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媒介

民法典媒介

发布时间: 2021-12-05 15:54:24

㈠ 关于民法中传达人的误传

  1. 传达错误

    此问题看传达人之误传系传达人之故意抑或过失。若为传达人之过失,因传达人并无做出意思表示之权限,其实质无异于表意人本人陷入错误,应适用重大误解制度,表意人得请求撤销之。反之,若为传达人之故意导致表意人陷入错误,其实质为不可归责于表意人的原因,其情形与无权代理类似,应类推无权代理的归责,由传达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另外,就传达错误而言,我国大陆民法尚未有较为详细之规定,可参考台湾民法典。

    台湾《民法典》第88条规定:“意思表示之内容有错误,或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为意思表示者,表意人得将其意思表示撤销之。但以其错误或不知实情,非由表意人自己之过时者为限。

    当事人之资格或物之性质,若交易上认为重要者,其错误,视为意思表示内容之错误。”

    台湾《民法典》第89条之规定:“意思表示,因传达人或传达机关传达不实者,得比照前条之规定,撤销之。”

    台湾《民法典》第170条之规定:“无权代理人以代理人之名义所为之法律行为,非经本人承认,对本人不发生效力。”

  2. 没有传达

    此问题系有相对人之意思表示达到。在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时,若为非对话方式,则要求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到达意思为抵达相对人可控制之范围内,至于相对人是否知悉在所不问。若为对话方式,则需相对人了解。不论哪种,意思表示均需经过做成、发出、达到(或了解)之过程。此问题可参考我国大陆《合同法》中关于邀约、承诺部分的条文。因我国尚出台民法典,合同法中总则部分暂代替民法总则适用。另外,可参考台湾《民法典》第94条、95条之规定。

    台湾《民法典》第94条:“对话人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相对人了解时,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95条:“非对话而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达到相对人时,发生效力。
    但撤回之通知,同时或先时到达者,不在此限

    表意人于发出通知后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或其行为能力受限制者,其意思表示,不因之失其效力。”

    因此,若为传达人仅有传达之权限,若传达迟延,则应由表意人承担其未适时传达的危险。若传达人具有受领意思表示之权限,则传达迟延、误传或根本不传达于相对人的危险,应由相对人承担之。

㈡ 2020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了

是的,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2月11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依次为:新冠肺炎、抗疫、复工复产、民法典、网课、双循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抗美援朝70周年、六稳六保、嫦娥五号。

据了解,“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提取、筛选而获得的。语料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11月底国内15家报纸、12个电视台和7个电台的节目、2个门户网站,数据规模10余亿字次,代表了中国主流媒体的关注焦点。

(2)民法典媒介扩展阅读:

部分“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解读

一、复工复产

2020年2月3日,中央提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全国各地陆续吹响复工复产号角,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中国经济逐步重启。3月4日,中央强调“根据疫情分区分级推进复工复产”。

4月8日,中央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全国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二、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目前最长的、拥有法律条文最多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㈢ 《民法典》新增中介服务合同的规定,并明确禁止“跳单”

近日,知名自媒体网红“小小莎老师”( 抖音600多万粉丝,目前作品已删,掉粉100多万) 购买宝安中粮澜山总价1500万房子,跳开贝壳平台全程服务的中介小菇凉,私下与业主达成交易,并且反手向贝壳公司投诉该中介,让法务要求中介道歉。事情发生后在深圳房产中介圈炸了锅,众人纷纷谴责该网红的"跳单"行为。
其实,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明确跳单后果。
跳单,一般指买家跳开中介,利用中介提供的房源信息、交易机会,直接与业主达成交易,以达成省去大额中介费用的目的。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了“跳单”行为的法律后果: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以前的合同法中是没有关于“跳单”的法律规定的,只能依据双方合同约定。《民法典》新增中介服务合同的规定,并明确禁止“跳单”。
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生效后,即便合同双方未约定跳单行为,当事人构成“跳单”的,中介公司也可以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五条的规定,直接要求委托人支付报酬。
像上述这种做法很明显是一种很不诚信的行为,如果不认可其服务,可以换他人服务,而仅仅是为了中介费,而不重视别人的劳动付出,强行跳单,只能说明个人人品有问题。
服务的价值应该值得尊重,一味心思去 钻营贪便宜,其本身价值观存在一定缺陷。

㈣ 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哪些新词吸引了你的注意力

2020传媒十大新词语是依据国度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动用语言音问拍卖技艺,粘结末代人造认账收获的。语言来源于2020年1月1日至11月底的主流报章的文章、20家电台和电视台的剧目、4家门户网站,数据局面近19亿字次,代表了我国主流传媒的关怀备至的语言特点。

天问一号,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横亘神州自主展开行星探测第一步。双循环,为推涛作浪划算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境内大循环往复为重头戏、境内列国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进步格局应时而生。无触发配送,为涵养用户和球手安如泰山、满足万众基本生存需求,各物流、外卖阳台陆续搞出无触发配送服务,智能取餐柜、无沾手配送软件、无人配送机器人借水行舟而起,为休戚相关商海带动最为谅必。

㈤ 民法典关于中介

民法典没有规定中介费是房东和房客一人一半。
中介费的多少,由谁负担,由委托人与中介公司在合同中约定。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条 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百六十三条 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中介人的报酬。

㈥ 民法典对找中介买房推出了哪一新规定

这项新规定就是买家如果绕开中介直接与卖房的签合同,也必须向中介支付相应的中介费用,这项规定在法律上保障了中介一方的合法权益。

㈦ 民法典第六章增加了哪些典型合同

《民法典》增加了下列典型合同: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中介合同、以及合伙合同等。其中保理合同的主体是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和保理人;物业服务合同的主体是物业服务人和业主;中介合同的主体是中介人和委托人;合伙合同的主体是各合伙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七百六十一条
保理合同是应收账款债权人将现有的或者将有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人,保理人提供资金融通、应收账款管理或者催收、应收账款债务人付款担保等服务的合同。
第九百三十七条
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服务人在物业服务区域内,为业主提供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养护、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管理维护等物业服务,业主支付物业费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一条
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七条
合伙合同是两个以上合伙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的,订立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协议。

㈧ 媒体可以随便曝光吗


【法律分析】
媒体不可以随意曝光别人的隐私,如果随意曝光的话会涉及侵权行为。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及将它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之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之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隐私是自然人的个人事务,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个人事务,是相对于公共事务、群体事务、单位事务而言,是以具体的、有形的形式表现于外界的隐私,且以特定个人为活动的主体,如朋友往来、夫妻生活、婚外性行为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㈨ 民法典第九百六一条的内容是什么

关于中介合同来的:

民法典第自九百六十一条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条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

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百六十三条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中介人的报酬。

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中介活动的费用,由中介人负担。

第九百六十四条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但是,可以按照约定请求委托人支付从事中介活动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九百六十五条委托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务后,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机会或者媒介服务,绕开中介人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当向中介人支付报酬。

第九百六十六条本章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委托合同的有关规定。

民法典961条原文

热点内容
收据能起到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4 01:46:27 浏览:878
通知属于行政法规吗 发布:2025-08-24 01:43:18 浏览:824
上海司法曹 发布:2025-08-24 01:36:03 浏览:867
2018最新劳动法关于工伤 发布:2025-08-24 01:33:45 浏览:808
经济法关于合同的问题 发布:2025-08-24 01:33:03 浏览:957
行政法治原则作用 发布:2025-08-24 01:33:02 浏览:228
企业的法律责任有哪些种类 发布:2025-08-24 01:25:44 浏览:450
司法救助决定书 发布:2025-08-24 01:25:38 浏览:874
建设法治军营做的工作 发布:2025-08-24 01:14:56 浏览:831
法治是治理的 发布:2025-08-24 01:14:18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