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民事主体是

民法典民事主体是

发布时间: 2021-12-05 07:51:25

民法典可以成为民事主体的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民事主体主要有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② 民法典的主体

《民法典》的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公民(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③ 民法典第19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④ 民法典规定可以成为民事主体的是

民法典规定可以成为民事主体的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⑤ 民法典19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

民法典192条是关于诉讼时效方面的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是133条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⑥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怎样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典》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1、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3、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4、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5、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该遵循原则是: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绿色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⑧ 民法典22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

1.民法典第226条是指: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⑨ 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什么和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二条的规定,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

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热点内容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时间 发布:2025-08-24 01:59:34 浏览:42
收据能起到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4 01:46:27 浏览:878
通知属于行政法规吗 发布:2025-08-24 01:43:18 浏览:824
上海司法曹 发布:2025-08-24 01:36:03 浏览:867
2018最新劳动法关于工伤 发布:2025-08-24 01:33:45 浏览:808
经济法关于合同的问题 发布:2025-08-24 01:33:03 浏览:957
行政法治原则作用 发布:2025-08-24 01:33:02 浏览:228
企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种类 发布:2025-08-24 01:25:44 浏览:450
司法救助决定书 发布:2025-08-24 01:25:38 浏览:874
建设法治军营做的工作 发布:2025-08-24 01:14:56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