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是什么
⑴ 什么是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来刑事责任和自刑罚的法律 ,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各阶级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罪刑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广义上的刑法不仅仅指刑法典,还包括对刑法典中局部内容进行修改补充的决定或补充规定,如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也包括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如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十一章中有16个条文作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此外还有“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内幕交易的,从重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行使监督检查职权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
⑵ 什么是刑法犯罪
刑法犯罪通常意义上是刑事犯罪,指的是违反刑事法律,在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下,没有免除的依据的前提将会受到刑事处分。
⑶ 中国刑法上,犯什么罪的处罚最重呢
中国刑法上,死刑最重。
死刑适用的罪名共计45个。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7个)
1、背叛国家罪(第条、第113条)
2、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一款、第113条)
3、武装叛乱、暴乱罪(第104条、第113条)
4、投敌叛变罪(第108条、第113条)
5、间谍罪(第110条、第113条)
6、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第111条、第113条)
7、资敌罪(第112条、第113条)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4个)
8、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9、决水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0、爆炸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1、投放危险物质罪(原投毒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修正案(三)》第1、2条)
1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修正案三)
13、破坏电力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14、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15、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条)
16、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5条第1款)
17、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第125条第2款)——25条第2款(《修正案(三)》第5条)
18、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第125条第2款)
19、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险物质罪(127条第1款)
20、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险物质罪(127条第2款)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2个)
21、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1条)
22、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144条)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个)
23、故意杀人罪(第232条)
24、故意伤害罪(第292条)
25、强奸罪(第236条)
26、绑架罪(第239条)
27、拐卖妇女儿童罪(第240条)
五、侵犯财产罪(1个)
28、抢劫罪(第263条)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3个)分为:妨害司法罪(2个)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1个)
29、暴动越狱罪(第317条)
30、聚众持械劫狱罪(第317条)
3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2个)
32、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第369条)
33、提供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第370条)
八、贪污贿赂罪(2个)
34、贪污罪(第382条、第383条)
35、受贿罪(第385条、第386条)
九、军人违反职责罪(10个)
36、战时违抗命令罪(第421条)
37、隐瞒、谎报军情罪(第422条)
38、拒传、假传军令罪(第422条)
39、投降罪(第423条)
40、战时临阵脱逃罪(第424条)
41、军人叛逃罪(第430条)
42、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第431条)
43、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438条)
44、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罪(第439条)
45、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第446条)
(3)罪刑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死刑适用的对象: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所说的“审判的时候”是指从羁押到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而不是仅指法院审理阶段。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上怀孕的妇女都不适用死刑;
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⑷ 中国刑法八大罪是什么
中国刑法“八大重罪”具体是指: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必须达到重伤版或者死亡)、
强奸罪、权
抢劫罪、
放火罪、
贩卖毒品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
爆炸罪。
(4)罪刑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用刑罚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⑸ 刑事犯罪的罪与刑法的罪是什么意思
刑法的罪刑法定意思:我国及其他世界各国刑法规定的一个基本原则之一,对于什么是犯罪、什么不是犯罪,对于犯罪怎样进行刑事处罚,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事先的明文规定,禁止不成文的罪刑法定和事后的罪刑法定,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⑹ 刑法的八大罪名是什么
提问不详细,无法解抄答。刑法分则规定的刑事犯罪有几百种,没听说过八大罪名。按照侵害客体不同,刑法规定了十类犯罪,即: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⑺ 侮辱罪的刑法是什么
刑期三年以下
⑻ 犯罪,刑法,刑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刑法,犯罪,刑罚的概念与关联:
一、刑法,犯罪,刑罚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法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该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嫌疑人刑罚处罚的法律。
犯罪:指触犯刑法而构成罪行,触犯刑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刑罚:即刑事处罚,特别针对犯罪分子适用的特殊制裁手段。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分别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二、刑法,犯罪,刑事处罚的关联:
“犯罪”和“刑事处罚”是《刑法》框架内的两个不同概念,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明令禁止的事项就是“犯罪”,只有“犯罪”行为人才能给予“刑事处罚”。
刑法是一部法律,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刑罚是对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的特殊制裁手段。触犯了刑法之规定的行为就是犯罪,只要犯罪就要受到刑事处罚。
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什么犯罪行为定什么罪名,负什么刑事责任,并规定犯什么样的罪行处以什么样的刑罚。如人的生命权受刑法的保护,生命权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加害人就涉嫌犯罪,就应受到刑事处罚。
⑼ 罪的刑罚是什么意思
刑罚的目的具体表现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因为刑罚是作为犯罪的对立物而存在的,因此,创制、适用和执行刑罚的目的,只能是为了预防犯罪。由于预防的对象不同,故把刑罚的目的区分为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特殊预防
所请特殊预防,是指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特殊预防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即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在中国,特殊预防的刑罚目的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改造。中国刑法规定的各种具体刑种,除了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外,其他大多数刑罚的执行都是采取强制劳动的方法。通过强制罪犯从事生产劳动,促使他们改掉好逸恶劳的恶习,逐步养成劳动的习惯。同时,在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的过程中,刑罚执行机关还向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生产技术教育。通过教育使他们不仅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重返社会以后具有自谋生活的能力,而且思想上也有所悔悟。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教育和改造,多数犯罪分子能够认识到犯罪是可耻的,自己的犯罪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危害,受到刑罚处罚是罪有应得,因而内心受到自我谴责,下定决心弃旧图新、重新做人,不再以身试法,从而可以预防其再次犯罪。少数犯罪分子对自己的罪行虽然认识不足甚至没有认识,但他们感受到刑罚的威力,体验到服刑的痛苦,由于害怕受刑之苦而不敢再次犯罪。对于这种人,从其思想改造的程度上看是不够的,但从刑罚特殊预防的目的来看却已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