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和公司法务
律师和法务都是属于法律从业者,很多公司的法务也是持有律师资格,专业性方面差别不大。但由于服务的对象和工作方法方面不同,导致其综合能力方面略有不同,可以说是各有侧重吧。
律师事务所本身是可以代理各类法律业务的:具体包括刑事辩护、合同纠纷诉讼、交通事故、劳动纠纷、房地产纠纷、产品质量纠纷等,除了诉讼业务之外,律师事务所还可以接受公司企业的委托担任其常年法律顾问,为企业提供合同事务、公司治理、劳动纠纷等日常咨询工作,同时律师也可以为企业的融资、并购、重组、上市、破产担任提供专项法律意见。但是,如果聚焦到律师身上,不可能一个律师涉猎所有的法律事务。每个律师通常只从事一、两个领域内特定专业的法律服务,如有的律师只做刑事、有的只做婚姻,也有的只做民事诉讼。
再说法务,法务和律师的工作没有本质区别,但是服务的对象不同。公司法务通常只做本公司内部的法律事务,所处的行业和客户只是一个公司,虽然也会面对内部不同的部门。但是和律师的庞大的客户群体相比,就单一多了。公司法务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合同领域和公司治理方面,对商业模式和企业运营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一般的律师。
律师在个人品牌打造、客户积累、社会形象方面发展空间更大。法务只针对一家公司提供服务,因此不需要打造个人品牌形象,但法务对企业管理、行业知识和商业运作(包括企业投融资、并购、风险控制等)方面比一般的律师要更懂行些。
② 做律师好,还是进公司做法务好
直接进入律所成为实习律师,和有了2-3年法务工作经验后再转行做律师,这两条道路都不乏成功者,所以不能简单判断孰优孰劣。
但有一些参考因素,供你结合自身情况借鉴:
1、你的性格是外向圆融,还是严谨内秀?
如果你性格外向圆融,可以迅速与人建立信任感,也许就能较好适应律所的案源压力。如果你的性格严谨内秀,在自我推销和开拓案源方面较为欠缺,在不能进入当地知名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的前提下,也许法务岗位2-3年的“专业化”训练对你是不错的选择。
2、职业定位是倾向于诉讼律师还是非诉讼律师?你将要进入的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我接触到的法务岗位工作主要有:1、公司项目谈判、合同起草初审、项目执行;2、与外聘律师工作对接;3、与人事部门对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接触诉讼案件的机会较少,类型也比较单一,处理的法律事务领域也很局限。如果你将来主要从事诉讼业务,法务工作经验没有对你没有太大的帮助,工作的单一性也不利于律师思维方式的养成。如果你选择做非诉讼律师,则要考虑你加入的企业是不是提供足够大的平台,能不能因此让你接触到的大型法律项目运作,你所在的法务部门有没有比较成熟的培养机制?
3、你在这个城市的人脉资源如何?
如果你在这个城市没有成熟的资源,如通过进入一些与外界互动性强的企业法务部门,比如担保公司、银行等,也许能够在做法务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人际关系,为将来律师执业打下基础。
4、现有的生存压力?
大多数律所给实习律师开的薪资很低,要养活自己需要2-3年时间。如果法务可以提供一份丰厚的薪水,可以等你小有积蓄再转行。
也有人反其道而行,先艰苦一年,熬出律师执业证书,再去应聘企业法务。
这时候的工资会比仅通过司法考试丰厚许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③ 公司法务和法律顾问单位的区别
公司法务和法律顾问单位的区别如下:
1、地位不同。
法务专员属于公司内部聘请的员工,日常包括合同草拟、审核、新项目洽谈协助等等。法律顾问是外聘兼职的,一般到律师事务所与律师签订合同,每年给予兼职费用,若有参加诉讼另外收费,一般是案件费用会有折扣。
2、任职资格不同。
法务专员一般没有律师执业资格证。法律顾问一般到律师事务所与律师签订合同,需要律师资格证。一般的大公司都设有法务专员,遇到案件时会找外聘律师,然后由法务专员协助外聘律师。
3、作用不同。
公司法务专员最早出现在大型外资企业。外商在中国投资,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而且中国正在加速推进法制化建设,因此,设置专门处理相关法律事务的法务专员,对外企来说尤为重要。
法律顾问是律师和其他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接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聘请,为聘请方就业务上的问题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办理各种法律事务而进行的专业性活动。
(3)律所和公司法务扩展阅读:
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履行下列职责:
1、为重大决策、重大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
2、参与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党内法规草案和规范性文件送审稿的起草、论证。
3、参与合作项目的洽谈,协助起草、修改重要的法律文书或者以党政机关为一方当事人的重大合同。
4、为处置涉法涉诉案件、信访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等提供法律服务。
5、参与处理行政复议、诉讼、仲裁等法律事务。
6、所在党政机关规定的其他职责。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
网络-法务专员
网络-法律顾问
④ 直接去律所好还是去做公司法务好
应结合自身情况、喜好来定。
法务管理毕竟不是外部律师那样专门从事法律工作,既然是管理,而管理就是协调,当然协调工作占很大比例,毕竟纯粹法律工作是协调管理的对象,而不是协调管理本身。要说到是做法务好,还是律师好,不仅要看你的兴趣,还要看你的个性。我个人认为,作为组织内部法务人员要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这一点明显不同于作为自由职业、更多地是独立执业的律师,虽然后者也是协调能力越强越好,但毕竟关系比较简单。当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比较深入地了解这两个行业的特征比较重要。毛主席说过,要知道李子的滋味,要亲口尝一尝。你还年轻,完全可以都做一做,然后做决定。这样也可以丰富你的阅历,有利于增强你以后处理相关关系的能力。
⑤ 律师公司法务的联系与区别
律师是指取得律师执业证的人,律师可以到公司担任法务。
公司法务只是公司请来为公司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并不一定有律师执业证,甚至不一定是通过司法考试的人,甚至不一定是法学专业出身的人
⑥ 去律所还是留在公司当法务
看你自己下定决心没有,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去律所,安逸的就保持原状,去律所要么轰轰烈烈,要么从头再来。
⑦ 法务和律所有什么区别
1、两者设立的依据不同。
律师事务所以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为法律依据设立,1997年1月1日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设立。法律服务所是依据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规章或批复设立的。
2、两者的业务范围不同。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业务范围《律师法》规定了七项业务范围,而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根据司法部规章的规定,其业务范围只限于向公民和基层单位提供法律帮助,进行法律咨询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的代理。
(7)律所和公司法务扩展阅读
法务工作流程
1、合同类业务:拟定/送审/修改通知→当事人沟通(合同目的、合同背景及要求)→合同拟定/审查/修改(目的性、完整性、明确性、合法性、风险程度等方面)→提交成果----反馈(范本化/相关问题处理)。
2、咨询类业务:咨询请求→搜索信息(咨询对象、事件背景、当事人要求)→准备答复(方式选择、内容整理)→答复----反馈(形成建议/意见)
3、建议、意见类业务:自主观察/信息收集/反馈→思考(性质划分、如何应对)→作出建议/提出意见(法律/管理角度)----反馈(制度化/移交其他部门)。
4、争议处理/诉讼辅助类业务:部门反馈/公司指令→根据法律要求/律师工作指令收集整理材料→提供证据材料支持/法律支持→参与具体过程→结案/争议进展动态报告----反馈(规范化措施建议/预防意见)。
⑧ 直接去律所好还是去做公司法务好
题主在提到去律所时用了“直接”一词,可否理解为你并不是在“律师”和“法务”之间做职业选择,而是在选择律师作为职业目标后,对两条不同的职业道路之间的选择?直接进入律所成为实习律师,和有了2-3年法务工作经验后再转行做律师,这两条道路都不乏成功者,所以不能简单判断孰优孰劣。但有一些参考因素,供你结合自身情况借鉴:
如果你性格外向圆融,可以迅速与人建立信任感,也许就能较好适应律所的案源压力。如果你的性格严谨内秀,在自我推销和开拓案源方面较为欠缺,在不能进入当地知名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的前提下,也许法务岗位2-3年的“专业化”训练对你是不错的选择。
我接触到的法务岗位工作主要有:1、公司项目谈判、合同起草初审、项目执行;2、与外聘律师工作对接;3、与人事部门对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接触诉讼案件的机会较少,类型也比较单一,处理的法律事务领域也很局限。如果你将来主要从事诉讼业务,法务工作经验没有对你没有太大的帮助,工作的单一性也不利于律师思维方式的养成。如果你选择做非诉讼律师,则要考虑你加入的企业是不是提供足够大的平台,能不能因此让你接触到的大型法律项目运作,你所在的法务部门有没有比较成熟的培养机制?
如果你在这个城市没有成熟的资源,如通过进入一些与外界互动性强的企业法务部门,比如担保公司、银行等,也许能够在做法务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人际关系,为将来律师执业打下基础。
大多数律所给实习律师开的薪资很低,要养活自己需要2-3年时间。如果法务可以提供一份丰厚的薪水,可以等你小有积蓄再转行。
也有人反其道而行,先艰苦一年,熬出律师执业证书,再去应聘企业法务。
这时候的工资会比仅通过司法考试丰厚许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⑨ 学法律的,去律所做律师,还是去公司做法务,纠结中,请高人指点。
必须是做律师啊,收入高,而且是做的时间越长,积累人脉越广,当然收入会越来越高。相比而言,公司做法务收入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案源很固定。现实中律师做的很大的,一般都兼职着好多公司的法律顾问,比较牛的法律顾问就是医院和保险公司这种。所以,律师做大了人脉广了,法律顾问的职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