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实务与民法理论
1. 民法原理与实务 和 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这两门选修课程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研究民法 一个是研究民事诉讼法
民法是实体法 诉讼法是程序法
2. 谁能讲一下“民法基本理论”是指什么是民法基本原则吗知道的吗
民法的基本理论是对民法这一门学科的基本介绍,比如,民法的概念、版
调整对象、基本性质、权渊源、基本原则等,是对民法的介绍,
包含了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在这里,民法是一门学科民称,准确点说应该是民法学。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法作为一个部门法的基本法学理论,
是指贯穿民法的立法、司法、守法的根本思想,
是贯穿民法各个部门和制度的总的指导原则。
比如我国民法的诚实守信、公平等,这是法律的基本原则,
和具体原则、具体条款是相对应的。
date
3. 民法原理与实务论文1000
写论文的时候复 应该时刻关注论文的重制心;
写论文的时候,有时会觉得是不是这个也要加进去,那个也要放进去,觉得什么东西都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论文的重点一定是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上,前面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做铺垫,点到即可,不需要全面展开介绍,如果觉得需要介绍的话,可以通过标注参考文献的方式,千万不要放错重心。
4. 李开国民法原理与实务 理论思考与实务答案
不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调整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本案例中合同双方当事人不平等,不属于民法调整对象。
5. 民法原理与实务
1.存在,物权转移的法律关系
2.主体是甲和乙 客体是照相机 内容是乙拿走照相机
3.乙拿走甲的照相机
4.民法所确认和保护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6. 关于民法原理与实务
基本同意上述意见。抄但是对于如下问题我持不同意见:
4:既然题目的大前提已经是滥用代理了,那么不管你怎么做怎么符合利益,法律都是禁止的。并且,在法律中还有很多情况是禁止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
5:典权不是租赁,出典人不能够收取任何收益。因为典价已经把收益都算上了。所以典权人无须向出典人定期交付收益金额。
7. 民法总论与分论有什么作用!!那个更重要点
民法总论是民法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对以下分论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抽象,
总论倾向于理论内,分论是比较具体贴近容实践的东西,重要与否不大好说,学好总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分论,分论是以后实践实务的基本,所以都不能糊弄。
8. 案例分析民法原理与实务
答:
1.王某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担保法》第21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专权及利息、违约金、属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本案中,王某与乙公司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范围未作约定,因此,依本条规定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即王某应对甲公司欠乙公司的10万元主债务及利息等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2.有效。《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本案中,甲公司经乙公司同意,将其欠乙公司的债务转让给丁公司,因此,甲公司与丁公司间的债务转让具有法律效力。
3.王某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中,乙公司许可甲公司转让债务给丁公司,但未取得保证人王某的书面同意,所以丙公司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9. 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适用
《民法总则》于2017年3月15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的颁布与施行对于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具有重大的影响与意义。本文旨在对《民法总则》新增和修改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阐明其立法目的、理论依据及适用规则。
《民法总则》重要条文的理解与适用
摘要:《民法总则》的颁布与施行对于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具有重大的影响与意义。应当着重对《民法总则》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从而阐明其立法目的、理论依据及适用规则。主要包括民法法源,自然人出生、死亡时间的证据规则,对胎儿的特殊保护规定,法人成员的有限责任,法定代表人,法人的登记,清算,设立人、出资人权利滥用与法人人格否认,法人决议的撤销,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及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相关规定,职务代理与狭义无权代理,以及民事责任方面紧急救助及侵害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等民事责任的认定。
关键词:《民法总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法律行为;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已经于2017年3月15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本文旨在对《民法总则》新增和修改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阐明其立法目的、理论依据及适用规则。
民法通则既规定了民法的一些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也规定了合同、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知识产权、民事责任、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等具体内容。民法总则基本吸收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同时作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民法通则规定的合同、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民事责任等具体内容还需要在编撰民法典各分编时作进一步统筹,系统整合。据此,民法总则施行后暂不废止民法通则,待民法典施行后再予以废止。在此之前,民法总则与民法通则的规定不一致的,根据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的法律适用规则,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最高法院已依据民法总则制定了关于诉讼时效问题的相应司法解释,而原依据民法通则制定的关于诉讼时效的司法解释,只要与民法总则不冲突,仍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