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机关的体系

司法机关的体系

发布时间: 2021-02-18 01:00:36

Ⅰ “司法机关”应包括哪些部门

“司法机关”应包括的部门有:

1、法院: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审判机关,中版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权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2、检察院:检察院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人民检察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3、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是指国家依照法律设立的,代表国家行使公安职权和履行公安职责的,具有武装性质国家机关。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因而它又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之一。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公安机关又依法侦查刑事案件,行使国家的司法权。

4、司法行政机关及其领导的律师组织、公证机关、劳动教养机关等。

Ⅱ 司法机关的体系是上下级的行政负责体系

目前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公检法三家,公安机关跟检察院是上级领导下级的关系,法专院则属是上级监督下级,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说每级法院都是相对独立的,并不是上下级领导关系

1.在中国,司法机关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两大类;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公正行使国家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法院主要指省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2.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严格行使国家的检察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包含省级人民检察院、市级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检察院;

3.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在履行刑事侦查职能的时候,公安机关可以被认为是司法机关的一部分,在行使行政职能时则不属于司法机关;

4.国家安全机关、监狱侦查部门、军队保卫部门等其他负有刑事侦查权的机关在进行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其角色同公安机关。

Ⅲ 司法机关的领导体制

在中国,司法机关从属于国家权力机关而相对独立于其他国家机关。
司法机构主要包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四大类。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公正行使国家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法院主要指省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严格行使国家的检察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包含省级人民检察院、市级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因而它又是国家的司法机关之一。
司法行政机关是中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体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审判权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其他国家机关不能分享。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确立了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履行国家审判职能的性质。
检察权
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有权对国家公务人员履行职务进行监督,对公安机关的侦查、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司法行政机关的监狱工作进行监督。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确立了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性质。
侦查权
公安机关依法行使侦查权,具有司法的性质。公安机关除具有司法的属性外,归属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特殊侦查权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行使特殊侦查权,同样具有司法的性质。国家安全机关具有国家公安机关的性质,同样归属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依法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相关职权。司法行政机关依法承担辅助国家司法职能实施的行政管理任务,具有司法的性质。司法行政机关除具有司法的属性外,也归属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依法行使司法方面的行政管理权。

Ⅳ 国家机构体系的司法机构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与任务
1.性质。我国现行宪法第12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这一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的性质。根据这一规定,在我国,审判权必须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即只有人民法院才有审判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进行审判活动。
2.任务。根据现行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法院的任务是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并且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以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通过全部审判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与职权
根据现行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由以下法院组成:全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和森林法院等。
我国现行宪法第127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这表明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的关系不是领导关系,而是监督关系。宪法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各级人民法院能够依法独立进行审判。根据这一规定,上级人民法院不能直接指挥命令下级人民法院如何进行审判,只能对下级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是否正确适用法律进行审查监督。这种监督主要体现在上级人民法院按照上诉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及死刑复核程序对下级人民法院具体案件的监督,纠正错误的判决和裁定。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其主要职权包括:(1)一审管辖权,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或者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主要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2)上诉管辖权,审判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3)审判监督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审判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4)司法解释权,对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司法解释;(5)死刑核准权,核准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和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之外的死刑案件。
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其中:
(1)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人民法院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市辖区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的职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一审管辖权,审判除法律规定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外的所有一审案件;②庭外处理权,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案件;③调解指导权,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2)中级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设区的市的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的职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一审管辖权,审判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在刑事案件方面,包括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在民事案件方面;包括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在行政案件方面,包括确认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②上诉管辖权,审判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③审判监督权,监督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审判省级人民检察院分院、省辖市及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指令基层人民法院再审基层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
(3)高级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其职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一审管辖权,审判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主要是在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下级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②上诉管辖权,审判对下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对海事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③审判监督权,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审判省级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下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④死刑核准权,核准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和依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由其核准的死刑案件(即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
3.专门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是人民法院组织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它们是设在特定部门或者针对特定案件而设立,受理与设立部门相关的专业性案件的法院。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目前我国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森林法院和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军事法院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军内的最高级)、大军区及军兵种军事法院(相当于中级层次)、军级军事法院(基层级)三级,军事法院负责审判军事人员犯罪的刑事案件。
海事法院只设一级,设立在广州、上海、武汉、天津、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海口和北海等港口城市,其建制相当于地方的中级人民法院。海事法院管辖民事主体之间的第一审海事案件和海商案件。对海事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由海事法院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运输法院是设在铁路沿线的专门人民法院,分为二级:一是在铁路管理分局所在地设立铁路运输基层法院,二是在铁路管理局所在地设立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铁路运输法院负责审判由铁路公安机关侦破、铁路检察院起诉的发生在铁路沿线的刑事犯罪案件和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经济纠纷。
森林法院的任务是保护森林,审理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严重责任事故案件及涉外案件。基层森林法院一般设置在某些特定林区的一些林业局(包括木材水运局)的所在地;在地区(盟)林业管理局所在地或国有森林集中连片地区设立森林中级法院。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1.性质。我国现行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一规定明确了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从当前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实践来看,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主要是对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违反刑法实行监督,以及对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等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并包括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和行政审判活动的事后监督。
2.任务。根据宪法和1979年制定、1983年修改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任务是:通过行使检察权,打击一切叛国的、分裂国家的犯罪活动,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保卫国家的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护社会主义的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并通过检察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与领导体制
1.组织体系。根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由下列检察机关组成:全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和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县、不设区的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包括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等。
省一级人民检察院和县一级人民检察院,根据工作需要,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可以在工矿区、农垦区、林区等区域设置人民检察院,作为派出机构。
2.领导体制。根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实行双重从属制,既要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又要对上级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
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主要表现在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罢免或者任免人民检察院主要组成人员,审议工作报告,进行各种形式的监督等。
检察系统实行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的领导体制。下级人民检察院必须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对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这种垂直领导体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人事任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治州、设区的市、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2)业务领导。对于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复核改变;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必须执行。当下级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及时给予支持和指示,必要时可派人协助工作,也可以将案件调上来由自己办理。
在人民检察院内部实行检察长统一领导与检察委员会集体领导相结合的领导体制。检察长对检察机关的工作享有组织领导权、决定权、任免权、提请任免权、代表权等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检察委员会在检察长的主持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要问题。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可以报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
(三)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根据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主要行使下列职权:
1.立案侦查。即对违反刑法的犯罪案件特别是重大刑事案件的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权。人民检察院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等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2.批准逮捕。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3.提起公诉。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终结的案件,均由人民检察院审查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并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4.侦查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等)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时,有权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机关应当将纠正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5.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如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如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有权按照上诉程序提出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也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6.执行监督。又称之为“监所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监狱和其他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情况,有权通过执行机关予以纠正。这种监督还包括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执行死刑,裁定减刑和假释等活动的监督等。

Ⅳ 司法体系的机关构成

从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有人主张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这四家机关内都是司法机关,也有人容主张司法机关只有法院一家。我国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审判系统(即法院),一个是检察系统(即检察院)。公安机关,本身同时存在着行政执机关和刑事侦查机关的身份,在部分的司法活动中并非必要的存在。司法行政机关(指司法局及其上级机关),其主要作用于法制普及与推广,同时具有部分刑罚和行政处罚的执行职能,不直接参与一般的司法活动。一般称这两个是政法机关,同时称这两个机关也是司法机关比较少见。不过同时又有说法,将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称为政法系统内的四大机构;也有说法称检察、法院、司法行政为司法系统内三大机构。

Ⅵ 中国国家机构体系的司法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Ⅶ 中国的司法系统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从广义上,中国的司法系统由公、检、法、司四大机关,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司法体系。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指法院系统和检察院系统。这两个系统在宪法的约束下本着正确、合法、及时、独立、公正、平等的原则完成国家的司法活动,使国家的正常法律生活得以正常进行。
一、检察院体系
我国的检察院系统分为四级,分别是:基层检察院、中级检察院、高级检察院、最高检察院。这四级检察院分别是按国家行政区划设置的,分别设在区或县级行政区(基层)、地区级行政区(中级)、省级行政区(高级)和国家(最高)。在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主要有三项,分别是检察权、侦查权和监督权。检察权主要是负责对刑事案件的批捕、审查与提起公诉、支持公诉;侦查权主要是对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和贪污、受贿等犯罪进行侦察;监督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对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监督,如果检察院认为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不公正,可以依职权提起抗诉。另一个监督是对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的监督,也是以抗诉的形式对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第三个监督是对国家司法、执法人员的监督。
二、法院体系
我国的法院系统同样也分为四级,分别是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其设置和检察院一样是按我国行政区划设置的。我国法院的职权主要有三种,一是审判权,包括对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权。我国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四级两审制,四级就是前面提到的法院的四个级别设置,两审是指一个案件可以经过初审和上诉审程序。对于初审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上诉。第二项权力是执行权,包括对本院审理的案件的执行,也包括对外地法院委托案件的执行,还包括对行政执法机关委托申请的执行以及对仲裁裁决的执行,另外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一般交由其他机构具体执行。三,审判监督,指各级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Ⅷ 司法体系的机关分级

司法实践中,一般指法院(审判系统)和检察院(检察系统)。
检察院体系
我国的检察院系统分为四级,分别是:基层检察院、中级检察院、高级检察院、最高检察院。这四级检察院分别是按国家行政区划设置的,分别设在区或县级行政区(基层)、地区级行政区(中级)、省级行政区(高级)和国家(最高)。在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主要有三项,分别是检察权、侦查权和监督权。检察权主要是负责对刑事案件的批捕、审查与提起公诉、支持公诉;侦查权主要是对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和贪污、受贿等犯罪进行侦察;监督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对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监督,如果检察院认为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不公正,可以依职权提起抗诉。另一个监督是对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的监督,也是以抗诉的形式对法院的审判进行监督。第三个监督是对国家司法、执法人员的监督。
法院体系
我国的法院系统同样也分为四级,分别是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其设置和检察院一样是按我国行政区划设置的。我国法院的职权主要有三种,一是审判权,包括对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权。我国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四级两审制,四级就是前面提到的法院的四个级别设置,两审是指一个案件可以经过初审和上诉审程序。对于初审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上诉。第二项权力是执行权,包括对本院审理的案件的执行,也包括对外地法院委托案件的执行,还包括对行政执法机关委托申请的执行以及对仲裁裁决的执行,另外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一般交由其他机构具体执行。三,审判监督,指各级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

Ⅸ 唐代的司法机关体系

4、《武德律》--唐高祖武德年间制定。共45篇,500条,在内2容上q大x多采用隋朝开i皇时期的法律。 1、《贞观律》--唐太l宗李世民命长8孙无f忌等人r在《武德律》基础上m修定而成,仍7为446篇、600条,以1隋开n皇律令为3蓝本作了g较大p改动,奠定了b唐律的基本风6貌。 3、《永徽律疏》--唐高宗永徽年间,以1《贞观律》为3基础编纂出《永徽律》,此后又s对000条律文6逐条逐句进行注释,并附在律文8之f后,称作疏议。律与k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d,合称《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后人c又u称之m为1《唐律疏议》。 3、《唐六1典》--唐玄宗开a元f年间制定,内3容涉及t国家机关职掌和活动的各个w方2面,是中6国封建时代最早的一j部综合性行政法典。 6、《大m中3刑律统类》--唐宣宗时张葵编定。即:将同一r性质的律、令、格、式混合编在一j起的法典形式。 三m、唐朝的法律形式 5、律--是刑事法规,相当于g近代的刑法典。 1、令--是关于n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 6、格--是国家机关各部门k在日1常工q作中3据以2办1事的行政法规。 5、式--是国家机关的公6文4程式。 四、唐律的刑法原则 划分7公4罪和私罪;自首减免刑罚;共犯区p分2首从0;二y罪以4上d俱发,以3重者论;累犯加重;同居相隐;比0况类推;老小j废疾减免刑罚;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同罪异罚;区a分4故意和过失。 五s、唐律十i二f篇的内5容 8、第一m篇名例:71条,是关于b刑罚种类及d其适用的一m般原则的规定,为3《唐律疏议》的总纲,相当于g现代刑法的总则。 五p刑--即笞、杖、徒、流、死。 十o恶--谋反7、谋叛、谋大n逆、恶逆、不x道、大d不f敬、不a孝、不i睦、不i义h、内8乱。 八p议、请、减、赎、官当、免--各级官僚的法律特权。 刑法原则--划分0公4罪和私罪;自首减免刑罚;共犯区a分5首从7;二m罪以7上o俱发,以0重者论;累犯加重;同居相隐;比0况类推;老小u废疾减免刑罚;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同罪异罚;区u分2故意和过失。 7、第二p篇卫b禁:55条,主要是警卫p宫廷和守卫m关津要塞方6面的规定。 7、第三i篇职制:51条,主要是惩治官吏违法失职的规定。 8、第四篇户3婚:25条,主要是户1籍、田宅、赋役和婚姻家庭方0面的规定。 严格保护封建国有土o地和私有土d地的所有权 严禁脱户3漏口y、逃避赋役 维护封建的婚姻家庭关系--离婚以8七u出、义c绝为2条件;财产继承采用诸子l平分3制,贵族身份的继承权只属于t嫡长4子i孙。 1、第五d篇厩库:37条,是关于h牲畜、库藏管理方1面的规定。 3、第六3篇擅兴:82条,主要是关于z兵士p征集、军队3调动及b兴造方5面的规定。 6、第七h篇贼盗:54条,是关于x保护封建政权、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及j生命、财产不h受侵犯的规定。 以5谋反3、谋大d逆、谋叛罪严惩危害封建政权及i皇帝特权的行为0。 严惩危害生命安全的犯罪。 对盗罪作了h明确规定--窃盗、强盗、监守盗 严禁买卖人x口n 2、第八n篇斗3讼:50条,是关于h斗3殴伤人z和控告、申诉等方2面的规定。 1、第九w篇诈伪:30条,是关于d欺诈和伪造方0面的规定。 50、第十p篇杂律:38条,不j便编入e其它各篇的犯罪,皆归入d此篇,包括买卖、借贷、市场管理以0及w奸情方2面的犯罪。 03、第十j一x篇捕亡q:03条,是关于x追捕逃犯、捕捉罪人i和逃丁a的规定。 37、第十r二k篇断狱:14条,是关于j司法审判和监狱管理方2面的规定。 六6、唐律的主要特点与q历y史地位 2、唐律的主要特点 (4)规范详备、科条简要 (7)中2典治国、用刑持平 (6)诸法合体、以8刑为1主 (3)依礼制刑、礼法合一l 5、唐律的历z史地位 (5)唐律是一f部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长5的封建法制发展史中1,处于r承先启后的重要历c史地位。 (0)唐律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立法也l有重要的示3范作用。 八k、唐律关于b物权和债权的规定 0、关于m物权--唐律严格保护所有人a对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7之q权,严格禁止5他人f侵犯;规定物权取得的条件。 3、关于u债权--唐律规定了q买卖、借贷、赁庸、寄托等债的关系;规定债务担保制度。 九k、唐朝的司法制度 6、司法机关 (4)中4央司法机关--大o理寺、刑部、御史台。 (4)三u司推事--重大b案件,由大l理寺、刑部、御史台长3官共同审理的制度。 (0)地方0司法机关--行政长7官兼理司法。 6、诉讼制度 (8)管辖--根据犯罪发生区t域、罪行轻重、被告身份,划分7了c各级审判机关的管辖权。 (5)起诉--举劾、告发、告诉 (5)审判--以4原告诉状为0准;采取五i听的审判方3式,同时也x以2众证定罪;"罪从1供定",但禁止5任意刑讯;规定回避制度;司法官判决须"具引8律、令、格、式";"服辩";司法官对于y应该"言上u"或"待报"的案件不p得擅自判决。 (4)执行--徒流刑应送配所,死刑的执行须奏报皇帝批准。 1、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御史台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国家各级官吏是否遵守法律。其下m设台院、殿院、察院。台院和殿院的御史主要纠察中6央及w京城的各级官吏;察院御史则巡察州县,纠察地方4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6。 ●历s史人r物 [唐太d宗](310-080)唐高祖李渊的次子a,李世民。祖籍陇西狄道(今3甘肃临洮县)人c。隋末2与g其父5亲李渊一e起发兵反6隋。唐建立后,被封为7秦王o,任尚书8令。武德九l年(413)发动"玄武门y之r变",取得太x子c地位,次年继帝位,建元d贞观。在位期间推行一b系列政策和措施,造就了o"贞观之o治"。在法律思想方4面,推崇儒学,吸收法、道两家的思想,牢固地确立了s中3国古代儒法结合的思想路线。 具体表现为8:(4)以8德礼为0治,注重教化8。认6为8自古以8仁5义l治天e下k,国家则长7治久s安;而专q以7法治,救弊除害于j一e时,国家则会很快败亡t。(3)加强立法,力f求宽简。即位不f久m,便命大x臣修订7法典。武德七a年颁布《武德律》,贞观十e一q年颁行《贞观律》。修律过程中6,删繁就简,去重从3轻。(4)明正赏罚,不z殊贵贱。他认7为7赏罚之w得失,关系国家的安危,必须做到"一c断于k律",赏不o遗亲远,罚不f阿亲贵。李世民特别注意克制自己r的感情,带头守法,避免用自己y的主观意志来取代法律。(7)加强复核,控制死刑。贞观元r年,实行中4央机关对死刑判决的合议,首创封建法律史上u"九s卿议刑"制度。 [长7孙无n忌](?-585)唐初大d臣。河南洛阳人n。曾随李世民征讨,功绩卓著。公3元f468年,参与h谋划、发动"玄武门j之l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曾奉命与c房玄龄等修订4《唐律》,并对《唐律》进行逐条解释,著成《唐律疏议》,成为1我国流传至今8的一i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后因反7对武则天s为4皇后,被诬陷谋反4罪,流放黔州,迫令自缢身死。 在法律思想方8面,坚持封建正统儒家法律思想,是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以5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之b大n成,构建以1儒家为6核心4兼采法、道封建法律理论体系的主要代表人s物之p一v。 主要观点有:(7)主张儒法合流。他以6儒家经典为6依据,以8儒家封建纲常思想为0指导,对唐律条文3进行疏议,完成了f封建法典的儒家化5过程。(7)主张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对唐律中1规定的特权保护制度进行解释。。(6)主张罚当其罪。主张官吏严格依法断案,做到罚当其罪。(7)主张整肃吏治。在法律疏议中8强调官吏要"导德齐礼,移风3易俗"。对一h切3贪赃枉法行为2都要追究刑事责任,论罪处罚;而对负有监督责任的官吏在职务内4犯罪,要加重处罚。 di≮i≮hzn〓唯ァe┲ㄠg≮g≮cХ

热点内容
刑法中宣言解释 发布:2025-09-16 16:57:52 浏览:912
酒店门童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6:53:22 浏览:694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16 16:52:23 浏览:865
关于劳动法解释三 发布:2025-09-16 16:44:56 浏览:7
法院上实现 发布:2025-09-16 16:43:57 浏览:22
侵犯社会法益的类罪名 发布:2025-09-16 16:28:43 浏览:490
药库耗材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6 16:23:14 浏览:975
qq智能abc输入法官网 发布:2025-09-16 16:12:56 浏览:851
社会与法频道写作 发布:2025-09-16 16:11:46 浏览:661
家长把孩子打伤负不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6 16:11:45 浏览: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