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食品药品司法衔接制度

食品药品司法衔接制度

发布时间: 2021-03-08 22:52:07

⑴ 如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方面,以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白酒、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和减肥、辅助降血糖、抗疲劳类保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小作坊聚集地为重点区域,针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开展综合治理。继续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擅自改变处方成份、制售假冒保健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制售假药违法行为方面,以治疗肿瘤、慢性疾病等药物为重点品种,加强网上网下违法信息的排查、分析、确证,会同公安部门开展打击行动,摧毁售假网络,捣毁制假窝点,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在严厉打击药品生产、流通环节违法行为方面,生产环节主要以非法接受委托加工,使用违法植物提取物生产药品,添加或减少处方外成份等违法行为为重点;药品经营环节主要以明知渠道不清、来源非法购入和销售药品的,为个人提供经营资质或场所从事挂靠经营、走票,销售假药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在严厉打击医疗机构违法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行为方面,以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为重点对象,严厉查处使用假劣药品违法行为,追溯假药来源、直至捣毁生产销售窝点。医疗器械以植入、贴敷、热磁光理疗等为重点产品,以县级以上、民营医疗机构、美容机构为重点环节,严厉打击违法购进、使用医疗器械的行为。
在严厉打击化妆品非法使用禁限用物质违法行为方面,以使用禁限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结合抽查检验、投诉举报、日常监管以及专项整治工作,深挖制售线索,加大查处力度。
为确保稽查工作实效,陕西省食药监管局要求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合作,深入推进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和各部门间的打假合作机制,积极推动建立西北五省区域间食品药品稽查打假协作工作,扩大外延形成打假合力。推进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加强重大案件的报告、督查和督办,集中查处一批社会影响大、公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并定期向新闻媒体曝光重大违法典型案件,宣传打假成果,警示教育引导公众,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度,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⑵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由哪三个部门合并的

通常情况下,由卫生局、药监督察局、食品局、工商局合并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最开始成立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正部级,后来归卫生部管,降了半个格,变成副部级,随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以及多部门管理,责任互相推诿的情况,国家重新架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又升格为正部级。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是贯彻国家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的国家行政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国务院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管的直属机构。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是国务院综合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的直属机构,负责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药品(含中药、民族药,下同)、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

制定食品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

⑶ 食品药品监管的四有两责是指什么区别

四有:食品药品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

两责: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和检验职责。

⑷ 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能是什么

食品药品监管局指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对行政相对方是否遵守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决定和措施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主要职能有: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政策、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

(二)依法行使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承担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监督工作。

(三)依法组织开展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处;根据市政府授权,组织协调开展全市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的专项执法监督活动;承担保健用品监督及市场管理等相关职能;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四)综合协调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的检测和评价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办法并监督实施,综合有关部门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信息并定期向社会发布。

(五)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监督实施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和使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范;组织开展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

(六)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规;负责核发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监督实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七)组织实施国家有关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八)监督实施国家药品标准,监督检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发布本市药品质量公报;依法查处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行为;依法核发零售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负责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许可的初审工作。

(九)依法监管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特种药械。

(十)负责进口药品通关备案工作。

(十一)实施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组织执业药师(含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及注册工作。

(十二)监督管理中药材专业市场。

(十三)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广告。

(十四)负责本系统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4)食品药品司法衔接制度扩展阅读:

1、我国药品监管的主体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其监督保证体系主要是由卫生行政部门的"药政"、"药监"和"药检"三个系统组成,药品管理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落在"药检"部门的肩上。

3、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创建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色的市、县、乡三级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现形成了从国家到省、地市、县四级药品监督机构和较系统的药品检验工作程序。2009年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各级行政机构共计2713个、事业单位1035个;2010年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各级行政机构共计2898个、事业单位1076个。药品监管系统机构和事业单位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药品监管得到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4、截至2010年底,全国药品经营企业中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药店)共有414840家,其中法人批发企业10875家、非法人批发企业2586家;零售连锁企业2310家,零售连锁企业药店137073家;零售单体药店261996家。

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零售药店不断增加,已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公众的用药需求,人均药品消费水平稳步增长,对保证人民心身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大大增加了药监机构的监督任务和监管工作难度。新药审批不断增多,据报道,2004年,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受理了10009种新药申请,使诸多学者均极为关注并深入研究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⑸ 对国家药品追溯相关立法工作有哪些建议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设17个内设机构 :
一、办公厅。
(一)拟订总局机关有关政务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总局党组会议、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及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和座谈会的组织服务工作,负责总局机关全国性会议计划的管理。
(三)拟订总局重大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并组织实施。
(四)承办总局党组和总局领导的秘书工作。
(五)负责总局政务信息、政务值班值守,牵头协调总局政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六)负责重要批示件督办,总局党组和总局领导议定、批办事项及其他重大事项政务督查工作。
(七)负责总局机关公文处理和机要文件处理,指导总局直属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组织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
(八)负责总局机关保密管理,指导直属单位保密工作。
(九)负责总局机关档案管理、政务公开工作,指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相关工作。
(十)负责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和接待。
(十一)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秘书一处(值班室),秘书二处,文电处,督查处(信访办公室)
二、综合司(政策研究室)。
(一)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政策研究,分析研判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提出解决食品安全和药品管理问题的重大方针和政策建议。
(二)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推动健全部门间、地区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完善相关制度。
(三)协调推动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组织开展推动形成社会共治格局重大课题研究,探索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的有效途径,推动建立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以及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四)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督促检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指导地方食品药品安全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开展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
(五)组织起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综合性文稿,起草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文件、领导讲话和总局重要会议领导讲话。
(六)负责组织建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政策研究体系,建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政策研究基地,搭建研究成果交流平台。
(七)组织建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
(八)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九)组织总局综合性统计工作。
(十)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协调处,政策研究一处,政策研究二处,督查考评处(统计办公室)
三、法制司。
(一)拟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立法规划和计划,组织起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草案。
(二)负责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组织对有关部门起草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涉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事项提出意见。
(三)指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制建设,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执法监督工作。
(四)拟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
(五)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制度理论研究。
(六)负责有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听证工作。
(七)承担总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
(八)负责总局行政审批综合服务工作。
(九)承担涉及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工作。
(十)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法规一处,法规二处,执法监督处(行政复议办公室)
四、食品安全监管一司。
(一)掌握分析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形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制度机制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二)拟订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
(三)拟订食品生产许可实施办法,组织核准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机构、审查员和检验机构,督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四)指导下级行政机关开展食品监督抽检工作,组织开展全国食品监督抽检。
(五)指导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检验检测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食品监督管理的科研工作。
(六)拟订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指导地方相关工作。
(七)指导地方推进食品生产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
(八)督促地方开展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九)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监管一处,监管二处,监管三处,监管四处
五、食品安全监管二司。
(一)掌握分析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形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制度机制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二)拟订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措施并督促落实。
(三)规范流通和餐饮消费许可管理,督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四)指导下级行政机关开展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食品监督抽检工作。
(五)指导下级行政机关对进入批发、零售市场的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管理,组织协调、建立与农业部门的衔接处置机制。
(六)拟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停止经营的管理制度,指导督促地方相关工作。
(七)指导地方推进食品经营者诚信自律体系建设。
(八)督促下级行政机关开展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
(九)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监管一处,监管二处,监管三处,监管四处
六、食品安全监管三司。
(一)开展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分析和形势研判,编制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报告。
(二)拟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参与拟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通报监测结果并配合依法处置相关问题。
(三)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
(四)组织协调、建立与农业、卫生计生、质检等部门有关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和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衔接机制。
(五)承担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衔接工作。
(六)承担食品安全统计工作,编制食品安全统计年鉴。
(七)拟订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
(八)承担保健食品注册审批工作,督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保健食品生产、流通许可及许可后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理。
(九)指导督促下级行政机关开展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
(十)拟订问题保健食品召回和处置制度,指导督促地方相关工作。
(十一)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统计、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交流以及保健食品监督管理领域的项目研究。
(十二)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监管一处,监管二处,监管三处,监管四处
七、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中药民族药监管司)。
(一)组织拟订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拟订药品化妆品相关标准并监督实施。(三)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药品注册和部分化妆品行政许可、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跨省区调剂审批并承担相应责任,优化注册和行政许可管理流程。
(四)组织拟订药品化妆品注册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五)承担疫苗监管质量管理体系评估、药品行政保护相关工作。
(六)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
(七)承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转换和注册,监督实施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组织拟订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八)指导督促药品化妆品注册工作中受理、审评、检验、检查、备案等工作。
(九)督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药品再注册以及不改变药品内在质量的补充申请、医疗机构配制制剂、部分化妆品许可等相关行政许可工作、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
(十)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中药民族药处,化学药品处,生物制品处,药物研究监督处,化妆品处
八、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
(一)组织拟订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拟订医疗器械标准、分类规则、命名规则和编码规则。
(三)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境内第三类、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注册、高风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并承担相应责任,优化注册管理流程,组织实施分类管理。
(四)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质认定,监督实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监督检查临床试验活动。
(五)指导督促医疗器械注册工作相关的受理、审评、检测、检查、备案等工作。
(六)拟订医疗器械注册许可工作规范及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要求并监督实施。督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第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不改变产品内在质量的变更申请许可等工作,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
(七)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注册一处,注册二处,研究监督处
九、药品化妆品监管司。
(一)掌握分析药品化妆品安全形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制度机制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二)组织拟订药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中药材生产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拟订药品互联网销售监督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开展对药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督抽验及安全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四)拟订境外药品生产企业检查等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五)参与拟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监督实施药品分类管理。
(六)承担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监督管理工作。
(七)拟订问题药品化妆品召回和处置制度,指导地方相关工作。
(八)拟订药品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及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要求,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
(九)承担总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十)承担国家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相关工作,承办履行国际药物管制公约相关事项,承担有关药品出口监督管理事项。
(十一)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药品生产监管处,药品流通监管处,药品监测评价处,特殊药品监管处,化妆品监管处
十、医疗器械监管司。
(一)掌握分析医疗器械安全形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制度机制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二)组织拟订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拟订医疗器械互联网销售监督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开展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监督抽验及安全风险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四)拟订境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检查等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有关医疗器械产品出口监督管理事项。
(五)拟订问题医疗器械召回和处置制度,指导督促地方相关工作。
(六)拟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及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要求,督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
(七)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生产监管处,流通监管处,监测评价处
十一、稽查局。
(一)组织拟订食品药品稽查工作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协调指导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工作。
(三)指导监督地方稽查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四)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五)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
(六)组织查处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组织开展相关的执法检验。
(七)拟订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制度并监督实施。
(八)承担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常工作。
(九)承担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相关工作。
(十)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稽查一处,稽查二处,稽查三处
十二、应急管理司。
(一)组织拟订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推动应急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
(二)组织拟订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编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
(四)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搜集和舆情监测,指导协调核查、应对工作。
(五)建立食品药品重大信息直报制度并监督实施。
(六)核查领导批示、媒体披露和公众举报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或协调回应。
(七)组织开展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指导协调地方开展相关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八)负责建立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专家组,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舆情和重大事故案例研究,分析相关风险趋势及突发事件发生态势,提出对策建议。
(九)协调建立重大药品不良反应、重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报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
(十)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应急监测处,应急指导处,应急处置处
十三、科技和标准司。
(一)组织拟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科研规划和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承担相关科技条件建设工作。
(二)组织实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引进国外相关先进技术,指导科研、管理与生产经营单位技术协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推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拟订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并监督实施。
(四)推动食品药品电子监管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五)建立完善有关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
(六)组织拟订药用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产品目录、药用要求、标准的管理规范。
(七)参与拟订食品安全标准。
(八)指导地方科技和标准管理工作。(九)承担总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信息化处),科技处,标准管理处,检验机构指导处
十四、新闻宣传司。
(一)组织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解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制度、措施。
(二)拟订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发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
(三)拟订总局新闻宣传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和协调总局机关新闻宣传工作,指导总局直属单位新闻宣传工作。
(四)拟订食品药品安全新闻宣传的年度、季度和专题报道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负责总局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和新闻发布会的管理及组织工作,协调新闻单位相关事项。
(六)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舆论引导机制、科普宣传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重大主题宣传活动。
(七)负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报刊、图书、影视、音像等宣传业务管理。
(八)组织推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关的诚信体系建设。
(九)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新闻宣传一处,新闻宣传二处
十五、人事司。
(一)拟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人才发展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承担总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人事管理和干部监督工作。
(三)承担总局机关机构编制和公务员管理工作。
(四)承担总局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劳动工资、人事制度改革、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以及领导班子建设等相关工作。
(五)按照有关规定,承担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干部协助管理工作。
(六)指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七)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队伍培训机制和制度,拟订培训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八)拟订并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监督和指导执业药师注册工作。
(九)承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全国性表彰工作。
(十)承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十一)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干部监督处),干部处,人才处,直属单位处(工资处)
十六、规划财务司。
(一)拟订食品药品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资源调查,统筹规划与协调资源配置,推进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三)拟订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等专项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四)拟订食品药品安全规划编制工作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五)指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食品安全规划编制工作。
(六)拟订局本级和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七)组织编制年度预算、决算并监督执行。
(八)承担中央转移地方专项资金的落实并监督实施。
(九)综合管理各类资金、资产、基本建设和政府采购工作,承担机关住房制度改革相关工作。
(十)负责对局本级和直属单位的审计监督工作。
(十一)承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监督管理工作。
(十二)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规划处),基建装备处,预算与审计处,财务资产处
十七、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一)组织拟订食品药品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指导地方相关工作。
(三)组织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交流与合作。
(四)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政策研究和信息分析。
(五)负责外事行政管理,拟订外事行政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六)协助开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业务相关的境外检查。
(七)组织开展智力引进和出国(境)培训工作。
(八)组织协调驻外机构相关业务管理工作。
(九)承担因公出国(境)人员团组的审核、审批及护照签证管理工作。
(十)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国际组织处,双边合作处,港澳台处
十八、机关党委。
(一)拟订总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党群工作计划、制度和规定并组织落实。
(二)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指导总局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
(四)负责总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指导发展党员工作。
(五)协助总局党组开展直属机关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干部管理。配合人事部门对总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领导干部、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和民主评议,对总局机关干部任免、调动和奖惩提出意见建议。
(六)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协调总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总局直属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七)领导总局直属机关纪委开展工作,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开展党员监督和违纪调查处理。
(八)开展总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党的统战工作。
(九)领导、支持直属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工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十)协助总局党组指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的党建工作。
(十一)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办公室,组织统战部,宣传群工部
十九、离退休干部局。
(一)提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按规定组织落实总局机关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指导总局直属单位离退休干部工作。
(二)拟订离退休干部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发挥离退休干部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四)负责总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各项经费的管理。负责总局机关离退休干部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负责离退休干部的信访工作。受理离退休干部的异地安置工作,落实异地安置干部的待遇,处理离退休干部的历史遗留问题。
(六)会同有关部门办理机关离退休干部的丧葬和善后处理事宜。
(七)承办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下设:综合处,组织宣传处,生活服务处

⑹ 食品药品监管行业监管有哪些制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13〕14号),设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职能转变
(一)取消的职责。
1.将药品生产行政许可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两项行政许可逐步整合为一项行政许可。
2.将药品经营行政许可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两项行政许可逐步整合为一项行政许可。
3.将化妆品生产行政许可与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两项行政许可整合为一项行政许可。
4.取消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管理职责,工作由中国执业药师协会承担。
5.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取消的其他职责。
(二)下放的职责。
1.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将药品再注册以及不改变药品内在质量的补充申请行政许可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将国产第三类医疗器械不改变产品内在质量的变更申请行政许可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将药品委托生产行政许可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将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6.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下放的其他职责。
(三)整合的职责。
1.将原卫生部组织制定药品法典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将原卫生部确定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制定检验规范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3.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化妆品生产行政许可、强制检验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4.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医疗器械强制性认证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纳入医疗器械注册管理。
5.整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推进管办分离,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统一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
(四)加强的职责。
1.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建立让生产经营者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
2.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和综合协调,完善药品标准体系、质量管理规范,优化药品注册和有关行政许可管理流程,健全食品药品风险预警机制和对地方的监督检查机制,构建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的机制。
3.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完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4.规范食品药品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机制,推动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惩处力度。

⑺ 国务院食品药品质量监管管理部门负责什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
(一)负责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药品(含中药、民族药,下同)、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推动建立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的机制,建立食品药品重大信息直报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二)负责制定食品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建立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全国食品安全检查年度计划、重大整顿治理方案并组织落实。负责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参与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食品安全标准,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三)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并监督检查。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拟订并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指导监督执业药师注册工作。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化妆品监督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四)负责制定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建立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和指导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落实情况。
(六)负责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电子监管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七)负责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八)指导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九)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推动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督促检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并负责考核评价。
(十)承办国务院以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⑻ 卫生监督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关系

县一级的卫生监督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平级并列部门,除了原有的职责外,新调整的是:将卫生局下属职能部门——卫生监督所平行移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原则是“编随人走,人随事走”;将食品综合监督职能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移交给卫生局。
新调整后的情况是:卫生局将卫生监督所中的餐饮监管职能划给食品药品监督局,

增加了食品综合监督职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除了正常药品监督职能外,增加了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餐饮环节)的工作职能,并将原有的食品综合监督职能划出给卫生局。

(8)食品药品司法衔接制度扩展阅读:

食品药品监督局主要职责

(一)负责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药品(含中药、民族药,下同)、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

推动建立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的机制,建立食品药品重大信息直报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二)负责制定食品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建立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全国食品安全检查年度计划、重大整顿治理方案并组织落实。

负责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参与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食品安全标准,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三)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并监督检查。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

拟订并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指导监督执业药师注册工作。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化妆品监督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四)负责制定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建立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和指导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落实情况。

(六)负责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电子监管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七)负责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八)指导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九)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推动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督促检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并负责考核评价。

(十)承办国务院以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卫生监督局主要职责

主要职责

负责职业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消毒产品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等监督管理工作,起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范并组织实施;

规范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监督管理;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负责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监督管理;

负责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和放射防护的监督管理;负责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负责规范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许可,

负责公共场所、供水单位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对健康影响的动态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

负责消毒产品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许可及监督管理;依法开展对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菌(毒)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监督检查;

负责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查处重大违法案件,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负责制定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划和规范并组织实施;

归口统一管理卫生行政执法队伍和指导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组织开展卫生监督人员培训。严格的法则。

⑼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什么执法权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以下权力:

(一)负责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药品(含中药、民族药,下同)、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

推动建立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的机制,建立食品药品重大信息直报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着力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二)负责制定食品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建立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制定全国食品安全检查年度计划、重大整顿治理方案并组织落实。

负责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参与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食品安全标准,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三)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负责制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

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并监督检查。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拟订并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指导监督执业药师注册工作。

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化妆品监督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四)负责制定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建立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和指导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落实情况。

(六)负责制定食品药品安全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电子监管追溯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七)负责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八)指导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九)承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推动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督促检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并负责考核评价。

(十)承办国务院以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9)食品药品司法衔接制度扩展阅读: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历史沿革:

2013年3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SFDA)”改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CFDA)”。这意味着这一新组建的正部级部门正式对外亮相,食品安全过去多头分段管理的“九龙治水”局面结束。

2016年[6]3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通知,宣布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工作。

2016年3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明确规定日常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撕毁、涂改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 由市、县级食药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热点内容
初会经济法看谁的好 发布:2025-09-13 01:59:18 浏览:620
劳动法无故旷工辞退 发布:2025-09-13 01:59:18 浏览:235
山西大学法律硕士法学 发布:2025-09-13 01:37:32 浏览:750
注会经济法需要背条文吗 发布:2025-09-13 01:36:53 浏览:792
司法考试人脸识别 发布:2025-09-13 01:35:21 浏览:213
律师打扮 发布:2025-09-13 01:20:47 浏览:321
劳动合同法2009 发布:2025-09-13 01:09:52 浏览:763
公司法58条 发布:2025-09-13 00:55:59 浏览:551
劳动法中解除劳动关系内容 发布:2025-09-13 00:41:40 浏览:198
民法魏振瀛第四版 发布:2025-09-13 00:39:12 浏览: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