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传达人民法

传达人民法

发布时间: 2021-02-15 17:57:23

❶ 关于民法中的问题

传达人也要负责任的

❷ 关于民法的传达人误传,三大本上有两种解释:请问这两种解释是否存在冲突

没有冲突。
一、就意思表示人与意思受领人之间关系而言,不因传达人的传达错误而变回更。即,意思表示人需要答对传达人的错误传达承担责任。
二、就意思表示人与传达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如双方有合同约定,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因传达人传达错误而致的损害,可以依过失责任原则要求传达人赔偿(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无偿传达,一般以传达人有重大过失或者故意为条件,一般过失,不构成过失责任)。

❸ 什么是传达人

传达人是将一方的意思表示原原本本地转达另一方的行为人。

❹ 民法中使者什么意思

就是区别于代理制度,使者不能做出独立的意思表示,他只是传达行为人的意思,是“录音机”的功能

❺ 在民法中因传达错误使第三方遭受损失的责任因有谁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见》第77条规定:
意思表示由第三人义务转达,而第三人由于过失转达错误或者没有转达,使他人造成损失的,一般可由意思表示人负赔偿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❻ 代理人 传达人 代表人 居间人哪些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代理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❼ 《民通意见》第77条所说的意思表示人是指民事主体的一方还是义务传达的第三人吗

意思表示人:要求第三人代为转达的民事主体一方
意思表示第三人:义务帮传达的第三人

❽ 关于民法中传达人的误传

  1. 传达错误

    此问题看传达人之误传系传达人之故意抑或过失。若为传达人之过失,因传达人并无做出意思表示之权限,其实质无异于表意人本人陷入错误,应适用重大误解制度,表意人得请求撤销之。反之,若为传达人之故意导致表意人陷入错误,其实质为不可归责于表意人的原因,其情形与无权代理类似,应类推无权代理的归责,由传达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另外,就传达错误而言,我国大陆民法尚未有较为详细之规定,可参考台湾民法典。

    台湾《民法典》第88条规定:“意思表示之内容有错误,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将其意思表示撤销之。但以其错误或不知实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过时者为限。

    当事人之资格或物之性质,若交易上认为重要者,其错误,视为意思表示内容之错误。”

    台湾《民法典》第89条之规定:“意思表示,因传达人或传达机关传达不实者,得比照前条之规定,撤销之。”

    台湾《民法典》第170条之规定:“无权代理人以代理人之名义所为之法律行为,非经本人承认,对本人不发生效力。”

  2. 没有传达

    此问题系有相对人之意思表示达到。在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时,若为非对话方式,则要求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到达意思为抵达相对人可控制之范围内,至于相对人是否知悉在所不问。若为对话方式,则需相对人了解。不论哪种,意思表示均需经过做成、发出、达到(或了解)之过程。此问题可参考我国大陆《合同法》中关于邀约、承诺部分的条文。因我国尚出台民法典,合同法中总则部分暂代替民法总则适用。另外,可参考台湾《民法典》第94条、95条之规定。

    台湾《民法典》第94条:“对话人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相对人了解时,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95条:“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
    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时到达者,不在此限

    表意人于发出通知后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或其行为能力受限制者,其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

    因此,若为传达人仅有传达之权限,若传达迟延,则应由表意人承担其未适时传达的危险。若传达人具有受领意思表示之权限,则传达迟延、误传或根本不传达于相对人的危险,应由相对人承担之。

热点内容
通许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7 02:45:32 浏览:497
巴林王国婚姻法 发布:2025-09-17 02:45:27 浏览:909
明代司法机关 发布:2025-09-17 02:45:25 浏览:677
工期违约金最高限额合同法解释 发布:2025-09-17 02:39:53 浏览:154
2018年修改后婚姻法 发布:2025-09-17 02:39:00 浏览:853
行政法的本级 发布:2025-09-17 02:25:37 浏览:952
学习准则及条例课件 发布:2025-09-17 02:25:27 浏览:785
立法座谈提纲 发布:2025-09-17 02:24:47 浏览:107
上海劳动合同法培训内训 发布:2025-09-17 02:15:56 浏览:9
法规建成区 发布:2025-09-17 02:05:47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