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原则及内容
❶ 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版则可以分为绝权对罪刑法定与相对罪刑法定。绝对罪刑法定是完全排斥法官的自由裁量的,认为法官应当逐字地适用刑法。而相对罪刑法定则并不排斥法官的自由裁量,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容纳司法裁量。我国刑法实行的是相对罪刑法定,因而给法官的司法裁量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空白罪状和概括条款的情况下,法官能够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裁量。当然,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是有限度的,应当将司法裁量权限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只有这样,罪刑法定原则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❷ 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
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法律主义:成文法、行政法与规章、习惯法内、判例不能成为刑容法的渊源,但是可能成为理解构成要件要素的材料。
(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
(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4)禁止绝对不定刑与绝对不定期刑。
(5)明确性——明确性具有相对性:立法和理论的合力。明确性实现与否与罪状的规定模式无关;规范构成要件在刑法中的存在不可避免。
(6)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7)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
❸ 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专为罪”和“法无明属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❹ 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选择AC,习惯法不是刑法的渊源,绝对禁止不定期刑
❺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随意擅断。
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
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条文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5)罪刑法定原则及内容扩展阅读:
罪刑法定的相关要求规定:
1、罪刑法定原则由两个基本方面组成,其一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其二是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一个方面可称之为积极的罪刑法定原则;第二个方面,可称之为消极的罪刑法定原则。
2、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传统上认为是自然法理论、三权分立学说及心理强制说,但现在通说认为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思想,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民主主义要求刑法法律主义,即刑罚必须由法律事先规定,不可滥刑。
3、罪刑法定原则不是一条法律标准,在刑法中确认下来就万事大吉了。较之在刑法典中确立罪刑法定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在司法实践中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刑事立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要付诸实现,有赖于司法机关实际的执法活动。
❻ 关于罪行法定原则及其内容
罪刑法定原则抄是中国刑法规袭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❼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些细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其基本内容是:
(1)绝对禁止适用类推,但是不禁止扩大解释,把刑法的明文规定作为定罪的唯一根据。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能通过类推或者类推解释以犯罪论处。
(2)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把成文法作为刑法的唯一渊源。对于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允许通过适用习惯法定罪。
(3)绝对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从旧原则作为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唯一原则。对于行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为依据,行为后颁行的新法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绝对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刑,刑罚的名称、种类和幅度,都必须由法律加以确定,并且刑期必须是绝对确定的,既不允许存在绝对的不定期刑,也不允许规定相对的不定期刑。
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是对传统的绝对罪刑法定原则的修正,其基本内容是:
(1)在定罪的根据上,允许有条件地适用类推和严格限制的扩大解释,即适用类推必须以法律明确规定类推制度为前提,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不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进行扩大解释必须以不超越解释权限为前提,以符合立法精神为原则,不允许越权解释或违背立法本意作任意解释。
(2)在刑法的渊源上,允许习惯法成为刑法的间接渊源,但必须以确有必要或不得已而用之为前提。只有当构成犯罪的要件确定后,必须借助习惯法加以说明时,习惯法才能成为对个案定性处理的依据。
(3)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许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作为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的例外。新法对其颁布施行前的行为,原则上没有追溯的效力。但是,当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时,则可以适用新法。
(4)在刑罚的种类上,允许采用相对的不定期刑,即刑法在对刑罚种类作出明文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规定出具有最高刑和最低刑的量刑幅度,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选择确定适当的刑种和刑度。
❽ 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及其价值定位
罪刑法定原则即行为时,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我国1997年刑法回确立了罪刑法答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积极的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2、消极的罪行法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量刑”。积极的罪刑法定从积极的方面要求,正确地运用刑罚,惩罚犯罪,保护社会;消极的罪行法定基本精神和主要意义是从消极方面限制刑法权的适用,防止国家滥用刑法权侵犯人权,从而确保刑法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是犯罪人的大宪章。
消极的罪行法定派生以下原则:禁止类推、禁止事后法、禁止习惯法、禁止不定刑、明确性原则。
两个基本方面是对立统一的,价值定位为,运用刑罚惩罚犯罪以保护社会,与约束国家刑罚权以保障人权的对立统一。现代刑法的首要价值和任务是维护个人自由,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和保障个人自由,同时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特殊情况下,当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发生冲突时,应以消极方面为优先考虑,在此前提下寻求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统一。
❾ 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优秀成果,历经数百年人类政治内文明容、法治文明的洗礼与锤炼,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推动、验证刑事法律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可撼动的思想基础和帝王标准。在今天,普遍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构成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概括起来说,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刑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
❿ 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中第二个实定化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实体性规定
实体性规定就是实体法规定的,即刑法规定,或其他法律规定中的刑法性规定排除程序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