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民法试卷
A. 政法干警民法简答题
1、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
依据《民法通则》第92条和《民通意见》第131条,成立不当得利之债的,受害人有权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返还范围是:所受利益和孳息。具体而言:1、原物存在的返还原物,如果原物灭失存在代位物(如保险金、赔偿金)的,返还代位物;2、所受利益依其性质不能返还的,返还其价额;3、所受利益产生的孳息亦应当返还。
2、保证责任的免除
应当规定在担保法当中,总结有以下几点:1、保证之债的保证期间届满前,债权人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2、保证之债的诉讼时效届满,债权人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保证人以诉讼时效届满为抗辩的;3、保证之债的主债务诉讼时效届满,债权人未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保证人以主债的诉讼时效届满为抗辩的;4、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擅自转让债务的,保证人在转让的债务部分免责;
5、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变更债之标的的,债务减少的,保证人对减少后的部分承担保证责任;债务增加的,保证人对原务承担保证责任;6、保证责任因主债的消灭而消灭,主债的消灭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债务人清偿、抵销、代为清偿、主债被撤销、确认无效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个人认为简答题答道这种程度已经差不多了,故不继续列明。如果您有兴趣,还可以查阅关于恶意不当得利人、善意不当得利人对不当得利之债内容的影响,补充作答。这些论述在王泽鉴老师的民法案例研究中都很详细,不一一列举。
B. 求历年政法干警民法、行测、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邮箱地址给我。。。我发给你。。
C. 基层政法干警民法考试试题与司法考试相比的难度如何
司法考试相对难一些,我们去年毕业,有一位同窗去了山东大学读政法干警,那个相对简单,无论民法试题还是其他试题,而司法考试相对来说很难,因为要考14门核心专业课,还有其他些小的法律法规和配套司法解释,我没参加过干警考试,但司考我参加过,没报班自己看了2个月还差八分通过,今年还在继续,不知道这样说完,你清楚没,就是说它相对难,至于想考什么,你自己权衡,也看你的基础了,祝好运!
D. 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试题
一本卷子 十几二十块钱
去年 只有几个省有这个考试 网上的资料不是很多
E. 政法干警考试复习行测真题,申论,民法真题,谁有法我邮箱,跪求,谢谢 Word最好 我要下载 打印
真题在卓博公考网上的首页就能看到下载
F. 江苏政法干警行测,申论,民法学试卷满分分别是多少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笔试总成绩计算办法为:
笔试总成绩=(公务员笔试各科目成绩之和÷公务员笔试各科目试卷满分之和)×50+(教育考试笔试科目成绩÷教育考试笔试科目试卷满分)×50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G. 政法干警考试中的民法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渊源【1.制定法2.习惯】
(四)民法的适用范围【1.时间上的适用范围2.空间上的适用范围3.对人的适用范围】
(五)民法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2.平等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
(二)民事权利1.民事权利的概念
2.民事权利的分类:(财产权与人身权;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绝对权与相对权;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既得权与期待权。)
(三)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1.公力救济2.私力救济
自卫行为;自助行为。
(四)民事义务的概念与分类
三、自然人
(一)自然人概述:1.自然人的概念2.自然人的住所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与特征 2.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与特征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1.宣告失踪:宣告失踪的条件与程序;宣告失踪的效力。
2.宣告死亡:宣告死亡的条件与程序;宣告死亡的效力;死亡宣告的撤销。
(五)监护:1.监护的概念 2.监护的设立(法定监护;指定监护。)3.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4.监护人的职责
三、法人
(一)法人概述:1.法人的概念与特征、2.法人应具备的条件、3.法人的机关
(二)我国现行立法对法人的分类
(三)法人民事权利能力:1.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2.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四)法人民事行为能力:1.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2.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
(五)法人的变更、终止与清算:1.法人变更的概念与类型、2.法人终止的概念与原因、3.法人清算的概念与清算终结
四、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 (二)普通合伙:1.普通合伙的概念与特征2.普通合伙设立的条件3.普通合伙的财产
4.普通合伙事务的执行 5.普通合伙损益的分配与合伙债务的承担
6.普通合伙人的入伙、退伙:(入伙的概念、条件及效力;退伙的概念、形式及效力。)
7.特殊普通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三)有限合伙:1.有限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2.有限合伙设立的条件 3.有限合伙人的入伙、退伙
五、民事行为
(一)民事行为概述:1.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民事行为的分类:(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诺成行为和实践行为;主行为和从行为。)
3.民事行为的形式
(二)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1.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 2.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 3.民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
附条件民事行为;附期限民事行为。
(三)无效民事行为:1.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无效民事行为的情形 3.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情形 3.撤销权的行使
(五)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情形
六、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代理的类型: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 2.本代理与复代理
(三)代理权的行使:1.代理权行使的原则 2.滥用代理权的禁止 (四)代理权的消灭
(五)无权代理:1.无权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2.狭义无权代理:(狭义无权代理的情形;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3.表见代理:(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七、诉讼时效和期限
(一)时效的概念与种类
(二)诉讼时效:1.诉讼时效的概念 2.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3.诉讼时效的效力4.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5.诉讼时效的种类(普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 6.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三)期限:1.期限的概念 2.期限的确定与计算
第二部分 物权
一、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物权的客体:1.物的概念与特征
2.物的分类:动产与不动产;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可分物与不可分物;特定物与种类物;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有主物与无主物。
(三)物权的类型:1.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
2.民法学上物权的分类:(自物权与他物权;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主物权与从物权;所有权与限制物权)
(四)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物权法定原则 2.公示公信原则
(五)物权的保护:1.请求确认物权2.请求返还原物3.请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4.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5.请求损害赔偿
二、物权的变动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1.基于民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2.非基于民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
(三)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1.动产交付 2.不动产登记
三、所有权
(一)所有权概述:1.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所有权的内容:(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二)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三)相邻关系:1.相邻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各种相邻关系
(四)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1.善意取得:善意取得的概念、构成条件及法律效果。 2.拾得遗失物
3.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 4.添附:附合;混合;加工。
(五)共有:1.共有的概念与特征 2.按份共有:按份共有的概念与特征;按份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共有物的分割。
3.共同共有:共同共有的概念与特征;共同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共同共有的类型。
四、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1.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期限 3.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四)宅基地使用权:1.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
(五)地役权:1.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地役权的取得 3.地役权的内容
五、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概述:1.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2.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 3.担保物权消灭的情形
(二)抵押权:1.抵押权的概念与特征 2.抵押权的设立:抵押权的标的;抵押合同;抵押登记。
3.抵押权当事人的权利:抵押权人的权利;抵押人的权利。
4.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抵押权实现的方式;抵押权实现的顺位。
(三)质权:1.质权的概念 2.动产质权:动产质权的概念;动产质权的设立;动产质权当事人的权利。
3.权利质权:权利质权的概念;权利质权的标的。
(四)留置权:1.留置权的概念 2.留置权的取得:(留置权取得的积极要件;留置权取得的消极要件)
3.留置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六、占有
(一)占有概述1.占有的概念
2.占有的分类: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二)占有的保护
第三部分 债权
一、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二)债的分类:1.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2.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 3.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4.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5.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6.主债与从债
(三)债的发生原因:1.合同 2.侵权行为3.无因管理:无因管理的概念与性质;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无因管理之债的内容。
4.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概念及构成条件;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
(四)债的保全:1.债的保全的概念2.债权人的代位权: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及效力。
3.债权人的撤销权: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及效力。
(五)债的担保:1.债的担保概念
2.保证:保证的概念与特征;保证合同;保证方式;保证担保的范围;债权人与保证人的关系;保证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保证责任的免除。
3.定金:定金的概念;定金的成立;定金的效力。
(六)债的移转:1.债的移转的概念 2.债权让与:债权让与的概念;债权让与合同的有效条件;债权让与的效力。
3.债务承担:债务承担的概念;免责债务承担;并存债务承担。
4.债的概括移转:债的概括移转的概念;债的概括移转的类型;债的概括移转的效力。
(七)债的消灭:1.债的消灭概念 2.债的消灭原因:清偿;抵销;提存;免除;混同。
二、合同
(一)合同概述:1.合同的概念与特征2.合同的分类: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主合同与从合同。
(二)合同的订立:1.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要约;承诺。2.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1.合同的内容:提示性条款;格式条款;免责条款。 2.合同的形式
(四)合同的履行1.合同履行的规则
2.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不安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
(五)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概念 2.合同解除的分类 3.合同解除的条件 4.合同解除的程序与法律后果
(六)各种合同:
1.买卖合同:买卖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出卖人与买受人的主要义务;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规则;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规则。
2.赠与合同:赠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赠与人的主要义务;赠与合同的撤销;赠与合同的解除。
3.租赁合同:租赁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出租人与承租人的主要义务;租赁合同的解除。
4.承揽合同:承揽合同的概念与特征;承揽人与定作人的主要义务;承揽合同的解除。
5.保管合同:保管合同的概念与特征;保管人与寄存人的主要义务。
6.运输合同:运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客运合同的概念、特征,客运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货运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货运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
7.委托合同:委托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主要义务;委托合同的解除。
8.居间合同:居间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委托人与居间人的主要义务。
第四部分 人身权
一、人身权概述
(一)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人身权的分类:1.人格权 2.身份权
二、人格权
(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命权:1.生命权的概念与特征 2.生命权的内容
(三)健康权:1.健康权的概念与特征 2.健康权的内容
(四)姓名权与名称权 :1.姓名权的概念与内容 2.名称权的概念与内容
(五)肖像权:1.肖像权的概念与特征 2.肖像权的内容
(六)名誉权:1.名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2.名誉权的内容
(七)隐私权:1.隐私权的概念与范围 2.隐私权的内容
三、身份权
(一)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荣誉权:1.荣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2.荣誉权的内容 (三)其他身份权
第五部分 婚姻家庭
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三)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1.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
二、亲属关系原理
(一)亲属的概念与种类:1.亲属的概念 2.亲属的种类(配偶;血亲;姻亲)
(二)亲系、行辈与亲等
1.亲系:亲系的概念;亲系的分类。 2.行辈:行辈的概念;行辈的分类。
3.亲等:亲等的概念;亲等的计算方法;我国婚姻法关于亲属关系计算方法的规定。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1.配偶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2.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3.姻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三、结婚
(一)结婚的概念与特征:(二)结婚条件:1.结婚的实质条件(结婚的必备条件;结婚的禁止条件)2.结婚的形式条件
(三)事实婚姻:1.事实婚姻的概念 2.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
(四)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无效婚姻:无效婚姻的概念;婚姻无效的情形;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
2.可撤销婚姻:可撤销婚姻的概念;婚姻可撤销的情形;撤销婚姻的程序;婚姻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四、夫妻关系
(一)夫妻人身关系
(二)夫妻财产关系:1.夫妻财产制度(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 2.夫妻间的扶养
3.夫妻间的继承
五、离婚
(一)离婚的概念与特征(二)登记离婚:1.登记离婚的概念 2.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三)诉讼离婚:1.诉讼离婚的概念及适用情形 2.诉讼离婚的程序 3.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4.诉讼离婚的限制性规定
5.离婚的法律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身份上的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财产上的后果;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在父母子女关系方面的后果。
六、父母子女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二)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七、收养
(一)收养的概念与特征 (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1.有利于被收养人抚养、成长原则2.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原则 3.平等自愿原则 4.不违背社会公德原则 5.不违背计划生育原则
(三)收养关系的成立:1.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条件(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特殊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2.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条件
(四)收养的效力:1.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收养的拟制效力;收养的解消效力)
2.收养行为的无效(收养无效的原因;确认收养无效的程序及收养无效的法律后果)
(五)收养关系的解除:1.收养关系解除的方式(协议解除;诉讼解除)
2.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律后果(人身关系上的效力;财产关系上的效力)
第六部分 继承权
一、继承权概述
(一)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2.继承权平等原则 3.养老育幼、互助互济原则
4.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原则
(三)遗产的概念与范围 (四)继承权的接受、放弃与丧失
二、法定继承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2.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三)代位继承与转继承:1.代位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转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3.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四)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1.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2.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
三、遗嘱继承
(一)遗嘱继承概述:1.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
(二)遗嘱的设立:1.遗嘱的概念与特征 2.遗嘱的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3.遗嘱见证人的资格
(三)遗嘱的有效条件:1.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内容合法 4.遗嘱形式合法
(四)遗嘱的变更与撤销 (五)遗赠:1.遗赠的概念与特征 2.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六)遗赠扶养协议:1.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与特征 2.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四、遗产的处理
(一)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保管:1.继承开始 2.遗产保管
(二)遗产的分割与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1.遗产分割的原则 2.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第七部分 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概述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1.合同责任与非合同责任 2.双方责任与单方责任 3.共同责任与单独责任 4.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5.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1.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2.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3.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情形
4.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
(二)违约责任:1.违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2.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3.为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4.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5.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继续履行;赔偿损失;定金;违约金)
三、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概述:1.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2.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3.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4.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5.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二)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加害行为 2.损害事实 3.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过错
(三)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1.数人侵权行为的概念 2.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3.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及其责任
4.共同危险行为及其责任
(四)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各类侵权责任:1.监护人责任 2.职务侵权责任 3.网络侵权责任 4.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5.教育机构伤害责任 6.产品责任 7.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8.医疗损害责任
9.环境污染责任 10.高度危险责任 11.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12.物件损害责任
H. 2010政法干警民法学真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公平原则
2.民法的空间效力 民法适用的地域范围
3民事权利关系的客体 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4.知识产权是 绝对权
5.正当防卫属于 自卫行为
6 甲向乙借款,甲将自有房屋作抵押。在抵押期间,甲扎起征得乙同意,将房屋卖给可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B
在此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对该房屋仍享有抵押权B已对该房屋不享有抵押权 C 丙不能取得该房屋所有权 D抵押权转移给了丙
7.依据《合同法》,先履行方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是丧失商业信誉
8.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附条件必须是 将来可能发生的事
9,甲将自己的手提电脑交给乙保管,乙将电脑以合理的价格卖给丙,但未交付,在此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丙不能主张善意取得电脑所有权可撤销合同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定担保权的是 留置权
11,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投标
12.甲委托乙代购惠普打印机,乙代购的是佳能打印机,乙的代购行为是 效力待定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是
14.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
15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继承人的是自然人
16。下列选项中,属于代位继承的法律特征的是只适用于法定继承
17.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是 既可以是产品制造者,也可以是产品销售者
18.教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由教唆人承担侵权责任
19.下列选项中,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的债务是加工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
20.等价有偿原则适用于 租赁关系
21.14周岁的甲去商店购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商店催告甲的父母予以追认的法定期限是1个月
22乙是甲的代理人,经甲同意,乙将代理事务转托给丙,则丙是 甲的代理人
23.合同无效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属于缔约过失责任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名称权
25.甲向乙借款,由丙提供保证,但未约定担保方式,还款期限届满,甲无力偿还。则丙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6.公安机关在通缉令上使用被通缉者的照片,这一行为 不构成侵权
27.甲对正在向其实施暴力的乙进行防卫,超过了必要限度,致使乙受到伤害,则甲 应当承担适当民事责任
28.甲生前就其全部财产立有三分遗嘱,且三份遗嘱内容相冲突,第二份经过了公证。甲死亡后,其遗产应按 公证 遗嘱继承
29甲乙丙丁四人按份共有一套房屋,分别占35%,30%,20%,15%的份额,线丁欲出售其份额,则无须全体同意
30.注册商标的保护期是10年,应该是 从核准之日起计算
判断
31,判例法是我国明法之渊源。(错)
32,宣告公民始终的效力与公民自然死亡的效力相同。 (错)
33,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便利。(对)
34,背心欲在自动提款机提款500元,但由于提款机故障,实际提款600元,这种行为能否构成不当得利?(对)
35,合同成立等于合同生效。(错)
36,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对)
37,委托合同只能是有偿合同。(错)
38,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对)
39,发表权属于著作财产权。(错)
4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期间,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由国家机关负责承担民事责任(对)
简答
1法定抵消
2宣告死亡
3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论述
债的法律特征
案例分析题
45.甲向乙借款,将自己的汽车出质给乙做担保,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但是甲未将汽车交付给乙,后甲又向丙借款,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将汽车质押给丙,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并将汽车交付给丙,丙因违章驾驶该汽车,造成该车毁损。甲对乙、丙的借款均届至,且无力偿还,乙提出要处分质押汽车,甲告知汽车在丙处,乙便向丙要车,丙不给,乙、丙双方发生纠纷。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乙的质权是否有效成立?为什么?
(2)丙的质权是否有效成立?为什么?
(3)丙在占有质物期间违反了质权人应承担的何种义务?
46.杜守才与刘艳萍系夫妻,育有一男杜强,一女杜萍。杜强与肖梅系夫妻,生有一子杜小强,杜守才患有重风湿性关节炎,某日 ,杜强陪父亲去看病,途中遭遇车祸,杜强当场死亡,杜守才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杜守才夫妇共有私房2间,存款24万元。杜守才之弟杜守智要求参与分割遗产,家庭成员之间因继承发生了纠纷。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杜守才的遗产有哪些?
(2)杜守智是否有权参与遗产的分割,为什么?
(3)杜守才的遗产应如何分割?为什么
江苏的
I. 有谁知道2013年安徽政法干警民法学的试卷内容结构啊
2013安徽省政法干警民法学试卷内容结构
总论约20%物权约20%债权约20%人身权、婚姻家庭、继承权 约20%民事责任约20%
大纲规定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一)试卷内容结构
从考试内容分值分布可以看出,首先,政法干警对民法学知识的考察较为基础,基本与考生今后的具体工作内容密切相关。总论作为理解民法的基础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它的物权、债权、人身权、婚姻家庭、继承权、民事责任这几部分也是日常生活当中的经常会接触到的知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增加学习趣味性,并帮助深刻理解相关知识。其次,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这五部分的分值分布均衡,华图教育提醒广大考生在接下来的复习时间中,各个部分都要兼顾,不能有所倚重,防止出现单腿走路的情况。
(二)试卷题型结构
1.单选..........................................(35题、每题2分、共70分)
2.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论述题.....................................(1题、共20分);
4.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15分、共30分)。
从题型分布中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单选题所考题型内容较为庞杂,但单选题相对较为简单,在知识储备基础上可以通过排除、比较等多种方法快速确定答案;民法中简答题多数集中在基本知识的记忆考察,因此考生在备考中可以抽出时间专门记忆一部分概念、法律关系等常识,提高分值。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相对于前两种题型难度要大一些,因为它除了考察考生对民法知识的记忆能力,还考察考生的运用和深入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课下的勤加练习,做到充分吃透,才能有备无患。
亳州华图:亳州市谯城区希夷大道506号(市政府东门对面)
招考信息咨询报名电话:0558-5536669
http://ah.huatu.com/zfgj/ http://ah.huatu.com/zt/ahzf/
J. 我想考政法干警,可是政法干警考的民法和司法考试考的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
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
1)考试内容
①民法学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民法学的基本原理。
②各种基本民事权利,具备在具体社会关系中识别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能力,并准确地表述基本民事权利义务的内容。
③具备运用民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2)试卷内容结构
①总论 约20%
②物权 约20%
③债权 约20%
④人身权、婚姻家庭、继承权 约20%
⑤民事责任 约20%
国家司法考试
1)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2)考试分为四张试卷。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各卷科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