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试题及案例
Ⅰ 谁帮我解答这题海商法的的案例分析题
1:有效 :自愿 协商 内容全部合法
2:明确 :合同规定:属于该船的所有技术证书、设备、备回件、物料和技术资料等答,无论在船上还是在岸上,均应随船交给乙方.
3:无效, 属于私人物品 不属于该船设备
4:(看下问回答才知:就是代购设备所属权)
5:具体还得看代购设备是在合同签定前购还是在合同签定后购
.(.........交船前........代购........ 很有可能是在之后, 不过签定合同和交船有一个时间差 :2000年1月20日签订合同 -2001年1月25日13:00时在黄埔港交船完毕,另外,还得看合同内容对于这个时间差内是如何规定的,如果无规定,就属于乙公司)
Ⅱ 海商法案例题一题!! 急急急!!T^T
这个是法院的认定
[法院认定]
原告提交证据中的付款凭证与保险金额数额一致,时间吻合,并有权益转让书予以印证,可以认定原告作为海上货物运输的承保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全额赔付了被保险人。保险单和提单虽经背书,但均为空白背书,原告持有正本保险单和全套正本提单,因此应认定原告具有合法的代位求偿权,在本案中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被告主张涉案保险单和提单均已背书,原告错误赔付,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主张不予支持。
原告基于保险合同代位求偿权而成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应向承运人被告中集公司索赔,而被告中货公司仅是提单记载的承运人的签单代理人,与原告及被保险人之间没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因此,原告请求判令被告中货公司承担货损赔偿责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对于货损的原因及承运人在本案中是否可以享受免责问题。原被告双方对“hanjin pennsylvania”轮发生火灾的事实均予以认可。爆炸和火灾发生在第4舱、第5舱甲板和第6舱,根据集装箱箱位图显示,涉案货物在紧邻爆炸点的第 3舱和第5舱,在无其他证据证明货损是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情况下,可以合理推定涉案货物的损害原因是因为爆炸和火灾。根据《海商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在运输期间因火灾造成的货物灭失或损坏,承运人可以享受免责,除非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造成的除外。本案发生火灾的原因并非是承运人的过失,因此,被告中集公司依照《海商法》的规定应享有免责的权利。
对于涉案货物是否还有残值的问题。原告虽然提供了中外运的检验报告,但该报告仅是显示涉案的集装箱的货物可能有残值,而被告中集公司提供的检验报告对涉案集装箱货物均有明确地描述,涉案集装箱货物均为100%灭火损坏影响,可抢救/报废。而从原告以按全损赔付被保险人的行为,以及被告险人愿意出资九万元人民币购买包括本案七个集装箱在内的十三个集装箱货物的残值而不承担运输费、停留港口保管费、拍卖费的行为可以认定本案所涉货物没有抢救价值,应认定全损。
[判决结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及第二款,法院作出判决:
驳回原告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的诉讼请求。
本案诉讼费9779.19元人民币,由原告负担。
[货运保险案评析]
本案争议焦点:1.原告是否享有代位求偿权;2.原告与两被告的法律关系;3.承运人是否应当享受免责。
原告是保险合同的保险人,虽然保险单、提单均已由被保险人背书,但都是空白背书,应认定原告是合法持有保险单、提单。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及时赔付了被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的资格,有权作为原告对承运人提起诉讼。
中货公司是中集公司的代理,它只是代中集公司签发提单,而原告是依运输合同提起的诉讼,中货公司不是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对货物没有运输保管的义务,因此中货公司在本案中不因承担赔偿责任。
中集公司是提单上的承运人,作为承运人有义务将承运的货物安全运抵目的港,但由于海上运输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各国国内法都对承运人规定了免责事项。我国《海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由于火灾造成的损失,承运人不负赔偿责任,但是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主张承运人有过失的,由提出此项主张的人承担举证责任。本案货损是由于船舶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造成的,承运人享受免责的权利,原告没有提供证据证明船舶爆炸起火是由于中集公司过失造成的,因此本案中集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Ⅲ 海商法中的一个案例题求解答
你这个案子还说的不够详细,这个是国际货物贸易纠纷案,主要还是回合同纠纷。
向谁提答起诉讼?是受理法院吗?看合同怎么约定的,没有约定仲裁的,可以到对方所在国家的法院起诉。
起诉谁,可以起诉B公司,因为他违约了,双方约定由A公司向船公司交货取得正本提单并通知B公司后,B公司电汇货款后由A公司向B公司寄出正本提单。而他没有按约定进行电汇。
也可以起诉船公司,因为提单还在你们手上,他无权放货。可以以违约或侵权起诉船公司,要求返还货物或赔偿损失。
货运代理按道理讲只是代理关系,他没有过错的,不用起诉他,直接起诉收了运费的公司。
你们有提单在手,又有违约事实,应该在起诉时很好证明的,应该很好打。
Ⅳ 海商法案例题 非常急
1.b和c公司都应该是有请求权的,b公司虽然无法施救,但一直在旁守候,虽没有做出有回形的效果,但仍答然有权请求报酬,属于无形效果,因为至少救助方至少给予了精神上的援救。c公司救助行为有效果,因为c公司打捞上了并行和化肥,且救助了人命
2.义务人有船舶所有人,获救财产的所有人,
3.冰箱的货主虽然弃货,但仍有支付救助费用的义务,如不支付,救助人可以留置冰箱,并拍卖
4.特别补偿应该分为两部分理解,区别在于救助是否有防止污染发生的效果,就本案而言,由于汽油,柴油全部泄漏或破桶,那么救助基本是没有效果的,如果救助费不足以弥补救助人的成本,救助人有权请求船东补偿差额。
5.获救财产有冰箱和化肥
6.救助合同有效,符合《合同法》的规定,由双方自愿签订,意思表达一致,且真是
Ⅳ 海商法的案例题,如下
按照惯例都要付点责任。
Ⅵ 海商法案例题 急求答案
预借提单是指在货物尚未全部装船,或者货物虽已由承运人接管,但尚未开始装回船的情况下签发的已装船提答单,而根据以上的描述,A公司是不可能预借提单的,因为A公司为买方而不是发货人,是不可能预借提单,我推测A公司是凭借提单的副本加保函将货物提走的,而并非是预借提单。现回单如下:
1、原告B公司是可以以C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的,因为C公司为承运人,承运人应在放货时回收全部正本提单,而C公司在没有回收任何正本提单的情况下放货是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而B 公司是正本提单的持有人,也就是该票货物的所有权人,是有权利要求承运人根据正本提单放货的,承运人无单放货侵犯了B公司对货物的所有权
2、法院很有可能判决承运人承担无单放货的责任,也就是说很很能要求承运人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对B公司进行赔偿
3、在该案中,A公司与B公司之间是买卖合同公司关系,A公司与C公司之间是运输合同关系,如果在买卖合同中有有效的仲裁条款,B公司是应当以仲裁方式来解决其与A公司之间的纠纷的,是否可以选择仲裁方式的关键在于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是否有效,若根据该约定能确定唯一的仲裁机构,该仲裁条款有效。
Ⅶ 海商法案例题求解!
1. 属于船抄舶优先权。
2. 船舶优袭先权优于船舶抵押权受偿。
3. 船舶优先权的清偿顺序是:船员工资>港口规费>救助款项>碰撞损失。
参考资料:
1.《海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享有优先权的内容是:
一、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根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遗反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
二、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三、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
四、海难救助费的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
五、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请求;
2, 船舶优先权的受偿顺序,又叫船舶优先权的位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优先权竞合时,如何决定其效力的优劣次序问题。我国《海商法》第23条对此作了如下安排:前述5项海事请求,依照顺序受偿,但是,第4项海事请求,如果后于第1、2、3项发生的,应当先于第1、2、3项受偿;第1、2、3、5项中有两个以上海事请求的,不分先后,同时受偿;不足受偿的,按照比例受偿。第4项中有两个以上海事请求的,后发生的先受偿。
Ⅷ 案例分析:一道关于海商法的案例分析题! 请问, (1)说明本案诉讼发生在哪个环节上,原被告分别是谁
(1)本案的诉讼发生在提单签发环节上,原告为B公司,被告为A公司和C公司。
(版2)买卖合同适用权《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因为中国和加拿大均是该公约缔约国,在双方没有明确排除适用的情况下,公约自动适用。
(3)承运人C公司的理由不成立。备运提单是指承运人已收到托运货物等待装运期间所签发的提单,又叫收货待运提单。这种提单没有肯定的装货日期,银行一般不接受备运提单。从题干中可知,承运人签发的提单载有“已装船提单”字样,实质上已构成一份已装船提单。
(4)构成预借提单。预借提单是指提单在货物尚未全部装船时,或者货物虽然已经由承运人接管但尚未开始装船的情况下签发的提单。
(5)途中损失由买方承担。CIF条件下,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风险转移给买方。(本题日期是2000年,所以适用INCOTERMS2000,如果是INCOTERMS2010则是货装船上风险转移)。
(6)被告方应赔偿买方未向其下家履行合同所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预期利润和赔偿,及因转卖货物导致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