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考试08年卷二

司法考试08年卷二

发布时间: 2021-02-21 18:17:51

Ⅰ 2008年司法考试延考卷2008/2/54题

唉,抄看了半天,没看出点什袭么有用的东西,搜了半天都是这一个垃圾解析,说什么构成危险品肇事罪!只能自己分析下了:

本题A选项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运输过程中;二是放射性物质。
本题中甲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违反”xxxx“的运输管理规定;二是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本题”造成4人死亡“可以确定,甲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但并不能确定甲违反了xxxx运输管理规定。假设甲在运输过程中违反规定,则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
在甲没有违反管理规定的情况下,则甲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甲只能构成危险品肇事罪或者交通肇事罪,两罪选其一。虽然危险品肇事罪和交通肇事罪都是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但是法律对其有特别规定的,应当从其规定。所以无论如何,甲的行为不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注意:题干中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个罪名!

Ⅱ 司法考试2008年卷二26题

C项中
汤姆不是应当指定辩护的类型
对于不属于应当被指定辩护人的被告人当庭拒绝辩专护人为其辩护,人民法院属同意后,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合议庭可以准许。
但是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
汤姆再次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合议庭可以准许。
但是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是不准许的。
C中“汤姆再次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合议庭不予准许",不能两项都不予准许。所以C错了

Ⅲ 分下下这个2008年司法考试延期区的卷二66题

BCD
能够证明犯罪主要事实的直接证据,根据题意,这属于直接证据,A排除
其他几项凭常识都应该知道

注意与民诉的区别,直接与间接证据

Ⅳ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第4题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答案选B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是三段论里面的一种大专前提,该案属中甲特意咨询了法院且得到了可靠答案,足以见得他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不应构成故意犯罪。
但是交通肇事之类的犯罪属于过失犯罪,与违法性认识的关联性较小。
细细琢磨,相信你能搞懂!
如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采纳!

Ⅳ 2008年司考四川延考卷二 6题

本题考核了两个知识来点,一是刑法中的自打击错误;二是刑诉中的无罪推定原则。甲、乙误把小孩当作兔子打死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处理上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有过失的成立过失犯罪;二是无过失的成立意外事件。但是,本题题干中没有给出甲乙是否存在过失的相关信息,而是从另外一个知识点也考查对甲乙的处理。即从刑诉中的无罪推定原则中来考查对甲乙的处理。从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可知,小孩的死亡是甲乙所致,但是,到底属于甲乙哪个人的行为所致,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因此,没有证据证明甲乙任何一个人导致小孩死亡的话,只能认定甲乙都无罪。因此,D项说法正确。

以上是出题人张明楷给出的解释。虽然我个人无法苟同……但是……今年还是他出题
所以朋友你就还是这么理解吧……

Ⅵ 关于司法考试08卷二93题,c项为什么不对

自救行为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身的权利,在情况紧急而又不能及时请求专国家机关属救助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毁损或拘束等强力影响,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

自救行为针对的客体是财产或自由,而一般不能针对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行为人实施自救行为后应立即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请援助,这是判断自救行为是否构成阻却违法事由的标准之一。甲将丙打成重伤后,并未立即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请援助,而是继续抢劫,因此,也不能构成自救行为构成阻却违法事由的标准。

例如,权利人扣押债务人的一项财产就可保全其请求权时,不得扣押其数项财产;扣押财产可以达到自己目的时,不得毁损债务人之财产;债务人虽有逃走的可能,但扣押其物即可保护权利人之请求权时,不得限制债务人的自由。

Ⅶ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试卷二12题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将其财物劫走;绑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不排斥财物所有人)、经管人的亲属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手段,将其劫持,利用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迫使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人交出一定的财物,换取被绑架人的人身安全,因此财物不是当场取得,而是在以后的特定的时间、地点取得;不是由被绑架人直接交出财物,而是由被绑架人的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交出。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往往造成人身伤亡。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立即抢走财物或者迫使被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主观方面,本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故意的内容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因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主观方面是由直接故意构成。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上述刑法规定的两罪在犯罪构成上均有交叉,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两罪的犯罪主体均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均表现为直接故意,这两种犯罪在犯罪手段、主观目的、侵犯的客体方面都相似。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除了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以外,其主要在于这两种犯罪的行为方式、索取财物的对象、索取财物的时间、索取财物的性质不同。抢却罪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被害人的财物,而不管财物多少,而绑架罪则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人质后,勒令被绑架的亲属或者有密切关系的人,在一定期限内以一定财物来赎人,否则将加害绑架人。由于绑架罪往往先以暴力劫持人质,再以要挟胁迫其亲属,使用双重强暴方法,侵犯被害人至少二人以上,持续犯罪时间长,勒令财物数额较大,有的还残害或者杀死被绑架人,因而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往往大于抢劫罪。

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关于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1)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3)认为本条对抢劫罪分两款作了规定,实际上是两个犯罪构成,因此,应当按照两种情况,分别确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第一款是一般抢劫罪,就应以抢到财物与否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第二款是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的问题。
区分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应当以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具备,即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已经造成为标准。依照本条的规定,抢劫罪的犯罪构成有基本的和加重的两种形态。因而,其既遂未遂标准应分别考察,当犯罪事实属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时。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取得财物为准;当行为人的行为属于本条所定加重情节之一时,已具备加重形态的全部要件,无论行为人是否抢到财物,应是犯罪既遂。

分清概念,分清既遂未遂。

Ⅷ 思考题求解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第24题

你这道题抄的理解上就袭是没注意一点,
第一百四十二条 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一百四十六条 对于人民检察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复查决定,通知被不起诉的人,同时抄送公安机关。

请看,第146条的说是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起诉决定,第二款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而题目是A地基层检察院认为甲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遂作不起诉处理
。。关键在于“犯罪情节轻微”跟“显著轻微”的差距。

Ⅸ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第52题疑问

其实你理复解错了一个问题,就制是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你其实是认为甲不应对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对的,但是因果关系却是存在的,这是间接因果关系。
比如D,丁的行为和死亡结果是有因果联系的,但是却不会对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因为赵某到医院之前已经濒临死亡,我想你明白了吧?

Ⅹ 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第37题为什么选A不选C

紧急避险属于“没有犯罪事实”。所以紧急避险是法定不起诉。这是我的理解

热点内容
马怀德2017命题行政法 发布:2025-09-16 01:42:36 浏览:27
瑞金二路社区法律服务中心 发布:2025-09-16 01:35:31 浏览:484
公安部的通知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16 01:35:20 浏览:712
法院扣押卷宗 发布:2025-09-16 01:34:33 浏览:402
莆田荔城区法院 发布:2025-09-16 01:34:28 浏览:143
法律硕士属于什么专业 发布:2025-09-16 01:33:50 浏览:130
香港道德棉衣 发布:2025-09-16 01:33:37 浏览:113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重点总结 发布:2025-09-16 01:26:37 浏览:980
法治宣传月 发布:2025-09-16 01:25:31 浏览:107
实体商法 发布:2025-09-16 01:21:55 浏览: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