158人次,自带扫帚、簸箕、铁锹等工具,到杨府山城市公园展开卫生大扫除、植树绿化美化环境等活动;驻温各部队官兵积极参加网上“认购”式的植树活动,植树造林740亩,参与拆违164930平方米,为温州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贡献力量。
2、积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各驻温部队积极开展“爱心接力” 、“警营认亲”、“QQ群帮你忙”、“送医送药到乡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学雷锋、树新风、见行动”等多形式便民服务活动,全市军民共建点已增加到260个,服务组织357队,遍布温州机关、社区、村居、校园、企业各个领域,形成了多领域、全方位的军民共建格局。如消防支队的“警营认亲”活动,让街道当年应征入伍青年的家庭与刚入伍新兵结对认亲,15年来,81对特殊的家庭结下了特殊的感情,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的真实情感。又如洞头县北岙街道海霞村作为温州军分区和洞头县两级帮建的示范村,今年以来军分区出资,并协调地方出资,用于建设“将军林”、修缮“军地友谊池”、共建“青少年体验教育基地”、完善“生态旅游剧场”等项目,丰富了“双送双争”内容,弘扬了先进军事文化,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受到南京军区省军区推广,成为军民共建的新亮点。
3、积极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在抗击自然灾害、扑灭山火等危险时刻,广大驻军官兵义无返顾,积极投入抢险救灾,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军队爱人民”的铮铮誓言。“7.23”动车追尾事故,驻温部队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并坚持原地救援徒手挖掘,防止吊动车厢造成的再次伤害。如消防战士徒手救出两岁零八个月的小女孩项炜伊,创造了生命奇迹。今年,驻军参与抢险救灾出动兵力18750人次、车辆15783台次、转移抢救群众74060人、抢运物资28.2万吨、捐款84.4万元。

五、认真落实政策,优抚保障更加有力

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及时研究解决优抚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难点 1、认真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部分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等优抚政策。
2、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城乡退役义务兵和复员士官自谋职业率达到100%,免费培训、安置补助金等扶持政策规范执行,城乡一体化安置改革健康推进,市政府计划用三年时间达到城乡一体,今年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金和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达3776万元;转业士官等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安置达到100%。
3、军休管理服务部门及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军休有关政策,严格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并扎实稳妥地推进我市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和年度接收工作,今年已完成第二批军休干部房改补贴资金发放和第三批军休干部房改测算及5名军休干部的接收工作。

热点内容
司法正义诗句 发布:2025-10-11 12:58:56 浏览:762
律师会见禁止性规定 发布:2025-10-11 12:34:56 浏览:759
条例违法怎办 发布:2025-10-11 12:18:43 浏览:255
司法拍卖房营业税 发布:2025-10-11 12:15:46 浏览:960
经济法基础理论内容 发布:2025-10-11 12:11:26 浏览:481
合同法约定年限 发布:2025-10-11 12:08:54 浏览:137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发布:2025-10-11 12:08:52 浏览:108
合同法属于哪个法 发布:2025-10-11 12:08:03 浏览:886
军事法规共 发布:2025-10-11 12:00:33 浏览:231
网络购物法律法规 发布:2025-10-11 11:51:52 浏览: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