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中国的民法体系

中国的民法体系

发布时间: 2021-03-09 11:45:49

A. 中国的法律体系有哪些

中国的法律体系有:

一、公法、私法与社会法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的,公法是罗马国家的法,私法是个人利益的法。

根据这一标准,民法商法等私法都遵循当事人自治原则,确立财产所有权,保护当事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公法,如行政法刑法诉讼法,是利用国家权力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宏观调整,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法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现象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

这是因为存在独立的社会利益,既不是国家利益,也不是私人利益。因此,社会法被称为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一种法。

公法、社会法和私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式、法律标准、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1)中国的民法体系扩展阅读:

当代中国法律部门: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由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组成。

1、宪法

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规范性文件中。

除了宪法,这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宪法部门还包括底层下属的组织法等法律主要国家机构、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授权法律,法规法律,和国籍的法律。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和规范的总和。包括界定行政制度的规范、界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的规范、规范行政机关活动方式、方式和程序的规范、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规范等。

我国关于一般行政法的规范性文件较少,主要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督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特别行政法包括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3、民法

民法是规范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我国民法部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则和民法具体法两部分组成。

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律。单独民法主要包括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此外,还有一些单独的民事法律法规,如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和商标法实施条例。

4、商法

在明确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商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地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业关系或商业行为的法律。

从表现形式看,我国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商法是法的一个分支,但民法中规定的许多有关民事关系的概念、规则和原则也适用于商法。在这个意义上,我国实行民商合一的原则。

5、经济法律

经济法是调节一国经济管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而发展起来的,以适应国家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需要的法律部门。

经济法的法律部门的表现包括法律与企业管理有关,如法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法律对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乡镇企业等等。

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等金融、财税相关法律法规。与宏观调控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计量法等;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涉及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

6、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社会保障法是调整有关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法律。

法律部门的法律包括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相关人员参与企业管理,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方面的法律规范,对劳动卫生和劳动安全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关于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法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法律法规,规则等。

法律部门的主要规范性文件有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

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为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法主要是指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涉及自然资源法,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方面,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8、刑法

刑法是规定罪与罚的法律。是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法律部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关注的一种法律。在刑法中,占主导地位的刑法规范的文档,和一些独立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也可以规定刑法规范的内容。

9、程序法

程序法,是涉及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

从程序法的角度保证了实体法的正确实施和实体权利义务的实现。程序法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同时。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仲裁法、监狱法等法律一般属于这个部门。

B. 中国民法体系

我国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2002年分别进行过民法典制定的尝试,前三次由于我国社内会经济条件容尚不具备,因此搁浅,在2002年启动的民法典第四次编撰工作,采用了分编分章逐步制定的方法,我国目前的民法主干法律包括(按照民法体系划分):
1、民法总则编:
《民法通则》(1986)及后来的实施意见
2、物权编
《物权法》(2007)《担保法》(1995)
3、债权编
《合同法》(1999)及合同法解释1、2
4、知识产权编
《著作权法》(1991)《商标法》(1993修正)《专利法》(2008年修订)
5、家庭关系编
《继承法》(1985)《婚姻法》(2001修订)《收养法》(1998修订)
6、侵权责任编
《侵权责任法》(2010年实施)
7、人格权编
《人格权法》目前只有草案稿,待成熟后将提请审议 8、涉外民事关系编

C. 民法的基本体系 是 什么

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
我国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2002年分别进行过民法典制定的尝试,前三次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尚不具备,因此搁浅,在2002年启动的民法典第四次编撰工作,采用了分编分章逐步制定的方法,中国目前的民法主干法律如下。
按照民法体系划分:
民法总则编:
《民法通则》(1986)及后来的实施意见
物权编
《物权法》(2007)《担保法》(1995)
债权编
《合同法》(1999)及合同法解释1、2
知识产权编
《著作权法》(1991)《商标法》(1993修正)《专利法》(2008年修订)
家庭关系编
《继承法》(1985)《婚姻法》(2001修订)《收养法》(1998修订)
侵权责任编
《侵权责任法》(2010年实施)
人格权编
《人格权法》目前只有草案稿,待成熟后将提请审议
涉外民事关系编
《涉外民事关系律适用法》,目前只有草案,待成熟后将提请审议
据了解,继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民法典下一步的内容将是人格权法的审议,预计将会列入2010——2011年的人大立法计划,另外涉外民事关系法也将在几年内提请审议,待次两步完成后,全国人大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整合现行民事法律,最终编撰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预计最快在2015——2018年前后)。

D. 民法系统包括哪些法律

一、法学理论上的体系

(一)小民法

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合同、无因版管理、不当得利、侵权权行为)、亲属(婚姻、继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还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体系

总则:民法通则

物权:物权法

债权:合同法、侵权责任法

亲属:婚姻法、继承法

知产: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海商法、担保法,等等。

E. 简述我国的民法体系

我国现行民法体系介绍(房绍坤)
我国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2002年分别进行过民法典制定的尝试,前三次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条件尚不具备,因此搁浅,在2002年启动的民法典第四次编撰工作,采用了分编分章逐步制定的方法,我国目前的民法主干法律包括(按照民法体系划分):
1、民法总则编:
《民法通则》(1986)及后来的实施意见
2、物权编
《物权法》(2007)《担保法》(1995)
3、债权编
《合同法》(1999)及合同法解释1、2
4、知识产权编
《著作权法》(1991)《商标法》(1993修正)《专利法》(2008年修订)
5、家庭关系编
《继承法》(1985)《婚姻法》(2001修订)《收养法》(1998修订)
6、侵权责任编
《侵权责任法》(2010年实施)
7、人格权编
《人格权法》目前只有草案稿,待成熟后将提请审议
8、涉外民事关系编
《涉外民事关系律适用法》(2010年10月28日通过,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据了解,继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民法典下一步的内容将是人格权法的审议,预计将会列入2010——2011年的人大立法计划,另外涉外民事关系法也将在几年内提请审议,待次两步完成后,全国人大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整合现行民事法律,最终编撰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预计最快在2015——2018年前后)。

F. 中国的法律体系

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专法规、地属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

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6)中国的民法体系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以及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它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G. 中国的《民法》都包括哪些内容

一、法学理论上的体系

(一)小民法

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内得利、侵权行容为)、亲属(婚姻、继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识产权法(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还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体系

总则:民法通则

物权:物权法

债权:合同法、侵权责任法

亲属:婚姻法、继承法

知产: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海商法、担保法,等等。

H. 我们国家目前现行的民事法律体系主要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2009年8月27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民法通则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作出修改,修改如下: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修改为:“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删去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民法通则》主要内容有:基本原则、公民、法人、民事行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民事关系、民法通则解释部分条款的废止等。

(8)中国的民法体系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于1954年和1979年两次作过具有法律清理性质的决议。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底制定的134件法律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宣布已经失效的有111件,继续有效或者继续有效正在研究修改的有23件。

法律层次之外,国务院也先后11次对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其中全面清理5次、专项清理6次;改革开放以来的占了10次。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立法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有效的法律有229件,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

热点内容
共和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2 23:01:11 浏览:405
东京大学考研经济法 发布:2025-09-12 23:01:00 浏览:512
古代刑法电影 发布:2025-09-12 23:00:59 浏览:520
行政法名词解释行政主体 发布:2025-09-12 23:00:09 浏览:81
法律规定责任 发布:2025-09-12 22:50:14 浏览:885
合同法经典案例分析 发布:2025-09-12 22:49:08 浏览:10
二手房协议合同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2 22:48:28 浏览:386
民法三剑客 发布:2025-09-12 22:43:23 浏览:195
什么是司法责任制 发布:2025-09-12 22:28:50 浏览:402
找工作出示假学历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12 22:11:00 浏览: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