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罗马法与民法关系

罗马法与民法关系

发布时间: 2021-12-14 19:54:54

㈠ 罗马法对民法的借鉴。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虽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却是建立在私有制和简单商品经济基础之上,对保护私有制和简单商品经济的一切重要关系都有明确而详尽的规定。在法学家的努力和推动下,这一法律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立法技术高超,而且能够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使其更趋完善。因此,它能为保护私有财产和调整商品经济关系提供一种现成的法律形式,包含在其中的一些原则,例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的平等地位、契约以双方当事人同意为主要条件和无限制所有权等,很适合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是罗马法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在中世纪,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罗马法复兴上,经过这次运动,许多西欧国家都接受了罗马法,当然程度有所不同,西欧大陆国家程度要大一些,英国则小得多。进入资本主义时期以后,法、德等国都以罗马法为基础,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民法典,形成了民法法系。英国继续受到罗马法影响,只是没有全面接受罗马法,只借鉴了罗马法的一些原则和制度。通过西方国家的法律,罗马法的影响扩大到亚、非、南北美洲各国,包括日本和旧中国在内。所以,可以说罗马法是一种世界性法律

浅议罗马法对现代私法发展的作用
罗马法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法律体系之一为近现代法律的变革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不仅使法律真正可以以法条的形式被固定并成为规范人类社会行为的标准,而且为近现代法律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要真确认识和掌握法律的精髓,把握法律研究的方向以至于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罗马法就显的尤为重要。

曾经听很多人说:“学好法律,只需要对现行法律规定做全面了解,在适当时候查阅法条就可以了”或者是:“只要把法条读熟了,通过司法考试就可以了”。我无心去评论这些言语的对与错,我也无意去探究中国法律从业者的执业能力,毕竟我相信在中国法律从业者中存在着大量通晓法律,将法律运用的如鱼得水的智者。我只想说:如果我们把对现行法律运用比作是一个成人在经营自己的生活,那么研究罗马法体系就如同一个婴儿在学习走路时所迈出的第一步。

一、罗马法的发展历史

罗马法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形成阶段、发展鼎盛阶段、衰落时期和复兴时期。法律是统治的产物,作为同样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罗马法,也因为不同统治时期君王的不同利益而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效力。然而在罗马法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既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表法》。这部法典的形成经历了奴隶制度到帝王制的社会制度的演变、君主统治者与广大民众之间的斗争。

《十二表法》的完成使罗马帝国进入了有法的状态,使法律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为公众所知悉。但它依旧存在着诸如僵化刻板、处罚过于野蛮的问题。当罗马进入帝政时期以后,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及其迅速,带来了大量的私法纠纷和矛盾。为了平衡这类矛盾,也为了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更好的发展,罗马法的发展在帝政的统治下进入了鼎盛时期。

经过长时期的法律发展,罗马法体系以基本形成。从罗马法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到法律发展的规律——形成-发展-稳定。

二、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及其影响

罗马法的法律体系可谓是庞大而又不显杂乱。它包含了人们生活中有关人、财、物方面的大量内容,如婚姻、继承、债权债务、契约等。在这我无法一一对其内容做详细的阐述,仅通过其中人、物两方面来阐述其法学的理论及对法律发展的影响:

人法

罗马法体系中的人法可谓是理论形成交早,在当时运用最为广泛的法律。从调整的对象看,它有市民法和万民法;从内容看,有婚姻关系、亲属关系等。罗马法较为详细的规定了一系列有关自然人人格及其权利的内容。由于人法有相对的历史性,罗马法对自然人之间的活动具有当时社会状况的特定性,更多的体现了对男性、本国公民权利的维护。

但深刻分析其法律内涵可以看出,当时的罗马法已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有关属人主义观点的提出做了铺垫。在人的权利获得上,它提出了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行为能力根据不同人的年龄和心智来确定;在亲等关系上提出了亲属关系的分类、亲等的计算方法。而其在人法方面为以后的私法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的可谓是对婚姻法律关系的内容。

1.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是罗马法对结婚要件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定。这一规定是现今世界上除少数穆斯林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在结婚的实质要件中所作的强制性规定。然而在古罗马这样一个更倾向于男权统治,父权、夫权的思想尤为严重的国家,能够有这样的规定,无疑不体现出其法律的先进性

2.结婚自由

罗马法其实并没有真正提出婚姻自由的观念,但是它提出结婚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虽然其所谓的同意还只是建立在男方和双方家长意志的基础上的,并没有给女方更多的结婚自主权,但是结婚自由的法律观点却是适应社会发展及被以后的法学家所接受和发展的思想源泉。

3.年龄的规定

罗马法对结婚的年龄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婚姻年龄在罗马法出现之前始终是由当事人自己择的,并没有相关的强制性规定。然而罗马法在进入优帝一世后根据当时人们的生理及心理的成熟情况确定了适婚的年龄,这也为用法律来规定法定结婚年龄做了准备。

虽然在婚姻法律关系中,罗马法有它本身的历史特性——规定了有夫权婚姻、万民法及市民法婚姻等,而且虽然更倾向于对夫权的保护,但是从上述内容看,还是可以看到部分内容在近现代婚姻缔结中有关实质要件内容的影子。

物法

物法在罗马法体系中是庞大的,亦是起核心部分。其中包括有继承法、物权法及债权法。

虽然当时罗马法对物的划分并不清楚明确,容易产生分歧。但诸如财产继承、时效应如何确定、对无主财产的管理人的权利义务等均在其法律实践过程中被确定下来。罗马帝国之所以经济繁荣、稳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平凡,就起原因还是因为拥有的完善地、有系统地、逻辑及其严密的法律体制。这样即可以鼓励本国人之间的忙来,使双方在任何一方违反约定的时候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又可以增加他国国民进入罗马、罗马市民到别国经商的信心。其实在这点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与他国来往贸易最平凡的时期为唐宋时期,其实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大量法律制度的建设。唐朝的永徽律是调整法律冲突的,它使当时的贸易得以稳定发展;宋朝的擅锈镌是规范版权的一部成文法,它为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以及法律本身的局限性,对法律发展的影响并不深远,而罗马法却因为其内容含盖了民法的大量内容,而成为了以后国际法学界学习和了解民法发展的内容。

三、我国如何学习和研究罗马法

罗马法在法律发展的过程中将神化的法律变成了人法,使法为人所知,为人所用。在罗马法大量的内容中真正为现代法律作出贡献的法律理论是平等原则。无论是历史影响较大的《法国民法典》,还是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立法,甚至与我国《合同法》都大量的使用和借鉴了平等原则这一在契约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原理。

我国《合同法》可以说是与世界国际私法领域走的最近的一部法律,其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作到了与国际接轨。然而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对罗马法的学习和研究,学会把握法律发展的轨迹、认识法律研究的重点,做到去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的法制服务。

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正如罗马法的内容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一样,我们现行的法律也无法保有“新鲜度”。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然是超越法律本身的发展的。

而罗马法的作用并不是全盘接受它,我们要学的是它的思想,而不是实质内容;要学的是它处理实践问题时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对个体问题的简单“搬运”。
http://www.dffy.com/faxuejieti/zh/200604/20060427193324.htm

㈡ 古罗马法律体系中,市民法、裁判官法及万民法之间有何不同

市民法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法律,即平等的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是现代民法的始祖.
万民法,调整的是包括了埃及人,高卢人等等"外国人"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调整范围的不同是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
古罗马“自然法” 、“万民法”意义及关系考
“法”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时空有着不同的含义;从特定历史背景出发,去理解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法”的概念,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本文试图从西方法律史的二元观传统中去探求古罗马法中“自然法”、“万民法”及“市民法”的各种不同的含义,澄清相互之间的区别,并尝试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释。
一、 西塞罗对古希腊自然法思想的继承
最早提出“自然法”一词的是赫拉克利特(约前5世纪),他认为:一切人法受哺于神法。自然法学说由此发端,遂历经希腊罗马、中世纪、和近代古典三大时期。考夫曼教授认为:这三大时期的自然法存在以下三点基本共性。第一、自然法是不变的和普适的,适于一切时间和一切人;第二、借助理性,自然法是可认识的;第三、自然法不仅是实证法的标准,而且在后者与其相悖时取而代之。[1]当然,这三点共性也非以同样的程度一以贯之于自然法的历史,在其各个阶段这些共性得到不同的彰显。
在历经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和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后,斯多葛派哲学最终完成了对“自然法”概念的塑造。斯多葛哲学以“自然”为核心,强调自然是支配性原则,其本质具有一种理性的品格,因此,自然法就是理性法(law of reason),能为人类所认识;自然法也具有普遍性(common law of nature),适用于一切人,这一特征恰应了斯多葛哲学家的终极理想——人们作为世界公民在“世界国家”(a world-state)里平等地生活。

㈢ 万民法等于罗马法吗

你好!
万民法不等于罗马法,只是罗马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当于现今的“国际私法”。
须知,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而罗马法中的另一大部分,是其国内法,调整罗马人相互间关系的法律,这才是主要部分。例如,当代民法的很多制度都可以追溯到罗马法时就有的制度。

㈣ 罗马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与联系

讲清楚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成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清楚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罗马公民,后者是罗马的一切自由民。转变的原因是什么?概括为罗马在长期的扩张过程中,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版图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使原有的法律无法解决。而这一变化过程是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而进行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开始对外扩张,到公元前3世纪早期征服意大利半岛的其它民族统一了意大利半岛。随着罗马的日益强大,罗马不断对外扩张,到公元前1世纪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尽量把自己的政权用合法的外衣掩盖起来,因而在国家制度上仍保留着共和的称号,但他不仅自称“元首”还接受了元老院奥古斯都的封号,屋大维的元首制实际上就是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之后的罗马保持了近200年的和平与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帝国的皇帝们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这样原先的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实际意义。

㈤ 比较罗马法与拿破仑的民法典

罗马法是奴隶制社会下的法典,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制度影响更为直接。正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亦称为罗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可以这么理解: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律在奴隶制社会时的雏形。
《拿破仑法典》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原则鲜明,编排合理,逻辑严谨,语言简洁,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诞生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保卫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制定的。而且这部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也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随着拿破仑在欧洲的军事扩张,《拿破仑法典》也被应用到法军所到之处。由于该法典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因而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从而具有了广泛的世界意义,其内在的价值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夺目。

㈥ 罗马法中成文法与公民法关系

罗马法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我们近代的西方法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的。当时欧洲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文艺复兴来发展自己,那么,为什么最终近代西方法选择了罗马法为基础呢?我想这是有原因的。罗马法中包涵了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后世把它作为法学基础的重要原因。当然,在古罗马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所谓的人是一种狭义的,他指的是公民,排除了妇女奴隶。因为罗马法的产生是由于平民与贵族斗争以习惯法编纂的结果,这就决定了罗马法的本质是为了奴隶主贵族服务,所以不管后来罗马法如何完善,它始终不可避免的是一种狭义的民主。其次,我认为罗马法中包涵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产阶级宣扬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纵观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罗马法的完善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它的发展是因为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增加,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说白了,就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首先,随着罗马的奴隶制经济发展,导致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于是两大阶级斗争与妥协产生了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这部法律,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过程,维护了私有财产。这部保存了许多陋习的成文法对罗马法的发展意义重大,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古代奴隶制法中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法律文献之一。罗马法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罗马法的发展,罗马法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十二铜表法》制定以后,罗马社会矛盾减少,经济开始繁荣起来,经济繁荣了,拥有了更多财产的平民就会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法律地位以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于是斗争又开始了。迫于压力,公民法随之出现。公民法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尽管它是很狭义的,涉及财产方面的条例仍然不多且带有保守性和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但相比于《十二铜表法》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罗马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平民中有财富的人和旧贵族一起成为了掌握罗马政权的新贵族,古罗马社会和罗马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富就会民强,罗马的经济如此繁荣,国力自然不会弱。随着罗马共和国的版图扩大,大量的外邦人成为罗马人。此时公民法已经不适合此时的罗马社会情况。随着各种矛盾发生时公民法已经无法解决,罗马共和国就新设置了外事最高裁判官,专职处理此类案件,逐渐形成了一套万民法。所谓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它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已及非罗马公民之间的纠纷,其内容大部分属于财产关系,特别注重调整有关所有权和债的关系。万民法比公民法更加灵活,更加适应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统治者利益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罗马法可以划分为四类:公法与私法,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以及市民法和长官法。其中,罗马私法的体系为人法、物法和诉讼法三个部分。在罗马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并非所有人都具有完整人格,只有同时具有自由权、市民权和家长权的人才享有完全的人格。物法是罗马私法的主体,由物权法、继承法和债券法三部分构成。在罗马,即使是立遗嘱也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利立遗嘱,像未成年人、被敌人俘虏的人等就没有这个权利。诉讼法分为公诉和私诉,这和今天的法律体系特别相似。但是历史总是辉煌之后就是衰落。此后,随着皇权的逐步加强,罗马法逐渐被皇帝的敕令所取代,其他各种形式的立法则逐渐消失。这是罗马法治的一个倒退。我想罗马法的没落大概是后来罗马帝国衰落的无法忽视的原因吧,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坚持法治,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必定不会绽放光芒,终究要走向没落。罗马帝国依靠罗马法而发展,也因为放弃罗马法而衰落,这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教训。

㈦ 罗马市民法和万民法的相互关系

罗马共和国前期,形成了一个仅适用于罗马市民的法律体系--市民法。其内容主要是国专家行政管理属、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规范。其渊源包括罗马议会制定的法律(如《十二表法》)、元老院的决议、裁判官的告示以及罗马法学家对法律的解释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共和国后期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市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市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但是市民法和万民法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后来,查士丁尼将两者统一起来。

㈧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理论之间有何联系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理论,它算是一种延伸与发展的关系吧,毕竟罗马法在之前它也是第1次侧重了人的权利。

㈨ 罗马法和我国民法的异同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的法律。从调整范围上也就能够看出,我国民法主要由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和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调整人身关系的法律和侵权责任法组成。商法如公司法等通常也作为民法的一部分,但因为我国现在还没有正式的民法典,因此是否制定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现在还不可知。
古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影响深远,尤其欧洲大陆的法律正是在全面继承了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民法大全》也称《国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对历代罗马皇帝的敕令进行整理审定完成)、《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主要以盖尤斯的《法学阶梯》为基础改编而来,阐述罗马法原理的法律教材)、《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主要是将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分类整理摘录)和《查士丁尼新律》(主要是查士丁尼在位期间所颁布的168条敕令)的统称。《民法大全》包含了罗马公法和罗马私法,其中公法多为宗教祭祀和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规定;私法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方面的法律规定。
古罗马《民法大全》中的民法现在学说中更倾向于“私法”这一概念,它的基本内容包含人法(自然人、法人、婚姻家庭)、物法(物权、继承和债)、诉讼法(已区分公诉和私诉)三大类。我国总体上也是倾向于大陆法系,但是吸收了普通法系的一些经验,比如审判程序等。

㈩ 罗马法各法律之间的关系及作用,适用范围

罗马君主制:习惯法
罗马共和制: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内
罗马帝国:成文法—容—《卡拉卡拉敕令》——万民法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成文法——查士丁尼法典——万民法
罗马帝国:成文法——《阿奎利亚法》——民事诉讼法

习惯法: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习惯法的作用大大减弱了,除了在非洲一些国家习惯法仍然在实际上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外,在其他主要法律体系,习惯法已经不是主要渊源。但是,习惯法仍然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成文法: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件。
公民法: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万民法: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民事诉讼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关于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确定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热点内容
工会法和劳动法竞合 发布:2025-08-21 23:16:34 浏览:962
刑法的法律特征 发布:2025-08-21 23:13:53 浏览:877
企业负责人和法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1 23:13:51 浏览:904
法院行政转岗 发布:2025-08-21 23:05:36 浏览:700
临沂律师排名 发布:2025-08-21 22:51:34 浏览:733
中国法律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发布:2025-08-21 22:48:11 浏览:984
2015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发布:2025-08-21 22:30:37 浏览:583
民法典最新规范 发布:2025-08-21 22:29:39 浏览:75
民法第106 发布:2025-08-21 22:28:47 浏览:288
华政国际经济法期末考试 发布:2025-08-21 22:28:36 浏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