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劳动
看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定,如果有规定公司处理有依据。当然,公司的规章制度回也要遵循公示、合法、民主答的原则,否则不能作为处理的依据。单位处理无依据则应予以撤销,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解决。
规章制度的建立要经过民主程序,也就是说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如果没有通过这样的民主程序,用人单位自行制定并出台,那么因制定程序违法,该制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当然也就不可能对职工产生约束力。
其次,用人单位在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了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后,还要进行公示,也就是说还要告知全体劳动者,保障劳动者的知情权。公示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召开员工大会进行培训、比如通过考试的形式展开学习。
② 国家刑法法保护劳动者兼职的规定
《刑法》没有对劳动者兼职的规定。《刑法》对劳动关系和劳动者的规定只有第二百四十四条【强迫劳动罪】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明知他人实施前款行为,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有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四十四条之一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劳动合同法》对全日制员工的兼职有相应的规定: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对非全日制员工的兼职也有规定:
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③ 员工触犯刑法单位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中对此条款作了具体解释。刑事责任是指: 1、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的; 2、被人民法院依据新《刑法》第37条免予刑事处罚的。 因此,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过,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合同可以继续履行的确,也可以不解除劳动合同。
④ 劳动者保护的刑法与劳动法规范的区别
刑法抄规范的范围很广,而且主要规范那些对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性质特别恶劣的刑事犯罪行为。在保护劳动者方面,主要有强迫劳动罪,安全事故罪,及昨天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的恶意欠薪罪。
劳动法是专门规范劳动关系及相关关系的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更加全面。主要有劳动基本法(即《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或劳动关系协调法(中国暂时没有),劳动争议处理法,工会法等等。
不知以上解释是否清楚。
附:刑法修正案(八)四十一、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⑤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直接侵犯劳动者权益的刑事犯罪有哪些
第四章 侵犯劳动者权益个罪…………………………(108)
第一节 劳动安全责任事故方面的犯罪……………(108)
一、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110)
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122)
三、重大责任事故罪………………………………(132)
四、危险物品肇事罪………………………………(145)
第二节 经营者、管理者徇私舞弊侵犯劳动者劳动权的犯罪…156
一、为亲友非法牟利罪……………………………(158)
二、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169)
三、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183)
四、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194)
五、妨害清算罪…………………………………(205)
第三节 劳动过程侵犯劳动者自由权、财产权的犯罪…(215)
一、强迫职工劳动罪………………………………(217)
二、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224)
三、诈骗罪…………………………………………(233)
四、合同诈骗罪……………………………………(242)
第四节 管理者侵犯劳动者社会保障方面的犯罪…(255)
一、挪用公款罪……………………………………(258)
二、贪污罪…………………………………………(279)
第五节 监管者渎职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犯罪………(295)
一、滥用职权罪……………………………………(296)
二、玩忽职守罪……………………………………(305)
⑥ 劳动法新刑法
刑法第276条没有这个规定。自然人拖欠工资是指搞劳务承包的自然人,属于雇佣关内系,不是劳动合同关系,容不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适用合同法、民法通则,发生纠纷属于普通的民事纠纷,不属于劳动纠纷,不能找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委,而是应找法院起诉。
⑦ 因触犯刑法被判刑的员工,公司应从何时起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应当从被判处刑罚之时起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六回)款规定答,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按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29条规定,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三十二条免予刑事处分的。公司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后解除合同。
对于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期间,公司应当按照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28条规定,可与其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公司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
⑧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触犯刑事的一定要开除公职
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抄是说,用人单位有内选择是否解除容劳动合同权利。
《公务员法》第二十四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度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行政机关问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答分。
⑨ 刑法中还有没有劳动改造一说
劳动改造简称劳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罪犯管理的手段,经常出现在内监狱里的一容种标语和口号,通过对入狱者强制性的劳动,来达到管理者认可的目的。中国国内外常将劳改与劳教混淆,中国官方也笼统地合称为“二劳”,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一种行政处罚制度。(美国司法机关也有让犯人从事强制工作,但是并不叫劳动改造。)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文发布,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这标志着中国法律体制的发展和完善。2013年12月28日闭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
⑩ 中国关于劳动咋骗的刑法条款
诈骗,是违法行抄为,依袭法应追究治安行政责任。
如果涉及诈骗的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各省和各省不同,但电信诈骗追究起点一律为三千元)或者情节严重者,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