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责任民法典
1. 民法典有没有规定担保人的唯一住房是否能够执行
既然做了担保人就应该要承担责任,他的唯一住房也是能够执行的。
2. 《担保法》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按照我国现行《担保法》第19条规定:保证方式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回责任保证两种,答如果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民法典》对现行规定进行了调整,如果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相对于一般保证而言,连带责任保证对债权人的保障力度更大,金融机构在签订的保证合同中普遍会将保证方式约定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2)保证责任民法典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两个以上保证人对同一债务同时或者分别提供保证时,各保证人与债权人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应当认定为连带共同保证。
连带共同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向债务人不能追偿的部分,由各连带保证人按其内部约定的比例分担。没有约定的,平均分担。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债权履行期间届满后,向债权人提供了债务人可供执行财产的真实情况的,债权人放弃或者怠于行使权利致使该财产不能被执行,保证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在其提供可供执行财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3. 民法典实施前发生的担保民法典实施后起诉如何裁定担保责任
事件发生在民法典实施之前,适用之前的法律规定。
4. 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
一方面,通过对包括原担保法司法解释等在内的与担保有关的个司法解释的梳理,对和民法典不一致的规定予以清理,将其中与民法典规定相一致的部分予以吸收,并在对条款内容进一步改造完善的前提下,纳入本解释中,保持了法律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们充分考虑民法典对于担保制度进行的修改和增加的规定,为防止民法典实施以后该部分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致、裁判尺度不统一,避免先乱后治,力争防患于未然,本解释对于该部分内容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的具体规则,保持了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如民法典修改了担保法关于保证方式推定的规则,在当事人对于保证责任的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推定为一般保证。实践中,可能会存在将推定规则与解释规则混为一谈的现象,即认为只要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连带责任保证,就应认定为一般保证。我们认为,推定规则只有在难以确定保证人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4)保证责任民法典扩展阅读: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开展司法解释全面清理工作,把高质量完成司法解释全面清理工作作为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方面,确保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
这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现行有效的591个司法解释和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其中和民法典规定一致的364件,未作修改、继续适用;需要对于名称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的共计111件,决定废止的共计116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规划、分批制定、急用先行、重点推进”的原则,制定了与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期共计7个司法解释,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
5. 民法典保证合同对保证期间为什么没有设定上限
是设定了上限的啊。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版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权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6. 民法典之前签的担保人未约定担保方式怎么处理
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版约定不明权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2、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在连带责任保证情况下,如果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3、即将实施的《民法典》, 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按照一般保证来对待,比起现行法视为连带保证责任,有了本质的变化。因此,在《民法典》实施后, 在发生借贷款关系时,若有担保人愿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务必要让担保人签“连带责任保证人”,而不能简单地写“担保人”。
7. 新民法典实施以前法院判的连带责任保证现在能改判吗
不能,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维护生效判决的既判力。
8. 2020年民间借贷担保人民法典实施后承担什么责任
无论是在民法抄典实施之后还是实施之前,只要给别人担保的话,那么就要承担保证责任,只不过是承担担保责任的方式是不一同的。
这是之前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方式的话,一般都是连带保证。而在民法典实施之后,如果没有约定的话,那就是一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