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广州民商法年会

广州民商法年会

发布时间: 2021-02-21 15:25:37

A. 胡学相的代表性成果

在公开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在C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1)要件挑选原则与犯罪主体《政治与法律》1988年第4期
(2)对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质疑《现代法学》1988年第5期
(3)试论收容教养 《劳改劳教理论研究》1989年第1期
(4)犯罪的动机与目的新探《江西法学》1989年第4期
(5)刑法上的“国家工作人员”质疑《法制月刊》1989年第10期
(6)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再认识《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7)经济法规中的刑事责任初探 《武汉学刊》1990年第5期
(8)论法官的职业道德 《江汉论坛》1991年第6期
(9)武汉市涉外经济法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学习与实践》1991年第12期
(10)论收容教养制度《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11)中西传统法律文化中权利观比较《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12)职务犯罪辨析 《社会科学家》1992年第6期
(13)论职务犯罪的概念和本质《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14)论犯罪的动机与目的 《山东法学》1993年第3期
(15)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新探《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16)论犯罪的动机与目的的关系 《江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17)论主观恶性《政治与法律》1993年第4期
(18)论量刑的根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家》1993年第5期
(19)我国科技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深圳法制报》1993年10月26日
(20)量刑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武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21)罪刑相适应原则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法学评论》1994年第2期
(22)论量刑的刑罚经济原则 《法律科学》1994年第3期
(23)量刑情节的立法完善 《人民司法》1995年第4期
(24)论一案中多种情节并存时量刑的综合平衡《法律适用》1995年第5期
(25)论多种量刑情节的适用《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1期
(26)完善刑法中量刑规定的立法构想《现代法学》1996年第2期(获全国法院系统学术研讨会二等奖)
(27)论受贿罪的主体 《法律适用》1996年第2期
(28)刑事诉讼法系列讲座(共三十篇)《海南日报》1996年6月-11月
(29)王英汉流氓集团案 《中国审判案例要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年出版
(30)论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 《人民司法》1996年第11期
(31)量刑失衡与矫正对策 《开放时代》1997年1期
(32)鼓励自首立功,明确从轻处罚 《广东法制报》1997年5月12日
(33)为何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取代反革命罪《广东法制报》1997年6月2日
(34)广州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对策 《广州法制报》,1997年4月15日
(35)论刑法中从重、从轻、减轻、免刑的适用,《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36)对刑法基本原则的理性思考,《开放时代》1997年第5期
(37)穗港两地刑事司法协助探讨,《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38)粤港两地司法协助探讨, 《开放时代》1998年第3期
(39)论刑事责任的根据内部的关系及特征,《中国刑事法》1998年第6期
(40)珠江三角洲:反商业间谍在行动,《当代地方科技》1998年第6期
(41)澳门法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模式展望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42)关于澳门法制建设问题的思考, 《特区与港澳经济》1999年第12期
近十年(2004年至今)发表的论文:
(43)犯罪概念的哲学思考 《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CSSCI)
被《中国法学精粹系列丛书》之一的《中国刑法学精粹》(2005年卷)收录
(44)犯罪客体新论 《法学评论》2004年第2期 (CSSCI)
被《中国法学精粹系列丛书》之一的《中国刑法学精粹》(2005年卷)收录
(45)论我国缓刑的立法完善与司法对策 《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CSSCI)
(46)论量刑的平衡 《人民司法》2004年第4期
(47)论量刑中的减轻处罚与免除处罚 《人民司法》2004年第8期
(48)合同诈骗罪若干问题探究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9)论计算机犯罪的几个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
(50)论合同诈骗罪 《经济师》 2004年第12期
(51) 论缓刑保证金制度的设立 《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2)论量刑原则的重构 《法学评论》 2005年第1期 (CSSCI)
(53)挪用公款罪的几个实务问题探究 《人民司法》2005年第4期
(54)农村法庭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5)重刑主义不利于长治久安《检察日报》2005年6月14日理论版
(56)对重刑主义的反思 《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
(57)重刑主义的理性思考 《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2005年)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58)我国缓刑制度的反思与重构《马克昌教授八十华诞祝贺文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59)一宗离奇“奸尸”案引发的刑法学思考《当代检察官》2006年第10期
(60)恶意逃避债务的刑法规制 《暨南学报》2007年第1期 (CSSCI)
(61)和谐社会建设与刑罚轻缓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2)刑法中的人格问题初探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3期(CSSCI)
(63)人格刑法视角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64)赌博罪的司法困境及出路 《法律适用》2007年第11期
(65)让刑法闪耀人性的光芒 《同舟共济》2007年第6期
(66)刑事政策视野下的人格刑法理论解读《中国刑事政策报告》2008年第三辑
(67)论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畸高薪酬的司法介入 《法治论坛》2008年第10辑
( 68)人格理论对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启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69)论人格刑法理论在我国的引入,《中国监狱学刊》2009年第6期
(70)管制刑保留的必要性及完善,《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71)转型时期人格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引入与推进,《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CSSCI)
(72)激情犯罪情节法定化的立法思考,《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CSSCI)
(73)中国证券犯罪的立法完善与司法对策,《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CSSCI)
(74)我国司法实务中赃款赃物处理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处置原则,《学术研究》2011年第3期(CSSCI)
(75)激情犯从宽处罚的应然与实然论证,《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CSSCI)
(76)论社区服务刑制度在我国的设立,莫洪宪等主编《社会转型与法学发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2013年出版。
(77)轻微刑事案件不捕标准探讨,《法治论坛》2013年第3辑
(78)对人身危险性理论的反思,《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9期
(79)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之检讨,《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CSSCI)
(80)人格刑法理论对我国的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CSSCI) (1)《量刑的基本理论研究》(专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2)《中国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
(3)《警用法学大辞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
(4)《经济法教程》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5)《农村普法读本》(二人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
(6)《刑法学研究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
(7)《人大制度与人大代表》 红旗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8)《广州可持续发展研究》 广州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9)《经济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10)刑法学(副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11)量刑与行刑改革探索(专著)群众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目前有6篇公开发表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有一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1990年第4期)转载。有两篇论文论文同时被《中国法学精粹系列丛书》之一的《中国刑法学精粹》(2005年卷)录入。

B. 广州的图书大厦有几个呢我买那本民事法学的书一直没买到给个地图能显示比较大规模的图书大厦吧

恩 广州的图书大厦很多,要是有的话你在三维地图上能找到的,地图地址是< http://gz.o.cn/>

C. 本人大二法学在读生,在广州黄埔去哪里找律所暑期实习哪里有招聘

海关附近的报关单位一般都会有自己的报关员
报关员新手入行一般很难,今年新一批内的报关员容目前找不到工作是在太正常了……网络报关吧 报关员吧除了铺天盖地的培训学校就是暂时没找到工作的报关员……
应聘要工作经验,一年以上,我们这个小地方都要英语六级以上,双证
不如选择从郊区或者二线城市先积攒经验的说~
选择广州周边卫星城市

D. 年末找广州金沙洲附近可以开年会的场地,70人左右,会议使用半天,餐标500元

广州的水沐莲抄清养生茶膳馆不错,我们西门子今年在那边搞过一次会议并在那边吃饭,那边的环境古香古色,有种民间博物馆的味道,最好的是他们那边的出品,非常精致,而且很多都是用茶来做的,我们同事都很喜欢!他们现在好像开通了官网,你可以到网络搜水沐莲清官方网站或者广州水沐莲清先看看!

E. 大学法学本科今年毕业,想找律所实习,请问广州的十大律师事务所难进吗

说实话,对于一名来刚毕自业的大学生来说想要进入大所实习,如果没有相关人脉基本上是进不去的。大所的基本都是研究生学历以上而且需要一定的英语能力,难度颇大。还是先找一些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对于某些业务领域做得比较专业的律所,律师港湾上有很多这样的信息,你也可以看到一些律所的招聘信息,对你应该帮助蛮大的。

F. 企业年会主题

上海市物业管理协会换届更名

4 月,上海市物业管理协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同时,上海市物业管理协会更名为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更名后,该协会的属性由原来的企业协会拓展为行业协会,行业中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都可以成为单位会员,国家注册物业管理师可以成为个人会员。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业务范围,也将拓展为上海市物业管理的行业调研、行业协调、行业培训、行业评比、学术研究、会展服务、业务咨询、信息交流和发布等。

点评:上海市物业管理协会的换届更名,拓宽了协会的业务范围,使协会从原来的企业协会变成了行业协会。这将有利于促进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物业管理企业和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服务,这是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一个进步。

物业管理师制度初步建立

6 月 27 日,建设部下发建办人函 [2006]384 号文件

正式成立“全国物业管理师制度管理委员会”,由建设部总经济师谢家瑾担任主任,主要负责组织和协调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7 月 27 日,全国物业管理师制度管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于下半年正式推进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制度,第一次考试时间确定在 10 月 28 日。 10 月 28 日,全国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如期举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徐俊达表示,“此次考试的举行,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初步建立。今后,我国将大力推行物业管理师制度”。

点评:物业管理师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于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首先是加快了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有利于提升我国物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其次是将规范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这对于减少物业管理纠纷、塑造物业管理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将起到积极作用;再次是将提升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长期以来,物业管理行业被认为是一个低门槛的行业,但随着物业管理师制度的推广和全面实施,这一局面将逐步得以改善。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

8 月 18 日,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沈建忠,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副司长张小宏,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陆克华等有关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近 1000 家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在同日举行的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刘志峰当选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二届名誉会长,谢家瑾当选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二届会长,徐俊达等 10 人当选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二届副会长,陈伟当选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第二届秘书长,许新民等 3 人当选为副秘书长。这次大会回顾、总结了协会的第一届工作,对行业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行业和协会下一步发展作了展望。

点评:在这次大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刘志峰所做的讲话 《 建立规范、诚信、和谐的物业管理市场 》 和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所做的工作报告 《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推进物业管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是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今后几年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被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业内人士誉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必将指导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上海市“与业主同心”主题活动

8 月,上海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与业主同心 —— 2006 · 构建和谐物业,营造温馨家园”主题活动,上海全市共有 170 家物业管理公司和 1150 个小区参加了这次活动。据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介绍,开展这一活动就是要在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基础上,建立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同心圆关系,围绕“与业主同心”,创建一种社区、政府(行业)、居民和辖区管理企业组织共同参与的群体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依靠整个社区的力量和资源,解决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次活动突出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的互动,大多数小区的活动都是物业管理公司协同业委会、居委会共同举办。据了解,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将着力把“与业主同心”打造成品牌活动,并长期开展下去,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一段时间内形成一个高潮。

点评:上海市“与业主同心”主题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 2006 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大事之一,不仅在于它推动了上海市的和谐社会建设,更在于它探索创建了一种社区、政府(行业)、居民和辖区物业管理企业组织共同参与的群体良性互动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对于其他地区做好物业管理工作、共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各物业管理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应该认真研究和学习这一群体良性互动机制,保证自己所管理的小区实现和谐。

第三届深圳物业管理周

11 月 19 日,主题为“文明服务、和谐社区”的第三届深圳物业管理周及物业管理高峰论坛开幕,来自台北、香港、澳门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城市的业界领导、学界专家、企业代表等数百人聚首深圳,共商物业管理未来发展之路。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出席开幕式并宣布第三届深圳物业管理周开幕,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徐俊达也出席了这次活动。

在高峰论坛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物业管理行业内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物业管理师制度、物权法、物业管理行业的监管、住宅维修资金管理、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的退出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探讨。在活动期间,深圳市还举办了邻里节、业主体验日、社区关爱行动、社区趣味运动会及社区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充分体现出物业管理对于建设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意义。

点评: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础环节,只有实现社区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希望。实现社区和谐,离不开良好的物业管理工作。因此,中国的物业管理人责无旁贷,必须主动承担起构建和谐社区的历史使命。

建设和谐社区,首先要实现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此,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苦练内功,注重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管理服务的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奉行“以人为本、诚信、亲情服务”的理念,用贴心的服务感动业主;其次要实现业主与业主之间关系的和谐,增进业主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和谐社区建设就是要打破业主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社区文化活动,为业主提供交流、活动的场所和机会,缩短邻居之间的距离,增进业主之间的交流,实现业主之间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 中国物业管理 》 第五届协办委员会会议暨物业管理经理人论坛

11 月 25 日, 《 中国物业管理 》 第五届协办委员会会议暨物业管理经理人论坛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徐俊达、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物业管理处处长王玉平、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翁国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董贤钧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 《 中国物业管理 》 杂志的协办单位代表 140 余人出席了会议,为 《 中国物业管理 》 杂志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也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点评: 《 中国物业管理 》 杂志每年召开的协办委员会会议暨物业管理经理人论坛架起了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与各物业管理企业之间沟通与联系的桥梁,已经成为物业管理行业业内人士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重要平台,得到了众多物业管理企业经理人的认可与支持。目前,连续五届会议已经成为业界经理人的高端对话年会。

60 多家物业管理企业获一级资质

2006 年,共有 60 多家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的评审,晋升为国家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这些晋升为一级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不仅有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也有不少是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充分体现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在 2006 年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点评:一年内 60 多家物业管理企业晋升为国家一级资质,这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一件喜事,是中国物业管理人一年来努力工作的结果和回报。我们期待着 2007 年能有更多的物业管理企业晋升为国家一级资质企业,期待着物业管理行业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美丽园”事件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2005 年 3 月,北京美丽园小区业主委员会起诉鸿铭物业管理公司大幅度虚抬物业费的收费数额,并提出停止对外租赁电梯,将相关收益返还业主等要求。 2005 年 9 月 14 日,一审法院驳回了业委会的诉讼请求。业委会不服该判决上诉至北京市一中院,美丽园业委会终审胜诉,一中院判决支持了业委会 13 项诉求中的 12 项。 2006 年 1 月,鸿铭物业管理公司向北京市一中院提交了再审申请,要求对此案进行重新审理。 8 月,一中院按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仍维持之前做出的终审判决。 8 月 31 日深夜,鸿铭物业管理公司突然撤离小区,小区内停水、停电、停门禁,陷入一片混乱。 9 月 5 日,海淀区小区办授权美丽园业委会召开业主大会组织招标新物业管理公司。 12 月 9 日,经过公开招投标,南京新鸿运物业管理公司中标,接管美丽园小区,并与鸿铭物业管理公司实现了顺利交接。

点评: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美丽园”事件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它凸显出中国物业管理市场的不成熟:首先,法院是否有权力裁定物业费值得商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制定是一种市场行为,应该由商品交易的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协商确定,价格协商不成,买卖可以不做。在物业管理市场上,物业服务就是一种商品,物业费自然应该由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双方协商决定,双方协商不成,业主可以选择其他物业管理公司。但在“美丽园”事件中,法院却扮演了物业费最终确定者的角色;其次,一些业主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和理性,还存在着物业费“越低越好”的倾向;再次是一些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不够成熟,例如鸿铭物业管理公司突然撤出小区,造成小区内停水、停电、停门禁,给业主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也给物业管理公司自身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美丽园”事件之后,更多的应是理性的反思。

广州维修基金第一案再起波澜

2006 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广州维修基金第一案有了最新的进展。 1 月 12 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审认为,“现行法律法规对专项维修基金的缴纳主体、缴纳数额、履行方式、履行期限、民事责任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尚无具体规定,当事人所承担的主要是行政法上的义务,应由行政主管部门前置处理为宜,此类纠纷暂不具备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和处理的条件。”这一判决再次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并引发了席卷广东的“维修基金追缴风暴”。

1999 年 8 月,广州东悦居小区居民李女士与东华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购买东悦居一套房子。几年后,李女士发现房屋维修基金一直没有着落, 2003 年李女士以开发商不给其缴纳物业维修基金为由,把开发商告上法院,此被称为“广州维修基金第一案”。原告李女士表示,根据 《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 》 第 32 条的规定,物业管理维修基金由物业建设单位按物业总投资的 2% ,在向业主委员会移交物业管理权时,一次性划拨给业主委员会。但东悦居小区业主委员会一直没有收到上述维修基金,请求法院判令开发商向其支付维修基金。被告东华公司则认为,维修基金应该由业主自己来掏。他们的依据是建设部颁布实施的 《 住宅共同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 。其中规定:“商品房在销售时,购房者与售房单位应当签订有关维修基金缴交约定。购房者应当按购房款 2% 至 3% 的比例向销售房单位缴交维修基金。”

点评:此案引人关注的焦点在于法院在判决时究竟应该依据 《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 》 还是建设部 《 住宅共同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 ,广州市中院最后选择将问题推给行政主管部门了事。这一事件说明,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呼唤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以分清物业管理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各主体的行为,并进一步突破政策法规不完善对行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郑州物业管理企业罢收维权活动取得新突破

2006 年,郑州市的物业管理公司集体罢收维权活动取得了新的突破:该市部分物业管理公司停止无偿代该市热力公司提供供暖服务,迫使该市热力公司在 2006 年的供暖工作中支付物业管理公司一定的管理服务维护费用。

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领导的物业管理公司“罢收维权”活动从 2004 年 11 月开始,至今已经有 3 年的时间。在这 3 年的时间里,该市电力企业逐步全面推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最终用户;自来水公司逐步实行“一户一表”改造、“阶梯水价”等管理办法;天燃气公司在抄表到户的基础上,对委托代收的用户分步实行自我管理收费。可以说该市水电气供应商三家企业与物业管理企业初步达成共识,并承诺负责相应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但冬季供暖问题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领导的 2006 年“罢收维权”行动主要针对郑州市热力公司展开。在 2006 年,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河南省物业商会多次召开研讨会,多次组织物业管理企业同政府主管部门、供暖企业等讨论,向政府主管部门递交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10 多次,并邀请 《 大河报 》 等河南本地主流媒体全程参与报道。最后,在郑州市物价局、房管局等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协调下,郑州市物业管理企业的维权活动取得了新的成果。

点评:国务院 《 物业管理条例 》 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这已经明确表明水电气暖供应商应该自行向水电气暖商品的最终使用者(业主)收取费用,物业管理企业没有责任代水电气暖供应商收取相关费用。但实际上,一些地方的水电气暖供应商却仍然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代收费用,这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负担,干扰了物业管理企业的正常工作。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领导该市 400 多家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罢收维权”活动维护了该市物业管理企业的利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值得肯定。 ◇

G. 8月8日广东省姑息年会

A、锻炼身体可以使肌肉发达,A正确.
B、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关节囊内增厚,韧带增粗,关容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加强,这就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B正确.
C、锻炼身体可以使骨更粗壮坚固,C正确.
D、运动量长期很大会导致心脏肥大,导致相对性缺血,后果很严重,所以运动量要限制在一定程度内,D错误.
故选:D

H. 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的理事成员

名誉理事长:
任建新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理 事 长:
蔡 诚 原司法部部长
常务副理事长:
肖建章 原司法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唐树备 原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顾 问:
唐德华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
梁国庆 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蒋先进 原公安部副部长
卞耀武 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副理事长(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晨光 原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广发 法政集团公司董事长
云大棉 香港英美洋行主席
乐美真 原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朱苏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陈 群 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秘书长、原法律出版社副社长
李伟兴 原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
沈四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
吴志攀 北京大学副校长
林绍国 环太湖(图影)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 艳 原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会长
徐显明 山东大学校长
黄 进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 闽 法律出版社社长 、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副会长
韩大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曾宪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
董良翮 中国农机总局司长
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文佳 司法部港澳台法律培训交流中心主任
王 翔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联络部部长
王耀梁 江苏省司法厅原副厅长
王维信 西安市司法局律师管理处处长
王锦彪 福建三明机场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方光林 贵州省司法厅原厅长
叶兴平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
丘升明 广州市司法局局长
刘 文 原公安部局长
孙镇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二处处长
刘俊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商法研究所所长
刘颖冰 人民政协报社主编
任兴磊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企业家年会秘书长
吕国兴 北京市司法局局长助理主任
安霖贤 《青海司法》编委会副主任、依法治省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
张万明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法制局副局长
陈 杰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
张冠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
巫昌祯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李 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佟丽华 全国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与公益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沈小英 法律出版社财税分社社长、《中国司法》杂志社长助理
李正堂 新疆兵团监狱管理局副局长
杜兆清 吉林省司法厅厅长
张平发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杨骥川 北京市西城区原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
李锡海 石家庄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吴远之 博闻投资集团董事长
郑静仁 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副司长
郑建邦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联络部部长
金德安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联络部副部长
郑世凯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联络部副部长
罗炳忠 湖南省司法厅巡视员
周建华 北京千禧兴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赵秉志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
施朝兴 云南省司法厅厅长、党委书记
项先权 浙江新台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徐国权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秘书长
高友东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
夏 卫 广东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郭山辉 东莞台升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景钧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法制委员会主任
梁 红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副巡视员
梁淑云 山西省司法厅巡视员
崔 荐 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黄 炜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法律部主任
路 宁 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魏 群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常务副总编
秘 书 长:
陈 群
常务副秘书长:
沈小英
副 秘 书 长:
周建华
刘颖冰
魏 群
任兴磊
和新明
秘书处办公室主任:
苏 燕
法律服务部负责人:
王 健

I. 广州的律师生存状况怎么样我想在广州发展,是读法学的。

一般,和其他大城市差不多,如果法学是在广州本地读的会好点

热点内容
马怀德2017命题行政法 发布:2025-09-16 01:42:36 浏览:27
瑞金二路社区法律服务中心 发布:2025-09-16 01:35:31 浏览:484
公安部的通知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16 01:35:20 浏览:712
法院扣押卷宗 发布:2025-09-16 01:34:33 浏览:402
莆田荔城区法院 发布:2025-09-16 01:34:28 浏览:143
法律硕士属于什么专业 发布:2025-09-16 01:33:50 浏览:130
香港道德棉衣 发布:2025-09-16 01:33:37 浏览:113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重点总结 发布:2025-09-16 01:26:37 浏览:980
法治宣传月 发布:2025-09-16 01:25:31 浏览:107
实体商法 发布:2025-09-16 01:21:55 浏览: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