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一百一十四

刑法一百一十四

发布时间: 2021-03-06 07:38:39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

您好。投放危险物品来罪(源原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除非有证据表明您在自家地里使用农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并且您对这一结果是明知的,否则不构成这一罪名。如果您使用的农药是符合相关规定的,您没有故意让羊吃地里的庄稼,而且发现后能够及时制止,羊的死亡和您就没有关系。但如果您存在过错,则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❷ 《刑法释义》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六十一条,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的规定,概括地说,犯罪是指违反我国刑法应受刑罚惩罚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❸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是如何规定的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版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权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笫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

依据年10月26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如下:

1、第一百四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已被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

2、第一百四十五条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4)刑法一百一十四扩展阅读

依据《冻结涉案款物工作规定》中关于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财产规定如下:

1、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保管、处理涉案款物,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严禁以虚假立案或者其他非法方式扣押、冻结款物。对涉案单位私设账外资金但与案件无关的,不得扣押、冻结,可以通知有关主管机关或者其上级单位处理。严禁扣押、冻结与案件无关的合法财产。

2、第五条 严禁在立案之前扣押、冻结款物。立案之前发现涉嫌犯罪的款物,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并采取扣押、冻结措施,以保全证据和防止涉案款物转移。

个人或者单位在立案之前向人民检察院自首时携带涉案款物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先行接收,并向自首人开具接收凭证,根据立案和侦查情况决定是否扣押、冻结。

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后,应当对案件及时进行侦查,不得在无法定理由情况下撤销案件或者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中的尚未造成后果的标准是什么

就是在实施放火投毒,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实施后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和后果,譬如:你投毒了,你所要侵害的受害人没有吃下或使用你投的毒品。
当然就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了。

❻ 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您好,假如你在自家承包土地内使用农药,造成别人的牲畜死亡《两只羊》,内那么投放危险物容品罪(原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除非有证据表明您在自家地里使用农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并且您对这一结果是明知的,否则不构成这一罪名。如果您使用的农药是符合相关规定的,您没有故意让羊吃地里的庄稼,而且发现后能够及时制止,羊的死亡和您就没有关系。但如果您存在过错,则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❼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定罪时应不应该考虑犯罪主体的主观恶性

您好,楼主。
我想说,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规定在公共安全法益侵害这一章。
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对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了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由于刑法的谦抑性,刑法不处罚没有明文规定的过失犯罪。而从上述条文可得知,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形式必须是故意。当然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其主观非难可能性要较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小。当然,交通肇事罪的法定最高刑也远远低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明知后果而行为的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个你可以去看看张明楷的《刑法学》第三版。
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从法理上来说并不存在重叠,只是区分的界限很难确定。
当今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交通事故造成重大后果往往采取两种定罪方式,一种是通常所采用的交通肇事罪,另一种是以其他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
醉酒可分为病理性醉酒与生理性醉酒,前者有初次的免责机会,后者则被视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您可以参考一些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材料。
还有,楼主,您的分给得太少,我问问题通常是直接挂100再追加的T-T。

❽ 刑法二百一十四条规定100万判多少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回品罪。
该条规定:“销售答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销售金额一百万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❾ 《刑法》第114条 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吗

《刑法》第114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

我国刑法要求,任何犯罪的主观方面,都是有着具体内容的意识因素与这四种意志形式之一结合组成的,缺乏意识因素和缺乏意志因素,罪过是不能成立。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9)刑法一百一十四扩展阅读

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处危害社会性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从罪过内容上看,犯罪过失具有两方面特征:

(1)在意识因素上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

(2)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根本否定态度的,根据罪过内容方面特点,刑法理论将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❿ 刑法一百一十四条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回全罪定答义、量刑】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释】本条是关于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热点内容
法院新标志 发布:2025-09-13 16:20:23 浏览:40
加强法治宣传思想工作 发布:2025-09-13 16:13:43 浏览:119
江苏省违章停车法规 发布:2025-09-13 16:03:30 浏览:839
票据不得转让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16:03:29 浏览:963
道德决定上层建筑 发布:2025-09-13 15:54:47 浏览:650
法院内分 发布:2025-09-13 15:35:31 浏览:959
行政诉讼法保全 发布:2025-09-13 15:18:17 浏览:84
涉港国安立法表决通过票数 发布:2025-09-13 15:13:01 浏览:456
新婚姻法2020年新规军婚 发布:2025-09-13 15:11:36 浏览:429
道德经情侣 发布:2025-09-13 14:49:05 浏览: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