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倩律师
A. 郑雪倩的介绍
北京抄市华卫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人袭大法制办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北京市律师协会政府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2006年-2011年)、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医院》杂志特邀策划顾问,常年法律顾问。
B. 知情同意权的专家解读
什么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记者采访了有关法律界人士。
医患之间最早的“知情同意权”就是手术协议书。民法专家认为,知情同意权是《消法》中给予消费者的9项权利之一,“同意”是医疗合同中的一项权利。当患者到医院挂号后,医院和患者就形成了合同关系。所以,知情同意权对患者是权利,对医生是法定义务。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卓小勤这样解释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一个护士用针“扎”患者,这叫打针;一名外科医生把患者身体“切开”,这叫手术。这些,法律界人士称之为“医疗服务行为的侵害性”。医生在实施这些行为之前,必须让患者知道,取得患者的同意,否则就是侵权行为。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包括哪些方面内容?现行的《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都将知情同意权化为具体的事项进行了规定。
比如,在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的前提下,医生应如实向患者或其家属介绍病情。进行医学实验要经批准,同时还要得到患者或家属同意。医院必须将执业许可证、诊疗项目、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之处,医院工作人员必须佩戴有本人姓名、职务、职称的标牌,医院必须按规定收取费用,详列细项,出具收据。医生做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而且要有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要取得家属同意并签字。无法得到患者同意而且签字或者其家属同意并签字时,由医生写出医疗处置方案,医院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王北京律师认为,知情和同意是两项权利,“知情”有绝对的也有相对的,比如有的必须告知,有的告知要根据情况掌握分寸;“同意”也是相对的,病人可以同意手术或不同意。但得了法定传染病,病人就是不同意也要治疗。
2011年曾向3万人次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普及的郑雪倩律师说,医务人员对什么是知情同意权知之甚少。
社会:真正把知情同意权交给患者
众多的“圈外”人士都认为,医院如果把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落到实处,医患纠纷的解决就不难了。
专家们认为,从对医学知识的占有上来看,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处于绝对优势,医疗服务的接受方处于弱势,但“知情同意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种不平等关系。“圈外”人士认为,医患关系中更多的是医生不尊重患者,比如让患者干这干那,呼来唤去。民法学教授杨振山指出,医疗服务涉及患者的人身权益。在医院,患者能否真正享有知情同意权,决定权也握在医生手中。所以,医生一定要转变观念。
医学哲学专家邱仁宗先生在许多场合强调这样的观念:医生和患者不是一对“陌生人”。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要把自己能公开的和不能公开的告诉医生。这种情况下,医生更应保障患者享有“知情同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