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

发布时间: 2021-11-23 04:13:48

『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什么时候正式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贰』 民法典2020年颁布的具体内容

一、民法典是什么意思?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司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2018年8月2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民法典物权编草案专门规定了“居住权”: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并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生活居住需要。据介绍,规定居住权是为了认可和保护民事主体对住房保障的灵活安排,满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也有助于为公租房和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201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公布。

二、2020民法典什么时候颁布实施?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通知了解,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草案)通过表决并公布后,会有一段准备期间,再之后就会废除过去那些旧的法律。准备期间,法院要去清理那些旧法律下的司法解释。一部旧法被废除,基于其作的司法解释也不能再用了。但那些司法解释的原理是对的,如何将其与新法挂钩,转化成对新法的司法解释。司法人员要做知识上的准备,要去学习,去领会如何正确适用。

三、具体修改了哪些内容?

1.新增三大抗疫规定

监护人“失联” 民政部门兜底负责;增加紧急情况下使用公用维修资金特别程序;完善国家订货合同制度。

2.设置离婚冷静期

近些年来,我国离婚率比较高。有些人结婚很盲动,上午要结婚,下午就去离婚,结婚过于冲动,离婚也过于冲动。那么,有一个冷静期的规定,让双方有冷静下来考虑的机会,重新审视一下离婚是否为真实意愿。

3.性骚扰要承担赔偿责任

性骚扰是规定在人格权编的。以性骚扰被告到法院的话,会涉及侵害人格尊严问题。性骚扰是个顽疾,在各个社会都有,有些还特别严重。民法典(草案)中对其规定强调两点,一是利用从属关系,二是违背被骚扰一方的意愿。

4.网店等虚拟财产可以继承

民法典(草案)的一大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信息时代气息。它规定了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和数据。在侵权责任编,对网络上的侵权责任也作出规定。

5.见义勇为免责

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6.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7.禁止高利放贷

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8.保护个人信息

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是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是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是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9.增加遗嘱形式

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10.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扩展阅读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持续至民法典施行后,该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条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有规定,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更有利于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更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除外。

『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全文发布有哪些意义

让学习更容易

在没有汇总成典以前,这些内容也都存在,各个编目也都会细分,因为单独立法,反而有点碎片化不容易学习,需要后天自行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所以会有民法比刑法内容多的错觉。

从深度来说,每个部门法都没有尽头一说,但从广度来说的话,分散立法要比汇总成民法典要宽泛很多,这是因为没有统一确切的划分标准,比如大家都会讨论民商分立还是民商合一,框架里有还是没有商法相关内容。

而民法典实施以后,就不需要考虑这些了,直接整理目录就能搭建一个基础框架,不怕说自己搭建的体系合别人不一样,有汇总的民法典在那里,就算错了也只是理解上的错误,不会是方向性的错误。

从总体上构建体系,再深入学习各编,然后再回到整体结构上,这样一个总分总学习完之后,起码能拿民法知识来唬人了

『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几条

民法典一共有1260条。民法典是包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的网络民法丛书。

『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什么会议通过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内被称为“社会生活容的网络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扩展阅读: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网络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颁布大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4]

立法经过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后,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立法活动被终止。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现行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加之对民法草案认识分歧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终被搁置下来。

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6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民法总则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来,预期6月份能够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2]

2016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新增离婚冷静期[3]。12月23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12月23日,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体现对合同的保护,二审稿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共分为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它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对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作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并规定了侵权责任、权利被削弱、减损或受到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护,被称为“新时期人民权利宣言”。

在保留的基础上新增加了148个条文,占比在11%。具体到各编为物权编新增12条,合同编新增70条,人格权编新增43条,婚姻编新增8条,继承编新增7条,侵权责任编8条。

热点内容
湖南劳动法岳父岳母丧假 发布:2025-08-29 07:14:22 浏览:755
黑龙江法官张新 发布:2025-08-29 07:08:18 浏览:704
司法所记录 发布:2025-08-29 06:59:41 浏览:909
劳动法第41条内容 发布:2025-08-29 06:59:40 浏览:869
合同法注册资金5倍 发布:2025-08-29 06:31:16 浏览:669
微博转发图片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9 06:19:03 浏览:847
错时上下班制度涉及的劳动法问题 发布:2025-08-29 06:14:15 浏览:833
涪陵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29 06:03:45 浏览:899
花样直播管理秩序条例 发布:2025-08-29 06:03:41 浏览:258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责任事项 发布:2025-08-29 06:02:11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