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文安司法

文安司法

发布时间: 2021-12-13 17:20:58

❶ 国务院劳动监察投诉电话

地方劳动行政部门电话12333,国务院没有劳动监察,人社部设劳动监察局,人社部劳动监察局没有对外公开电话。

2003年,原劳动保障部申请开通了全国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专用号码“12333”,之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的通知》(劳社部函[2003]84号)、《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劳社信息函[2004]13号),对各级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建后,下发了《关于继续使用全国性公益服务号码12370与12333的通知》(人社信息函[2009]35号),明确12333用于向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12370用于公务员管理的业务政策咨询及公务员招考等服务。

(1)文安司法扩展阅读:

人社部劳动监察局主要职责

拟订劳动监察工作制度;组织实施劳动监察,依法查处和督办重大案件;指导地方开展劳动监察工作;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组织处理有关突发事件;承担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工作。

人社部劳动监察局机构设置

1、综合处

2、稽查和制度处

3、执法处

❷ 武汉市司法局劳教局地址

以下七个地方都属于武汉劳动教养局,你到哪一个地方?你问具体点,我告诉你怎么走,还有,武汉有汉口火车站和武昌火车站两个地方,你在哪一个火车站下车?

武汉市何湾劳教所(武汉市司法局何湾强制隔离戒毒所)

武汉市柏泉劳教所(武汉市司法局柏泉强制隔离戒毒所)

武汉市汉阳劳教所(武汉市司法局汉阳强制隔离戒毒所)

武汉市女子劳教所(武汉市司法局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武汉市汉南劳教所(武汉市司法局汉南强制隔离戒毒所)

直属教育大队

育新医院。

❸ 三国时期魏国的官员表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曹魏三征:王、胡遵、母丘俭
曹魏三公:王朗、锺繇、华歆
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悍将无敌-- 夏侯敦[字 元让]
文武双全--夏侯渊[字 妙才]
擎天之柱--张辽[字 文远]
忠义两全--乐进[字 文谦]
毅重之士--于禁[字 文则]
樊哙之勇--张郃[字 俊乂]
亚夫之才--徐晃[字 公明]
鬼神之勇--曹仁[字 子孝]
义薄云天--庞德[字 令明]
温文而雅--李典[字 曼诚]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汉相国曹参后代,小字阿瞒,任丞相,魏王。
曹嵩,字巨高,曹操父,夏侯敦叔父。灵帝时任大司农、大鸿胪,太尉。
曹腾,字季兴,嵩养父,中常侍大长秋。
曹德,操弟。
曹昂,字子修,操长子,丰愍王,张绣叛乱时战死。
曹琬,昂继子,丰愍王。
曹廉,琬子,丰愍王。
曹安民,操弟子,张绣叛乱时战死。
曹铄,操子,相殇王。
曹潜,铄子,相愍王。
曹偃,潜子,相怀王。
曹竦,铄继子,阳都乡公。
曹冲,字仓舒,操子,邓哀王。
曹琮,冲继子,平阳公。
曹据,操子,彭城王。
曹宇,操子,大将军,燕王。
曹奂,字景明,武帝孙,宇子,魏国末代皇帝,禅位给司马炎,废为陈留王,谥曰元皇帝。
曹林,操子,沛穆王。
曹纬,林子,沛穆王。
曹衮,操子,少好学,中山恭王。
曹孚,衮子,中山恭王。
曹玹,操子,怀王。
曹赞,玹继子,怀王。
曹壹,玹继子,怀王。
曹恒,壹子,怀王。
曹峻,字子安,操子,陈留恭王。
曹澳,峻子,陈留恭王。
曹矩,操子,范阳闵王。
曹敏,矩继子,范阳闵王。
曹焜,敏子,范阳原王。
曹干,操子,赵王。
曹上,操子,临邑殇公子。
曹彪,字朱虎,操子,楚王。
曹嘉,彪子,常山真定王。
曹勤,操子,刚殇公子。
曹乘,操子,谷城殇公子。
曹绍,郎中。
曹整,操子,叔父绍继子,郿戴公子。
曹范,整继子,悼公。
曹阐,范弟,叔父整继子,郿公。
曹京,操子,灵殇公子。
曹彬,蓟恭公。
曹均,操子,叔父彬继子,樊安公。
曹抗,均子,屯留公。
曹谌,抗子,屯留公。
曹棘,操子,广宗殇公子。
曹玉,朗陵哀侯。
曹徽,操子,叔父玉继子,东平灵王。
曹翕,徽子,东平灵王。
曹茂,操子,乐陵王。
曹彰,字子文,操子,少善射御,膂力过人,越骑将军,任城威王。
曹楷,彰子,任城王。
曹芳,字兰卿,楷子,继给曹睿,魏国第三代皇帝,被废为齐王。
曹植,操子,陈思王。
曹志,植子,济北王。
曹熊,字子建,操子,萧怀王。
曹炳,熊子,萧哀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太子,文皇帝。
曹睿,字符仲,文帝太子,
曹协,丕子,赞哀王。
曹寻,协子,赞殇王。
曹蕤,丕子,北海悼王。
曹赞,琅邪王子,蕤继子,文安王。
曹鉴,丕子,东武阳怀王。
曹霖,丕子,性粗暴,东海定王。
曹髦,字彦士,文帝孙,霖子,魏国第四代皇帝,后被废为高贵乡公。
曹启,霖子,东海定王。
曹礼,丕子,元城哀王。
曹悌,任城王楷子,礼继子,梁王。
曹邕,邯郸怀王。
曹温,任城王楷子,鲁阳王。
曹贡,清河悼王。
曹俨,广平哀王。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大司马,忠侯。
曹泰,仁子,镇东将军,假节,宁陵侯。
曹初,泰子,宁陵侯。
曹楷,泰弟,列侯。
曹范,泰弟,列侯。
曹纯,仁弟,仪郎参司空军事,高陵亭侯。
曹洪,字子廉,太祖从弟,骠骑将军,恭侯。
曹馥,洪子,恭侯。
曹震,洪子,列侯。
曹瑜,洪族父,卫将军,列侯。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大司马,都督扬州,壮侯。
曹肇,休子,有当世才度,散骑常侍、屯骑校尉,壮侯。
曹兴,肇子,壮侯。
曹纂,肇弟,殄吴将军,列侯。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迁大将军,给事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邵陵侯。
曹彬,真弟,列侯。
曹爽,字昭伯,真子,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侍中,武安侯,被司马懿杀死。
曹羲,真子,中领军,武卫将军,列侯,被司马懿杀死。
曹训,真子,列侯,被司马懿杀死。
曹则,真子,列侯。
曹彦,真子,散骑常侍,侍讲,列侯,被司马懿杀死。
曹皑,真子,列侯。
曹熙,真族孙,新昌亭侯
曹遵,宗族。
曹肇,屯骑校尉。
曹璠,左丞。
夏侯敦,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后代,大将军,高安乡侯。
夏侯充,敦子,忠侯。
夏侯廙,充子,忠侯。
夏侯劭,廙子,忠侯。
夏侯茂,敦子,娶清河公主,历任侍中、尚书、安西、镇东将军,假节,列侯。
夏侯廉,敦弟,列侯。
夏侯渊,字妙才,敦族弟,征西将军,愍侯,在阳平关战死。
夏侯衡,渊长子,安宁亭侯。
夏侯绩,衡子,虎贲中郎将,安宁亭侯。。
夏侯褒,绩子,安宁亭侯。
夏侯霸,渊子,讨蜀护军、右将军,博昌亭侯,被司马氏怀疑逃入蜀。
夏侯威,霸弟,渊子,兖州刺史。
夏侯惠,威弟,渊子,乐安太守。
夏侯和,惠弟,渊子,河南尹。
夏侯尚,字伯仁,渊从子,征南大将军,荆州牧,昌陵乡侯。
夏侯奉,尚弟,关内侯。
夏侯玄,字太初,尚子,太常。
夏侯本,尚从孙,昌陵亭侯。
夏侯献,领军将。
夏侯儒。
荀彧,字文若,颖川颖阴人,侍中,尚书令,敬侯。
荀恽,彧长子,娶安阳公主,虎贲中郎将,敬侯。
荀甝,恽子,散骑常侍,广阳乡侯。
荀頵,甝子,广阳乡侯。
荀霬,恽子,中领军,贞侯。
荀恺,霬子,贞侯。
荀俣,恽弟,御史中丞。
荀诜,俣弟,大将军从事中郎。
荀顗,诜弟,司空。
荀衍,彧兄,监军校尉,列侯。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尚书令,陵树亭侯。
荀缉,攸长子,有攸风。
荀适,攸次子,陵树亭侯。
荀彪,攸孙,丘阳亭侯。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太尉,魏寿乡侯。
贾穆,诩长子,驸马都尉,魏寿乡侯。
贾模,穆子,魏寿乡侯。
贾访,诩子,列侯。
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
袁侃,涣子,郡守、尚书。
袁霸,涣从弟,大司农。
袁亮,霸子,河南尹、尚书。
袁徽,霸弟,以儒素称。
袁敏,徽弟,有武艺而好水功,官至河堤谒者,河堤谒者。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议郎,参丞相军事。
张陵,范子。
张承,字公先,范弟,丞相参军祭酒,赵郡太守。
张戬,承子。
凉茂,字伯方,山阳昌邑人,太子太傅。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太仆。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议郎,关内侯。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奉常。
王忠,修子,东莱太守、散骑常侍。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五官将长史。
张泰,巨鹿人,大鸿胪。
庞迪,扶风人,河南尹。
张阁,东郡人,永宁太仆。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光禄勋。
管邈,宁子,博士。
管贡,宁族人,州吏。
王烈,字彦方,丞相掾。
张臶,字子明,巨鹿人,
胡昭,字孔明,颖川人。
胡纂,昭子,郎中。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中尉,被赐死。
杨训,巨鹿人。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尚书仆射。
毛机,玠子,郎中。
徐奕,字季才,东莞人,谏议大夫。
何夔,字叔龙,陈郡阳夏人,太仆,成阳亭侯。
何曾,夔子,司徒,靖侯。
刑颙、字子昂,河间鄚人,侍中,尚书仆射,司隶校尉,徙太常,关内侯。
刑友,颙子,关内侯。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汉朝司隶校尉鲍宣九世孙,右中郎将。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大司农。
司马岐,芝子,陈留相。
司马肇,岐子。
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人,三公之一,太傅,平阳乡侯。
钟毓,字稚叔,繇子,青州刺史,后将军,假节,都督荆州,惠侯。
钟骏,毓子,惠侯。
钟会,毓弟,司徒,东武亭候。
钟邕,会兄子。
钟毅,会兄子。
钟峻,会兄子。
钟劭,繇子,列侯。
钟豫,繇孙,列侯。
钟演,繇弟,列侯。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三公之一,司徒,安乐乡侯。
华表,歆子,尚书,安乐乡侯。
华缉,歆弟,列侯。
王郎,字景兴,东海郡人,三公之一,司空,兰陵侯。
王肃,字子雍,郎子,擅长贾、马之学,中领军,加散骑常侍,景侯。
王恽,肃子,景侯。
王恂,肃子,兰陵侯。
王详,郎兄子,列侯。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卫尉,安乡侯。
程武,昱子,安乡侯。
程克,武子,安乡侯。
程良,克子,安乡侯。
程延,昱子,列侯。
程晓,昱孙,汝南太守,列侯。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军祭酒,洧阳亭侯。
郭奕,嘉子,太子文学,洧阳亭侯。
郭深,奕子,洧阳亭侯。
郭猎,深子,洧阳亭侯。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卫尉,千秋亭侯。
董胄,昭子,郡守、九卿。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惪人,汉光武帝子阜陵王延后代,太中大夫,东亭侯。
刘寓,晔子,东亭侯。
刘陶,晔少子,平原太守。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太尉,都乡侯。
蒋秀,济子,都乡侯。
蒋凯,秀子,封下蔡子。
刘放,字子弃,涿郡人,汉广阳顺王子西乡侯宏后代,资卫将军,领监,方城侯。
刘正,放子,方城侯。
孙资,秘书郎,骡骑将军,侍中,左乡侯。
孙宏,资子,左乡侯。
秦朗,骁骑将军。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扬州刺史。
刘靖,馥子,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建成乡侯。
刘熙,靖子,建成乡侯。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兖州刺史。
司马遗,朗子,昌武亭侯。
司马洪,遗子,昌武亭侯。
司马孚,朗弟,
赵咨,太常。
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并州刺史,大司农,申门亭侯。
梁施,习子,申门亭侯。
王思,济阴人,豫州刺史,列侯。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凉州刺史,西乡侯
张缉,既子,光禄大夫,西乡侯。
张翁,既小子,关内侯。
温恢,字曼基,太原祁人,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
温生,恢子,关内侯。
孟建,汝南人,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贾逵,字梁道,河东襄陵人,豫州刺史,建威将军,阳里亭侯。
贾充,逵子,中护军,阳里亭侯。
胡质,东莞太守。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长水校尉,都亭侯。
任先,峻子,都亭侯。
任览,峻子,关内侯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人,侍中,都亭侯。
苏怡,则子,都亭侯。
苏愉,则弟,尚书,都亭侯。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尚书仆射,统留事,丰乐亭侯,实验楼船淹死。
杜恕,字务伯,畿子,散骑黄门侍郎,幽州刺吏,建威将军,使持节,护乌丸校尉,丰乐亭侯,被废为庶民。
杜预,恕子,丰乐亭侯。
王才,骑都尉。
程喜,字申伯,征北将军。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大匠。
郑崇,浑子,郎中。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敦煌大守。
吴瓘,陈国人,魏郡太守。
任燠,乐安人,清河太守。
颜斐,济北人,京兆太守。
孔义,鲁国人,济南相。
令狐邵,太原人,弘农太守。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魏国五大名将之一,前将军,晋阳侯。
张虎,辽子,偏将军,晋阳侯。
张统,虎子,晋阳侯。
张汛,辽兄,列侯。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以骁果显名,魏国五大名将之一,右将军,威侯。
乐綝,进子,有父风,扬州刺史,愍侯,诸葛诞反叛时被杀。
乐肇,綝子,愍侯。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最好毅重,魏国五大名将之一,左将军,假节钺,厉侯。
于圭,禁子,益寿亭侯。
张郃,字俊义,河间鄚人,以巧变著称,魏国五大名将之一,征西车骑将军,鄚侯,在木门与孔明军交战,被飞矢击中战死。
张雄,郃子,鄚侯。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魏国五大名将之一,右将军,阳平侯。
徐盖,晃子,阳平侯。
徐霸,盖子,阳平侯。
朱灵,后将军,高唐亭侯。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破虏将军,都亭侯。
李祯,典子,都亭侯。
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汝南太守,都亭侯。
李基,通子,奉义中郎将。
李绪,通兄,平虏中郎将。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镇东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良成侯。
臧艾,霸子,青州刺史,少府,恭侯。
臧权,艾子,恭侯。
臧观,霸孙,青州刺史,假节,恭侯,讨伐孙权时阵亡。
臧毓,青州刺史,恭侯。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后将军,新野侯。
文岱,聘子,列侯
文厚,聘从子,关内侯。
文休,聘养子,新野侯。
文武,休子,新野侯。
桓禺,谯郡人,江夏太守。
吕虔,字子恪,任城人,徐州刺史,威虏将军,万年亭侯。
吕翻,虔子,万年亭侯。
吕桂,翻子,万年亭侯。
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勇力绝人,人称虎痴,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牟乡侯。
许仪,褚子,牟乡侯,被钟会所杀。
许综,仪子,牟乡侯。
许定,褚兄,振威将军,都督徼道虎贲。
典韦,陈留己吾人,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校尉,张秀叛乱时战死。
典满,韦子,都尉,关内侯。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被关羽称为白马将军,立义将军,关门亭侯,被关羽所杀。
庞会,德子,勇烈有父风,中卫将军,列侯。
董衡,将军,欲降关羽被庞德斩杀。
董超,部典将,欲降关羽被庞德斩杀。
成何,督将。
庞淯,字子异,酒泉表氏人,中散大夫,附马都尉,西海太守,淯,关内侯。
庞曾,淯子,关内侯。
阎温,字伯俭,天水西城人,凉州别驾守上邽令,被马超杀死。
张恭,功曹,素有学行,西域戊己校尉,关内侯。
张就,恭子,金城太守。
张华,恭弟。
马艾,敦煌太守。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侍中,关内侯。
徐干,字伟长,北海人,建安七子之一,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
陈琳,字孔璋,广陵人,建安七子之一,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门下督。
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仓曹掾属。
应玚,字德琏,汝南人,建安七子之一,五官将文学。
应贞,璩子,参相国军事。
应籍,贞子,步兵校尉。
应璩,玚弟,侍中。
刘帧,字公干,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
吴质,济阴人,元城令,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
嵇康,谯郡人,文辞壮丽。
丁仪,沛园人,文人。
丁廙,沛园人,文人。
杨修,弘农人。
荀纬,河内人。
桓威,下邳人,安成令,著《浑舆经》。
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人,尚书,闵乡侯。
卫瓘,觊子,镇西将军。
王象,河内人,散骑常侍。
潘勖,河南人,尚书右丞。
刘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人,侍中,关内侯。
刘阜,弟子,关内侯。
刘伟,廙弟。
刘助,字孔才,广平邯郸人,尚书郎、散骑侍郎,关内侯。
刘琳,助子,关内侯。
郗虑,御史大夫。
缪袭,东海人,有才学,尚书、光禄勋。
苏林,陈留人,散骑常侍。
韦诞,京兆人,光禄大夫。
孙该,任城人,陈郡太守。
杜挚,河东人,郎中令。
傅嘏,字兰石,北地泥阳人,傅介子后代,尚书仆射,阳乡侯。
傅祗,嘏子,泾原子。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侍中,安乐乡侯。
桓纂,阶弟,散骑侍郎,关内侯。
桓嘉,阶子,乐安太守,安乐乡侯,与吴战于东关,阵亡。
桓翊,嘉子,安乐乡侯。
陈群,字长文,颖川许昌人,司空,尚书事,颖阴侯。
陈泰,字玄伯,群子,左仆射,颖阴侯。
陈恂,泰子,颖阴侯。
陈温,恂弟,封慎子。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侍中,光禄大夫,司徒,东乡侯。
陈本,矫子,有统御之才,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东乡侯。
陈粲,本子,东乡侯。
陈骞,本弟,车骑将军。
薛悌,东郡人,尚书令。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左仆射,待中光禄大夫,津阳亭侯。
徐钦,宣子,津阳亭侯。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司徒,长垣侯。
卫烈,臻子,光禄勋。
卢毓,字子家,涿郡涿人,司空,光禄大夫,侍中,容城侯。
卢钦,毓子,尚书。
卢珽,毓子,泰山太守。
卢藩,毓孙,容城侯。
王昶,骠骑将军。
王观,光禄大夫。
王祥,司隶校尉。
和洽,字阳土,汝南西平人,太常,西陵乡侯。
和禽,洽子,西陵乡侯。
和适,禽弟,廷尉、吏部尚书。
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光禄大夫,乐阳亭侯。
常旹,林子,泰山太守,乐阳亭侯。。
常静,旹弟,乐阳亭侯。
杨俊,字季才,河内获嘉人,南阳太守。
杜袭,字子绪,颖川定陵人,太中大夫,大将军军师,平阳乡侯。
杜基,袭兄,关内侯。
杜会,袭子,平阳乡侯。
赵俨,字伯然,颖川阳翟人,骠骑将军,迁司空,都乡侯。
赵亭,俨子,都乡侯。
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太尉军师,大司农,清阳亭侯。
裴秀,潜子,尚书仆射,清阳亭侯。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司徒,南乡亭侯。
韩肇,暨子,南乡亭侯。
韩邦,肇子,南乡亭侯。
崔林,字德儒,清河东武城人,崔琰族弟,司空,安阳乡侯。
崔述,林子,安阳乡侯。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太尉,安国侯。
高浑,柔子,昌陆子。
刘龟,宜阳典农。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并州刺史,振武将军,使特节,护匈奴中郎将,大利亭侯。
孙元,礼孙,大利亭侯。
王观,字伟台,东郡廪丘人,司空,阳乡侯。
王悝,观子,胶东子。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人,卫尉,颖乡侯。
辛敞,毗子,河内太守。
刘放,中书监。
孙资,中书令。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大匠,关内侯。
杨豹,阜孙,关内侯。
杨昆,阜宗族,与马超作战阵亡。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侍中,太史令,关内侯。
高堂琛,隆子,关内侯。
栈潜,任城人,县令。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太尉,景侯。
满伟,宠子,卫尉,景侯。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使持节护匈中郎将军,振威将军,并州刺史,长乐亭侯。
田彭祖,豫子,长乐亭侯。
王雄,幽州刺史。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右中郎将,雁门太守,关内侯。
牵嘉,招子,关内侯。
牵弘,招次子,振威护军。
郭淮,字伯济,太原阳曲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雍、凉诸军事,阳曲侯。
郭统,淮子,荆州刺史,阳曲侯。
郭正,统子,封汾阳子。
陈泰,雍州刺史。
徐邈,字景山,燕国苏人,司空,都亭侯。
徐武,豫州刺史,都亭侯。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阳陵亭侯。
胡威,刺史,阳陵亭侯。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骠骑将军,司空,持节,武观亭侯。
王浑,昶子,越骑校尉,武观亭侯。
王豹,北海太守。
王基,字伯兴,东莱曲城人,豹子,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东武侯。
王徽,基子,东武侯。
王廙,徽子,东武侯。
王淩,字彦云,太原祁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宜城亭侯,欲立楚王被杀。
令狐愚,淩外甥,兖州刺史。
毋丘兴,武威太守,高阳乡侯。
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兴子,镇东将军,都督扬州,安邑侯。
毋丘秀,俭弟。
毋丘重,俭孙。
文钦,杨州刺史,前将军,反叛司马氏失败逃入吴。
文鸯,钦子,将军,关内侯。
文虎,钦子,将军,关内侯。
胡遵,征东将军。
王颀,玄菟太守。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人,诸葛丰后代,左都护、假节、大司徒、骡骑将军、青州牧、寿春侯。
陈骞,安东将军。
州泰,兖州刺史。
石苞,监军。
唐咨,利城人,安远将军。
胡奋,大将军司马。
王祚,将领。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征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邓侯。
邓忠,艾子,亭侯。
邓于,艾孙。
邓朗,艾孙,郎中。
师纂,益州刺史。
梯俊,建中校尉。
刘夏,太守。
刘茂,乐浪太守。
弓遵,带方太守。
蔡风,辽东太守。
姚光,玄菟太守。
陈登,字元龙,广陵太守。
杜夔,字公良,河南人,太乐令,协律都尉。
陈颃,下邳人,司律中郎将。
张式,将领。
戚寄。
秦翊。
朱建平,沛国人,五官将。
周宣,字孔和,乐安人,太史。
王弼,山阳,尚书郎。
邵悌,西曹属。
夏侯咸,司马。
胡烈,护军。
田续。
句安,将军。
诸葛绪,雍州刺史。
张绣,武威祖厉人,后投降曹操,做了很多贡献,在随从曹操去柳城征讨乌丸,途中去世。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

❹ 文安仁尚司法鉴定所的电话

❺ 全唐文补遗的《全唐文补遗》总目录

武德八年封李凤为豳王诏书刻石1
贞观十二年封虢王李凤为虢州刺史诏书刻石1
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刻石书1
永徽元年封临川郡公主为长公主诏书刻石2
显庆三年封虢王李凤为宋州判史诏书刻石2
麟德元年封虢王李凤为青州刺史诏书刻石2
唐中宗下髪入塔铭2
白居易3
与运使郎中状3
与刘禹锡书3
书札4
达奚珣4
东渭桥记4
僧贞干5
大唐开元庆山之寺上方舍利塔记5
李德裕5
重瘗禅众寺舍利题记5
罗佳胤6
???灯台赞并序6
孟诜6
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6
令狐楚8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并序8
沙门玄应9
兴国寺故大德上座号宪超塔铭并序9
董?9
咸阳平城乡张白龙村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铭记并序9
僧澈11
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11
明濬12
大唐灵化寺故大德智该法师之碑12
杨晋14
大唐帝陵光业寺在佛堂之碑14
释善感17
大唐故上柱国内给事李君(愍)之碑17
许敬宗20
大唐故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上柱国嘉川襄公周君(护)碑文并序20
程知节碑22
大唐越国故太妃燕氏(下缺) 24
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特进户部尚书上柱国莒国公唐君(俭)墓志铭并序27
李安期30
大唐故右威卫大将军上柱国汉东郡开国公李公(孟常)碑铭并序(附碑阴) 30
姜晞33
(上阙)姜府君(遐)??并序33
韩炎35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高公(力士)神道碑并序35
郑璘37
唐重修内侍省碑37
吴胤39
唐故吴府君(素)墓志铭并序39
上官仪40
大唐故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虢国公张公(土贵)墓志铭并序40
王大娘43
大唐故王郎将君(力士)墓志铭并序43
贺纪43
大唐故上护军朝议郎行邛州蒲江县令萧府君(慎)墓志铭并序43
张思讷44
大唐故郑州荥阳县令上骑都尉张府君(楚贤)志铭并序44
崔行功45
大唐故刑部郎中定州司马辛君(骥)墓志铭并序45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守司刑大常伯李公(爽)墓志铭并序46
大唐故使持节歙州诸军事歙州刺史驸马都尉王君(大礼)墓志名并序48
唐故右骁卫大将军兼检校羽林军赠镇军大将军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薛国公阿史那贞公墓志铭并序50
大唐故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国赠司徒扬州大都督虢庄王(李凤)墓志铭并序53
刘祎之55
大唐故司空太师赠太尉扬州大都督上柱国英国公(李)绩墓志铭并序55
樊望之58
唐故处士上官府君(义)墓志铭并序58
郎馀令59
唐故尚书吏部郎中张府君(仁祎)墓志铭并序59
大唐慈州???元善妻公孙氏暮志60
王德真61
大唐故特进行右卫大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仗内供奉上柱国卞国公赠并州大都督泉君(男生)墓志铭并序61
崔悬黎64
唐故曹州离狐县丞盖府君(蕃)墓志铭64
卢献65
大唐故巫州龙标县令崔君(志道)墓志铭并序65
郭正一66
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李孟姜)墓志铭并序66
大唐故右威卫将军上柱国安府君(元寿)墓志铭并序67
崔融69
大唐故中书令兼检校太子左庶子户部尚书汾阴男赠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秦成武渭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薛公(元超)墓志铭并序69
韦承庆72
唐故右金吾卫胄曹参军沈君(齐文)墓志铭72
史宝定74
大周朝议大夫使持节伊州诸军事伊州刺史上柱国衡府君(义整)墓志铭并序74
郭颖74
唐故东宫细引太原郭府君(皓)墓铭志并序74
谢士良75
大周故石翊卫清庙台齐郎天官常选王豫墓志铭75
吴扬吾76
大周故陈州溵水县主簿周府君(善持)墓志铭并序76
卢俌77
大周岐州雍县尉太原王君(庆祚)墓志铭并序77
姚?77
大周故弘化大长公主李氏赐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墓志铭并序77
薛稷78
大周故瀛州文安县令王府君(德表)墓志铭并序78
苏?79
大周故朝请大夫行鼎州三原县令卢府君(行毅)墓志铭并序79
狄仁杰80
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公瑜)墓志铭并序80
张秀81
大唐故文林郎王府君(贞)墓志铭并序81
卢粲82
大周故蒲州猗氏县令?府君(隆基)墓志铭并序82
徐彦伯83
大唐永泰公主志石文83
韩筠84
大唐故处士陈君(泰)墓志铭并序84
韩覃85
大唐故蜀王府记室参军蔡行基墓志铭并序85
张迦罗86
唐故朝议大夫苏州司马上柱国张公(利肩)志序86
刘宪86
大唐赠卫尉卿并州大都督淮阳郡王京兆韦府君(泂)墓志铭并序86
高几88
大唐婺州义乌县主簿东莞臧南金安故太原白夫人(光青)墓志88
路敬?89
故右台殿中侍御史王君(齐丘)墓志铭并序89
梁载言89
大唐故朝议大夫行洋州长史上国王府君(震)墓志铭并序89
司马光道90
唐故处士陇西李君(延祯)墓志铭并序90
寇溆91
大唐故梓州铜山县尉弘农杨府君(承福)墓志铭并序91
何茂92
大唐故朝议郎行卫尉寺丞柳府君(顺)墓志铭并序92
卢藏用93
大唐故万泉县主薛氏墓志铭并序93
王绍望93
大唐故中散大夫守荆州大都督大司马上柱国南阳邓府君(森)墓志铭并序93
陈贞节95
大唐故殿中省尚乘局直长清河张君(游恪)墓志铭并序95
裴翰95
大唐故右卫率府亲府亲卫上骑都尉王府君(杰)墓志铭95
赵云虬96
唐故蜀王府记室蔡府君妻张夫人墓志铭并序96
王丘97
冠军大将军行右卫将军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杨君亡妻新城郡夫人独孤氏志铭并序97
欧阳植98
大唐故信安县主元府君(思忠)墓志铭并序98
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武州诸军事行武州刺史上柱国公孙府君(思观)墓志99
苏晋100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卫尉卿扶阳县开国公护军韦公(顼)墓志铭并序100
蒋洌101
魏州参军裴回故夫人李氏墓志铭101
李稹102
唐故处士李君(强友)墓志铭并序102
孙浩然102
唐故正议大夫上柱国巢县开国男邕府长史周君(利贞)墓志铭并序102
李升期104
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相州诸军事守相州刺史上柱国河南贺兰公(务温)墓志铭并序104
袁晖105
大圣真观杨法师(曜)生墓铭并序105
毋煛106
大唐河南府河阳县丞上柱国庞夷远妻李氏墓志铭并序106
崔沔106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赠荆州大都督清河郡开国公上柱国崔公(泰之)墓志铭并序106
有唐卢夫人(梵儿)墓志108
宋务静109
故京兆府宣化府折艟摄右卫郎将横野军副使樊公(庭观)墓志铭并序109
徐大亨110
大唐故冀州堂阳县尉杨(琼)墓志铭并序110
韦良嗣110
唐故朝议郎德州司仓郑君(元璲)墓志铭并序110
寇泚111
大唐前国子进士上谷寇堮墓志111
裴漼111
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志铭并序111
李系112
唐故大理寺评事梁郡乔公(崇隐)墓志铭并序112
唐大理乔正府君夫人长乐冯氏(诚)墓志铭并序113
郑虔113
大唐故汾州崇儒府折艟荥阳郑府君(仁颖)墓志铭并序113
贺知章114
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行鄜州刺史赠户部尚书上柱国河东忠公杨府君(执一)墓志铭并序114
大唐故中散大夫尚书比部郎中郑公(绩)墓志铭并序116
姚景山117
大唐故兴州司马王君(游艺)墓志铭117
崔岑117
巨唐故朝议郎上柱国豪州定远县令杨府君(高仁)墓志铭并序117
韦隐之118
大唐崔府君(守约)墓志铭并序118
康尧臣118
大唐故朝请大夫尚书司动郎中吉公(浑)墓志铭并序118
王进120
大唐故十学士太子中舍人上柱国河间县开国男赠更令刘府君(濬)墓志120
马光淑121
大唐故栢府君(虔玉)墓志铭并序121
周敬友122
大唐故宣义郎行泾州阴盘县尉骑都尉周君(义)墓志铭并序122
崔珪璋123
唐故左领军卫执戟李公(侃侃)墓志铭并序123
张修文123
大唐故薛王傅上柱国司马府君(铨)墓志铭并序123
陈利见124
大唐故朝议郎前行薛王府兵曹参军上柱国太原王府君(令)墓志铭并序124
郑稷125
唐故括州遂昌县令张府君(先)墓志铭并序125
王仲丘126
大唐故右领军卫将军上柱国新城县开国伯薛府君(璇)墓志铭并序126
唐故徐州滕县主簿王君(慎疑)夫人吴郡张氏墓志铭并叙127
源惠津127
大唐故郑州刺史源公(光俗)故夫郑氏志铭127
郑乾128
大唐故益州都督户曹参军姚君(迁)墓志铭并序128
苗延嗣129
唐故泗州司马叔苗善物墓志铭并序129
张翃130
唐故京兆府渭南县尉张府君(时誉)墓志铭并序130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司天监瞿云公(撰)墓志130
郭虚己131
唐故朝散大夫国子司业上柱国开君(休元)墓志铭并序131
万俟馀庆132
大唐故清夷军仓曹兼本军总管张君(休光)墓志铭并序132
宗杞133
唐故吏部常选谯郡夏侯昣墓志铭并序133
徐占133
大唐兖州瑕丘县主簿马君夫人天水董氏墓志铭并序133
彭炎134
唐故左武卫鄜州大同府折艟都尉公孙府君(孝迁)墓志铭并序134
杨仲昌135
大唐故陇州刺史薛府君妻弘农杨夫人(祁丽)墓志铭并序135
徐峤135
大唐故金仙长公主(无上道)志石铭并序135
徐易136
大唐故德州安陵县宰徐府君(令名)墓志铭并序136
独孤乘137
大唐我府君故汉州刺史独孤公(炫)墓志铭并序137
崔愿138
程公(冬笋)墓志并序138
胡象139
大唐故姚府君(处琎)墓志铭并序139
权澈139
唐故朝散大夫寿州长史安阳邵府君(承)墓志铭并序139
裴汯140
唐故河南府兵曹何府君(最)墓志铭并序140
蒋溢141
大唐故济州司户参军事郑府君(撝)墓志铭并序141
张令晖141
室人太原王氏(仁淑)墓志铭141
郑长裕142
大唐故通议大夫鄂州刺史上柱图卢府君夫人清河郡君(房丽娘)墓志铭并序142
郑日成143
大唐故右骁卫仓曹参军荥阳郑府君(齐闵)墓志铭并序143
向迁乔143
唐故孝廉李府君(泉)墓志铭并序143
马巽144
大唐故南齐随郡王曾孙兰陵萧君(绍远)墓志铭并序144
徐安贞145
唐故尚书右丞相赠荆州大都督始兴公(张九龄)阴堂志铭并序145
张谔145
唐故颍王府录事参军郜君(崇烈)墓志铭并序145
邢璹146
唐故骠骑大将军兼左骁卫大将军知内侍事上柱国虢国公杨公(思勖)墓志铭并序146
陈众甫147
唐故朝议郎行郴州义章县尉上柱国张府君(守珍)墓志铭并序147
翁伟148
大唐故蔚州刺史王府君(元琰)夫人南阳郡君樊氏墓志铭并序148
赵翌149
唐故亳州临涣县丞赵府君(琼琰)墓志铭并并149
李华149
唐故大洞法师齐国田仙寮墓志149
刘锽150
唐故壮武将军判左威卫将军上柱国平陵县开国男??留守苏公(咸)墓志铭并序150
阎琪151
大唐河南府洛阳县录事乐安蒋敏故妻清河张氏墓志并序151
王弼151
大唐故朝议郎行相州临河县令上柱国贾公(令琬)墓志铭并序151
郭眺152
大唐故宁远将军左龙武军中郎将赐紫金鱼代上柱国张公(状?)墓志铭并序152
王端152
大唐故右金吾卫胄曹参军陇西李府君(符彩)墓志铭并序152
靳能153
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之涣)墓志铭并序153
马慎言154
大唐故王夫人墓志铭并序154
张楚金154
唐故朝请郎行河南府河清县主簿左府君(光胤)墓志铭并序154
王寰155
大唐故上谷郡司功参军张府君(肃珪)墓志铭并序155
杨坦156
大唐故云麾将军行左龙武军翊府中郎将赵郡李公(怀)墓志铭并序156
阳陵157
大唐故河南府偃师县令王府君(季随)妻夫人荥阳郑氏墓志铭并序157
毛肃然158
唐故中大夫使持节江华郡诸军事江华郡太守上柱国和府君(守阳)墓志铭并序158
宝兰159
大唐故宣德郎通事舍人高君(俌)墓志铭并序159
梁德裕159
大唐故朝议郎行相州临河县令贾公(令琬)墓志铭并序159
孙贾怤160
大唐故杜府君墓志铭并序160
赵推161
大唐故广陵郡海陵县丞张府君(俊)墓志铭并序161
蒋思之161
大唐故汝阴郡汝阴县令裴府君(琨)之墓志并序161
薛蓁162
唐故朝散大夫守太子右庶子任城县开国男息彭城刘君(颖)墓志铭并序162
王焘162
大唐睿宗大圣真皇帝贤妃王氏(芳媚)墓志铭并序162
张万封163
唐朝议郎行太府寺南市令朱公故夫人太原王氏(心自在)墓志铭并序163
崔潜164
故河内郡武德县令杨公(岌)墓志铭并序164
柳芳165
唐故通议大夫守太子詹事上柱国源府君(光乘)墓志铭并序165
崔至166
唐御史大夫太原府少尹上柱国范阳卢君(明远)墓志铭并序166
段国华167
唐故上柱国处士段君(仲垣)墓志铭并序167
宋鼎168
唐故上党郡大都督府长史宋公(遥)墓志铭并序168
薛咸168
唐故宣义郎行?seperator州文安县尉广平郡程府君(思庆)墓志铭并序168
张阶撰序169
韩液撰铭169
唐故河南府洛阳县尉顿丘李公(琚)墓志铭并序169
郭怀琰170
大唐故宁远将军行左威卫左司阶上柱国太原王府君(元泰)墓志铭并序170
唐故朝散大夫使持节龙溪郡诸军事守龙溪郡太守上柱国梁君(令直)墓志铭并序171
王缙172
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夫人勃海李氏墓志铭并序172
贺兰弼172
唐故广平郡太守恒王府长史上谷寇府君(洋)墓志铭并序172
邢宙173
唐故南充郡府君(琛)墓志铭并序173
周颀174
唐故将作监左校丞吴公(福将)墓志铭并序174
刘去奢175
唐故国子监丞李公(济)墓志铭并序175
张恒175
唐故夫人博陵崔氏墓志铭并序175
高盖176
大唐故汝州刺史李府君夫人邓国夫人韦氏(小孩)墓志铭并序176
王伯伦176
唐故邺郡司仓参军张公(贞慎)墓志铭并序176
杜镇177
故济南郡禹城县令李府君(庭训)墓志铭并序177
郑蓁178
故邺郡安阳县宰赵府君(佺)墓志铭并序178
张瑷178
唐故榆林郡都督府长史太原王府君(承裕)墓志铭并序178
张之绪179
顺节夫人(李氏)墓志铭并序179
赵楚宾180
大唐赠南川县主墓志铭并序180
车谔180
亡妻侯氏墓志铭并序180
崔众甫181
唐荥阳郑夫人(进)墓志铭并序181
郑詧181
唐吴兴郡长城县尉李公故夫人河东裴氏墓志铭并序181
崔泉182
唐故东平郡寿张县令卢公(含)墓志铭并序182
萧颖士183
唐故沂州丞县令贾君(钦惠)墓志铭并序183
王邕184
唐故汝阴郡司法参军姚公(希直)墓志铭并序184
辛稷184
唐故左清道率府录事参军于公故夫人裴氏墓志铭并序184
赵向185
唐故彭城郡蕲县令安邑卫府君(凭)墓志铭并序185
李翼186
唐太子左赞善大夫裴公(遘)故夫人陇酉县君李氏墓志铭并序186
李渐186
唐故左龙武军将军彭城刘公(玄豹)夫人渤海高氏墓志铭并序186
萧伦187
唐故信王府士曹崔君(杰)墓志铭并序187
孔崇道188
大唐故朝请大夫行晋陵郡长史护军段府君(承宗)墓志铭并序188
房由189
大唐故永王府录事参军卢府君(自省)墓志铭并序189
宇文暹撰序190
包何撰铭190
大唐故信都郡武强县尉朱府君墓志190
阳浚191
唐故朝散大夫太子左赞善大夫陇西李府君(昢)墓志铭并序191
徐察192
唐右武卫将军高府君(钦德)墓志铭并序192
李史鱼192
大燕圣武观故女道士马凌虚墓志铭192
陈亢193
唐故左威卫左中侯内闲厩长上上骑都尉陈府君(牟少)墓志193
杨谔193
唐故河南府寿安县尉明府君(希晋)志文并序193
徐琨194
唐故兖州邹县尉卢君(仲容)墓志铭并序194
裴颖195
大唐宣义郎行左卫骑曹参军摄监察御史赐绯鱼袋四镇节度崔君(敻)墓志铭195
吴通微195
大唐朝散大夫守扬州大都督府司马吴贲故夫人颍川县君韩氏墓志铭并序195
韦应物196
大唐故东平郡钜野县令顿丘李府君(璀)墓志铭并序196
张彧197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秦州刺史李府君夫人渤海郡太夫人高氏墓志铭并序197
李昂198
唐故北海郡守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墓志铭并序198
崔元阳198
大唐故李公(津)墓志铭并序198
唐李处子(琰)墓志铭并序199
李华199
前汝州司马李华亡妻太原郭夫人墓志铭并序199
邵说199
唐故瀛州乐寿县丞陇西李公(湍)墓志铭并序199
崔儒200
唐故大理评事王府君(晋俗)墓志铭并序200
李击200
唐故河南府新安县令张公(炅)墓志200
唐故相州成安县主簿张府君(倜)墓志铭并序201
张造202
唐故衢州别驾王府君(守质)墓志202
赵植202
唐故吏部常选中山张府君(颜)墓志铭并序202
独孤及203
皇五从叔祖故衢州司士参军府君(李涛)墓志铭并序203
刘启204
唐故连州桂阳县主簿杜府君(佚)之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204
裴遵鸿205
唐故汝州司法参军裴府君(涓)墓志铭并序205
崔祐甫205
有唐朝散大夫行秘书省著作佐郎嗣安平县开国男崔公(众甫)墓志铭并序205
有唐朝议郎守尚书工部郎中寇公(锡)墓志铭并序206
张讽207
大唐故朝议大夫行晋陵郡长史段府君(承宗)志铭并序207
梁肃208
唐故衢州司士参军府君李公(涛)墓志铭并序208
令名209
唐故游击将军守左领军卫翊府郎将上柱国曹府君(惠琳)墓版文209
赵华210
唐故朝散大夫苏州别驾知东都将作监事赵公(益)墓志铭并序210
张士源210
唐故郴州刺史赠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洪州刺史张府君(翃)墓志铭并序210
独孤良弼211
大唐故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赐绯鱼袋安定张府君(翔)墓志铭并序211
徐濯212
大唐故明威将军高府君夫人顿丘李氏墓志212
陈维212
唐故云麾将军左龙武军将军知军事兼试光禄卿上柱国谯郡开国公赠扬州大都督曹府君(景林)墓志铭并序212
蒋鉥213
唐故朝议郎守楚州长史赐绯鱼袋源公(溥)墓志铭并序213
张劝214
唐梁州城固县令渤海封君(揆)墓志铭并序214
刘震215
唐故汝州鲁山县丞司马府君(齐卿)墓志铭并序215
邢倨215
大唐河南府汜水县丞邢倨夫人景氏墓志铭并序215
陶戴216
唐故源夫人墓志铭216
孙公辅217
大唐故詹事府司直孙公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217
孙绛217
唐故中大夫守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州本管都防御经略招讨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乐安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孙府君(成)墓志铭并序217
李汇219
唐故魏州贵乡县尉陇西李府君(峦)墓志铭并序219
李再220
大唐故瀛州司马兼待御史太原王府君(郅)墓志铭并序220
张惟俭221
唐赠泾州司马李府君(庭玉)改葬墓铭并序221
皇甫翰221
唐故左千牛京兆府折艟右率府郎将李府君(萼)夫人杨氏墓志铭并序221
王颜222
唐齐州丰齐县令程府君(俊)墓志铭并序222
乔融222
唐故宋州宋城县尉河南阎公(士熊)墓志铭并序222
李宰223
大唐故朝议郎前行曹州司法参军上柱国李府君(宏)墓志铭并序223
樊宗师223
大唐故朝散大夫太子左赞善大夫南阳樊府君(涚)墓志铭并序223
源晋225
唐故楚州长史源公夫人乐安蒋氏(婉)墓志铭225
陈讽225
故绵州西昌县令河内常府君(承)夫人河南史氏墓志铭并序225
郑易226
唐试大理评事郑公故夫人范阳卢氏墓志铭并序226
唐金州刺史郑公故夫人范阳卢氏墓志铭并序226
唐故朝散大夫绛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郑公(敬)墓志铭并序226
唐故郑氏嫡长殇墓记228
张传礼228
唐故守左金吾卫大将军试太常卿上柱国彭城刘府君(希阳)南阳韩夫人合祔墓志铭并序228
刘长儒229
唐故鸿胪少卿贬明州司马北平阳府君(济)墓志铭并序229
杨遂230
唐故朔方节度十将游击将军左内率府率臧府君(晔)墓志铭并序230
侯造231
有唐太原王公妻上谷侯氏(僧娘)墓志铭并序231
有唐故东平吕府君(秀)夫人霍氏合袝墓志铭并序231
房次卿232
唐故特进行虔王傅扶风县开国伯上柱国兼英武军右厢兵马使苏公(日荣)墓志铭并序232
樊泽233
有唐山南东道节度使赠尚书右仆射嗣曹王(李皋)墓志铭并序233
李道古234
唐故嗣曹王(李皋)妃清河崔氏(旡生忍)墓志并序234
卢珙236
唐太常寺奉礼郎卢赡故妻清河崔氏夫人墓志236
温雅236
唐故太原王府君(平)墓志铭并序236
李灞237
唐故中大夫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诸道盐铁转运等使清河张公(滂)墓志铭并序237
杜密238
唐故河南府密县丞河东薛府君(迅)墓志铭并序238
大唐故河南府密县丞薛府君(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并序239
灵沼239
唐故左卫率府兵曹参军李府君(进荣)墓志铭并序239
杨必复240
唐故处士河南元公(襄)墓志铭并序240
孙保衡240
唐故宣义郎京兆府蓝田县尉乐安孙府君(婴)墓志铭并序240
唐故蓝田县尉孙府君(婴)幼女墓志铭并序241
唐许州长葛县尉郑君(炼)亡室光安孙氏墓志铭并序242
李师稷243
唐故朝散大夫试大理司直兼曹州考城县令柳府君(均)灵表243
赵南华244
有唐李氏故夫人彭城刘氏墓志铭并序244
有唐前睦州建德县尉蔡公浩故夫人段氏墓志铭并序244
有唐故李氏故陈留解夫人墓志245
崔恕245
唐故登仕郎常州司士参军袭武城县开国伯崔府君(千里)墓志铭并序245
李羽246
唐故左威卫和州香林府折艟都尉朝义大夫兼试大理评事赐紫金鱼袋上柱国陶府君(英)夫人清河张氏墓志铭并序246
崔芃247
唐故中散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台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颍川陈公(皆)墓志铭并序247
吕周任249
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上柱国范阳郡开国子兼监察御史卢公(翊)墓志铭249
韦少辑250
有唐左武卫翊中郎将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兼试殿中监陇西李君夫人玉田荣氏(修)墓志铭并序250
钱徽250
(上阙)大理司直兼殿中待御史赐绯鱼袋弘农杨公(下阙)志铭并序250
唐故朝议大夫守国子祭酒致仕上骑都尉赐紫金鱼袋赠右散骑常侍杨府君(宁)墓志铭并序251
元京253
唐故处士河南元公(濬)墓志铭并序253
裴垍253
唐故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孙府君(成)故夫人范阳郡君卢氏墓志铭并序253
柏章甫254
唐故南阳范府君(颜)墓志铭并序254
萧策255
唐故天德军摄团练判官太原府参军萧府君(炼)墓志铭并序255
张莒256
唐故左屯营进奏判官游骑军守左武卫中郎将赐紫金鱼袋左龙武军宿卫弘农郡杨府君(择文)墓志铭并序256
朱谠言256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苏州长史上柱国陇西郡董府君(楹)墓志铭并序256
李据257
唐故大理评事博陵崔府君(倚)墓志铭并序257
韦谟258
有唐故抚州法曹参军员外置陇西李府君(汇)墓志铭并序258
苗让259
亡妣尊夫人(杨氏) 259
裴次元259
唐故崇陵挽郎荥阳郑府君(绍方)墓志铭并序259
韦参260

❻ 文安县的法律援助有好点的吗

你好
如果你问的是具体区县的法律援助的话,这个没有选择,只有当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提供这个。

❼ 清朝时候的地方行政区划是怎么划分的比如“府”、“州”、“县”、“里”、“保”等,怎么隶属的呢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清初,分全国为18行省。
直隶、 江苏、

安徽、江西、 浙江、 福建、 湖北、

湖南、 山东、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清朝的官制(地方官制)
一、顺天府

清定都北京后,以北京为顺天府,设府尹 1人,掌京畿地方之事。自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以后,特派大臣 1人兼管府尹事,从六部尚书、侍郎内选任。自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以后,顺天府所属共24州县,设西路、东路、南路、北路四厅,分管各州县事。四厅所领州县如下:

西路厅:领琢州及大兴、宛平、良乡、房山 4县。
东路厅:领通州、蓟州及三河、武清、宝坻、宁河、香河 5县。
南路厅:领霸州及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东安 6县。
北路厅:领昌平州及顺义、怀柔、密云、平谷 4县。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于四路厅设同知 1人,分管所领各州县。初设时专掌捕盗,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以后,兼管各州县钱粮。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以后,刑名案件也由各厅同知审转,并定四路厅的关防为“刑钱捕盗同知”。西路同知并管稽水利,其关防加“水利”二字。四厅各设典吏若干人(少者 2人,多至14人)协助同知办事。

顺天府职官在兼管大臣与府尹之下,设有府丞、治中、通判、经历、照磨、司狱各 1人,府学教授及训导各 2人,吏员61人,分掌所属事务。以上各官,除府学教授、训导有满员 2人外,其余都是汉人。

府丞自有办事衙门,管理学校、考试之事;治中办理钱粮,户籍、田土等事;通判办理词讼、礼仪及杂项事;经历、照磨、司狱的办事机构为经历司、照磨所及司狱司。经历司掌收发文移,照磨所掌核对文书及乡试缮册弥封之事,并兼管贡院(顺天府乡、会试考场)校舍什物,司狱司掌刑部所送流徒人犯收押与发遣事务。以上三机构均有吏员协助办事。府学教授、训导分掌教习顺天府文、武学生。府学并兼保管书籍与文庙祭器、乐器。有继承、攒典各2人,协助办事。

顺天府所属各州县,除直属两京县外,其他各州县地方事务,均要分别汇报顺天府及直隶总督查核。

二、奉天府

清初,盛京地方设辽阳府,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改为奉天府,设府尹 1人,掌盛京地方之事。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规定,由盛京将军节制。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改派盛京六部侍郎 1人兼管。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又改由盛京将军兼管,府尹加二品衔,以右副都御史行巡抚事。据《光绪会典》卷74所载,奉天府所属仅有二府、四厅、五州、十四县。至光绪间增至五府,四厅、六州、二十六县。

五府:锦州府、昌图府、新民府、海龙府、兆南府。
四厅:凤凰直隶厅、兴京厅、金州厅、营口厅。
六州:辽阳州、复州、宁远州、义州、岫岩州、辽原州。
二十六县:承德县、兴仁县、海城县、盖平县、开原县、铁岭县、镇安县、彰武县、东平县、西丰县、西安县、柳河县、锦县、绥中县、广宁县、怀德县、奉化县、康平县、安东县、宽甸县、通化县、临江县、怀仁县、缉安县、靖安县、开通县。

奉天府的官僚机构略同于顺天府。

❽ 眉山市公信司法鉴定在地址在哪里啊

眉山公信司法鉴定中心/ 地址:大石桥街道文安西路51号


(网络地图)

热点内容
排队插队现象的法社会学分析 发布:2025-08-22 05:13:55 浏览:890
鹤岗市工农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22 05:03:44 浏览:397
王宗旗律师 发布:2025-08-22 04:44:37 浏览:13
今晚社会与法 发布:2025-08-22 04:20:59 浏览:832
刑事诉讼法解释第310条 发布:2025-08-22 04:14:58 浏览:267
医院事业单位是否适用劳动法 发布:2025-08-22 04:14:25 浏览:595
郑州王枫律师 发布:2025-08-22 04:12:38 浏览:958
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发布:2025-08-22 04:08:55 浏览:194
诉讼法硕士好考吗 发布:2025-08-22 04:06:41 浏览:502
民法试题库及答案 发布:2025-08-22 04:02:19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