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古人杖刑法

古人杖刑法

发布时间: 2021-02-10 06:17:25

① 什么叫做杖打(古代时候的一种刑法

是杖刑不是杖打。

杖刑是隋唐以来的五大惩罚之一。杖刑是指用荆棘或大竹板对囚犯施以酷刑的一种惩罚。该杆被用作东汉时期的惩罚。南朝时期,南朝无棣皇帝固定了鞭棍。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棍子一般是“拿衣服拿棍子”,脱掉中间衣服(内衣),直接用竹子和木头打到臀部。

在北齐北周,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清末。宋明清三代规定妇人犯了奸罪,必须“去衣受杖”,除造成皮肉之苦外,并达到凌辱之效。

(1)古人杖刑法扩展阅读:

杖刑技巧:

三百六十行中没有这一行,但这一行绝对是靠手艺吃饭的。笞杖在手,生杀、轻重仅在一念之间。于是,怎么打人就成了一门学问。

李伯元《活地狱》第九回提到此事:从来州县衙门掌刑的皂录,这小板子打人,都是要预先操练熟的。有的虽然打得皮破血流,而骨肉不伤;亦有些下死的打,但见皮肤红肿,而内里却受伤甚重。

有人说,凡为皂录的,预先操练这打人的法子,是用一块豆腐,摆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有响声,不准打破;等到打完,里头的豆腐都烂了,外面依旧是整整方方的一块,丝毫不动,这方是第一把能手。凡是犯罪的人,晓得自己理屈,今日难免责打,不惜花钱给这掌刑的……

这样一来,掌握这种高超本领的人,不仅能够顺利完成笞杖任务,而且可以执法违法,从中渔利。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罚分考十四》记载,明代厂卫负责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训练时,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纸,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让校卒对他们行杖。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

要求可以看起来很轻,衣服不应该被损坏,但内部的砖应该被打破。包装纸的形状用于练习“光内外重量”方法,这要求它看起来很重,但包裹在里面的纸不会被损坏。只有工作人员达到这样的水平才能接受。

在清朝,方彪的“监狱笔记”记载了他在刑事监狱看到的一件事:三名囚犯遭受同样的惩罚。为了少吃,他们提前贿赂了工作人员

一名囚犯送了三十二银子,一点点骨头受轻伤,并持续了一个月的伤;第二个囚犯将钱翻了一倍,只伤了一点肉,不到一个月就没事了;第三名囚犯送了一百八十二银子,他在判刑后的那天晚上像往常一样。

显然,富人犯错误,只要他们有效,他们通常可以避免肉体的苦涩。最苦的是,老百姓,老钱看不到几个,到底犯了一些错误,让他们赚不到钱,一个人就可以被砸坏了。

② 古代刑罚为什么多为仗责屁股还有没有比较奇葩的

这个其实就是古代刑罚中的杖刑了,杖刑也是很受古人的喜爱,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刑罚了,那么很多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杖刑偏偏要打臀部,而不打其他的部位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当然他们不会仅仅只是用羽毛等小物品去饶你的脚丫子,而是会用更恶心的方法,就比如说拿一些东西倒在犯人的脚上,然后抓一些动物,对着犯人的脚心不停的舔,恶心不说,这会让你笑的停不下来,直到笑到窒息了为之。


这种刑罚虽然没有承受肉体的痛苦,但是在另一种程度上也是极其残忍,好在我们现在的国家和平,社会安定,不用再遭受这样的折磨。

③ 中国古代为何多用杖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一个人存在在世界上,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错误而受到惩罚,然而在中国古代,我们所经常看到的那些惩罚,在大多数艺术作品的加工之下,都是一些经过美化了的。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些刑罚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残酷很多。但是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却能够发现,在西方的历史上,他们所使用的刑罚手段往往比中国古人所使用的要更加残忍。

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为,中国的打屁股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曾经有一些古人就是在这样的刑罚之下不能够忍受,或者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医治而丧命的。因此中国古代的刑罚其实听起来非常的容易,但是真实的翻阅历史却能够发现,这也非常的残忍,所以在任何时期所有的惩罚都有着一定的残酷性,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西方国家都是一样的。

④ 为什么古代杖刑会死人

古代杖刑的手艺和技巧:
三百六十行中没有这一行,但这一行绝对是靠手艺吃饭的。笞杖在手,生杀、轻重仅在一念之间。于是,怎么打人就成了一门学问。李伯元《活地狱》第九回提到此事:
从来州县衙门掌刑的皂录,这小板子打人,都是要预先操练熟的。有的虽然打得皮破血流,而骨肉不伤;亦有些下死的打,但见皮肤红肿,而内里却受伤甚重。
有人说,凡为皂录的,预先操练这打人的法子,是用一块豆腐,摆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有响声,不准打破;等到打完,里头的豆腐都烂了,外面依旧是整整方方的一块,丝毫不动,这方是第一把能手。凡是犯罪的人,晓得自己理屈,今日难免责打,不惜花钱给这掌刑的……
这样一来,掌握这种高超本领的人,不仅能够顺利完成笞杖任务,而且可以执法违法,从中渔利。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罚分考十四》记载,明代厂卫负责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训练时,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纸,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让校卒对他们行杖。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要求能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轻,衣服也不要破损,但里面的砖头要打碎。包纸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重内轻”手法的,要求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重,但里面包裹的纸不能损伤。行杖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才算合格。
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中曾记载着他在刑部监狱中亲眼看见的一件事:有三个犯人遭受同样的杖刑,为了少吃点苦头,他们事前都贿赂了行杖的差役。一个犯人送了三十两银子,被稍微打伤一点骨头,养了一个月的伤;第二个犯人送了一倍的银子,只打伤一点皮肉,不到一个月就好了;第三个犯人给了一百八十两银子,受刑后当晚就步履如常了。
很显然,有钱人犯错误,只要打点得力,一般是可以免去皮肉之苦的。最苦的是那些老百姓们,老钱见不着几个,到头来犯点错误,使不上银子,一准落得被狠揍一顿了事。

⑤ 宫廷只有杖刑这一种刑法么

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东汉。南朝梁武帝定鞭杖之制,杖 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北齐北周,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清末。参见"五刑"。 隋唐以来五刑之一。宋明清三代规定妇人犯了奸罪,必须“去衣受杖”,除造成皮肉之苦外,并达到凌辱之效。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杖刑中国古代用大竹板或大荆条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罚(见五刑)。杖刑的起源甚早,《尚书·舜典》有“鞭作官刑”的说法,意即用鞭杖惩罚失职的官吏。汉、魏、晋都设有鞭杖的刑罚。至南北朝梁武帝(502~54在位)时,才把杖刑列入刑书,作为一项正式的刑罚手段。梁颁有“□杖令”,规定杖用生荆制作,长六尺,有大杖、法杖、小杖三种。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分半;法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五分;小杖大头围一寸一分,小头极杪(《隋书·刑法志》)。北魏开始把杖刑与鞭刑、徒刑、流刑、死刑并列,为五刑之一。北齐、北周沿袭魏制,北齐杖刑分三等:三十、二十、十;北周杖刑分五等: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北周、北齐均允许以金赎杖刑。 隋代废止鞭刑,以杖刑代之,另立笞刑,以代替原来的杖刑。隋杖刑分五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凡所犯重于五十笞者,则入于杖刑。唐代杖刑同于隋。唐律规定:杖皆削去节目,长三尺五寸。讯囚杖,大头径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常行杖,大头二分七厘,小头一分七厘;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五厘。并规定:“决杖者:背、腿、臀分受。”“杖长短粗细,不依令者笞三十。” 宋沿唐制,杖刑亦分五等。宋代杖刑的特点是广泛用它作为附加刑,流刑、徒刑甚至杖刑、笞刑都加杖《宋史·刑法志》称:“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二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二千里,脊杖十七,并配役一年。凡徒刑五:徒三年,脊杖二十;徒二年半,脊杖十八;二年,脊杖十七;一年半,脊杖十五;一年,脊杖十三。凡杖刑五:杖一百,臀杖二十;九十,臀杖十八;八十,臀杖十七;七十,臀杖十五;六十,臀杖十三。凡笞刑五:笞五十,臀杖十下;四十、三十,臀杖八下;二十、十,臀杖七下。” 辽国杖刑,据《辽史·刑法志》记载,其数目为五十至三百。凡杖五十以上者,以沙袋决之,即用熟皮合缝,装沙半斤,长六寸,广二尺,加一尺许木柄,对犯罪者击打。辽太宗时大臣犯罪不至死,以木剑击背,其数自十五至三十。又有铁骨朵杖人的方法,铁骨朵是以熟铁打成八片虚合,用三尺长的木棍作柄,杖数为五至七下。金国杖刑,“自百二十至二百,皆以荆臀”(《大金国志·熙宗纪年》)。金熙宗皇统(1141~1149)时,令杖罪至百,臀背分受,后因脊近心腹,遂禁击背。元代杖刑自六十七至一百零七,凡五等,每等以十为差。除讯杖外,皆臀受。 明代杖刑依唐、宋制,其数自六十至一百,以十为差。杖以大荆条为之,削去节目,长三尺五寸,大头径三分二,小头径二分二。犯徒刑、流刑罪皆以杖作为附加刑。徒一年加杖六十,一年半加杖七十,二年加杖八十,二年半加杖九十,三年加杖一百;流刑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皆加杖一百。又行折杖之制,以五折十。 清代杖刑沿袭明制,其不同者:杖用大竹板,长五尺五寸,大头阔二寸,小头阔一寸五分,重不过二斤。清初沿明代以五折十之制,康熙(1662~1722)时改为四折除零,即杖六十除零折二十板,七十除零折二十五板,八十除零折三十板,九十除零折三十五板,一百折四十板。至清末,杖刑始废。手艺和技巧三百六十行中没有这一行,但这一行绝对是靠手艺吃饭的。笞杖在手,生杀、轻重仅在一念之间。于是,怎么打人就成了一门学问。李伯元《活地狱》第九回提到此事: 从来州县衙门掌刑的皂录,这小板子打人,都是要预先操练熟的。有的虽然打得皮破血流,而骨肉不伤;亦有些下死的打,但见皮肤红肿,而内里却受伤甚重。 有人说,凡为皂录的,预先操练这打人的法子,是用一块豆腐,摆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有响声,不准打破;等到打完,里头的豆腐都烂了,外面依旧是整整方方的一块,丝毫不动,这方是第一把能手。凡是犯罪的人,晓得自己理屈,今日难免责打,不惜花钱给这掌刑的…… 这样一来,掌握这种高超本领的人,不仅能够顺利完成笞杖任务,而且可以执法违法,从中渔利。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罚分考十四》记载,明代厂卫负责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训练时,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纸,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让校卒对他们行杖。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要求能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轻,衣服也不要破损,但里面的砖头要打碎。包纸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重内轻”手法的,要求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重,但里面包裹的纸不能损伤。行杖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才算合格。 清代方苞《狱中杂记》中曾记载着他在刑部监狱中亲眼看见的一件事:有三个犯人遭受同样的杖刑,为了少吃点苦头,他们事前都贿赂了行杖的差役。一个犯人送了三十两银子,被稍微打伤一点骨头,养了一个月的伤;第二个犯人送了一倍的银子,只打伤一点皮肉,不到一个月就好了;第三个犯人给了一百八十两银子,受刑后当晚就步履如常了。 很显然,有钱人犯错误,只要打点得力,一般是可以免去皮肉之苦的。最苦的是那些老百姓们,老钱见不着几个,到头来犯点错误,使不上银子,一准落得被狠揍一顿了事。

⑥ 古人在“打板子”(板刑)时为什么要往受刑人身上泼水呢

打前往受刑人身上泼水是为了增加疼痛感。不泼水直接打,力会通过身上皮肉的抖动将专受力点的力扩散属出去,所以受力点的疼痛感就小了。泼了水再打,由于水的干预,扩散波没能形成,使作用点处的力保持了很大的能量,所以泼了水打更疼。

“打板子”叫做杖刑或者笞刑。

(6)古人杖刑法扩展阅读

杖刑手艺技巧: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罚分考十四》记载,明代厂卫负责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训练时,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纸,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让校卒对他们行杖。

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要求能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轻,衣服也不要破损,但里面的砖头要打碎。包纸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重内轻”手法的,要求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重,但里面包裹的纸不能损伤。行杖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才算合格。

⑦ 古代的哪种酷刑,会让官员争抢着受刑

看过古装电视剧的朋友都知道,有些犯人需要受刑,有些人在公堂上不肯招供,也会被屈打成招,因为一旦动刑起来,许多犯人受不了就默认了,历史上的酷刑着实不少,比如处斩、宫刑、剥皮实草等,听着都令人心惊胆寒。

历史上用得最多的刑罚是杖刑,就是我们在电视剧看到的,县老爷常说"拉下去先打二十大板",就是指让犯人受杖刑,不过历史上真正受杖刑跟电视剧中看到的不同,真正的杖刑是要把犯人的裤子脱掉,然后再打板子的,电视剧为了视觉美观,就省掉了一个步骤。

不过历史上敢于用身体博取好名声的人,也算是胆量非凡了,大多数官员还是害怕杖刑的,毕竟打在你白花花的屁股上,想想也真痛啊!

⑧ 古时候刑法中的脊杖是什么刑法

脊杖就是在行刑的时候用杖击打脊背,要见血,比一般的仗刑要痛苦的多,很容易把人打残,余生只能在床上躺着,甚至有时会打死人。

⑨ 古代的“杖毙”究竟是打什么部位

古代的“杖毙”,抄是用重杖击打屁股,处死罪犯的行刑方式。

(9)古人杖刑法扩展阅读:

(1)杖毙,是古代运用极其普遍的刑罚,代替大部分死罪的绞、斩之行刑方式。所以杖毙一种屈辱至死刑,而且还是一种折磨到死刑。公元782年杖毙从法外酷刑变成法定正刑,杖毙成为常用之刑罚。杖刑一般是“去衣受杖”,脱掉中衣(内衣),直接用毛竹、木板打臀部。

(2)中国古代用大竹板或大荆条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罚。是杖刑的起源。明代厂卫负责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训练时,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纸,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让校卒对他们行杖。

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要求能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轻,衣服也不要破损,但里面的砖头要打碎。包纸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重内轻”手法的,要求做到看起来似乎打得很重,但里面包裹的纸不能损伤,行杖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才算合格。

⑩ 在古代人们犯了什么样的罪才被判杖刑

杖刑分两种,一种是臀杖,打100下也不会有什么事,一种是脊杖,打后背,基本二十下就会内出血,八十下基本等于是死刑。你问的是那种?盗满七贯,决杖二十、黥面、隶本城; ○若隐漏自已成丁人口不附籍、及增减年状、妄作老幼废疾、以免差役者、一口至三口、家长杖六十。每三口、加一等。罪止杖一百。不成丁三口至五口、笞四十。每五口、加一等、罪止杖七十。入籍当差。
○若隐蔽他人丁口不附籍者、罪亦如之。所隐之人与同罪。发还本户、附籍当差。
○若里长失于取勘、致有脱户者、一户至五户、笞五十。每五户、加一等。罪止杖一百。漏口者、一口至十口、笞三十。每十口、加一等。罪止笞五十。本县提调正官、首领官吏、脱户者、十户笞四十。每十户、加一等。罪止杖八十。漏口者、十口笞二十。每三十口、加一等。罪止笞四十。知情者、并与犯人同罪。受财者、计赃、以枉法从重论。若官吏曾经三次立案取勘、已责里长文状、叮咛省谕者事发、罪坐里长。 ○凡应差丁夫杂匠、而差遣不均平者、一人笞二十。每五人、加一等。罪止杖六十。
○若丁夫杂匠承差、而稽留不着役、及在役日满、而所司不放回者、一日笞一十。每三日、加一等。罪止笞五十。【盗耕种官民田】
凡盗耕种他人田者、一亩以下、笞三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荒田减一等。强者、各加一等。系官者、各又加二等。花利归官主。
一成化十年、七月十一日、节该钦奉宪宗皇帝圣旨、陜西榆林等处近边地土、各营堡草场、界限明白、敢有那移条款、盗耕草场、及越出边墙界石种田者、依律问拟、追征花利完日、军职降调甘肃卫分差操。军民系外处者、发榆林卫充军。系本处者、发甘肃卫充军。有毁坏边墙、私出境外者、枷号三个月发落。钦此。
【荒芜田地】
凡里长部内、已入籍纳粮当差田地、无故荒芜、及应课种桑麻之类而不种者、俱以十分为率。一分笞二十。每一分、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县官各减二等。长官为首、佐职为从。人户亦计荒芜田地、及不种桑麻之类、以五分为率、一分笞二十。每一分加一等。追征合纳税粮还官(应课种桑枣、黄麻、苎麻、绵花、蓝靛、红花之类。各随乡土所宜种植)。 要原文还是我归类?原文非常长,古代刑律和我们现在观点不一样,比如我们现在吃牛肉很正常,古代杀耕牛要抵命大概是隐瞒人口、逃避差役、荒芜田地(农民进城务工)、欠债不还、盗窃七贯(相当现在700-7000元)以下这几项是杖二十

热点内容
法律知识大全各类下载 发布:2025-09-18 07:14:50 浏览:657
行政责任体系是一个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8 07:09:43 浏览:268
英国公司法2006中文 发布:2025-09-18 07:07:33 浏览:274
龙泉市法院拍卖 发布:2025-09-18 07:07:33 浏览:56
刘继峰经济法录音 发布:2025-09-18 07:07:26 浏览:825
宣传民法典标语 发布:2025-09-18 07:06:58 浏览:39
半数以上经济法 发布:2025-09-18 07:06:49 浏览:968
口头作证是否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8 06:53:56 浏览:957
英国经济法硕士 发布:2025-09-18 06:38:21 浏览:396
法律法规审查 发布:2025-09-18 06:38:14 浏览: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