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版块
1. 如何学习民法
如果你真想学好法抄律的话,
建议袭你系统的看书!
先看《法理学》,再看《民法》
《法理学》是基础课程来的,学好《法理学》对于你日后学习法律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
《民法》是一门基本法来的,比较大而全,不是一两个月可以学会的,而且民法还包含你他小法律,学起来比较困难!(建议买本通说的)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民商法专业复试中笔试的难度如何包括哪些题型能否举个例题让我感受下。
复试笔试 还是和初试一样,难到不难。
2014年题型 参照2013年复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祝好运!
例题:
2013年
一、名词解释(5个,4分)
1、指示交付 2、浮动抵押 3、添附 4、过失相抵规则 5、预期违约
二、简答(4个,10分)
1、简述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2、如何物权的排他性
3、简述损益相销规则
4、如何理解“约定大于法定”
三、论述题:论述债权保障制度(30分)
四、法条分析:
《合同法》第121条:“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体现的合同法原理(2个以上)(30分)(参考: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3/id/931889.shtml)
五、案例分析:
关于无意思联络共同侵权责任(按份责任)(30分)
3.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和法硕联考专业综合(法学),这两个板块的试题是各个学校都一样的吗
首先,我要向提问者正式的道歉。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错了,我的信息没有跟上变化,并且由于看到正确答案已经由提问者选出来了,我就嫌麻烦没有及时更改答案,我承认我错了,我向提问者道歉,我也不该因为看到有了正确回答,就一直拖着到今天才给出这个道歉,也非常感谢前面几位指出我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的网友。虽然没有给提问者造成损失,但是我还是非常抱歉。希望你能原谅我。
另外,在这里删掉原来的回答,不仅是因为原先的答案有错误,更是因为两年来总有部分人义愤填膺的评论我原来的回答,言语之间视我为居心不良的坏人。的确,在回答问题前没有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我做得不对。但是,你们的评论就很公平吗?每个在网络知道回答问题的人,都是为了帮助别人才来费心费力的,你们的言辞未免太过武断太让人心寒了!!!我09年入学,刚入学的时候老师的说法就是法硕这个学位法本生不能考,我信任我的老师,所以一直以来都认为法学硕士才是法本生可以考的。你们只看到了我的错误,却没想到我的错误并非有心。我觉得,就因为世界上有太多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责怪别人认为别人居心不良的人,才让社会变得乌烟瘴气!!!
我今天心情也不怎么好。或许语言激烈,但是看看评论里的用词,“太可恶”,“知识面太窄了”,你觉得陌生人突然就冲你说这些你心里什么感受呢?你觉得我用十二个小时时间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直希望自己能给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回家来却看到这些话是什么感受呢?你们有过阳光的心态吗?有过遇事为别人考虑考虑的教养吗!同一个意思,我在说话前总会再三考虑,选择一个别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就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一句话让别人心情不好。你们有过这种心吗?那些觉得在这件事上自己占据着道德制高点,完全不了解我就来下结论,来毫不客气的指责我的人,你们自己的行为完全没错吗?
4. 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有什么区别
中国行政诉讼法的主要特点是:
①规定被告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案件是当事人控告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案件。
②它解决的纠纷,是政府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同行政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行政纠纷。
③它规定的行政诉讼,是法律规范明文规定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控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诉讼。
④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所争议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⑤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公力性质。民事诉讼不同于其他解决纠纷方式,它是在国家审判权力介入之下,对民事纠纷通过国家的司法程序进行解决。
2.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民事诉讼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依法的含义一是依照民事实体法,二是依照程序法。
3.民事诉讼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民事诉讼活动是分阶段向纵深推进的一种活动。民事诉讼活动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活动分为一审阶段、二审阶段、执行阶段和审判监督阶段。在每一个审理阶段里又细分为起诉阶段、法庭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制作和宣告判决阶段等。一般地说,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阶段是前阶段的继续和延伸。
5. 司法考试
天下第一考就是指的这个考试,通过率15%左右,你可以登录普法网了解一下,这是个围城,我们想做公安,你却想出来做我们,很难理解呀。
6. 法律快车的版块设置
各地律师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福建海南广东广西甘肃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云南宁夏青海山东山西安徽陕西四川内蒙古西藏新疆贵州浙江
专业律师
民商法
继承|离婚|债务债权|名誉/肖像/人身权|损害赔偿|合同法|劳动工伤|工商事务|个人税收筹划|
公司法
公司法|外商投资|公司并购|公司税务|公司破产|公司清算|公司重组改制|公司设立|合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股权转让|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
国际法
国际法|WTO|国际贸易|反倾销反补贴|国际仲裁|
海事海商
海事纠纷|海商纠纷|
金融
金融|银行|保险|基金|期货|风险投资|项目融资|证券与资本市场|抵押担保|
刑事
刑事辩护|
执行
执行|
行政
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国家赔偿|
行业
房地产|交通事故|工程建设|高新技术|新闻传媒|医疗事故|体育/娱乐|旅游/饭店|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妇女儿童权益|产品质量|技术转让|连锁加盟|电子商务|移民留学|拍卖|农业|教育|
争议解决
诉讼|仲裁|调解|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国家赔偿┊行政法┊法律论文┊破产法┊婚姻法┊仲裁┊房地产┊商标法┊治安处罚┊法律案例┊法律文书┊损害赔偿┊民法通则┊法律法规┊公司法┊合同法律┊劳动法律┊保险法律┊著作权┊专利法┊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合同范本┊知识产权┊刑事法律
7. 考2012年中山大学民商法研究生,专业课复习教材都有哪些谢谢!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法语或245德语
(3)625民商法学A卷
(4)823民商法学B卷
复试专业课:F1201专业综合理论
现在学校都不指定参考书了,学姐给你推荐的复习参考书如下:
民商法学A卷(含法理学、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
①《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民事诉讼法》(第三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宪法》(第二版),周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经济法学》(第四版),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商法B卷(含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
①《民法》(第四版) ,魏振瀛,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傅静坤主编《民法总论》第三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3版;
③张民安主编《商事法学》第三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3版;
④李颖怡主编《知识产权法》第三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三版
⑤《民法物权》,于海涌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真题和参考书目、学长复习经验都可以至诚·中山大学考研论坛法学院的版块查看和下载的。
8. 法学学科框架的传统构成包括哪几板块
法学系的分支是根据法学体系的划分来的。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由于社会关系的纷繁复杂,不断形成不同的部门法予以调整,相应地也就出现了相应的法学分支学科对其进行研究。
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的专门的学问,不仅要研究各个部门法,还要以不同的角度、不同方法进行综合的研究,为各个部门法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相关条件。于是也就出现了诸如法理学、立法学、法社会学、比较法学、法律思想史学、法律制度史学等等具有一般理论(综合)特质的法学分支学科。
详细分类如下:
①理论法学,又称基础法学。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中国法律院系为这个学科开设的课程称为法学基础理论(简称法理学)。
②法律史学。可分为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
③国内法学。指一国各部门法学,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环境法学、刑法学、诉讼程序法学以及军事法学等。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因此,在国内法学体系中,宪法学占有主导地位。
④国际法学。包括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等。
⑤立法学。研究立法原则、规划、立法体制、立法风格、立法程序、立法技术以及法律汇编、立法评价等问题。
⑥法律解释学。对法律条文的内容和文字进行阐释,相当于中外历史上所称的注释法学。
⑦法社会学。通常指通过社会现实问题研究法律的社会功能、实行和效果等问题。
⑧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比较法学是对不同国家(或特定地区)法律(包括本国法和外国法之间,外国法之间)的比较研究。因此,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密切联系。
⑨法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或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一些边缘学科 。如科技法学 、 法医学 、司法鉴定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律统计学等。
9.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手抄报的内容,,,3-4个版块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三章
学校保护
第四章
社会保护
第五章
司法保护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五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年成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未年成人保护工作。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需要,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未成年人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八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年成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第九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年成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第十二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有前款所列行为,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照民法通则第十六的规定,另行确定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