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考试人格权

司法考试人格权

发布时间: 2021-11-28 03:37:47

Ⅰ 有零基础通过司法考试的体验吗

至少需要一年的备考时间,要不然书都看不完,重点永远是重点,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法要好好掌握,一些小法考试只有一、二分的可以忽略不看,重点是多做题,不然你以为会,其实到考试时发现很多都拿不准,仅供参考

Ⅱ 2017司考怎么复习,厚大or瑞达

三校名师2017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自由是法理学的逻辑起点,保障自由是法律的首要功能。
按照康德的看法,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分为感性王国和理性王国,在感性王国,即自然界,受因果律的支配,不存在自由因果律可以不断的回溯,最终找到第一因,这个第一因是什么,不可知。康德悬设为上帝。但是在理性王国,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第一因,为了归责。必须悬设意志自由,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个人没让渡了自己部分的自治权,组成了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最高限度的功能和最低限度的功能是保障人的自由。个人没让渡的属于私域或者已域,让渡了的属于公域。自由人经同意让权利的契约:宪法。然后以宪法为根据成立国家。宪法是政府的组织法。
2.民法以维护私域中人的自治权为首要功能。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私法自治,自治的前提条件是有行为能力。行为能力的判准是精神的状况,精神状况的判准是年龄,当然年龄是目前技术条件上我们能找到最不坏的标准,就像秦代找到最不坏的的标准是身高一样。如果技术发达到可以精确测度理性的程度,就不必用年龄,用仪器直接测量就好。基于此,民法中就得先探讨民事主义。民事主体在私域中享有一系列权利,这些权利从三种基本权利衍生而来:自由、生命、财产、生命的繁衍需要男女结合,人类的成长抚养基于此必须结成稳定的家庭,因而有《婚姻家庭法》。人的生命需要活得有尊严,因而必须有《人格权法》。人要生活下去,必须有基本的用物品。基本有用物品的获取、持有,需要有分配正义,因而有《维权法》,人不可能给自给自足,需要交换,因而有《合同法》。人使用自己的权利,难免产生外部性,外部性有正负,负外部性需要内部化,因而有《侵权责任法》。
3.刑法以限制国家的刑罚权为手段,进而达到保障人权的最终目的。
刑法本质上是一种命令或者禁止,要求人们作为(如遗弃罪)或者不作为(如杀人罪)。刑法要探讨的问题是群域(国家公权力)对私域(私人权利)的限制问题。国家权力对私域的限制要具有正当性,在自由主义者看来,能够征成国家刑罚正当性的原则只有伤害原则和冒犯原则以及受限制的家长主义原则。凡是经得起正当性检验的命令或者禁止,必须明确,必须见诸条文,是为罪刑法定。一个理性人如果违背法律损害法益、冒犯他人,必须得到刑罚的强制,这种强制必须与其侵害法益的大小成正比,贯切平等原则,是为罪刑相适应。平等意义上,死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但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因果关系采用条件说。如果一个理性的人,自愿受冒犯,则属于私域问题,属于个人自治范畴,刑法不应该干涉。
4.行政法以限制行政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权为目的。
行政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可能侵犯私域的是行政权。因而规范约束刑侦权对于保障自由而言至关重要,因而有行政法。行政法就是要为行政法的行驶设置规则,使其不得滥用。行政法的目的在于限权遵遁法无授权即禁止原则。但是授权给行政机关的法律有可能是恶法,私域的自由仍然得不到保障。此时,就需要有一种机制,;来保证法律的为良法。此时需要有立法程序,需要有民主原则。但民主原则有可能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因而需要有对法律的和宪性审查机制。
5.诉讼法是解决纠纷的程序规则,是对司法权的限制。
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是一个客观存在。纠纷可能是发生在民于民之间,也可能发生在民与官之间、还有可能发生在民与法之间,因而需要四种诉讼:民告民的民事诉讼、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官告民的刑事诉讼,民告法的宪法诉讼。故需要诉讼法。诉讼法是设定程序规则对司法权的限制。诉讼的基本原则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需要证明,但无法客观复原,所以证明必须设定证明标准,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为优势证据规则(中国称高度盖然性规则),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则为排除合理怀疑规则。司法是用一般性的规则对具体纠纷的解决。一般性规则和个案事实之间的空隙,空隙需要缝合,故需要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解释推理需要规则。

Ⅲ 财产性人格权与人身性人格权的概念,特征谢谢!

财产性人格权在知识产权中最明确体现,可以看看司法考试的三大本中有明确记录!

Ⅳ 法科学生光学《刑事诉讼法》是远远不够的,司法考试最喜欢考的是解释。那么请问刑事诉讼法相关解释有哪些

1.自由是法理学的逻辑起点,保障自由是法律的首要功能。
按照康德的看法,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分为感性王国和理性王国,在感性王国,即自然界,受因果律的支配,不存在自由因果律可以不断的回溯,最终找到第一因,这个第一因是什么,不可知。康德悬设为上帝。但是在理性王国,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第一因,为了归责。必须悬设意志自由,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个人没让渡了自己部分的自治权,组成了国家和社会。国家的最高限度的功能和最低限度的功能是保障人的自由。个人没让渡的属于私域或者已域,让渡了的属于公域。自由人经同意让权利的契约:宪法。然后以宪法为根据成立国家。宪法是政府的组织法。
2.民法以维护私域中人的自治权为首要功能。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私法自治,自治的前提条件是有行为能力。行为能力的判准是精神的状况,精神状况的判准是年龄,当然年龄是目前技术条件上我们能找到最不坏的标准,就像秦代找到最不坏的的标准是身高一样。如果技术发达到可以精确测度理性的程度,就不必用年龄,用仪器直接测量就好。基于此,民法中就得先探讨民事主义。民事主体在私域中享有一系列权利,这些权利从三种基本权利衍生而来:自由、生命、财产、生命的繁衍需要男女结合,人类的成长抚养基于此必须结成稳定的家庭,因而有《婚姻家庭法》。人的生命需要活得有尊严,因而必须有《人格权法》。人要生活下去,必须有基本的用物品。基本有用物品的获取、持有,需要有分配正义,因而有《维权法》,人不可能给自给自足,需要交换,因而有《合同法》。人使用自己的权利,难免产生外部性,外部性有正负,负外部性需要内部化,因而有《侵权责任法》。
3.刑法以限制国家的刑罚权为手段,进而达到保障人权的最终目的。
刑法本质上是一种命令或者禁止,要求人们作为(如遗弃罪)或者不作为(如杀人罪)。刑法要探讨的问题是群域(国家公权力)对私域(私人权利)的限制问题。国家权力对私域的限制要具有正当性,在自由主义者看来,能够征成国家刑罚正当性的原则只有伤害原则和冒犯原则以及受限制的家长主义原则。凡是经得起正当性检验的命令或者禁止,必须明确,必须见诸条文,是为罪刑法定。一个理性人如果违背法律损害法益、冒犯他人,必须得到刑罚的强制,这种强制必须与其侵害法益的大小成正比,贯切平等原则,是为罪刑相适应。平等意义上,死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但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因果关系采用条件说。如果一个理性的人,自愿受冒犯,则属于私域问题,属于个人自治范畴,刑法不应该干涉。
4.行政法以限制行政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权为目的。
三校名师2017年司法考试:法理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行政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可能侵犯私域的是行政权。因而规范约束刑侦权对于保障自由而言至关重要,因而有行政法。行政法就是要为行政法的行驶设置规则,使其不得滥用。行政法的目的在于限权遵遁法无授权即禁止原则。但是授权给行政机关的法律有可能是恶法,私域的自由仍然得不到保障。此时,就需要有一种机制,;来保证法律的为良法。此时需要有立法程序,需要有民主原则。但民主原则有可能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因而需要有对法律的和宪性审查机制。
5.诉讼法是解决纠纷的程序规则,是对司法权的限制。
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是一个客观存在。纠纷可能是发生在民于民之间,也可能发生在民与官之间、还有可能发生在民与法之间,因而需要四种诉讼:民告民的民事诉讼、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官告民的刑事诉讼,民告法的宪法诉讼。故需要诉讼法。诉讼法是设定程序规则对司法权的限制。诉讼的基本原则为: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需要证明,但无法客观复原,所以证明必须设定证明标准,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为优势证据规则(中国称高度盖然性规则),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则为排除合理怀疑规则。司法是用一般性的规则对具体纠纷的解决。一般性规则和个案事实之间的空隙,空隙需要缝合,故需要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解释推理需要规则。

Ⅳ 司法考试 自己编的题目求指教

您好:
在司法考试中遇到问题,欢迎登陆我们网站的论坛,我们的专业辅导团队会第一时间为您做出权威解答。点击我的红色图标即可进入网站。
祝您好运!

Ⅵ 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

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

  1. 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 债权,债的概念和特征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能权利和义务关系。

  3. 人身权,人身权的概念,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与其生命和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4.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成果权,是指智力成果的创造人和工商业生产经营标记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5. 财产继承权,财产继承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权利。

Ⅶ 民法上所使用的传统的人格权范畴是什么

我的看法:学习法学,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为生存而学
没有饭碗,就没饭吃。生存,这是最现实的问题。学习法学可以有饭吃,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要通过司法考试。如果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很可能成为每年法学就业排行榜的背景了。当然,你可以考公务员或者彻底转行,也可以有饭吃,不过,吃不了法律这碗饭了。

二、为赚钱而学

如果你家境平平,甚至家徒四壁,能吃苦,能努力,去做律师不是挺不错的。虽然起步困难,但从长期来看,还是有前途的。没有谁一开始就有案源,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慢慢来,等到机会合适,那就不是一个级别的了。我一个同学,本科毕业,就去北京做律师。八年了,现在买房了,单位给配了车,准备生二胎。他大学每月就几百的生活,我是一直看在眼里的。

三、为学术而学
没错,有的人家境较好,有着较为丰裕的生活条件,从来不会为生活发愁,他们就是最适合做学术的人群。看看西方那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大多家境优越或者有贵妇资助,当然,卢梭是个反例。

四、为学而学

这部分人,属于人云亦云,为了拿个文凭而学,而且,对法律也不感兴趣,大学基本是玩过来的。不过,也不影响啥。因为毕业之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有个同学,大学玩过来的,四级好像都没过,毕业后,先去做村官,后来去了司法局,又去了市委,找谁说理去。

以上是几点为什么而学的总结,不一定全面,但我身边各种例子都有。

Ⅷ 一般人格的司法考试题

七、(本题25分)
案情:甲系某大学三年级女生。2003年5月5日,甲到国际知名连锁店乙超市购物,付款结账后取回自带的手袋,正要走出超市大门时,被超市保安阻拦。二保安怀疑甲携带了未结账的商品,欲将甲带到超市值班经理办公室处理。甲予以否认,争执过程中引来众多顾客围观。后在经理办公室,甲应值班经理要求出示了所买商品及结账单据。值班经理将甲自带的手袋打开检查,并叫来女工作人员对甲进行了全身搜查,均未查出未结账的商品,遂将甲放走。事后,甲在超市被搜身的消息在本校乃至其他高校传开,甲成了倍受关注的“新闻人物”,对甲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出现了失眠、头晕等症状,无法继续学业,医生建议其做心理治疗。甲认为乙超市侵害了自己的人格权,遂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乙超市赔偿精神损害10万元。
本案双方的主要事实争议是:乙超市在对甲进行全身搜查时,是否强令甲脱去了内衣。对此,双方均未提出充分的证据。双方的主要法律争议是:超市在每年失窃数额巨大的情况下,是否有权对顾客进行搜查。乙超市认为自己在超市内己张贴告示,保留对顾客进行搜查的权利。一审法院认为乙超市不能提出没有强令甲脱去内衣进行搜查的证据,故对脱衣搜查的事实予以认定;认为乙超市的搜查行为侵犯了甲的人格权,且侵权情节恶劣,后果较为严重,同时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判决被告赔偿精神损害11万元。乙超市不服,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除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乙超市强令甲脱内衣进行搜查的事实证据不足外,对一审认定的其它事实予以维持,酌情改判乙超市赔偿甲精神损害1万元。甲对二审判决不服,以赔偿太少为由,申请再审,请求将赔偿数额改为11万元。
问题:
1.请就本案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申请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本案发生后社会反响颇大,引发了不少议论,主要涉及精神损害赔偿、法官自由裁量、人格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安保措施等诸多法律问题,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论述。
答题要求:
1.第一问的分析应以法学理论、现行法律规定为依据;
2.第二问的论述应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消费者的人格权应当受到保护,不但各种具体人格权,而且一般人格权也应受到保护。本案中,侵害的是何种人格权?我认为并非名誉权或是身体权。因为,名誉权的损害结果必须是使原告的名誉降低,即受害方的人品、才干、信誉等的客观社会评价降低。而本案发生时,仅有原告方与被告方的工作人员在场,被告方并未当着第三人实施搜身行为。而身体权主要是指身体安全和完整性不受侵害的权利,本案中并未造成受害人的身体损伤,故也不构成身体权的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属于一般人格权的范畴。
一般人格权,是相对于具体人格权而言的,是以民事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标的的总括性权利,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概括和决定其具体人格权的一般人格利益。我国《宪法》第37条、第38条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也确立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法治国家以人权保障为理念,我国宪法规定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落实到民法上就是一般人格权的保护。
一般人格权是一种总括性权利,需要法官作出裁判时,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形,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审慎地作出决定,以弥补成文法的局限。这无疑能够增强法律的弹性和灵活性,解决新型纠纷,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挑战。

Ⅸ 司法考试神题:被剪视如生命的头发构成侵犯生命权吗

何为生命权?
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性命维持和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关系到生命存活的权利。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那么,剪头发以后,会不会失去健康?失去生命?
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因此,我认为不构成侵犯生命权。
另外,从侵权法的角度看,侵犯人的主观认识中,一般不会认为剪别人头发,就会损害他人生命健康。
保持一个理性人的态度,就容易分析了。

Ⅹ 荣誉权属于人格权还是身份权

学术上有关于荣誉权属于人格权或身份权之争,我认为,荣誉权属于人格权。
理由如下:
首先要注意身份权中所指的身份是指:民事主体在特定的家庭或亲属团体中所享有的地位或资格,具体包括:亲权(如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保护权)、亲属权(赡养、抚养)、配偶权(同居权、忠诚权)等。身份权也称亲属权。
而荣誉权所产生的身份与身份权所指的身份是不同的概念。荣誉室一种积极的社会评价带给民事主体精神上的满足、人格利益的充实、及社会评价的提高。这符合人格权的基本属性。

热点内容
追男律师 发布:2025-08-27 01:07:21 浏览:951
经济法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发布:2025-08-27 01:07:07 浏览:879
浦东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27 00:47:36 浏览:380
二胎超生法律咨询 发布:2025-08-27 00:42:44 浏览:387
社会与法普法一线 发布:2025-08-27 00:37:57 浏览:764
规章制度管理员 发布:2025-08-27 00:12:27 浏览:576
法律知识我知道黑板报 发布:2025-08-27 00:09:05 浏览:889
法院案卷整理 发布:2025-08-27 00:07:50 浏览:984
霞山法院执 发布:2025-08-27 00:06:33 浏览:108
法官下判决不同意 发布:2025-08-27 00:06:27 浏览: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