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致人民法

致人民法

发布时间: 2021-12-11 20:01:50

⑴ 要承担什么民事责任,致人损害如何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因伤害致人轻伤害以上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具体规定如下 :
一、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 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⑵ 吵架致人死亡案例使用民事法条

【案情简要】
被告何某文、朱某英与原告何某志及其母亲朱某日因互换土地引起纠纷。2013年9月22日,双方在当地村民委员会的主持调解下,已经达成调解协议。2013年9月28日,被告何某文、朱某英反悔认为该协议不公平,就到原告何某志家找朱某日论理并引起争吵,争吵中朱某日突然倒地不省人事,经送医院抢救后无效死亡。2013年9月30日,原告何某志与被告何某文、朱某英在当地派出所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由何某文、朱某英垫支赔偿款3万元,待法院判决确定赔偿款项后,多还少补。原告为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被告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合计约17多万元,扣除被告已支付的赔偿款3万元,仍须赔偿14多万元。被告提出反诉,请求原告返还其预支的赔偿款3万元。
【法院判决】
八步区法院审理认为,原告何某建、何某志、何某林以被告何某文、朱某英侵权提起诉讼,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侵权民事责任有四个要件,缺一不可。一是损害事实客观存在,这是民事责任的前提和依据;二是侵权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三是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损害事实必须是侵权行为造成的;四是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本案造成朱某日的死亡,损害事实存在。两被告的行为是否违法呢?本来两被告与朱某日、原告何某志在当地村委会的调解下,已达成调解协议,问题已获解决,但两被告违反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再次到原告家并与朱某日发生争吵,被告朱某英、何某文行为违法,主观上也有过错。对朱某日的死亡与两被告的行为是否有因果关系,是确定本案被告朱某英、何某文是否应当赔偿的关键。法院认为,朱某日的死亡主要与其本身存在的疾病或其特殊体质有关,两被告与朱某日的争吵,不会必然导致朱某日死亡的结果。但当时如果没有两被告与朱某日的争吵,朱某日未必一定死亡。被告朱某英、何某文与朱某日的争吵,造成朱某日死亡的结果,争吵是朱某日死亡的诱因,朱某日本身的疾病或其特殊体质是主要原因。因此,对朱某日的死亡,被告朱某英、何某文承担次要的责任。
关于原告请求的赔偿项目及赔偿数额,参照《2013年广西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的规定确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八步区法院确认原告请求各项赔偿数额符合法律规定的损失合计107375.7元,由被告朱某英、何某文赔偿3万元。被告朱某英、何某文已对原告预付赔偿款3万元,被告朱某英、何某文无需再向原告支付赔偿款。本案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不服提起上诉,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评析】
本案是一起因侵权人与受害人没有共同的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但其分别实施的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的后果,应当根据过失的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本案受害人朱某日的过错程度显然要比被告何某文、朱某英的过错程度要小,为什么不依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来判决承担责任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二人以上没有共同的故意或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受害人朱某日死亡的原因,一是其自身的疾病或其特殊的体质,二是被告与其发生争吵外因的刺激,由于上述二个原因的结合发生朱某日死亡的结果。本案八步区法院认为受害人朱某日的死亡,其自身的疾病或其特殊的体质是主要的原因,争吵外因的刺激是次要的原因。因此,作出被告何某文、朱某英承担次要责任的判决。对于原因力比例大小的判断应当注意,一般是直接原因的原因力大于间接原因的原因力,主要原告的原因力大于次要原因的原因力,与损害结果距离近的原因的原因力大于距离较远的原因的原因力。

⑶ 中国民法中打人判几年

民法不会规定判刑。刑期等是由《刑法》规定的。
殴打他人可能涉嫌的犯罪有: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寻衅滋事等等。
具体可以参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百三十四条
第二百九十三条

⑷ 民法典规定致人轻伤怎样就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了

首先呢,民法典属于民事法律,不会有关于刑事的规定。

刑事责任是否起诉,这是在刑诉法里的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的免予起诉的条件如下: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⑸ 如果故意致人伤残则适用什么法律,能适用民法吗还是刑法民法以及其他法都要适用

致残的肯定在重伤以上了,不可能仅仅适用民法,肯定会触犯刑律。刑法和民法都适用,刑法管的是坐牢的问题,而民法管的是赔钱的问题。如果行为非故意,并且积极赔偿,也是可以免除刑责的,故意的话那就绝对逃不掉了。

⑹ 民法通则上 无证驾驶致人伤害应该定什么罪

交通法规定,无证驾驶人员驾驶车辆,致人受伤负事故全部责任,事故严重的要处三年或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负带赔偿医药费,精神损失费,车辆损失费等一切费用。

热点内容
行政机关公众号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12:20:11 浏览:884
2018司法考试卷四真题 发布:2025-08-22 12:18:46 浏览:772
顺义法院法官照片 发布:2025-08-22 12:16:46 浏览:330
德治还是法治知乎 发布:2025-08-22 12:16:00 浏览:538
加盖公司印章的借据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12:11:05 浏览:990
房屋备案登记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2 12:02:19 浏览:936
景洪市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8-22 11:42:43 浏览:15
水泥厂保安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1:42:36 浏览:729
法官考试民事案例分析 发布:2025-08-22 11:42:27 浏览:295
简述经济法的独立性 发布:2025-08-22 11:41:49 浏览: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