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赵某

民法典赵某

发布时间: 2021-12-05 08:57:20

① 赵某有一处房一辆车的名字自己的名下按照规定赵某对自己的房产和汽车依法享有

这个赵某对自己的房产和汽车依法享有主权。这主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侵犯。

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

2、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07年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限制取消,只要公司认为可以的且使用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的均可认定为固定资产,按照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

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并按照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② 根据《民法典》规定,老人留下好几份内容抵触的遗嘱,其中还有公证遗嘱,是不是

如果多份遗嘱内容相抵触,有公证遗嘱的,公证遗嘱具有高于其他遗嘱的法律效力,按照公证遗嘱进行处理。办理公证遗嘱须由遗嘱人亲自到公证机关口述或书写遗嘱,公证人员要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査,在确认其有效性后,由公证员出具《遗嘱公证书》。

经公证的遗嘱由公证员和遗嘱人签名并加盖公证机关公章,制成一式两份,分别由公证机关和遗嘱人保存。公证遗嘱的变更和撤销也须经过公证机关。同一继承有几个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同时存在时,以公证遗嘱为准。

(2)民法典赵某扩展阅读

(一)遗嘱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

(二)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名称、数量、所在地点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

(三)对财产和其他事务的具体处理意见;

(四)有遗嘱执行人的,应当写明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五)遗嘱制作的日期以及遗嘱人的签名。

遗嘱中一般不得包括与处分财产及处理死亡后事宜无关的其他内容。

③ 根据民法典怎样判决啊急急急

一、猪归还赵,钱某属于不当得利,赵某可以补偿这几日养猪的费用
二、关于母猪受伤,需要拿出证据,如证据表明,确有伤害,可以赔偿,反之,则不赔
三,小猪归钱某所有
个人一点观点

④ 赵某被宣告死亡,后回家乡后申请归还已被儿子继承的房产

赵某有权要求儿子归还继承的房产。《民法典》第50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死亡宣告。第53条规定: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依照本法第六编取得其财产的民事主体返还财产;无法返还的,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⑤ 赵某留下几份内容抵触的遗嘱,其中还有公正遗嘱

这就要精确判定哪些才是他本人的真正意愿,真实反应他在意识清楚时的真实意识,这个是专业人士的事情。

遗嘱确立人留下多份遗嘱的,原先的规定是以公证遗嘱效力最高,民法典实施后以最后订立的合法遗嘱为准,都有明确规定,乱不了。

继承法中的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处理个人财产,至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意思表示,它可导致遗嘱继承的开始。真实合法的遗嘱的效力,即按照遗嘱人在遗嘱中所写明的方式分配遗产,而不受法定继承中的继承顺序的限制。

(5)民法典赵某扩展阅读:

我国《继承法》第19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一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遗嘱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的,不能有效。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继承人是否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应按照遗嘱生效时该继承人的具体情况确定。

⑥ 婚前明知自己患有艾滋,当仍然隐瞒,这样的举动在法律中如何定性

艾滋病是一个传染性非常强的病了,而且艾滋病也是没有治愈的可能性的。所以说我们对艾滋病都是谈之色变,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上海有一个男子江某,他跟自己的老婆李某结了婚之后,才告诉自己的老婆自己患有艾滋病。李某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生气,于是就报了警。

我们国家也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得了艾滋病之后是不能够去瞒着别人做出性行为或者是恶意传播。而且艾滋病也是会传染给自己的后代的。虽然说李某并没有被传染,但是他还是非常的生气。而他们的婚姻也是依照《民法典》 被撤销了。

但是他要知道的是他跟李某发生了性行为,艾滋病也是会传染给李某的。所以说在婚前进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很多人认为自己跟对方是青梅竹马,或者是非常的清楚对方的为人。但不管怎么样,在结婚之前还是要做出婚前体检的。

⑦ 不承担责任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代理行为

A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能否作为他人的代理人?


简要案情:张某系从事茶叶零售的个体户,因交通事故受伤住院,期间张某委托其17岁的外甥李某(暑假放假独自在家)去其经常进货的福建某地购买茶叶。李某到达福建某地后与茶叶批发商刘某签订了购买4万元的茶叶的合同。合同签订后不久,该茶叶价格大幅下降。张某遂以李某为未成年人其代理行为无效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其与刘某所签订的茶叶买卖合同。

一、针对本案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的主张成立,合同应当依法解除。因为李某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除了可以从事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况相适应的法律行为外其他法律行为都应当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签订买卖合同这种复杂的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明显超过了一个17岁的未成年人应有的认知、理解能力。李某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而与刘某签订买卖合同,因此,该合同无效,应当解除。

第二种意见认为,该合同有效,不应当解除,张某应当按照约定依法履行合同。虽然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只能从事纯获利的法律行为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法律行为。但是刘某基于善意、合理的信赖(李某长相较老成,一般人都会认为其年龄在二十岁以上)与代理人李某签订的合同应当有效,被代理人张某应当履行合同。

二、第一种意见认为合同无效,其理由不成立。

其给出的理由是李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李某签订买卖合同的行为超出了其作为一个17岁的未成年人应有的认知、理解能力,该法律行为未经李某法定代理人同意,所以合同无效,应当解除。事实上第一种意见没有理清本案的两个法律关系,造成法律关系的混杂。本案存在两个法律关系,第一个法律关系是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委托授权关系,第二个法律关系是张某与刘某之间买卖合同关系。

张某用第一个法律关系中李某法定代理人的抗辩理由对抗第二个法律关系的相对人刘某,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即使张某主张合同无效,也应该以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未经李某法定代理人同意而无效,再以李某不具有代理权进而主张买卖合同无效。

第一种意见的本质是在解决这样的问题,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否能够作为他人的代理人。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对此没有具体的规定。应当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作为他人的代理人,并且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作为他人的代理人可以不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意。因为代理的效果是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所为的法律行为如同本人所为,代理人行为的结果由本人承担。不用承担代理行为的结果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代理人来说虽不是很有利,却也是“中性”或者“无利害关系”的行为。既然这种行为对他既没有法律上的利益,也没有法律上的不利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法律也就没有必要给予其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一般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的那种保护力度。

另外,根据代理权授予的独立性理论,授权作为独立行为,也不需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因此,应当认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作为他人的代理人可以不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同意。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也基本持这种观点。如《德国民法典》第165条规定:“代理人所为或者所受的意思表示的效力,不因代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受影响。”;《日本民法典》第102条规定:“代理人无须为能力人。”,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04条规定:“代理人所为或者所受的意思表示的效力,不因代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受影响。”其立法理由书写到:“因代理人所为或者所受意思表示其效力及于本人而不及于代理人,虽代理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为或者所受之意思表示,并不因此而妨碍其效力。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亦得为代理人为法律行为。此本条所由设也。”

三、第二种意见虽然主张合同有效,但其理由也不成立。

因为在行为能力问题上,并不存在善意第三人的保护。法律之所以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从事的超出其应有认知水平的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同意,是为了保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免受不必要的损害。这种保护源自法律的直接规定,与对方当事人的善意或者恶意无关。即使一个未成年人看上去很像成年人,甚至该未成年人谎称自己是成年人,对方当事人也不能以善意信赖而主张合同有效。因此,他方当事人完全可能在没有任何过失的情况下信赖某行为的有效性,而该行为实际上因为行为人欠缺行为能力而无效。因此,刘某以善意信赖为由主张合同有效是不成立的。

综上所述,应当认为,李某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但其仍可以作为代理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并不影响张某与李某之间的委托授权,李某作为张某的代理人与刘某签订的茶叶买卖合同有效,该合同后果应当由张某承担,张某应当履行合同。

法官回应全职太太离婚获5万家务补偿,该案例是否在我国有法律规定

法官回应全职太太离婚获5万家务补偿,该案例在我国是有法律规定的。《民法典》意在补偿离婚中付出更多的一方,让更多承担了抚育子女、照料老年、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义务的一方,在离婚诉讼中获得倾斜性的补偿,这是在夫妻平等、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做出的微调,并不是“家务有偿化”,一些网友将这样的补偿类比保姆的工资标准,这本身是不合适的,是一种歪楼。

三、案例中判决陈某给付王某家务补偿款5万元。

法院经审理,一审判决双方离婚;孩子由王某抚养,陈某每月给付抚养费2000元,享有探望权;共同财产由双方平均分割。同时,有关王某的家务补偿请求,法院根据民法典第1088条规定,综合考虑双方结婚时间、双方所述生活情况等,判决陈某给付王某家务补偿款5万元。

⑨ 女子偷情时老公回家,情夫吓得从四楼跳下摔死,丈夫需要负法律责任

摔死,活该!其实这样的案例,不需要根据法律规定就可以判断是非的。男方回家,是否要考虑媳妇正在与他人约会?是否要告知自己的媳妇让情夫安全离开?是否要在自己家窗户下放个安全垫?这肯定不符合常理的,对吧!

写在最后:

今天就给大家聊这些,有类似法律问题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快回复大家。“四哥有法说”愿意做大家的知心朋友!

⑩ 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构成何罪说明理由。

《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遇到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和处于其他危难情况下,“应当立即救助”。
公安机关有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义务。人民警察在行使自己的职权和履行职责的同时,当发现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处于危难的情形下,应当履行法定的救助义务。
题中的警察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观上未履行职责义务,即未用警车送陈某去医院,致使陈某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围观群众请求赵某打急救电话,但他说,急救号码墙上就有,主观上为过失构成,涉嫌玩忽职守罪。

热点内容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时间 发布:2025-08-24 01:59:34 浏览:42
收据能起到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4 01:46:27 浏览:878
通知属于行政法规吗 发布:2025-08-24 01:43:18 浏览:824
上海司法曹 发布:2025-08-24 01:36:03 浏览:867
2018最新劳动法关于工伤 发布:2025-08-24 01:33:45 浏览:808
经济法关于合同的问题 发布:2025-08-24 01:33:03 浏览:957
行政法治原则作用 发布:2025-08-24 01:33:02 浏览:228
企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种类 发布:2025-08-24 01:25:44 浏览:450
司法救助决定书 发布:2025-08-24 01:25:38 浏览:874
建设法治军营做的工作 发布:2025-08-24 01:14:56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