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电子商务法的法律责任有什么

电子商务法的法律责任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8-22 01:54:08

Ⅰ 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一、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主要就是电子商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是政府调整、企业和个人以数据电文为交易手段,通过信息网络所产生的,因交易形式所引起的各种商事交易关系,以及与这种商事交易关系密切相关的社会关系、政府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有哪些

二、电子商务法的法律责任
1、如果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就应当依照电子商务法、侵权责任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来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如果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而没有采取必要措施,要和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电子商务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如果电子商务平台不能够提供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那么还要承担先行赔付的责任。

2、如果电商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该如何承担责任。

电子商务法规定,如果平台未尽到上述义务,按照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构成共同侵权的,应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除了上述民事责任,电子商务法还规定,如果平台有相关的违法行为,还要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三、电子商务纠纷应该怎样维权
1、保留消费证据。在网购中,网购的消费者在进行网购时一定要将电子数据信息妥善保存,这些电子数据信息亦是发生纠纷进行维权的重要证据。

2、异地照样能够投诉。网络交易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本地外地网站,都可投诉。

3、七日退货。绝大部分商品都能七日内退货。

4、电商平台要知名。

5、网银结算需谨慎。

6、证据保留很重要。如果不慎买到过期食物,千万不要自认倒霉,而应当保存好购物小票等相关证据,向销售方进行索赔,同时也可向食药监部门进行举报。

7、产品不能瞎忽悠。遭遇虚假宣传,也要维权。虚假宣传也是违法的,消费者如果上当,不要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8、电商平台与产品商家连坐法。网购后找不到商家怎么办?网购出现问题后,网购平台不能提供经营者真实情况的,必须向消费者“先行赔付”,再向提供商品的经营者追偿。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主要就是电子商务法,是政府调整、企业和个人以数据电文为交易手段的主要法律。

Ⅱ 浅谈对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立法重要性分析:
1. 该法弥补了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空缺,最为关键的是在监管层面认可了电子商务模式的合法性,并为行业竞争提供了法律参考;
2. 该法明确了电商平台的责任。由于电子商务涉及网络交易,电商平台承担起对商品进行审查的责任。电子商务从业者需对所售商品负责,并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安全;
3. 该法规范了电子商业行为,对诸如不公平条款、强制性条款和技术滥用等行为设定了限制,以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防止商家利用技术、服务或市场优势侵害用户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相关条款解读:
第二十四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明确告知用户如何查询、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用户注销流程,且不得设置不合理的障碍。收到此类请求时,应在核实用户身份后迅速响应。除法律或双方约定需要保存的信息外,用户注销后,经营者应立即删除其信息。
第十五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展示营业执照信息、经营许可证信息以及根据法律规定无需登记的信息或相关链接。如信息发生变更,经营者应及时更新展示的信息。
第三十二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并明确平台内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进入与退出平台条件、商品和服务质量保证、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

Ⅲ 电子商务法哪些法条与我们息息相关

电子商务法哪些法条与我们息息相关?

1、卖家侵权,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2、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平台承担相应的责任
《电子商务法》规定: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3、侵权售假未保障安全的,最高罚200万元
《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对平台内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或者对平台内经营者未尽到资质资格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热点内容
刑法口诀背诵 发布:2025-08-22 03:43:10 浏览:74
行政法视角下的秋菊打官司 发布:2025-08-22 03:43:07 浏览:347
企业询证函不回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22 03:41:43 浏览:441
新婚姻法离婚准备什么材料 发布:2025-08-22 03:33:56 浏览:616
美国最高法院判例 发布:2025-08-22 03:29:02 浏览:414
道德现象是由 发布:2025-08-22 02:50:52 浏览:776
有关道德的语句 发布:2025-08-22 02:46:43 浏览:752
海口司法拍卖 发布:2025-08-22 02:35:31 浏览:3
淘宝卖家条例 发布:2025-08-22 02:35:30 浏览:493
成都婚姻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8-22 02:35:29 浏览: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