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公民法成文法

公民法成文法

发布时间: 2021-03-09 07:05:10

『壹』 万民法与成文法什么关系

成文法是指写成法典的法律条文,不同于以前的习惯法,让贵族有任意解内释的权利
万民法是 罗马的习容惯法经过写成成文法变为 十二铜表法,后来因为罗马疆域扩大,原用的法律条文不能够解决当下多民族之间的问题,因而在原有法律基础之上写了 万民法

『贰』 历史:公民法习惯法万民法成文法自然法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公民法这种法律制度由公元前450年开始公布的"十二铜表法"逐渐演变而来,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法是保护罗马公民的,较宽松。)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万民法是来规制除罗马人以外的罗马帝国的人,比较严厉。
公元前8至6世纪的王政时期,古罗马法律的表现形式是原始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末奴隶制国家形成以后,罗马法律从不成文的习惯法向成文法演进,公元前451一前450年,罗马制定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伟,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贵族享有了太多特权,他们有任意解释和曲解习惯法的权利,所谓习惯法就是不成文的规条,这导致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剧烈。两个阶级经过长久的斗争,才有了罗马成文法,这部成文法最早也称“十二铜表法”。

关于自然法的含义,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但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

『叁』 罗马法、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的基本概念

罗马法其实就是古代罗马创建的一个法律体系,而罗马法早期就是专习惯法(即法律由贵族属随意确定的法律),后来随着平民们越来越希望得到一些权利,所以由习惯法发展到了成文法(即用法律条文来确定律法),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随着侵略扩张,罗马法由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范围是罗马统治境内的公民,不包括外来人民及奴隶)发展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的万民法(范围是罗马统治境内的一切自由民,包括被罗马侵略后被罗马帝国统治的受侵略国家人民)而民法大全,又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的颁布,就标志着罗马体系的最终确立和完善,这一些是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肆』 “自然法”、“习惯法”、“成文法”的区别联系

区别:

一、自然法
关于自然法的含义,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认识。但通常是指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其中智者学派将“自然”和“法”区分开来,认为“自然”是明智的,永恒的,而法则是专断的,仅出于权宜之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则断定能够发现永恒不变的标准,以作为评价成文法优劣的参照。按照理性去生活,就是按照自然生活。罗马法中的自然法思想即源于此。中世纪教会法学者惯于使自然法与上帝法相一致,不过有的学者在自然法中强调上帝的理性,有的学者却强调上帝的意志罢了。

二、习惯法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习惯法的作用大大减弱了,除了在非洲一些国家习惯法仍然在实际上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外,在其他主要法律体系,习惯法已经不是主要渊源。但是,习惯法仍然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成文法
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成文法是“不成文法”的对称。国家机关依立法程序制定的、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我国的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都是成文法。

联系:

1、英美法系是不成文法国家 这些国家的法律以判例为主制定法为辅,大陆法系是成文法国家 这些国家以制定法为主习惯法为辅不承认判例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2、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对应;


3、制定法与习惯法对应。

『伍』 简单说一下“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谥号。庙号”谢谢

在法律中, 习惯 或 习惯法 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下,可以被客观辨认出来的已经被建立的行为模式。一般来说,习惯法存在的环境有以下特征: 可观察到一定的法律实践 相关当事人认为其具有法律效力 成文法 (Statute),是指由各国的立法机关根据宪法的授权,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订的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条文。成文法例时常有条文不清楚、立法环境与现实不一样、时移世易,所以由法官司法审理个案。 而成文法立法也是为了改变普通法及衡平法所定立的准则,以便更适合环境。 罗马法中有市民法、万民法(jus gentium)与自然法(jus naturale)之区分。市民法调整具有罗马市民资格者的各种法律关系,万民法调整罗马市民与异邦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谥号 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庙号 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陆』 最初的公民法是成文法还是习惯法

都是习惯法啦,成文法无论在哪个法系都是慢慢演变来的。

『柒』 罗马法中成文法与公民法关系

罗马法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我们近代的西方法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的。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文艺复兴来发展自己,那么,为什么最终近代西方法选择了罗马法为基础呢?我想这是有原因的。罗马法中包涵了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后世把它作为法学基础的重要原因。当然,在古罗马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所谓的人是一种狭义的,他指的是公民,排除了妇女奴隶。因为罗马法的产生是由于平民与贵族斗争以习惯法编纂的结果,这就决定了罗马法的本质是为了奴隶主贵族服务,所以不管后来罗马法如何完善,它始终不可避免的是一种狭义的民主。其次,我认为罗马法中包涵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产阶级宣扬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纵观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罗马法的完善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它的发展是因为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增加,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说白了,就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首先,随着罗马的奴隶制经济发展,导致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于是两大阶级斗争与妥协产生了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律,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过程,维护了私有财产。这部保存了许多陋习的成文法对罗马法的发展意义重大,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古代奴隶制法中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法律文献之一。罗马法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罗马法的发展,罗马法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十二铜表法》制定以后,罗马社会矛盾减少,经济开始繁荣起来,经济繁荣了,拥有了更多财产的平民就会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法律地位以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于是斗争又开始了。迫于压力,公民法随之出现。公民法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尽管它是很狭义的,涉及财产方面的条例仍然不多且带有保守性和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但相比于《十二铜表法》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罗马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平民中有财富的人和旧贵族一起成为了掌握罗马政权的新贵族,古罗马社会和罗马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富就会民强,罗马的经济如此繁荣,国力自然不会弱。随着罗马共和国的版图扩大,大量的外邦人成为罗马人。此时公民法已经不适合此时的罗马社会情况。随着各种矛盾发生时公民法已经无法解决,罗马共和国就新设置了外事最高裁判官,专职处理此类案件,逐渐形成了一套万民法。所谓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它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已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其内容大部分属于财产关系,特别注重调整有关所有权和债的关系。万民法比公民法更加灵活,更加适应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统治者利益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罗马法可以划分为四类:公法与私法,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以及市民法和长官法。其中,罗马私法的体系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三个部分。在罗马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并非所有人都具有完整人格,只有同时具有自由权、市民权和家长权的人才享有完全的人格。物法是罗马私法的主体,由物权法、继承法和债券法三部分构成。在罗马,即使是立遗嘱也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利立遗嘱,像未成年人、被敌人俘虏的人等就没有这个权利。诉讼法分为公诉和私诉,这和今天的法律体系特别相似。但是历史总是辉煌之后就是衰落。此后,随着皇权的逐步加强,罗马法逐渐被皇帝的敕令所取代,其他各种形式的立法则逐渐消失。这是罗马法治的一个倒退。我想罗马法的没落大概是后来罗马帝国衰落的无法忽视的原因吧,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坚持法治,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必定不会绽放光芒,终究要走向没落。罗马帝国依靠罗马法而发展,也因为放弃罗马法而衰落,这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教训。

『捌』 求罗马法体系形成的时间轴(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1、习惯法:公元前至前6世纪的罗马,称为王政时期,此时的罗马尚处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古老氏族的习惯和社会通行的各种惯例,至王政后期国家最后形成时,它们逐渐演变成为习惯法。

2、成文法:于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次年,又制定法律二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构成了所谓的《十二表法》。

由于这些表法当时都是由青铜铸成的,所以又称《十二铜表法》,这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公民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

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

4、万民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于是共和国后期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但是市民法和万民法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实际上,经过一段时期的适用与完善,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使法律具有了更大的适用范围,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且使用有效,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因而能适应帝国时期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8)公民法成文法扩展阅读:

在罗马法的发展中,法学家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推动了罗马法和罗马法学的发达。

公元前1世纪,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在帝国前期,法学家活动非常活跃,罗马法学的发展也进入繁荣时期。许多法学家还被皇帝授予法律解答权,其解答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

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普罗库尔学派和萨比努斯学派。其间出现了最著名的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伯比尼安、保罗、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

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概括罗马法学家的活动和作用是:解答法律;参与诉讼;著书立说;编纂法典,参加立法活动。

『玖』 罗马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的关系

罗马法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罗马法版指通行于罗权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整体结构上看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热点内容
初会经济法看谁的好 发布:2025-09-13 01:59:18 浏览:620
劳动法无故旷工辞退 发布:2025-09-13 01:59:18 浏览:235
山西大学法律硕士法学 发布:2025-09-13 01:37:32 浏览:750
注会经济法需要背条文吗 发布:2025-09-13 01:36:53 浏览:792
司法考试人脸识别 发布:2025-09-13 01:35:21 浏览:213
律师打扮 发布:2025-09-13 01:20:47 浏览:321
劳动合同法2009 发布:2025-09-13 01:09:52 浏览:763
公司法58条 发布:2025-09-13 00:55:59 浏览:551
劳动法中解除劳动关系内容 发布:2025-09-13 00:41:40 浏览:198
民法魏振瀛第四版 发布:2025-09-13 00:39:12 浏览: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