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香港司法互助协议

香港司法互助协议

发布时间: 2021-03-06 16:54:17

㈠ 我国签署刑事互助协议的国家

我国与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国、南非共和国、马拉威共和国、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巴拉圭共和国都有签署引渡条约;与美国签订司法互助协定。(我了解的就这些)

㈡ 司法互助与司法协助的区别

基本没有区别 主要内容都是 针对民事、刑事案件 进行
1.共同打击犯罪;
2.送达文书;
3.调查取证;
4.认可及执行民事裁判与仲裁判断(仲裁裁决);
5.接返(移管)受刑事裁判确定人(被判刑人);

㈢ 香港有没有成文法典比如民法典,合同法

香港的法律制度大致沿袭自殖民地时期的宗主国英国。1997年主权移交后,《基本法》开始实施,是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的宪制性文件。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的法律制度得以继续以普通法为依归,并由多条本地法例作补充。因此,香港的法律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截然不同。
香港特区目前实施的法律包括:
(1) 《基本法》;
(2) 《基本法》附件三载列的全国性法律;
(3) 1997年7月1日之前的原有法律,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会通过采纳为香港特区的法律;
(4) 香港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与防务、外交及其它在香港特区自治范围以外的事务有关的全国性法律,可以由香港特区公布或自行立法,在香港施行。目前有11条全国性法律适用于香港特区。
司法机关:香港法律奉行司法独立的原则,司法人员在执行司法职责时完全不受政府的行政和立法机关影响。
香港的法院现有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分为上诉法庭及原讼法庭)、区域法院(包括家事法庭)、土地审裁处、裁判法院(包括少年法庭)、死因裁判法庭、劳资审裁处、小额钱债审裁处和淫亵物品审裁处。
律政司:律政司由五个专责法律工作的科别组成。主管律政司的律政司司长是行政会议的成员,亦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首席法律顾问,并负有对本港所有罪案进行检控的最终责任。
法律政策科及律政司司长办公室负责为律政司司长提供专业服务,并为政府正在考虑的所有法律政策事宜提供资料。该科亦就司法、法律制度、法律专业、人权、《基本法》及中国内地法律等问题,提供意见。负责为法律改革委员会进行各项研究并担任秘书工作的法律改革委员会秘书处,亦隶属法律政策科。
民事法律科负责向政府提供民事法律意见、草拟商业合约及专营权文件,并代政府进行民事诉讼、仲裁及调停事宜。
法律草拟科负责以中英文草拟一切法例(其中包括附属法例),并协助将法案提交行政会议和立法会通过。该科亦负责香港法例的编辑工作,以及更新「双语法例资料系统」内的香港法例版本。公众可在互联网上免费查阅该计算机系统备存的资料。
刑事检控科的律师负责大部分的刑事上诉案件,包括在终审法院提出的上诉。原讼法庭和区域法院审理的案件,大都由他们进行检控工作。有需要时,他们会到裁判法院出庭检控。该科也向执法机关和其它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意见。
国际法律科负责向政府提供有关国际公法的法律意见。科内律师也参与与其它司法管辖区洽谈协议的工作,并处理外地或香港特区提出的国际司法合作请求。
法律改革委员会:法律改革委员会负责研究由律政司司长或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提出的课题,并拟备报告书。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法律学者、执业律师及社会贤达。
委员会曾先后发表的报告书,课题广泛,包括商业仲裁、保释、同性恋、售卖货品和提供服务、无力偿还、欺诈行为、非婚生子女、民事诉讼中的传闻证据及法例释义等问题。多份报告书的全部或部分建议已付诸实行。委员会目前研究的专题计有:私隐权、监管权及抚养权、追讨债项、售楼说明书和货品供应合约。
法律专业:截至2001年12月,香港有778名执业大律师、5 046名执业律师和628家本地律师行。另有约39家外地律师行、718名注册外地律师,以及由香港的外地律师行和本地律师行组成的七个注册联营团体。
法律援助署:法律援助署署长负责执行法律援助计划。在2000/01年度,法律援助费的开支共达4.73亿元。凡合符资格的申请人,均可获该署委派律师予以协助,收费方面则视乎受助人的经济状况而定。
民事诉讼法律援助:援助范围包括在区域法院、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及上诉法庭,以及在终审法院进行的民事诉讼。此外,亦包括部分审裁处的法律程序及死因裁判法庭的若干案件。
申请法律援助的人士必须同时通过“经济审查”及“案情审查”,才符合获得法律援助的资格。经济审查方面,申请人的财务资源总值不超过169,700元,便符合资格。案情审查方面,法律援助署署长必须信纳申请人具备充分理由在该宗民事诉讼案中提出起诉或抗辩。任何人士如不满法律援助署署长的决定,可向高等法院司法常务官提出上诉。
刑事诉讼法律援助: 援助范围包括在裁判法院进行的交付审判程序、在区域法院及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审讯的案件、就裁判法院的裁决提出上诉的案件,以及向高等法院上诉法庭及终审法院提出上诉的案件。
申请刑事法律援助的人士,必须通过经济审查,审查规定与民事诉讼相同。案情审查主要适用于刑事上诉案件,即案件必须具备充分的上诉理据,才会获批法律援助。
即使法律援助署署长拒绝申请人的申请,但假如申请人能通过经济审查,而法官又信纳该案有助维护司法公正,则可由法官批准给予法律援助。凡涉及谋杀、叛国或有暴力的海盗行为的案件,申请人可向法官申请法律援助,无须接受经济审查及支付分担费。
法律援助辅助计划: 这项计划为财务资源超出法律援助计划上限(即169,700元),但低于471,600元的“夹心阶层”人士提供法律协助。计划适用于索偿额超过60,000元的人身伤害或死亡、医疗、牙科及法律专业疏忽申索,以及根据《雇员补偿条例》提出的申索,索偿额不限。
当值律师服务:香港律师会与香港大律师公会合办的三项法律辅导计划,均由政府资助。
“当值律师计划”以酬劳方式聘请私人执业大律师和律师在裁判法院及少年法庭当值。这项计划为所有年龄在16岁以下的少年被告,及大部分被裁判法院检控而无能力聘请私人律师代表出庭的成年人被告,提供代表出庭的服务。如获当值律师出庭代辩,被告须缴付300元手续费。2000年,获当值律师计划提供代辩服务的被告人共达40064名。
现有750多位义务律师参与“法律辅导计划”,在全港七个夜间中心提供服务。2000年,经该计划处理的个案有5 945宗。此计划的申请人无须通过经济审查。
此外,一项免费“电话法律咨询服务”亦告推行。该项咨询服务设有八条24小时服务的电话热线,就73项法律信息提供粤语,普通话及英语录音讲解服务。2000年,该热线曾为63 873个咨询个案提供服务。
土地注册处:土地注册处负责按照《土地注册条例》的规定,为一切与土地有关的文件办理注册;为市民及政府部门提供查阅土地登记册及有关纪录的服务;并按照《建筑物管理条例》为业主法团办理注册。
法律咨询及田土转易处:法律咨询及田土转易处是地政总署其中一个办事处,负责就与土地有关的事宜及条例,向地政总署的地政处及其它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意见。
法律咨询及田土转易处负责草拟和拟定政府批地及修订土地契约所需的文件,确保有关条款符合政府的地政政策。此外,在政府依据法定权力征收私人土地及发放补偿予有关业权人的过程中,该处须负责拟备与收地及补偿有关的文件。
法律咨询及田土转易处按照地政总署的“同意方案”,审批由发展商提出的预售未建成楼宇同意书申请。该处并审批发展商按照土地契约规定提交的大厦
公契。
此外,法律咨询及田土转易处在财政司司长法团为无续期条款的契约续期、在政府产业署买卖政府物业、以及在民政事务局局长法团为营办福利服务而购买私人楼宇物业时,也会提供业权转易服务。该处根据《地税及地价(分摊)条例》处理分摊地价及地税的申请。该处也负责追讨欠缴的地租(《地租(评估及征收)条例》所指的地租除外)。
公司注册处:公司注册处负责实施及执行《公司条例》及其它有关条例的规定。该处的主要职能是办理本地公司注册和海外公司登记;登记注册公司所须递交的文件;检控违反《公司条例》规定的公司及其高级人员;提供设施,让公众查阅公司资料;并就与公司法及相关法例有关的政策及立法问题,向政府提供意见。继公司法改革常务委员会在2000年2月发表有关全面检讨《公司条例》的报告后,处方正积极参与进一步研究/落实该报告所提出的建议。此外,该处亦积极参与同年4月展开的企业管治检讨。
破产管理署:破产管理署署长受法院及债权人委托,妥为管理那些经法院根据《公司条例》清盘条款下令进行清盘的公司的资产,以及那些经法院根据《破产条例》宣布破产的个别人士或合伙人的资产。
知识产权署:知识产权署是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和法例、批予知识产权,以及推广知识产权公民教育的主要部门,除负责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向工商局提供专业意见外,亦负责向其它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意见,并就各项知识产权条例草案拟稿给予意见。此外,知识产权署兼负商标注册处、专利注册处、外观设计注册处和版权特许机构注册处的工作,以及提高市民对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国际司法互助: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区在对外事务方面享有高度自主权,并按需要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后与其它司法管辖区缔结百多条双边协议;此外,有超过200条多边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特区。
香港特区以“中国香港”的名义自行参加不以国家为成员单位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包括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香港特区政府的代表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成员的身分,参加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活动和其它只限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㈣ 中止与香港引渡协议什么意思

中止与香港引渡协议指停止国家或者与地区之间刑事司法协助,指国家或地区根据条约或基于专其他属理由把在其境内而被别国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应该国的请求,移交该国审判或处罚的行为。是国家之间刑事司法协助的一种形式。

比如赖昌星目前身在加拿大境内,但被我国指控有犯罪行为,我国向加拿大请求将其移交于我国进行审判,加拿大应请求移交的行为就是引渡。

(4)香港司法互助协议扩展阅读:

中方多次重申,涉港国安立法旨在进一步完善“一国两制”法律体系,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香港国安法将堵上香港国家安全的法律漏洞,筑牢“一国”之基,确保香港在坚守“一国”之本的同时发挥“两制”之利。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将继续享有高度自治,香港居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和自由均不受影响,外国侨民和企业在港权益也会继续得到充分保障。

破坏“一国两制”的不是中国政府,而是那些反中乱港分子和在背后支持他们的外国或境外反华势力。他们相互勾结,利用香港国家安全法律漏洞,在香港大肆从事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活动,以期实现其将香港和祖国内地关系变为“一国一制”——都变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

㈤ 陈同佳案后台湾向香港发出司法协助请求,香港为什么没有将陈同佳移交给台湾而是在香港对其进行了审理

香港法律是属地主义,对香港市民在领域外的犯罪无法审理,香港审理陈同佳的罪名并回不是在台湾的杀人案,答而是在香港盗刷他自己女友信用卡的罪名,最终判了22个月。同时香港和台湾之间没有引渡条例,所以无法把陈同佳引渡到台湾接受审判。

㈥ 被执行人户口已迁自香港,地方法院可不可以申请香港法院协助执行

可以。
法律依据请参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版事人协议管辖的权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2006年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0次会议通过法释[2008]9号)的如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协商,现就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认可和执行问题作出如下安排:

第一条 内地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具有书面管辖协议的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须支付款项的具有执行力的终审判决,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安排向内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

㈦ 中国和哪些国家间有司法协助协议

从我国与其他国家签定的一些司法协助协议来看,司法协助的范围不尽回相同。有的仅限于狭义司法协助答的范围,如1994年3月16日我国与泰国签定的《关于民商事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的协定》中,就只将双方司法协助的范围规定为“双方同意在民商事的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方面相互合作”。有的则包括广义司法协助的范围。如1993年8月2日我国与保加利亚签定的《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中,就将双方司法协助的范围规定为:送达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代为调查取证;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有的甚至超出广义司法协助的范围,还包括根据对方请求,提供本国的民商事法律、法规文本和本国在民商事诉讼程序方面的司法实践情报资料,如1987年5月4日我国与波兰签定的《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中即作了如此规定。

㈧ 什么是司法互助安排

1、没有司法互助协定的,外国一般不会提供协助;

2、有司法互助协定的,提高司版法互助;权

一国法院通过一定程序要求他国法院协助一定的诉讼行为;被请求国的法院按照请求协助履行该诉讼行为。

(8)香港司法互助协议扩展阅读:

条件: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同一司法协助的国际条约的国家和我国即具有司法协助关系。没有参加条约的国家不能要求别国法院接受其司法委托。

二是互惠原则。互惠即相互之间给予对等的优惠待遇。如果某一国家协助我国为一定的司法行为,我国也应当协助该国为相对等的司法行为。

㈨ 香港的司法权和一个省省的司法权有什么区别,也就是香港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是怎么个独立法儿

香港的法律基础 是香港基本法 在不违反基本法的前提下 香港的司法体系是独立的 适用内的是英国的海洋容法体系 无论是庭审形式还是法律流程 都基本上按照原有的方式进行 香港拥有终审权 也就是说 香港终审的案件 只要不违反基本法 就不用大陆的最高法院确认 而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其它省份 司法受我国最高法院的监督 适用的庭审形式,流程 按最高法院的规定 对终审审判不服的 可以到最高法院抗诉

㈩ 港澳地区与内地有没有司法互助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法学上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协助叫做“司法协助”。
现在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和澳门已经制定了司法协助的法律,可以直接适用,可以在人大的网站上查到。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援引国际私法中的区际私法的理论,参照国际司法协助适用。
一般外国的法院判决要想在内地得到执行,由当事人或外国法院向我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要有法律依据(港澳均可),判决应已经生效,作出判决的法院需要享有案件管辖权,并不在我国声明保留条款之列。同时,法院还要作出审查,承认和执行判决裁定的不得危及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肖扬:内地香港已建司法协助机制- -
Tag: 香港文汇报许煜
【本报北京新闻中心记者许煜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今日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题为《“一国两制”下的法律运作和司法协助问题》主题发言。他指出,几年来内地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通过积极磋商,已经找到了解决“一国两制”下民商事法律运作新模式,并开展“两制”下的司法协助。这一模式既有利于双方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司法协助机制,也有利于双方依法行使各自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尊重港澳法院判决事实
肖扬说,在审判工作中,内地法院充分尊重当事人选择,对被确定应予适用的港澳特区法律,只要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一律予以适用;对于港澳特区法院判决确认的事实,允许当事人在案件中作为证据使用;在审理依法由内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涉港澳案件时,注意严格依法切实保护港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活动中,严格按照内地与港澳特区已经达成的司法协助安排提供协助。

梁爱诗:四地法院裁决互认能提升信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今日亦出席并作了题为《香港特区与内地、澳门、台湾的司法互助状况和发展》演讲,指出四地法院裁决互认,能够提升投资者信心。
海峡两岸及港澳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共17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包括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澳门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等。
又悉,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明日将在京开幕,届时将有司法界官员、高级律师和资深教授等1500名代表与会,围绕“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主题,深入探讨法治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建立和谐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 作者: 香港文汇报许煜 访问统计:31 2005年09月5日, 星期一 22:51

1998年12月30日通过,1999年3月30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委托送达民事商事司法文书的安排》

热点内容
法院新标志 发布:2025-09-13 16:20:23 浏览:40
加强法治宣传思想工作 发布:2025-09-13 16:13:43 浏览:119
江苏省违章停车法规 发布:2025-09-13 16:03:30 浏览:839
票据不得转让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16:03:29 浏览:963
道德决定上层建筑 发布:2025-09-13 15:54:47 浏览:650
法院内分 发布:2025-09-13 15:35:31 浏览:959
行政诉讼法保全 发布:2025-09-13 15:18:17 浏览:84
涉港国安立法表决通过票数 发布:2025-09-13 15:13:01 浏览:456
新婚姻法2020年新规军婚 发布:2025-09-13 15:11:36 浏览:429
道德经情侣 发布:2025-09-13 14:49:05 浏览: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