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2015年司法考试卷二解析

2015年司法考试卷二解析

发布时间: 2021-02-18 13:19:36

Ⅰ 司考2015年卷2的92题,犯罪嫌疑人脱逃的,法院不是应当中止审理吗

可是,我看了一下题目,那道题问的是脱逃前的处理方式啊
这个是题干:李某(女)内家住容甲市,系该市某国有公司会计,涉嫌贪污公款500余万元,被甲市检察院立案侦查后提起公诉,甲市中级法院受理该案后,李某脱逃,下落不明。关于李某脱逃前的诉讼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如果是问脱逃后,那就是中止审理啊

Ⅱ 2015司法考试试卷卷二怎么不一样

司法考试是国家正规考试,采用国家统一规格的排卷方式,俗称“花卷“,即为内防止考生前后容左右相互抄袭,每一套试卷有多种试题排序方式,每一种排序的试卷对应一个条形码,所以考生在做题前一定要将你试卷上的条形码粘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就是要确定你答的是哪一种排序方式的试卷。你做到的是刑诉在前的,还有行政在前的,也有刑法在前的,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Ⅲ 2015年司法考试卷四第二题高某负什么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
(一)高某的刑事责任
1.高某对钱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是成立故意杀人既遂还是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构成要件的提前实现。法律 教育 网
答案一:虽然构成要件结果提前发生,但掐脖子本身有致人死亡的紧迫危险,能够认定掐脖子时就已经实施杀人行为,故意存在于着手实行时即可,故高某应对钱某的死亡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答案二:高某、夏某掐钱某的脖子时只是想致钱某昏迷,没有认识到掐脖子的行为会导致钱某死亡,亦即缺乏既遂的故意,因而不能对故意杀人既遂负责,只能认定高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的想象竞合。
2.关于拿走钱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的行为性质,关键在于如何认定死者的占有。
答案一:高某对钱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成立侵占罪,理由是死者并不占有自己生前的财物,故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属于遗忘物。
答案二:高某对钱某的手提包和5000元现金成立盗窃罪,理由是死者继续占有生前的财物,高某的行为属于将他人占有财产转移给自己占有的盗窃行为,成立盗窃罪。
3.将钱某的储蓄卡与身份证交给尹某取款2万元的行为性质。
答案一: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教唆犯。因为高某不是盗窃信用卡,而是侵占信用卡,利用拾得的他人信用卡取款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高某唆使尹某冒用,故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教唆犯。
答案二:构成盗窃罪。因为高某是盗窃信用卡,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不管是自己直接使用还是让第三者使用,均应认定为盗窃罪。

Ⅳ 求解析司法考试2015年卷二59题

【答案】ABCD
解析来自:独角兽司考网校的在线题库(注册后进入学习中心就能看历年真题的答案和解析哦)
《刑 法》第72条第1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 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根据《刑法》第258条规定可知,重婚罪的法定刑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刑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可知,虐待罪的基本法定刑为“二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甲犯重婚罪和虐待罪,数罪并罚后仍有可能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能适用缓刑。所以,A项正确。
缓刑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为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也不能宣告缓刑。所以,B项正确。
《刑法》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 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绑架罪的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若丙有一般立功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其判处的刑罚可能为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故可能适用缓刑。所以,C项正确。

Ⅳ 2015年司法考试第二卷第66条详细解答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有哪些诉讼权利

享有以下诉讼权利:
(1)申请复议权
(2)申诉权
(3)委托诉讼代理专人的权利
(4)自诉权
(5)申请抗诉权
在刑属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义务主要有:
(1)如实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作出陈述,如果故意捏造事实,提供虚假陈述,情节严重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传唤,按时出席法庭参加审判。
(3)遵守法庭纪律,回答提问并接受询问和调查。 jiao shou si fa kao shi

Ⅵ 2014年司考卷2,56题解

你好,可以关注我们,有历年真题解析,下面是你所问的题目解析,希望能帮到你。
1999年11月,甲(17周岁)因邻里纠纷,将邻居杀害后逃往外地。2004年7月,甲诈骗他人5000元现金。2014年8月,甲因扒窃3000元现金,被公安机关抓获。在讯问阶段,甲主动供述了杀人、诈骗罪行。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甲所犯三罪均在追诉期限内
B. 对甲所犯的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与盗窃罪应分别定罪量刑后,实行数罪并罚
C. 甲如实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成立自首,故对盗窃罪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甲审判时已满18周岁,虽可适用死刑,但鉴于其有自首表现,不应判处死刑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选项A、B说法错误。《刑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本题中,甲于2004年7月诈骗他人现金5,000元,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追诉期限为5年,到2014年8月时已过了追诉时效期限,因此,对甲的诈骗罪不应当再追究。
选项C说法错误。《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据此可知,甲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如实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其杀人、诈骗罪行,以自首论,可给予从宽处理。但对其犯的盗窃罪,甲不存在自首情节,不能按照自首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选项D说法错误。《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据此可知,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是以犯罪的时间为准。本题中,甲实施故意杀人罪时不满18周岁,因而对其不能适用死刑。

Ⅶ 网友们,你们知道司法考试吗2015年的司法考试改卷太不公平 卷四两级分化太严重了 很多人都120

去年几乎裸考好多复不会做还90分,今年那制么努力没一个空着的地方觉得做得很好才60分,前三卷270周围同学360飘过的前三卷都比我低,都是靠卷四110,120。我也是法本周围人的程度知根知底,真的卷四就有50分的差距吗,今天都想直接去核查了,看了网上和我情况一样的好多,看来明年又要受折磨耽误事了。维权算我一个,我在贵州考的

Ⅷ 2005年司法考试卷三第二道题2,详解

2.甲将数箱蜜蜂放在自家院中槐树下采蜜。在乙家帮忙筹办婚宴的丙在帮乙喂猪时忘关猪圈,猪冲入甲家院内,撞翻蜂箱,使来甲家串门的丁被蛰伤,经住院治疗后痊愈。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B.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C.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D.乙和丙应对丁的医疗费用承担连带责任

2.【考点】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帮工责任
【解题思路和依据】作为叠加性题目,在思考时应分别处理:首先探讨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在本题中虽然丁之伤害是由于蜜蜂蛰伤,但导致蜜蜂蛰人的原因是另一动物猪的原因导致,而猪的管理者丙对此有过错。故就这一点而言,作为蜜蜂的饲养人可以基于《民法通则》第127条中的“第三人过错造成的”而免责。因此该责任应当由第三人丙承担。其次,我们考虑这个责任应当由丙承担还是由乙承担。鉴于丙的行为属于经过同意的帮工,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13条的规定,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他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帮工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承担连带责任。本题中的丙并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因此正确答案为B。
【应注意的问题】此题同2005年《同步测试题》第十三章中的单选题第9题基本相同,在指南针考前的模拟题中也出现过。
【答案】B

Ⅸ 司法考试2014卷二38题D,是否正确

整理了14年司法考试各卷真题答案及解析供参考: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一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二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三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卷四

热点内容
清末对诉讼法编撰的 发布:2025-09-16 13:49:08 浏览:163
不是被告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16 13:42:58 浏览:409
西安市法律援助网 发布:2025-09-16 13:39:19 浏览:766
是档案法治的灵魂和核心 发布:2025-09-16 12:51:40 浏览:787
一个亿律师费 发布:2025-09-16 12:29:19 浏览:910
有法律效力的房屋搬离通知书 发布:2025-09-16 12:29:17 浏览:294
劳动法关于父母生病陪护假 发布:2025-09-16 12:24:56 浏览:459
江西省人民法院网 发布:2025-09-16 12:21:58 浏览:761
法律道德缺失 发布:2025-09-16 12:18:54 浏览:549
规章制度日期落在哪 发布:2025-09-16 12:08:04 浏览: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