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网购刑法

网购刑法

发布时间: 2021-03-15 17:50:18

㈠ 网络购物诈骗两万以下定罪

诈骗数额较大,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㈡ 网络购物中买到假货!是否适用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1、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是刑事处罚,并不是由消费者来起诉,处罚的,消费者只能提供线索,由公安机关等立案侦查。
2、必须证明对方是知假卖假,主观明知是假货。
3、销售额超过5万,网络销售记录很难说明价值,因为无法确认其他的是否为假货,只有查处仓库,公司确有假货,才能确定金额。

㈢ 如果网上购物被骗最低多少钱才能立案啊

现在网络法制还不十分健全,网上购物还没有完全规范。
一般只要涉案金额不巨大,鉴于网络的侦破弊端,是很难立案更难侦破的。
如果你是淘宝网购物被骗,30元一下可以申请客服警告处分;30元以上可以申请客服对其封ID处分。但是客服是不负责立案性侦破 更不会 偿还损失,只能认倒霉,买个教训了。
其他的购物网站应该也是这样的情况。很多条款理论是说可以报当地公安机关,但是目前还很少有地方公安机关有网络联防的系统和技术支持。
我也受过骗的网购~以后要谨慎了~
天下骗子是最可恶的人
希望你的损失不大~~~

㈣ 代购属于违法犯罪么

代购不属于违法犯罪。

“代购”不等于“违法”,需要把握一定的限度,普通人出国回来买点东西,可以不缴税,享受一定实惠。另外,代购生意也可以在合法范围内做,比如一些代购网站,对国内稀缺商品进行国外采购,而后快递给客户,他们会在最终价格上计入税款,或者客户签收时补缴税款,这也没有问题。

“海外代购并不违法,逃税才是犯罪。”

按照海关的规定,5000元以下的自用物品免税,而如果转售用以赢利,则属商业目的的货品,再小的量也不能免税

(4)网购刑法扩展阅读:

熟人海外代购:借熟人去香港或者出国之机,让其代购一些商品,大都是化妆品、手表之类的小件奢侈品,这就是熟人海外代购。熟人海外代购十分常见,而且在所有海外代购中存在的风险其实是最小的。

但即使这样,熟人海外代购仍然有可能面临如下问题:首先,如果实际购买人指示不清,名义购买人购买到的商品不符合其要求,这种情况下,根据代理制度,实际购买人只能自己承担损失,且不能直接去要求海外的零售商退货,因为其不是买卖合同的直接相对人。

其次,如果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瑕疵,甚至对商品的使用者产生了损害,实际购买人想对海外零售商诉求赔偿,存在两大障碍,即法律的适用以及合同的相对性。

就法律适用而言,因为名义购买人与海外零售商的购买合同在香港等地订立,可以适用香港本地法律,而损害发生在内地,又可适用《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可能涉及法律适用冲突的问题。

另外,如果要援用《合同法》,名义购买人为合同的当事人,实际购买人直接起诉零售商违约,鉴于合同的相对性,原告身份会受到置疑。

㈤ 网购诈骗有什么处罚

根据诈骗金额大小,处以刑法,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㈥ 请问我国有关于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吗

  1.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购物方式,正以其便捷、时尚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网络购物因其物美价廉、方便快捷而风靡时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网络购物消费异军突起。从而出现大量的网络欺骗,相应的维权举动和措施也就出现了。

  2. 责任主体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但是,在网络交易环境下,销售商一般仅就商品的品质进行介绍和对外观进行展示,并告知消费者银行汇款账号及购物电话,而不履行告知其企业(或公司)名称及标记的义务,至于该销售商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在哪登记、能否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注册资金数目、公司住所地等等问题,对消费者来讲茫然无知,一旦产生买卖纠纷,责任主体难以确认。

  3. 诉讼管辖

    对网络购物纠纷案件来讲,要确认诉讼管辖法院不是一件易事:一是被告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确认难。在传媒上,网络经销商一般不向公众告知其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要调查清楚需要经过不少周折。二是合同履行地确认难。对买卖合同来说,对合同履行地有不同的规定:买方提货的,在提货地履行;卖方送货的,在买方收货地履行。网络购物属于提货或是送货问题难确认,主要体现在确认邮资承担主体上存在不确定性。按照相关规定,若邮资由买受人支付,则符合提货制规定,履行地在卖方;若邮资由出卖人支付,则符合送货制规定,履行地则在买方。现实中,网络购物在对邮资如何承担问题上存在约定不明或无约定的情形,这对法院认定邮费承担主体带来一定困难,造成确认合同履行地的困难。

  4. 网络欺诈

    网络具有虚拟的一面,商家可以通过匿名方式与外界发生商品交易,从而逃避管理部门的监管,回避法院调查或者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许多不法商家惟利是图,大行虚假广告和欺诈之道,打着“打折”、“跳楼价”等幌子,以款到付货、预付定金、支付邮资等为借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低价为诱饵,来误导、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中国对网络欺诈行为适用法律问题没有详实规定,什么情形下适用民法通则调整,又在什么情形下适用刑法调整,未作明确界定。

  5. 自我保护

    汇寄款是网上购物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消费者手中除了汇款单,没有其他购物凭证。由于汇款单只注明了寄款事项,无法具体标明商品的功能、型号等内容,一旦出现纠纷,很难有足够证据来证明卖方应负的责任。加上许多网上交易是跨省市的异地交易,给监管部门受理与查处造成困难。

  6. 比如易趣、当当、淘宝等大型专业网站,交易的人次多、规模大、较规范,相对可靠一些。在选择交易对象时,应参考其交易次数、个人信用度、网友留言等几方面,交易次数越多越可靠,个人信用度在80%以上较可信。在网上看到了好东西,记下它的品牌、价格,然后到大商场找到实物对比价差,价差合理可考虑网购,如果价差很离谱,一定不能贪小便宜,那样很可能买到假货。

  7. 广东省网商协会首次展示了“网购维权标准示范网站”标识,吸引了40余家广东网商企业参与申报。消费者在网购时可以查看网商是否有“网购维权标准示范 网站”标识。广东省网商协会及广东省消委会将负责监督示范网商内部处理消费者投诉的情况,将对不符合标准的网商予以收回标识的惩罚,在网商依据标准重建内 部投诉处理流程、制度前,将不再授予“网购维权标准示范网站”称号。

㈦ 随网购产生的新型犯罪都有哪些

1、主要有网络犯罪,例如电话诈骗,网络交友诈骗。
2、网络游戏的配置案件。
3、冒充身份罪,最近有冒充110的,有冒充救火救灾的,有冒充联通电信的等等。
如果犯罪分子在获取了客户磁条信息和密码,克隆卡之前,都会去银行查询一下该账户的信息。如果你的手机突然收到一个“说有人查询过你的账户资料”短信,此时应该警惕,要主动跟官方客服联系。

㈧ 网购恶意下单是否构成犯罪,有没有什么法文法规或者承担刑事责任谢谢!

什么是网络恶购,如果网上购物,按照规定程序购买货物,然后正常付款方式银行付款无论多少都是购物,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只要没有触犯刑法就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一审事实不清 发布:2025-09-11 11:05:00 浏览:40
民事诉讼法第64和144条 发布:2025-09-11 11:03:44 浏览:885
劳动法规定加班时间不能多久 发布:2025-09-11 10:52:33 浏览:803
民事诉讼法法261 发布:2025-09-11 10:40:11 浏览:253
法律法规效力级别 发布:2025-09-11 10:34:38 浏览:91
法院办公系统 发布:2025-09-11 10:33:50 浏览:616
法律知识比赛团队展示 发布:2025-09-11 10:29:15 浏览:853
免费的医疗事故法律援助 发布:2025-09-11 10:29:12 浏览:94
句容法院淘宝网 发布:2025-09-11 10:23:55 浏览:714
初一初二政治法法律知识点 发布:2025-09-11 10:21:49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