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少数民族

刑法少数民族

发布时间: 2021-02-10 02:56:01

A. 少数民族杀人怎么判刑

中华人民共来和国刑法》第自4条和第11条,无论何人在中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司法豁免权的外国人除外)杀人都构成故意杀人罪,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少数民族杀人和汉族人民一样要受罚。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条和第11条: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B. 少数民族不能判死刑么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少数民族在刑法上没有任何特权。因此,少数民族如犯有死罪的话,同样版适用死刑的权。少数民族只是在少量的涉及民族风俗习惯的个别法律的实施时,有一些特权,比如个别少数民族的结婚年龄比婚姻法提前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四十九条规定: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刑法少数民族扩展阅读

死刑犯在作案时往往有获利或是报复的意图,从客观上讲,这是由于社会因素。所以社会应对死刑犯承担一定的责任。

处决死刑犯对于其家属来说仍然是十分痛苦的,尤其对于其未成年的子女造成的伤害尤为巨大,一方面他们承担失去亲人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背负社会仇视,甚至在未来工作中也无法正常履职。

因此,社会必须保障他们不受歧视、不受侮辱、平等对待。因此判处死刑应极为慎重,一方面须张扬社会正义,一方面也应尽最大努力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除主观责任占主导的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外,能轻判的尽量轻判。

C. "少数民族犯罪~"刑法没有涉及到,

刑法条文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刑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版的人民代表大会权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法。
实际上,不能适用国家刑法的情况比较少见,其次对于不能适用国家刑法的情况,国家规定了严格的补充程序,即,必须由自治区或省的人大会根据情况当地情况制定的补充规定,而且这些规定必须已经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尤其对于伤害到他人人身权的犯罪,都要适用国家刑法。

D.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少数民族犯罪的量刑是

一、我国宪法、刑法等规定的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各民族,一视同仁!

二、我国对少数民族刑事政策是:少捕、少杀,处理上一般从宽。

这个政策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其相当的合理性,是正确处理国家内部民族问题的重要政策,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关怀和司法宽容。但这项刑事政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新形势下,应当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基石,把“两少一宽”刑事政策的法律化,而不能继续法律规定是一套,少数民族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即使从宽,也用法律明确规定下来。

三、面对“二少一宽”政策,有个疑问:对一个国家,是先有国民,还是先有民族?

如果国民是第一位的,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两少一宽”政策却使刑法上产生三六九等,这种“中国特色”的刑事政策是否违反法律最核心的公平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精神又如何解释?显然这一政策是对司法独立权的严重干涉,不利于当前政治体制改革。汉族作为一个主体民族,不能和其它民族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对我们梦想的“中华民族”肯定是无益的。

如果民族是第一位的,那么应该牺牲谁的利益?“两少一宽”相当于少数民族刑事优惠政策,对汉族来说毋庸置疑是不公平的。而对于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经济与社会上存在的差距,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上对少数民族给予照顾与支持肯定是合理的。但是法律的宽大也许会也不利于少数民族移风易俗,不利于民族团结,近年多发的少数民族地区群体事件,与这一政策不无关系。

事实上,少数民族根本不买这个“两少一宽”账,汉族也认为,在此政策上与少数民族相比纯粹就是二等公民!所以“两少一宽”政策在司法和执法上中存在重大误区,急需反思。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地区会逐步取得较大发展,“两少一宽”刑事政策会逐步缩小适用范围,融入到“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之中,最终实现统一适用法律的目标。

E. 少数民族杀人怎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抄》第4条和第11条,无论何人在中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司法豁免权的外国人除外)杀人都构成故意杀人罪,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少数民族杀人和汉族人民一样要受罚。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条和第11条: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F. 少数民族杀人犯法吗

少数民族杀人犯法。

G. 刑法对少数民族有没有优惠政策

很遗憾,刑法并没有在民族方面有优惠,但是在量刑上对认罪态度好,配合相关机关缉拿犯罪同伙的,提供犯罪同伙有效信息的有优惠政策

H.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做出什么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条例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条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条例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一条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刑法少数民族扩展阅读

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两大显著特点:

其一,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具广泛性。刑法的调整对象不限于某一类社会关系;任何,均归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其二,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其他部门法也具有强制性,对于违法行为而言,它们可以说是“第一道防线”;

刑法则充当“第二道防线”,它是针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已转化成为犯罪行为,从而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适用最为严厉的制裁方法——刑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没有刑法作后盾、作保障,其他部门法往往难以顺利地得到贯彻实施。

热点内容
口头作证是否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8 06:53:56 浏览:957
英国经济法硕士 发布:2025-09-18 06:38:21 浏览:396
法律法规审查 发布:2025-09-18 06:38:14 浏览:140
垄断犯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8 06:37:39 浏览:65
贵阳最好的律师是哪家 发布:2025-09-18 06:28:40 浏览:649
移民法律援助站的作用 发布:2025-09-18 06:23:31 浏览:674
2015劳动法保护怀孕员工 发布:2025-09-18 06:22:49 浏览:527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条例 发布:2025-09-18 06:18:30 浏览:754
宁德市劳动法请病假规定 发布:2025-09-18 06:06:10 浏览:797
上海政法学院宾馆 发布:2025-09-18 06:05:34 浏览: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