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商法学会
Ⅰ 钟秀勇提到的中国大陆民法学的最好的王毅是谁
一、钟秀勇提到的中国大陆民法学的最好的是王轶教授,是梁慧星最为出色的学生。王轶,河南镇平人,民法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二、主要著作有:
1、《物权变动论》,王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民法原理与民法学方法》,王轶,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3、《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王轶(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合同法新论·分则》,郭明瑞、王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王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中国民商法学会扩展阅读
一、钟秀勇,国家司法考试业内名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主编《民法》系列教材,2016成立北京瑞达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瑞达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签约主讲教师。著有《三校名师讲义》等法考培训教材。
二、我国迄今为止的民法学研究,在总体上呈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并且在进行制度性研究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法律的逻辑分析方法,由此导致了以下两个典型的缺陷:第一个典型缺陷是“自说自话”;第二个典型缺陷是“自我封闭”。
三、民法学界必须要致力于建构以下两个学术平台:其一,民法学界应当致力于建构中国民法学内部的学术平台,民法学者对相关问题所进行的讨论,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能够进行有效的批评和检证。其二,民法学界应该建构起民法学与民法学以外的其他法学学科,与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进行良性沟通和交流的学术平台。
Ⅱ 民商法学专业属于法学专业
民法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传统民法学的研究,其中包括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侵权行为法等法律领域的研究工作。民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本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大法学院最早在全国设立民法专业,编写了第一部民法学教材,并担负起为全国许多大专院校培训师资的任务。人大复校以来,本方向的教师参与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许多重要法律的起草,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博士生、硕士生和近千名高级法官。本方向在在下列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民法学
1、民法总则。佟柔教授生前曾经确立了民法的地位、调整对象和体系,这些观点一直成为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王利明教授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民法总则理论,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已完成了民法典体系问题的研究,并已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咨询报告。《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获得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
2、物权法。早在80年代,本方向即多次组织国有财产权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研讨,出版了《国家所有权研究》等一系列专著。近几年来,又出版了《物权法论》、《物权法研究》等著作,并承担全国人大法工委委托的“物权法专家建议稿” 、《国有资产管理法草案建议稿》等重要的立法建议稿的起草工作。本方向还组织全国的专家学者撰写出版《中国物权法疑难问题探讨》一书(共120万字)。在举世瞩目的《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本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及多名教授全程参与了物权法的制定过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极具说服力的说明和论证,并先后组织了10多次国际国内研讨会,对物权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些学者的许多观点和意见为物权法所吸收,有力地推动了《物权法》这一极其重要法律的制定和出台。
3、合同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方向便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了合同法课程,自90年代以来,在研究生中首先推行案例教学,出版了《合同法新论·总则》、《合同法疑难案件研究》、《违约责任研究》等著作,王利明教授是合同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4、人格权法和侵权行为法。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人格权法的专著和教材,多次承担有关人格权法的疑难问题、人格权的法律保护等研究项目。出版了大量专著。本方向最早开设侵权行为法课程,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侵权法的教材,并承担了司法部统编教材人格权法、侵权行为法的撰写工作。
Ⅲ 中国法学界的泰山北斗是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
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
高铭暄(1928.5.24-)男,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人。1951年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195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 ,兼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Ⅳ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的学科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科发端于1953年西南政法学院成立之初,是我校最早成立的法学学科之一。1979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居新中国政法院校之首。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本学科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5年,本学科成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重庆直辖后,1998年被确定为重庆市重点学科。1998年经国家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现学科带头人为赵万一教授和李开国教授。
五十年风雨兼程,半世纪沧桑更迭,本学科经历了草创——被撤销——复建——积极开拓——创新发展几个时期。改革开放之初,本学科组金平、杨怀英等均为民商法领域领军性人才,后继者李开国、黄名述、张玉敏、赵万一、陈苇、刘俊等绍继前贤,发扬光大,奠定了本学科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为中国民法学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在中国法学会的二级学会中,赵万一教授、张玉敏教授、陈苇教授和刘俊教授分别担任民法学研究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和社会法研究会的副会长。
本学科培育了新中国第一批民法人才,目前活跃在中国民商法学理论界、教育界、政界、实业界的一大批西政精英学子,如周强、梁慧星、王卫国等均与本学科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在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和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中,均有四位副会长师出本学科。
本学科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立法,推进中国法制化进程。金平教授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即参与《中国民法典(草案)》起草工作并担任第三次起草小组负责人,对《民法通则》的制定与通过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杨怀英教授于婚姻法领域卓越的学术地位以及对立法活动的影响力也获得了极高的学术声誉。本学科教师参加了中国主要单行民事法律如合同法、物权法、劳动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保险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咨询和论证工作并参加了重庆市和其他一些省市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工作。
本学科研究力量雄厚,近五年来共公开发表论文694篇(其中核心期刊378篇),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86本,承担项目5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
本学科下设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婚姻家庭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不动产法学六个研究方向,学科方向齐全,学科成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致力于民商法重大理论和实践性课题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学术研究始终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科是经教育部批准、西南政法大学于2006年自主设置的法学二级学科,在民商法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方向基础上发展而来,自2007年开始独立招收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培养生。该学科教师敬业精神强,梯队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共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9人,93.75%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的学位;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
本学科博导:张玉敏教授、张耕教授、李雨峰教授、孔祥俊教授、孙海龙教授。
学科带头人张玉敏教授是全国著名的知识产权法专家,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优秀教师。本学科积极参与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制建设,2005年,张玉敏教授、张耕教授、廖志刚副教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2007年,张耕教授、李雨峰教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孔俊祥教授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孙海龙教授为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自2005年以来,本学科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校级项目5项,横向合作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114篇,出版专著11部、教材4部,多次承办国际或国内学术研讨会。
本学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批重要教学成果。2005年,“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法教学改革”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知识产权法”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张玉敏教授主编的《知识产权法》2006年被评为司法部优秀教材。
Ⅳ 厉属中国法学会的媒体网站有哪些
Ⅵ 民商法方向哪位学者比较有名
王利民、梁慧星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内。现任中容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
梁慧星1944年1月16日生,四川青神人。中国著名民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2008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90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Ⅶ 中国法学会什么时候开始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2013年11月,党来的十八届三中自全会召开,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
Ⅷ 中国民商法律网的介绍
中国民商法律网是在王利明教授的倡议和主持下创建起来的。1998年,王利明教授刚从美国哈专佛大学进修回国,便属力主在法学院开办网站,以实现学术资源的有效利用。2000年6月,法学院开始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王利明教授便决定自筹资金在中心创办中国民商法律网,并确立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的宗旨:将网站建设成为学术思想的交流平台、学术研究的资源中心、学界成就的展示阵地以及中心建设的宣传窗口。
Ⅸ 民商法学和经济法学哪个更有前途
各有来优势,侧重不同。
1、从就业源上来看,民商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以及经济法学的就业情况比较好。
2、从实用来看,刑法学和民商法学实用性最强。
3、从考研录取难度上看,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以及国际经济法学录取难度最高。
其中民商法是目前法学中社会地位、职业声望和收入最高的一个专业。绝大部分民事和经济纠纷需要用民商法知识解决。
(9)中国民商法学会扩展阅读:
国家一流的法学高校有:
1、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法学院是在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老牌的法学强校,拥有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实力最强。
人大开设硕士点专业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
2、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院是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无论是“大法学”(包括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政治学、公安学等5个学科类)还是“小法学”其实力与研究底蕴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不错。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Ⅹ 民商法学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
民商法学和法律体系,这个概念表述不对。
你应该是想问民商法和法律体系,
民商法学和所版有法律学科之间的关权系和地位。
只能这么说,民商法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和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完整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