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村委司法人员

村委司法人员

发布时间: 2021-03-14 13:43:06

⑴ 社区矫正必须要村干部和司法局干部出面吗

司法局是社区矫正实施单位,村委会是协助单位,所以需要有关人员介入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三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⑵ 村委工作人员算是公务员吗

村委工作人员不算公务员,因为村委会不是一级政府,而是村民自治性质的组织,这个你可以看看村委会组织法什么的.公务员是国家公务人员,一般是党政机构,司法机构,人大,政协.
进公务员的途径有:一,考公务员.二,部队转业分配.三聘请上岗.具体可查看公务员法中有公务员的来源渠道.

⑶ 村民和村里有纠纷司法人员可以出警吗

一般警察出警是因为发生了违反治安的案件。如果村民有纠纷,但是没有采取任何的破坏行为,警察也是不会出警的。

⑷ 被判缓刑到当地司法所报道,村委的人和家里人还需要同去吗

被判缓刑到当地司法所报道,村委的人和家人,只有一种情况需要去:村委的人作为社区服刑人员的志愿者、家人作为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人,两者作为帮教小组成员在宣告入矫时,需要共同前往司法所或者社区矫正局,他们是作为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教监督人员去参加的。

司法局让社区服刑人员到指定的电信公司办理手机套餐业务司法局支付费用的话,开展手机定位问题,手机定位是合法合理的,但如是到指定的电信公司办理套餐并由社区服刑人员支付费用的话,这个就不太合理,但具体的地方有具体的做法,所以总体上都合法、合理。

(4)村委司法人员扩展阅读:

法院判缓刑没有到司法局报到会被收监,撤销缓刑。

在缓刑考验期内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会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参考资料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社区矫正人员帮扶现状、困境与对策调查研究

⑸ 村干部的组成人员有哪些,各负责什么内容。村官的前途在哪里

人口较少的村,一般配备3名村委会成员,设村委会主任1名、治调财经委员1名、妇女计生委员1名。人口中等规模的村,可配备4到5名成员,有村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1名、治调委员1名、财经委员1名、妇女计生委员1名。如果机会好的话可以晋升,但是各个地方的政策不一样。

主要职责

1、按规定实行村民自治。

2、定期将执行情况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

3、解决村民生产中的困难,帮贫扶困,带动村民发展经济,共同富裕。

4、认真贯彻执行政策的路线、方针、带头遵纪守法。

5、召集主持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接受民主监督,积极配合镇人民政府开展好各项工作。

(5)村委司法人员扩展阅读

村主任是农村人,属于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村委主任不是国家干部,是由所在的村之村民合法选举产生的。

但是《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司法解释规定,村委主任在协助政府作以下七种管理工作时视为国家干部:

(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

(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

(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缴税款;

(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

⑹ 村民委员会成员涉嫌违纪违法的应该怎样处理

根据现有法律法规,村委会出现集体违纪的,主要是根据违纪情形追究村委会成员的个人责任,其处理依据主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中。构成犯罪的,则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⑺ 贪污罪司法解释中的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包括社长

对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具体怎样认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4月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作出的解释列举了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七种行政管理工作的属于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村民委员会以下的基层人员不应包括在内。
其中,具体文件如下: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下列行政管理工作时,属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救灾、抢险、防汛、优抚、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
(二)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额管理;
(三)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四)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
(五)代征、代缴税款;
(六)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
(七)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在从股市前款规定的公务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第三百八十五条和第三百八十六条受贿罪的规定。
上述立法解释仅针对的村民委员会人员,对于农村村级以下的村民小组长不能认定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早在1999年6月18日的《关于村民组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的对此已有明确的解释。

⑻ 司法所为什么要村委会公示缓刑人员照片

接受社会监督

⑼ 村委会成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吗

村委会成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1、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2、包括在国家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其他依法从事公务,并领取相应报酬的人员也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


(9)村委司法人员扩展阅读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司法实践中,在界定“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范围时,应当紧紧地扣住这类人员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凡具备这三个条件,且不属于刑法第93条第1款和第2款列举的前两种情形的人员,即可以纳入“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范围。

热点内容
虢建宏法院 发布:2025-09-11 21:15:57 浏览:928
北大法律硕士非法学保送怎么准备 发布:2025-09-11 20:56:32 浏览:484
免费咨询律师网 发布:2025-09-11 20:11:52 浏览:989
缅甸法律法规大全最新 发布:2025-09-11 20:10:28 浏览:327
电大合同法单选题保证的特性 发布:2025-09-11 20:01:50 浏览:626
征地款分配的法规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1 19:50:20 浏览:100
法律援助协会专业性强 发布:2025-09-11 19:25:59 浏览:219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加油吧乔麦7 发布:2025-09-11 19:02:30 浏览:866
行政法中口头书面 发布:2025-09-11 19:01:56 浏览:793
法律援助三种情形 发布:2025-09-11 18:52:38 浏览: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