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微博转发图片法律责任

微博转发图片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8-29 06:19:03

❶ 微博转发量多少算造谣违法犯罪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诽谤罪的定义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犯罪对象是自然人。
在犯罪客观方面,诽谤罪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这包括言语散布和文字散布两种方式。散布的虚假事实应当是完全虚构的,并且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
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此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在主观方面,诽谤罪必须是故意的,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在微博上捏造发布虚假信息,造成他人名誉受损就属于造谣行为。如果造谣的信息转发量超过500次,造谣人不但需要承担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还涉嫌构成诽谤罪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法院公安联合扣车 发布:2025-08-29 09:01:56 浏览:905
投标授权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9 08:22:43 浏览:823
淮安的法院 发布:2025-08-29 08:13:58 浏览:455
司法不平原因 发布:2025-08-29 08:11:17 浏览:670
道德与法治婚外情篇 发布:2025-08-29 08:11:16 浏览:424
司法机关与执法机关 发布:2025-08-29 08:11:10 浏览:36
司法蓝的颜色 发布:2025-08-29 07:58:05 浏览:226
法律顾问在基层作用 发布:2025-08-29 07:57:33 浏览:373
2020法硕法学 发布:2025-08-29 07:47:40 浏览:27
理财产品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29 07:36:13 浏览: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