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司考不定项

民法司考不定项

发布时间: 2021-02-14 20:25:25

民法高手请进,请教司考民法学习方法

来1、民法,我学得不是自很好。但个人认为民法关键是区分不同的概念,以及不同概念的要件。如不当得利:(1)无法律上的原因+一方得利+致他方受损+得利与受损有因果关系。(2)不当得利的类型:两种……(3)不发得利的处理后果:返还(返还什么)。(4)强迫得利:怎么处理

2、只能说多记多背,多到题目就能反应过来考的是什么知识点

② 司考题 民法

应当是BC。
根据《物权法》第九条,我国物权的变更采登记生效主义,未经登记,不专发生属法律效力,因此,丁某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应当返还。故选B。这是从丁某手中要回所有权。
根据《物权法》第十五条,未办理物权登记,不影响丁某的买卖合同的效力,因此,丁某依据生效的买卖合同,将房屋出租给叶某,该租赁合同也是有效的,根据《合同法》“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叶某有权占有、使用该房屋,故在租赁期限内,杜某无权要求叶某返还。

司法考试民法的重点有什么

2010 年的卷三,民法部分一如既往地占了62分。卷四的情况则比较复杂,第一道16分的案例题虽然主要考察民法,但也附带涉及民诉和刑法问题,民法大概占了11分。这样,单纯考察民法的题目分值只有73分,比去年的80分略有降低。卷四最后一道35分的论述题,虽然主要是考察民法,民法的基础理论为该题准备了最佳答案,但以多数考生的知识储备来看,该题似乎更偏向于考察法理。如果加上论述题中所含有的民法内容,则民法的分值就会大涨,大概有100分,算是对民法领袖地位的一种回归。
因为民法题中有不少综合性的题目,不同考点的分值不太容易准确划分。大致说来,总论部分占了9分,物权部分12分,债权部分35分,知识产权部分10分,婚姻继承部分7分。知识产权部分因为没有考察案例,其分值大幅下降,回到了正常的地位。刨除知识产权案例的影响,其他部分的分值则与去年大体一致。法|律教育网数据分析显示在第三卷中,婚姻继承和知识产权的分值跟去年一样。总论部分因为在案例中考察到合伙,分值有所上升。物权法在卷三里依然无足轻重,只有7分,只是加上卷四的分值,才稍稍有所改观。债权法则保持了其一贯的核心地位,分值35分,占了民法的将近一半。就债法内部而言,合同法占19分,与05年相比有所回升;侵权部分占7分左右,与去年一样;债法总论部分5分,比去年减少一些;而05年的一道不当得利题则换成了今年的无因管理题。

④ 司法考试民法题

乙应当对甲的损失负责

首先,判断甲乙双方的买卖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1. 乙具有欺诈的意图和行为,在明知牛有病的情况下,故意作出牛无病的虚假陈述。

  2. 甲作出购买的意思表示与甲的欺诈行为是否有因果关系?甲在认识层面上,对牛是否有病是不清楚的;在决定层面上,促成其购买的原因有二个,一是乙的无病的陈述,二是价格便宜;所以乙的虚假陈述与甲的购买决定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因果关系,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3. 法律的价值判断。公平、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对于乙的欺诈行为,法律是持否定态度的,合同法明确规定了欺诈构成合同可撤销的原因。对于甲贪图便宜的心态,法律是不否定的,因为任何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但与此同时,甲是否尽到了理性人必要的注意义务,在交易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甲注意义务的界限在哪里呢?甲的注意义务的界限就是询问乙否牛有病,在乙做出了牛无病的陈述时,甲已经尽到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因为民法的诚信原则要求乙应当作出与事实相符的陈述。

综上,在乙具有欺诈的行为,甲又尽到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双方的买卖合同构成了欺诈,因此,属于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甲可以要求撤销该合同,双方各自返还。案例中未提到甲对牛的死亡是否有过错,就排除了这一情形,因此,对甲的损失,乙应当负责,但合同撤销后的处理,还涉及其他问题,如利息、甲使用牛三个月、还可能有甲为牛治病支出的费用等等,因为案例中未给出相关信息,所以无法深入分析,但最主要的处理是乙返还500元,甲返还死牛。

其次,可撤销合同,应当在1年内行使撤销权,此为法定期间,当事人不得自由约定,因此,三个月的约定不影响甲的撤销权的行使。

BTW:这是司法考试的题吗?作为司法考试的卷四的案例分析的话,这题明显不够格啊。做为卷三的一个不定项选择还差不多。

⑤ 标的物的数量没有确定 为什么是简单之债(司考 民法)

标的,指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货物交付、劳务交付、工程项目专交付等。它是合同成立属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备条款。标的的种类总体上包括财产和行为,其中财产又包括物和财产权利,具体表现为动产、不动产、债权、物权等;行为又包括作为、不作为等。

⑥ 几个司考民法问题

1、是。从法学理论上来说,见义勇为在我国民法中应属于无因管理的范畴回。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答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支付的必要费用”,这是无因管理之债发生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二条更明确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合法利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无侵害人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收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这些规定可作为见义勇为索赔案件的处理依据。
2、可以。
3、分情况:有的是连带责任,有的是补充责任。
4、包括。只要他是现时的无权占有人就可以了(关键是他是不是现时占有人。)
5、不连带。盗抢人承担完全责任。
9、D。其他都不是现时占有人

答案仅供参考。

⑦ 司法考试不定项 怎么做

司考帝国网汇集了十三所培训机构的司考资料,登录网站便可以在线学习或者免费下载,要经过司考洗礼的您还在等什么,快去看看吧!!

⑧ 关于司法考试中民法通则的问题

其实所谓民法通则是我国目前民事基本法律的名称,因为我国还没有民法典但是国家又需专要有民属事基本法,于是我国就存在了《民法通则》,我国的民法通则,是我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就是这样,是法条。三大本中第三卷的前面只能说是民法的基本内容,总论部分,是理论。 没必要把这些概念混在一起。

⑨ 求问一道民法司考题

2008年司考卷三第53题。解析:《担保法》第六条规定,本法所称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专权人属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条规定,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主合同中虽然没有保证条款,但是,保证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者盖章的,保证合同成立。根据上述规定可知,ABC项中丙、丁、戊的行为都符合法律规定的保证方式,因此,构成保证,应选;D项属于抵押而非保证,因此D项错误,不选。

⑩ 民法一司考题

就是这两万块钱的利息,存在银行应该可以获得的利息;因为金钱的特殊性,所内以2500不算其孳息,但是,容这属于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而不是孳息;大概就是这样吧; 再举个例子吧,假如呀,你捡了一头牛,这头牛生下了小牛就是孳息,但你用你去给人耕地得到的钱就是属于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了。
这样说应该比较清楚了吧。

热点内容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发布:2025-09-17 04:34:07 浏览:616
云梦法院网 发布:2025-09-17 04:33:27 浏览:315
考研经济法是统考吗 发布:2025-09-17 04:17:23 浏览:997
法律顾问意见书表 发布:2025-09-17 04:17:16 浏览:719
自考国际经济法2018年10月真题 发布:2025-09-17 04:08:08 浏览:51
律师函的格式 发布:2025-09-17 04:06:50 浏览:632
厦门市法律援助员 发布:2025-09-17 03:53:05 浏览:111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 发布:2025-09-17 03:42:41 浏览:808
行政法有统一 发布:2025-09-17 03:42:31 浏览:788
关于社团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17 03:40:25 浏览: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