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民法司考题
❶ 请教一道2013司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张某从银行贷得80万元用于购买房屋,并以该房屋设定了抵押。在借款期间房屋被洪水冲毁。张某尽管生活艰难,仍想方设法还清了银行贷款。对此,周围多有议论。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民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一观点可以成立? A. 甲认为,房屋被洪水冲毁属于不可抗力,张某无须履行还款义务。坚持还贷是多此一举 B. 乙认为,张某已不具备还贷能力,无须履行还款义务。坚持还贷是为难自己 C. 丙认为,张某对房屋的毁损没有过错,且此情况不止一家,银行应将贷款作坏账处理。坚持还贷是一厢情愿 D. 丁认为,张某与银行的贷款合同并未因房屋被冲毁而消灭。坚持还贷是严守合约、诚实信用 ※【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抵押物灭失对主债务的影响
【详解】抵押物因不可抗力灭失并不影响主债务的效力,张某依然需要履行还款义务,A选项错误。 债务人是否具有归还贷款的能力并不影响主债务的效力,即使没有还贷能力,在法律上其还款义务依然存在,B选项错误。尽管张某对于房屋的毁损没有过错,此情况也不止一家,但银行不存在应当将该债务作坏账处理的必然性,C选项错误。抵押物虽因不可抗力而灭失,但主债务依然有效,张某坚持还贷是严守合同、诚实信用的表现,D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虽然要求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答题,但其实考查的还是民法的具体规则,即抵押物 因不可抗力灭失是否会影响主债务效力的问题。这种考查模式与2011年的卷三第1题、第51题的考查模式是相同的,预计在今后的司法考试中还会延续这种考查模式。 2. 关于法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 社团法人均属营利法人 B. 基金会法人均属公益法人 C. 社团法人均属公益法人 D.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均属营利法人
❷ 司考题 民法
应当是BC。
根据《物权法》第九条,我国物权的变更采登记生效主义,未经登记,不专发生属法律效力,因此,丁某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应当返还。故选B。这是从丁某手中要回所有权。
根据《物权法》第十五条,未办理物权登记,不影响丁某的买卖合同的效力,因此,丁某依据生效的买卖合同,将房屋出租给叶某,该租赁合同也是有效的,根据《合同法》“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叶某有权占有、使用该房屋,故在租赁期限内,杜某无权要求叶某返还。
❸ 2013年司考民法真题(担保物权)求解
对呀,先抵后质,已登记抵押权>质权>未登记抵押权
先质后抵,无论抵押权是否登记,质权总是优先于抵押权受偿(先来后到)
❹ 司法考试民法题
乙应当对甲的损失负责
首先,判断甲乙双方的买卖合同法律效力如何。
乙具有欺诈的意图和行为,在明知牛有病的情况下,故意作出牛无病的虚假陈述。
甲作出购买的意思表示与甲的欺诈行为是否有因果关系?甲在认识层面上,对牛是否有病是不清楚的;在决定层面上,促成其购买的原因有二个,一是乙的无病的陈述,二是价格便宜;所以乙的虚假陈述与甲的购买决定之间,具有相当程度的因果关系,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法律的价值判断。公平、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对于乙的欺诈行为,法律是持否定态度的,合同法明确规定了欺诈构成合同可撤销的原因。对于甲贪图便宜的心态,法律是不否定的,因为任何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但与此同时,甲是否尽到了理性人必要的注意义务,在交易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甲注意义务的界限在哪里呢?甲的注意义务的界限就是询问乙否牛有病,在乙做出了牛无病的陈述时,甲已经尽到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因为民法的诚信原则要求乙应当作出与事实相符的陈述。
综上,在乙具有欺诈的行为,甲又尽到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双方的买卖合同构成了欺诈,因此,属于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甲可以要求撤销该合同,双方各自返还。案例中未提到甲对牛的死亡是否有过错,就排除了这一情形,因此,对甲的损失,乙应当负责,但合同撤销后的处理,还涉及其他问题,如利息、甲使用牛三个月、还可能有甲为牛治病支出的费用等等,因为案例中未给出相关信息,所以无法深入分析,但最主要的处理是乙返还500元,甲返还死牛。
其次,可撤销合同,应当在1年内行使撤销权,此为法定期间,当事人不得自由约定,因此,三个月的约定不影响甲的撤销权的行使。
BTW:这是司法考试的题吗?作为司法考试的卷四的案例分析的话,这题明显不够格啊。做为卷三的一个不定项选择还差不多。
❺ 2013司考答案
你好,司考真题作为司考的第一手资料,最好的运用办法就是当做真题演练的模式。建议去新华考资下载司考真题通,一个收录了历年来的司考真题。有解析。可以模拟司考真实考试场景,放心吧,免费的。而且考试结束后附带答案。也可以边学边练习。祝司考顺利。
下面是一个司考复习计划。请阅读。
2014年司考考试时间为:2014年9月13、14号两天。
1、第一阶段:全面备考阶段,自2013年11月17日起至2014年3月30日止。
2、第二阶段:重点备考阶段,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14年6月31日止。
3、第三阶段:查漏补缺阶段,自2014年7月1日起至2014年8月25日止。
4、第四阶段:冲刺检测阶段,自2014年8月26日起至2013年9月12日止。
目前还处于第一阶段,你可以去新华考资查阅你需要的资料,附带对司考真题的训练,新华考资有自己的一款司考真题软件,司考真题通,直接网络新华考资即可,司考真题通是一款集合历年真题的司考软件,不仅有完备的试题,还可以模拟考试场景。
你要是准备考14年司考的话,现在可以开始准备了。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可以考虑去新华考资听听课,我想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是零基础,不建议你自己散乱的看资料,要有步骤的来。
首先,要有三大本,无论是电子版还是书籍,都可以。但是不能没有。第二,要有对症的资料,如刑法、刑诉、民法、民诉等等,要看专业老师的教学课件,你要是之前对导师没什么了解,那我建议你直接去新华考资看看,让老师为你指导一下,推荐一些名师。第三:在复习,在复习一般就是处于冲刺了,那样的话,对真题来说,是你最大的资料库,你到新华考资下载真题通,对你一定有很大帮助。
附对于你复习司考,作为一个专业的司考人事,我有以下建议:
首先,把基础知识巩固牢固,这就需要诸多的练习题。去新华考资找找,有一个很不错的练习方式。会对你有帮助的。
第二,努力掌握法条的所有知识,这是司考的关键,你可以到新华考资与大家交流一下司考的经验,会让你受到很大的启发。
第三,视频音频资料,这样的资料,是提升资料,不可缺少,有的人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去年或者以前的,但我不建议你看盗版的,更不建议看之前的,因为每年不仅有变化,而且盗版的质量太差。你也可以到新华考资去,那里有最新的资料。嗯,暂时就这么多,如果疑问,可以继续追问。
祝司考顺利。
❻ 司法考试民法出题人
民法拼题人应该有三位,知识产权法是一位,不清楚是谁,物权法部分应该是钱明星教授,其余的是温世扬教授。
❼ 司法考试民法题(侵权部分)
侵权责任法: 第八十五条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C是错误的,个人以为,张氏兄弟应当先承担责任,如果有其他责任人,张氏兄弟可以追偿!不能免责!这样规定有利于受害人得到赔偿。况且,张氏与空调安装公司的法律关系是加工承揽关系,而与行人是侵权关系,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应当依次解决,不可混淆。
以上仅为个人理解,如有不当,敬请指正,大家友好探讨。
按照你所说的新《侵权责任法》第28条规定:损害是因为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最新增补法律法规及重点法条解读》(法律出版社出版)第49页的详解第一条说:“在《合同法》中有关第三人原因导致违约的明确规定,与《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正好相反,违约责任不因第三人原因而免责,但侵权责任可以因第三人原因而免责,这一点需要区别。”
那么C是正确的。你所讲的案例就是侵权的案例,侵权可以因为第三人的原因免责,那么只要张氏兄弟证明损害时因为安装公司的过错造成与己无关就可以免责。而违约责任不免,是因为合同的相对性。
今天又学习新知识了。刚才的回答也让您见笑了。希望多探讨,有不对的地方请指出。
❽ 2013年司考只有不到3个月了,书看了一遍好像没看似的,不知后面那么搞了!
看了一遍好像没看,是因为第一,你对各个部门法没有一个体系性的认识
第二,单个知识点你的认识不够深入
所以会有这种合上书,脑袋空空如也的感觉
解决也简单,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大到小,二是从小到大
所谓从大到小,就是看着三大本的目录,想下面的知识点,以物权法为例
现在是我脑袋里面的物权法,什么书都没看。物权下面主要有三大块自物权、他物权和占有,自物权下面要考的东西主要是所有权的种类、变动,往下延伸,会有不动产和特殊动产的登记、动产的交付、善意取得等等这些具体考点。他物权再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又可细分,细分出来的各个物权如抵押权又会有取得、变动、权能、实现等各个知识的小点。你看着目录,然后把能想到的知识点列在纸上,然后和书里面讲的知识点对照,你没想到的和想到但和书上不一致的重点看,这样反复个两三次,你就有一个很清晰的把握了。
所谓从小到大,就是先看小的知识点,然后往外发散,如看抵押权的实现方式的时候,你横向地去想,同属担保物权的质权、留置权是实现方式是什么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为什么共同又为什么不同。担保物权内部比较完了,再横向比较上一层概念,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再上一层是自物权和他物权,再上一层是债权、物权,再上一层是财产权和非财产权,当然这个分类开始的时候在学理上看来是不严谨的,因为还有知识产权、股权这些权利,但不用着急,慢慢地进行补充,最后对整个民法就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前一种适合于单个知识点已经比较深入,但是没有整体性把握的人,后一种适合于单个知识点也比较模糊的人。
司法考试的一大忌是背。一是因为考司法考试的年龄大多在22岁左右,已经过了记忆力很好的年龄段,二是因为司法考试需要准备的信息量太大,背诵这种方式一是事半功倍,二是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时间很紧了,我还都记不下来。
二大忌是急功近利和要求过高,法学本科生花四年的时间学习的内容,你想看个一两遍书就达到像高考时候那样对知识点的完全的理解,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体系不清晰不要紧,有些知识点不够深入也不要紧,慢慢来,努力了,就可以了,切不可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三大忌时间分配不合理。民法靠理解,所以要先看;刑法理解、记忆各半,所以要中期看;三大诉讼法、各程序法比如行政复议法就是记忆,注意记忆不等于背,而在于多看几遍,就是从开始复习看到最后。上面所说都是拿分大户,一定要保证得分,尤其是诉讼和程序法。行政法如果平时不怎么看,直接过2遍就放掉,说实话你看个10遍8遍不会的还是不会,会的看2遍就够了,平时做题错了也不要有负担,行政法就那点分,得了算中奖,错了很正常,别人也不会。第一卷的东西放在最后看,主要也是记忆。
四大忌是为做题而做题。做题主要有2个作用,一是检验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二是搞清出题者的思路。所以做真题是有很大价值的,真题可以多做几遍,至于那些所谓的模拟题,不做也罢,太垃圾了,漏洞太多,真题有些也是有争议的,所以不要纠结于题本身,达到上述的2个目的就可以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宁看10遍,不背一遍;宁做真题10遍,不做模拟一遍。
三个月的时间就是一遍还没看,也来得及,别说你还看过一遍了
❾ 民法一司考题
就是这两万块钱的利息,存在银行应该可以获得的利息;因为金钱的特殊性,所内以2500不算其孳息,但是,容这属于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而不是孳息;大概就是这样吧; 再举个例子吧,假如呀,你捡了一头牛,这头牛生下了小牛就是孳息,但你用你去给人耕地得到的钱就是属于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了。
这样说应该比较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