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正当防卫

民法的正当防卫

发布时间: 2021-12-05 19:27:23

㈠ 正当防卫在什么法律规定的

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件: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针对自然人的;可能是对本人的,也可能是针对他人的;可能是侵害人身权利,也可能是侵害财产或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要件。
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
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而不是尚未开始,或者已实施完毕,或者实施者确已自动停止。否则,就是防卫不适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即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正当防卫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应受一定限度的制约,即正当防卫应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另一方面,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袭击,防卫人往往没有防备,骤然临之,情况紧急,精神高度紧张。一般在实施防卫行为的当时很难迅速判明不法侵害的确实意图的危险程度,也没有条件准确选择一种恰当的防卫方式、工具和强度来进行防卫。因此,只要不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都应当属于正当防卫。
关于防卫过当刑事责任的规定,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因为正当防卫行为是不法侵害引起的,是为了使被不法侵害者所侵害的客体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以“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民法典,可否对紧急避险行为采取正当防卫

不可以对紧急避险行为采取正当防卫,因为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是面对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一般都是面对自然灾害或者是其他情况,并不是不法侵害。

㈢ 民法典规定正当防卫应否负担民事责任

只要在正当防卫的范围内实施,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无限防卫权的享有者对加害人本人实施的任何防卫行为,包括致加害人死亡的行为都无需负任何责任,但超出此范围,如对加害人的亲友的伤害或者基于报复对其财物的损害都要负相应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一条 【正当防卫】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㈣ 新民法典上`破坏个财产,敲诈勒索,我能正当防卫吗

朋友你好!当发生破坏个人财产,敲诈勒索等等违法行为的时候,你当然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但是必须要主意不要防卫过当,比如说,在犯罪分子没有限制你的自由和造成生命危险的时候,不能用武器把对方重伤或致死,那些属於防卫过当

㈤ 民法典规定无限防卫是否承担民事责任

无限防卫权只要在正当防卫的范围内实施,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也就是说,无限防卫权的享有者对加害人本人实施的任何防卫行为,包括致加害人死亡的行为都无需负任何责任,但超出此范围,如对加害人的亲友的伤害或者基于报复对其财物的损害都要负相应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一条 【正当防卫】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㈥ 正当防卫在民法和刑法中的区别与应用

正当防卫在民法和刑法中的适用范围、应对案件、处罚方式和判定过程都有所不同。

1、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八条中仅阐述正当防卫后是否需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并未对正当防卫做概念上的定义。而刑法中除相应刑事责任外,还规定了正当防卫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比民法上解释的更细节。

2、执法实施的过程当中应对案件不同。民法中的正当防卫更多涉及民事侵权案件,而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多为犯罪刑事案件。

3、执法实施过程当中若判定不属于正当防卫,处罚方式不同。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一般多以经济补偿的形式为准,通过补偿将事态恢复至未被侵害时。

若刑法判定不属于正当防卫,刑法大多以维护治安和社会秩序为主,刑事责任一般多以刑事惩罚为主,而且惩罚较为严格。

4、防卫判定过程不同。

刑法中判定是否为正当防卫是需要国家机关判定,整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等,各类成本非常高,而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公民行使防卫权就可以解决大量民事纠纷,增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 行使防卫权利的行为人,由于其实施防卫时的环境要素有所差别,单一的法律无法较为全面的判定行为人的动机性。因此需要根据动机判断不同的法律适用原则,针对防卫人保障资金及财务权益方面,且上危害性较小的犯罪,会划归给民事侵权行为。

针对攻击性和伤害性更大的犯罪行为时,防卫人的防卫可能对侵害人造成一定的人身损害,这时就需要适用刑法的相关规定。由此可见,防卫目的的不同,对法律的认定和使用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热点内容
法治法治先锋 发布:2025-08-23 21:23:19 浏览: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15 发布:2025-08-23 21:18:45 浏览:359
济民法师图片 发布:2025-08-23 21:05:56 浏览:166
道德与法治强奸 发布:2025-08-23 20:40:49 浏览:957
合同法的解释第16条 发布:2025-08-23 20:37:05 浏览:71
合同法违法分包获利 发布:2025-08-23 20:36:31 浏览: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发布:2025-08-23 20:36:29 浏览:432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旅行中如果应按照 发布:2025-08-23 20:36:28 浏览:795
色达县司法局 发布:2025-08-23 20:20:46 浏览:561
特种行业劳动法 发布:2025-08-23 20:18:28 浏览: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