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张宇琛微博

刑法张宇琛微博

发布时间: 2021-02-11 06:11:56

① 转发微博造谣判刑是法律还是政策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政策、什么是法律?
政策 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内党组织和其容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法律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很显然,政策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方针,而法律则是必须强制执行的社会规范。
转发微博造谣,违反的是国家法律,调节这一行为的是社会规范,判刑是法律对转发微博造谣这一行为的强制制裁。
转发微博造谣,在没有新的司法解释之前,并不是无法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9、243、246条对招摇撞骗罪、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都有明确的定罪量刑标准,在新形势下,针对网络犯罪的新特点,为了进一步规范对网络犯罪的认定和量刑,所以才出台了针对网络犯罪方面的司法解释。‍
所以,出台司法解释,不是什么国家政策的调整,而是国家在法律上的进一步完善。

② 造谣明星患艾滋病的嫌犯被判处了什么刑法

在娱乐圈当中我们经常见到的就是一些不知所以的绯闻了,对于这些问题 在出现的情况之下虽然也是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我们很难评判这些问题到底是否存在 ,因为很多的新闻再出现之后也被不少明星纷纷辟谣,“造谣明星患艾滋病”在这事情在出现的同时也是让不少的网友都为之今后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好在萧亚轩最近也是胜诉,并且对于这样的造谣者也是赔偿其8万的精神损失,其实在看到有关自己这样的谣言之后,给予自己带来的也是一个严重的影响,对于艺人来说更是如此,对于他们也属于公众人物,而他们所做的事情也是会受到大众的关注的,他们的事情在发现之后也是会被无限的放大化,在自己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之下呢,对于这些舆论我们也是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困扰的。

③ 微博制造舆论什么罪

你好!
作为近年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交流方式,微信、微博除了让人们感受到便捷和实惠,也开始令人们感到头痛——借助这类通信交流方式进行的谣言传播屡见不鲜,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
如果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责任

【处罚】
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法条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 法(办)发〔1988〕6号)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或组织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行政责任
【处罚】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刑事责任
【处罚】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零五条 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特别提示】
谣言止于智者!希望正在使用微信或微博功能的人们不编造、不传播谣言,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也希望跟多的人加入到网络环境的净化保卫战之中,净化网络环境,人人有责。

④ 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关于刑法修正案九的受贿金额特别巨大最新司法解释的消息

现行刑法关于受贿罪的规定,分直接受贿罪和间接受贿罪两种形式。
直接受贿罪系《刑法》第385条第一款的规定,也是对受贿犯罪的一般规 定,其内容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益的,是受贿罪。”
间接受贿行为则在《刑法》第388 条中予以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 物的,以受贿论处。”
从法条内容上看,现行刑法关于受贿的立法与79刑法相比,并无新意。确定的受贿行为特征未能有效应对已经变化的客观复杂情势,疏漏较 多。为严密法网,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法条作出修正。
(一)个人受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个人受贿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三)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个人受贿数额不满五千元,情节较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⑤ 我在上华旭司考班,张宇琛刑法讲的怎么样

不太了解,司法考试初学者看看这篇文章就了解了:
2017年司法考试之旅立即启程 新手必读

⑥ 警察会抓微博骂人的人吗

骂人如果产生了法律后果,是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当众辱骂,其行为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2项的规定,涉嫌公然侮辱他人,依法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其治安行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根据《刑法》刑法第246条的规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 如果在公共场合,公然侮辱他人,造成严重后果,则是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侮辱罪。比如一帮人在大街上骂一女孩子是破鞋,女孩子受不了,精神恍惚得了精神病,那么骂人的人就要受到刑事处罚。

(6)刑法张宇琛微博扩展阅读:

网络传播主体应当履行法律义务: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的手段。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享有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申诉或请求保护。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当负有义务的主体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义务履行为条件;同样,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网络传播主体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当履行法律义务。

其一,内容的真实性。任何一个网络传播主体,应当对其所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所谓真实性应当做到内容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应当准确、完整,不得虚假、夸大其词、断章取义,更不得以吸引公众眼球为目的,不择手段地歪曲客观事实。

其二,主观的善意性。作为网络传播主体应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上应做到善意,以善良的心态,友善待人,诚恳待人。不得恶意串通,侮辱、诽谤、攻击他人。

其三,明辨是非性。网络传播过程中会涉及或存在各个环节,但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凡是参与网络传播的主体均应当持有审慎态度。尤其是对一些职业黑粉头在拉一些下线,接单后先由粉头编好文案,再通过微信群分发到各个下线手中继续传播的情形,更应当明辨是非。否则一旦对权利人构成侵权,应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⑦ 微博被人骂能报警吗

这种情况报警没有用,建议在微博上举报该用户。

微博、论坛、网络等辱骂、侮辱他人,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但是在网络上有其一定的隐蔽性和难以追踪性,因此如果选择电话报警,首先是警方不一定受理该案件,因为在微博上辱骂本身不是一个影响较大的事件,其次即使受理了,警方也不好寻找当事人。

微博举报方法:点击要举报的用户的用户名,进入其个人主页后,点击后方类似三条横杠的按钮,点击最后的一个“举报他/她”。

⑧ 微博骂人被处罚,体现法律具有哪些作用

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信息。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骂人的法律责任:
按照《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对网上骂人者,将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其次应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网上骂人实际上仍然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只不过侵权的方式和载体比较特殊而已。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及网上言论的随意性,对社会的巨大影响不可低估,在网上辱骂他人,对他人名誉带来的损害比日常生活中辱骂他人更加严重。所以利用互联网辱骂他人,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网上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侮辱罪而承担刑事责任。按照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就网络上骂人传播的速度、范围以及影响力来看,应该认定为“公然”。刑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参考自贵阳律师www.lawtime.cn/guiyang

⑨ 假如发微博扭曲事实引发网络暴力致他人死亡是否判刑

好像要判刑,不过不是以致他人死亡定罪吧,对于发微博扭曲事实引发网络暴力致他人死亡,应该是和名誉权等有关。

热点内容
律师参与敲诈 发布:2025-09-18 01:30:22 浏览:391
道德经与女人 发布:2025-09-18 01:16:12 浏览:857
送达作出之日发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8 01:15:57 浏览:723
民法216条 发布:2025-09-18 01:15:12 浏览:979
银行司法金融 发布:2025-09-18 01:07:56 浏览:716
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 发布:2025-09-18 01:07:55 浏览:928
法律硕士自主划线吗 发布:2025-09-18 01:01:29 浏览:24
重庆情踪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8 00:55:28 浏览:357
我国劳动法生效的时间是 发布:2025-09-18 00:48:19 浏览:214
法院执行一般多久 发布:2025-09-18 00:30:45 浏览: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