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账户提公司收款的法律风险
⑴ 收款单位与合同单位不一致违反什么法律法规
违反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收款单位如果不是合同中的当事人一方,则不享有合同中的任何权利,除非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之一:
1、合同中享有收款权利的一方将自己的权利转让给了这个收款单位,但应将权利转让的事实通知合同中的另一方,未经通知,对合同另一方不发生效力。
2、合同中享有收款权利的一方书面授权这个收款单位代为收取款项。收款的这一方应该给对方出具授权书,详细的说明相关的情况。
(1)个人账户提公司收款的法律风险扩展阅读:
合同相对性原则包含了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内容,并且广泛体现于合同中的各项制度之中,法学界一般都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主体相对性
主体的相对性,即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具体的说,由于合同关系是仅在特定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因此只有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才能相互提出请求,非合同关系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出诉讼。
另外,合同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和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合同无关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及诉讼。
内容相对性
内容的相对性,即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并承担该合同规定的义务,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更不负担合同中规定的义务。
在双方合同中,还表现为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权利义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呈现出“对流状态”,权利人的权利须依赖于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实现。
从合同内容的相对性可以引申出几个具体规则。一是合同赋予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规定由当事人承担的义务,一般也不能对第三人产生拘束力。
二是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三是合同权利与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法律的特殊规定即为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例外。
责任相对性
责任的相对性,即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违反合同的责任的相对性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违约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第二,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在承担违约责任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债务人为第三人的行为负责,既是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体现,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所必须的。
第三,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应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另外,在穆昌亮的《合同相对性原则邹议》一文中对该原则的内容的表述除了以上三项外,又增加了第四项,即效力判断的相对性。
⑵ 我是公司出纳,每次现金支票提取备用金时收款人写的是我个人名字,还是一定要公司名字有什么法律风险吗
应该是公司名字
⑶ 委托个人收款法律风险是什么,有什么法律
这个风险问题可以体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合同协议的有效性问题,一个是讨债公司追内债过程中所产生的容法律风险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问题直接表明出来,相信很多债权人有着类似的问题。
讨债作为法律行为,委托个人收款法律风险就在于,既可以由债权人自己实施,也可以由非当事人的其他人代为实施。公民或者法人(代理人)以另一公民或法人(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向第三人为意思表示或接受第三人的意思表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为办理的当事人享受或承担,这就是代理。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第二款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⑷ 公司之间委托第三方收款合法吗
公司之间委托第三方收款合法。
公司委托第三方收款即是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除了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的必须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他都可以别人代理。
《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 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4)个人账户提公司收款的法律风险扩展阅读:
风险如下:
1、应要就交易对象与代付款的第三方共同出具书面说明,确认由第三方代为支付款项的事实。或者向交易对象、代付款的第三方发送确认函并要求回执。
2、涉及的税费问题,交易双方应当事前进行协商由谁承担。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第一条第三项规定:
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货款、劳务费用的对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的单位,必须与开具抵扣凭证的销货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才能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否则不予抵扣。
因此可能存在涉税风险的,税务机关有可能以资金流与开票方不一致为由,不予抵扣进项税额。
⑸ 银行卡借给朋友收款我要负法律责任吗
你与朋友完成了一个出借行为,出借银行卡给朋友,朋友利用这张卡进行诈骗活动。作为出借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银行卡借用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负责任。但如果知道他是拿去诈骗的情况下还借给他,就是诈骗行为的共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5)个人账户提公司收款的法律风险扩展阅读
银行卡诈骗方式
大众方式
虚构退税信息。
虚构亲人、朋友发生车祸的求助信息。
虚构事主身份信息泄露,并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高额欠费,诱骗事主转账存款到指定账户,以消除不良记录。
虚构事主身份信息被人冒用,银行存款安全将受到威胁,诱骗事主转账存款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虚构事主的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洗黑钱,诱骗其将资金转入所谓“警方账户”,作资金冻结。
虚构信用卡透支信息。
最新方式
部分不法分子为了骗取持卡人信任,将个人手机号码呼叫转移至银行客户服务专线,待持卡人放松警惕后则回拨持卡人电话套取事主信用卡的个人信息。在进行此类诈骗时,嫌疑人一般使用两种方法诱使持卡人拨打其已经进行过呼叫转移的电话号码:
一是将该号码伪装成“求助电话”张贴于银行的自助服务区,并人为制造ATM机故障;
二是向信用卡用户发送诈骗短信误导持卡人回拨。
另外两种诈骗手段均以事先掌握大量个人信息为前提,嫌疑人往往会通过非法手段购买或盗取这些身份信息,随后从中任意选择某个人,通过客服电话进行信用卡挂失,若刚好此人确为该银行信用卡客户,嫌疑人就会要求银行邮寄一张新的信用卡到其提供的地址,然后再用此卡进行恶意透支;
或者嫌疑人以信用卡中心的名义向持卡人寄送《催缴通知函》、《紧急通知函》和《公安报案警告函》等伪造的银行文件,称“客户信用卡已透支消费,要求速到银行网点或邮局划拨缴款,如有疑问请拨打函件上联系电话”,进而再通过电话诱导持卡人泄露个人信用卡相关信息实施诈骗。
⑹ 支付宝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冻结
支付宝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冻结的,即使冻结也是临时的,只是为了规避风险,支付宝里的钱是不会丢的,永远是你的。过24小时后,自然解冻。
支付宝存在风险时,为了规避风险,有时也会出现被冻结情况,被冻结情况的出现不外有两种。
据支付宝规避风险条款规定;
1、收款用户未通过实名认证,检测支付存在风险,为了避免无效支付和资金丢失,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宝账户会被冻结。
2、买卖双方在资金上存在争议或者其中一方被投诉,支付宝支付后资金无法追回,存在一定风险,为了避免资金风险,这时的支付宝账户也会被临时冻结。
(6)个人账户提公司收款的法律风险扩展阅读:
冻结财产的规定
第五条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一)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
(二)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
(三)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四)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
(五)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
(六)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名义同外国、国际组织缔结的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中规定免于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八)法律或者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
⑺ 房地产财务收款回执造假需要承担什么法律风险
虚列成本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版故意混淆成本权费用核算的界限,虚增成本费用的舞弊行为。
虚列收入违反《会计法》,这样的报表如果用于对外报告给投资人、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不管是用于融资还是提供统计数据,根据其导致的后果不同,就会出现触犯民法、刑法,而不仅仅是行政法规。
这两种行为都属于偷逃税款行为,税务局的处理手段会从补税同时补交滞纳金,到罚款,到民事诉讼,到刑事诉讼,坐牢是肯定的。
企业违法要由违法事件的责任人来承担,除了企业本身要承担民事责任(经济触发、赔偿、停业)之外,策划、指挥、指使、参与的相关人等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承担的责任有大小,判的轻重根据角色来,如果仅仅是被老板逼的被动而为,那么在有证据的前提下,会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⑻ 要求出纳用个人账户收款 出纳有什么样的法律风险
出纳给你开借条的同时,还要开一张收款收据。会计按照收款收据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