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2014年商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2014年商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1-11-15 15:42:18

Ⅰ 《商法》 案例分析题

以下都是个人见解:
1、首先,登记机关的行为不涉及其经营自由权。登记机关作内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容行使职权,我国的民商事主体在法律上确实没有无限公司这样形式。
2、在私法中却有“法无禁止即自由”,但对于公司形式也是“经济法”的范畴,如“ 经济法主体、企业法律制度概述;企业法律制度(市场准入、特殊企业、国有企业等),企业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 企业法律制度(公司法)”,毕竟国家对经济主体还是要有一定限制、规定的。
3、虽无形式上的无限公司,但合伙组织对“注册资金无限制”“承担无限责任”,其功能与无限公司相同。
4、营业自由权一般指经营主体微观上经营行为的自由,与公司形式无直接关系。

Ⅱ 商法案例分析题

1.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回额显著低于公司答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董事会决议是正确的。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一)对内转让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二)对外转让
1、有约定按约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没有约定按法定:
(1)股东向股东之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大于1/2)同意。
【注意】股东向股东之外的人转让股权无需经过股东会作出决议。
(2)表示同意的方式
①明确表示同意。
②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③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3)优先购买权(顺序:协商——出资比例)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你第二问的转让对象表述不清,具体转让是否有效可参考上文规定。

Ⅲ 求两道商法总论案例分析的答案

第一,民事和商事活动在主体方面存在一定区别。民事法律主要是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规范,因此所有公民都可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但商法则不然,它是调整作为商人的那一部分公民之间或那一部分公民与公司以及公司之间的规范,因此,并非所有公民都可成为商法关系的主体。这就意味着,民一庭的法官与民二庭的法官有可能面临的是性质不同的当事人。

第二,商事和民事活动在客体方面也存在一定区别。商法所调整的对象显然与民法不同。具体说,前者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象买卖这样的贸易活动,权利义务标的一般是商品;而后者则是所有涉及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权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或活动。这就意味着,民一庭的法官与民二庭的法官所处里的纠纷是性质不同的事务。

第三,商法与民法所调整的范围有所区别。商法的调整范围复杂多样,通常包括公司、票据、保险、破产等特别的商事领域,而各个领域都有其很强的特殊性和技术性,调整的手法和方式很不一样;民法则基本是围绕着人身关系和一般的非人身财产关系来进行调整。因此,民一庭的法官与民二庭的法官要适用性质不同的法律,适应不同领域的特殊性与技术性。

第四,民法来自于根深蒂固的、源远流长的一般社会生产和生活;而商法则出自于变化多端、随时发生或更新的商业活动习惯。所以,相对于民法而言,商法是不稳定的、多变的。与此相反, 民法则必然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否则就会导致法律安全受到消极影响。而这就意味着,民一庭的法官与民二庭的法官在适用法律时的解释方法不同,要适用不同的裁判标准

Ⅳ 急~商法的案例答案

1、答案选D。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所以AB不对。另外,新公司法取消了“溢价发行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督部门核准”的规定,所以C不对。

2、答案选B。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Ⅳ 商法案例分析....急求答案

1.章作为总经理,有权在可支配额度内发放奖金,符合公司法规定。

2.接触章的行为符回合程序,过半数董事出席即答可召开董事会,出席董事会的董事过半数赞成即可。

3.没违反,新谊公司并未与章签订竞业禁止的协议,另外秦云公司在章到任之后更名,调整经营范围,故章事前不知情,不违反竞业禁止义务。

Ⅵ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答案

  1. 这个要看具体的交货质量了。一般而言凭样品买卖为准。在出口交易中,卖方应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同时,卖方想买方寄送样品时,应考虑留存“复样”,备作交货或处理纠纷时核对。

  2. 本题当事人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其中31条规定,

    如果卖方没有义务要在任何其他特定地点交付货物,他的交货义务如 下:

    (a)如果销售合同涉及到货物的运输,卖方应把货物移交给第一承运人 ,以运交给买方;

    (b)在不属于上一款规定的情况下,如果合同指的是特定货物或从特定 存货中提取的或尚待制造或生产的未经特定化的货物,而双方当事人在订 立合同时已知道这些货物是在某一特定地点,或将在某一特定地点制造或 生产,卖方应在该地点把货物交给买方处置;

    根据(b)我们知道,环岛公司已经完成交付义务,而交付完成那么风险也随之转移,所以城外公司应该负担这批货物的风险,即应该将款给环岛。


Ⅶ 商法 案例题

《商法案例分析》是2004年12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万一。该书立足于中国的商法实践,结合新法的理解与适用,对于一些典型的商法案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Ⅷ 商法案例分析

以该车出资肯定是符合规定的.
如果是现状,即车辆还在股东名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向法院申请保全该财产的,因为该财产从登记情形看是在第三人名下.
公司股东的辩解无依据.因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以实物出资后除了交付使用之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办理相关财产转移手续,即变更登记手续的(如房产,车辆等).股东未办理过户手续本身就违反了公司法规定,不可能再以此作为理由抗辩.
至于股东所称只承担有限责任是要以出资到位为前提条件啊,出资都不到位,何谈股东有限责任之说?债权人可以将股东追加为案件的被告人,这样就可以保全该车辆了.这个依据是新公司中才有的规定.即新公司二十条,国外也称揭开公司面纱,即公司人格否认.

下面是这个案例中涉及到的新公司法的相应规定: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热点内容
找真律师 发布:2025-09-11 02:07:05 浏览:758
劳动合同专用章劳动法 发布:2025-09-11 02:07:05 浏览:253
民事诉讼法关于公告送达 发布:2025-09-11 02:05:30 浏览:559
律师案件管理软件 发布:2025-09-11 02:01:11 浏览:92
经济法与传播规制 发布:2025-09-11 01:59:55 浏览:633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刷 发布:2025-09-11 01:59:45 浏览:350
法律硕士考试大纲刑法修正案九 发布:2025-09-11 01:37:01 浏览:730
法国司法官 发布:2025-09-11 01:22:11 浏览:975
道德绑架手套 发布:2025-09-11 01:10:34 浏览:586
2015自考行政法试卷 发布:2025-09-11 01:09:57 浏览: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