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答题技巧

刑法答题技巧

发布时间: 2021-12-22 00:15:42

『壹』 怎样做刑法案例题

刑法案例分析,一般围绕定性、定罪、为什么构成该罪,如何处罚(处罚原则)思路进行分析,这样分析逻辑清晰,不易遗漏答题内容。刑法案例分析题答题一般步骤与技巧
1. 审题。案例分析题一般题干文字多,篇幅长,信息量大,法律事实、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答题前要认真仔细审题,找出有用答题线索、排除干扰信息。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对题干文字篇幅较长的题,先阅读设问,然后根据设问要求去阅读题干内容,省去题干不必要的事实干扰,选取相关的案件材料。没有具体设问题的则按照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其理由依据,处罚原则去阅读案例材料。
2. 析题。案例分析一般“因法设题”,答题时可以采取逆向思维方法“因题找法”,根据案情提供有用信息,找到对应的刑法理论知识点。如案情交待行为人出生时间,就应想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案情交待作案具体时间,就要考虑刑法追诉时效、溯及力问题。学生分析案情提供素材要善于从素材中发现题眼。题眼为我们提供答题线索,启发答题思维。 如“以欺骗方式拐卖15岁男孩”是否构成犯罪? 有3个题眼: (1)欺骗———非暴力,不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2) 15岁———受害人不是儿童,儿童与非儿童区别界线为14岁。(3)男孩———非女性,受害人非妇女。
虽然行为和刑法第240条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行为一致,因侵犯对象为非妇女或儿童,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以欺骗手段拐卖15岁男孩行为不构成犯罪。
3. 答题。答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理清答题思路。刑法案例分析,大多是案情事实、法律关系复杂,涉及主体、罪名较多,在详细分析案情基础上先列出答题提纲,也可将具有法
律意义的信息转化图表形式,清理各当事人间法律关系,避免遗漏重要的答题线索。(2)组织答题。根据设问内容依据“定性—定罪—处罚”思路,取舍案中信息、准备答题所需的刑法学理论知识。案件涉及多个主体,如共同犯罪,则按主体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大小顺序组织答题,逐一展开分析。当犯罪主体所涉及多个罪名时,按犯罪主、次要犯罪等顺序答题。(3)答题语言尽量用法律语言,语言要简洁。
刑法案例分析题一般采用以下答题模式: 直接作出判断———法条或法学原理依据———案例事实材料加以适当分析———反衬结论

『贰』 2014年法硕答题技巧:怎样答刑法主观性试题

刑法的掌握,关键在理解。主观题部分,简答和法条分析相对比较简单,记住书上的原话就可以了。辨析题比较难,一定要理解了刑法的知识点才能答。案例题部分,要注意细节。

『叁』 法硕答题技巧

都说得主观题者,得法硕高分!

首先要了解分数结构:专业基础课150分:单选题40*1(分)道、多选题10*2(分)道,共60分,简答题4*10(分)道、法条分析题2*10(分)道、案例分析题2*15(分)道,共90分;

专业综合课150分:单选题40*1(分)道、多选题10*2(分)道,共60分,简答题3*10(分)道、分析题3*10(分)道、论述题2*15(分)道,共90分。

通过上面分值,我们可以明确看出,主观题占了60%的分值,客观题的分数其实是一定的,只有对与错之分,而主观题得分就不同了,你的作答是否准确、符合题意,是否逻辑顺畅等都直接影响你的得分点,即使是把考试分析相应原文,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都只能够得一半分,主要是因为答得离题意太远,所以若是把握了规律,掌握了答法,多拿分,就等于掌握了法硕分数的高低!

简答题:法硕主观题中最简单的类型,可以说就是简答题了。一般只要背到,就能答题拿分。但是能否拿到高分,就要看你的作答是否完美了。

简答题相对于论述题而言,关键在于一个“简”字,不要所问非所答。从成立条件、特征、种类、适用条件,犯罪构成等分析,回答某一具体犯罪构成要件时从犯罪四要件分别做详细说明。要做到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三点。

法条分析题:法条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重要法条的理解,法条定性是做法条分析题的第一步,该法条规定的内容是什么法律概念。
一是要求考生分析法条背后的理论知识,不要仅字面意思就法条论法条。二是要求考生对法条掌握完整,关注司法解释,有助于理解法条。

一般是给出3个左右小问题,让考生进行阐述作答,以刑法为例,一是直接让考生解释名词概念或含义、二是总则为出发点设置小问题作答,这种会包含概念、名词解释、小案例分析,三是给一个刑法条文,再进行提问,这种包含罪名+罪状、构成要件及解释等
答题上要讲究点析结合,既要有知识点,也要有相应的阐释,不能如简答一样过于简洁,也不能像论述一点过于展开,讲究分析有度,如果是对法条中某个词语的解释,使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文义解释即可。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题只在民法、刑法两科之中考察,案例分析题案情都较简短,设问项也较少,主要考查的是理解和运用法律规范的能力,因此每个小问的分值较高,只要认真研读题目,根据案情,做出整体分析,在书写答案时必须精准、全面。
这类题型一般是先认真阅读案例,找出相应关键主题,再根据关键内容整合,找到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案例结合,整理书写思路。答题时要注意的是先表明观点,再对内容进行展开,将将法律概念、法条,司法解释串连起来

近几年法硕主观题考察愈加灵活,不是说会背就会答,即使分析原话写出来,也能得一半分数,想要考取一个名校,是远远不够的。

『肆』 法考案例分析有什么答题技巧吗

法考案例分析题一直是考试中平均得分最低的,也是令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的题型。很多考生在考前复习中就怕做案例分析题,在实际考试中更缺乏自信,答题时往往感到一片茫然,不着边际,因此低分的结果在所难免。越害怕就越要多加练习。

1、确定本案例分析题考的是哪一个部门法的内容,这是较容易判断的事情。从历年考试的案例分析题来看,无非是以下几个部门法的内容: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专利法、继承法、刑法、刑诉法、民诉法、仲裁法、公司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国际经济法以及律师法第十几部法律、法规,而交叉考查若干个部门法的案例分析题尚不多见,即使有,也是以一个部门法的考点为主,个别问题兼及其他部门法的个别知识点。

2、确定考查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法律制度。确定了部门法之后,思考的范围就大大地缩小了。尔后可根据问题的设置来确定所考查的具体制度为何,如在民诉法试题中,考查管辖、当事人、诉讼程序往往是家常便饭。从历届试题情况看,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考查部门法中最重要的内容,即最基本的概念、法律制度等,只要掌握了一个部门法中最基本的规定,你就会充满信心。

3、详细分析案情,并不急于书面作答。一般而言,案情叙述中所给出的有法律意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要么正面地提供解答线索,要么反面地提供干扰正确作答的信息,因而不要忽略任何一个有法律意义的信息,一定要对之有足够的法律意识和敏感。如果你的答案并未考虑一个重要的信息,那么就需要回过头来好好检讨一下了。

4.根据案例分析题命题者“因法设题”的命题思路,去按“因题找法”的思路作答。案例分析题命题的思路一般是从法条到案例,命题者头脑中先有了所要考查的内容和知识点,由此决定了所适用的法条,尔后再去因法条而设计案情和题目。据此,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养成“因题找法”的思维习惯,即确定了欲考查的内容,尔后迅速在脑海中寻找所欲适用的法条。

5、找到法条后,决定书面答案,并统筹考虑全案各种情况,上下对照,在卷面上写下最终答案。对于案情比较复杂的合同法、继承法和程序法试题,有必要在草稿纸上列出各种当事人的关系,确定彼此间的权利义务,并对照案情陈述检查一下有无遗漏的信息,以此协助作答,交果会更好。

总之,若考生明了了案例分析命题的“因法设题”规律后,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因题找法”的解答思路,定会变难为易,十拿九稳地做出正确的答案来。

『伍』 求刑法法条分析题的答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1、该法条是关于何种罪的规定;
2、此罪罪状属叙明罪状、空白罪状、还是委任罪状;
3、依据犯罪的构成要件分析该法条;
4、解释法条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
5、确定此罪的法定刑的类型,我国刑法中大部分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总之,法条分析题实际上是原来那种考
分则各罪的构成特征的论述题,只要明确答题思路,依据以上步骤,该题的分还是好拿的。

『陆』 刑法学考试中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重点部分

  1. 一般包括: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版

  2. 一罪与数罪的问权题,包括竞合犯、牵连犯等等;刑罚中的主刑和附加刑;缓刑、假释、自首等等;犯罪构成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量刑的参考依据,犯罪动机、犯罪心理、手段、方法、时间、地点、危害结果等等;犯罪过程中的未遂犯,中止犯,能犯的未遂、不能犯的未遂等等;犯罪年龄,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无刑事责任能力。犯罪管辖问题;属人管辖、属地管辖第;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是否有溯及力。

『柒』 紧急求助:关于法硕答题的方法

1.选择题

选择题是客观题,是相对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尤其是单项选择题。考生在备考的初期和中期,要以掌握选择题知识点为目标,力图通过初期和中期的复习,将选择题的大部分知识点牢固掌握,而不要把选择题知识点拖到最后背诵阶段。背诵阶段主力攻克的是主观题,而不是客观题。考生在回答选择题时,首先要将题干审好,一定要审好题目再答题。正常情况下,选择题会顺向要求考生选择正确选项,但有时也会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选项,比如题干的表述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此时如果选出正确的答案,就前功尽弃。所以考试时审题很关键,一定要静下心来,先把题目看清,再做出选择。选择题的常见解题技巧有:
(1)直选法,即根据题干信息,基于已学的知识进行判断,直接得出结论,选出答案。这是最基本的选择题的答题方法。
(2)排除法,首先排除选项本身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其次排除与题干不相符的选项。
例1(刑法学)近年,我国司法机关展开“猎狐行动”,追捕潜逃海外的犯罪嫌疑人回国接受刑事审判,此举是为了实现刑法的( )
A.规制机能B.保障机能C.保护机能D.补偿机能
本题中,刑法的机能只有三种:规制机能、保障机能和保护机能,没有补偿机能,所以首先将D选项排除。
(3)对比法,即将四个选项进行对比。单选题中,正确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是不相容的,通过分析四个选项中的相互关系,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例2(刑法):我国1997年《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本题四个选项中,从旧原则和从新原则是相互排斥的,在选择时首先明确是从旧还是从新。一般情况下,法律都是没有溯及力的,也就是采用从旧原则。因此BC项肯定不选。刑法比其他法律特殊的地方在于对当事人有利的事后法,法律允许适用,因此不是单纯的从旧原则,而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因此选D。
2.简答题
简答题是法学方向和非法学方向都会考查的题型,简答题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而且经常考查重要知识点,考查冷僻知识点的时候很少。2018年法律硕士题型改革后,非法学和法学的简答题都是每道简答题的分值都是10分。
简答题在回答时,不需要过分展开。只要将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点答上,然后对每个要点进行一句话的展开即可。对于比较两个法律概念的题目,首先回答所比较的概念本身,然后再回答二者之间的具体区别。简答题每个知识点展开一点即可,但是也无需过度展开,不要答成论述题。
从考查内容来看,刑法学的两道简答题,总则一道,分则一道。分则的考查中,经常考查重点罪名的构成要件。民法学的两道简答题,比较容易考到的是物权、总则、继承和侵权。近年来,民法学开始注重对知识产权部分的考查,在简答题中开始出现知识产权,考生要引起重视。法理学每一章都可以出简答题,往往考查某一概念和特征、作用、种类,或者某两组概念的区别。宪法学也是每一章都可以出简答题,也是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的考查。法制史的简答题,基本上都考近代史,在2018年备考时,将近年考过的近代史的内容排除,重点背诵没有考过的近代史可以考查简答题的知识点。
3.法条分析题
法条分析题只出现在非法学方向的基础课中。法条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重要法条的理解。刑法和民法各有一道法条分析题,每道题10分。
法条分析题一般设置2-3个问题,问题通常包括某个制度的含义、某个罪的罪状、构成特征以及条文中重要的、需要进一步阐述的关键词语等等。我们在回答法条分析题时,如果《考试分析》有明确阐述的,按照《考试分析》的表述回答。如果《考试分析》没有表述,但是有相应的司法解释的,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答。如果想在法条分析题中拿到高分的话,需要对重要法条、司法解释有一定了解。回答法条分析题,采用简单回答、直接回答的方法即可,不需要过度展开。如果是对法条中某个词语的解释,使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文义解释即可,不需要进行过多的引申。
4.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存在于基础课中,综合课没有。刑法学和民法学各有一道案例分析题,非法学方向的案例分析题分值是15分,法学方向的案例分析题分值是20分。从分值可以看出,案例分析题是非常重要的题型,对于考试能否得高分具有很大的影响。案例分析题考查的是理解和运用法律规范的能力,要求考生运用学到的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相对来说,法硕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不是太难,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基本,考生只要认真研读题目,基础知识牢固,就可以拿到高分。
在回答案例分析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案例。审题是做题的前提,题没审好,关键条件没有看出来,那么回答的时候肯定会丢三落四,顾此失彼。所以审题很重要,一定要把题审好,对症下药。第二步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白整个案例的意思,在脑中搜索与案例相关的法律规定,将案例事实与法律规定结合起来。最后,在脑中整理好答题思路,然后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一般先表明观点,开门见山的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如何先写“某某构成**罪”,然后再对该回答进行展开,写明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与本题案例是如何结合的,这些都要写到。
法硕考试涉及的案例分析题都比较基本,法学方向相对难一些,但是只要认真审题,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5.分析题
分析题是综合课的题型,法理学、宪法学和法制史都有分析题,非法学综合课分析题分值每题均为10分。法律硕士法学的分数线分值15题分,但法制史的材料是20分。
法理学的分析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材料,然后在材料后设置3-4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法理学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法理学中分析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没有集中在某一章节,所以法理学分析题如果想拿高分的话,每个章节都要认真掌握,而且要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回答法理学分析题的问题时,首先也是开门见山的回答材料中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然后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展开,最后将该知识点与材料进行结合。
宪法学的分析题考查范围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公民的基本权利、违宪审查制度、公民权利的保障等等,尤其是公民权利的保障。分析题经常给出一则侵犯公民权利的材料,要求分析公民具有哪些权利,材料中的行为又侵犯了哪些权利,对于该侵犯行为,应当如何给予纠正等等。在对宪法学的分析题进行备考时,首先要掌握材料中涉及到的权利,然后是重点掌握该权利受到侵犯后应当如何保障。
法制史的分析题一般是给出一段古文,然后根据古文回答2-3个问题。所以要求考生对于古文要有一定的了解,至少大致看懂题干中古文的意思,然后根据古文的意思辨别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对于题干中的古文,不要求完全看懂,每个字都明白什么意思,只要能看懂大意,能对应上《考试分析》中涉及的知识点即可。然后运用《考试分析》上的表述来回答问题。
6.论述题
论述题是最能反映考生法学理论功底的题型,也是分值较高的题型。在非法学方向中,法理学和宪法学考查1道论述题,每题分值为15分,共计30分。在法学方向中,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和宪法学都考查论述题,共四道试题,每题15分,合计60分。这说明法学方向的考生要重视对论述题的备考复习,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要给予重视,这些知识点容易考查论述题。
从近几年法理学的考查方向来看,论述题一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论述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法与社会、法制和法治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法理学的论述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比较复杂,可论述的角度也比较多,不会造成无话可说的情况。但是法理学的论述题想拿高分的话,只看《考试分析》是不够的,平时还需要多积累与法律相关的热点事件等,如此在结合实际时才有话可说,有实际可结合,论述题才不会显得太过于教条,不丰满。法理学的论述题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只写理论。
宪法的论述题考查的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重大理论问题或者是重要制度,例如违宪审查制度、选举制度等。在回答宪法学的论述题时,先将涉及到的概念写上,然后再进行详细论述。而且宪法的论述题也一定要结合实际,不能只写书上的观点。
刑法学的论述题一般涉及到重大的理论问题,比如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等等。在备考时,对于重大的理论问题,法学方向的考生要多看一些参考书,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理解,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析》,如此才有可能拿高分。
民法学与刑法学一样,论述题涉及的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其中物权和债权的内容最为重要。一般来说,论述题答案的灵活性较大,考生可以结合各家观点对问题进行展开讨论,言之有理,且不偏离主流观点即可。

『捌』 司法考试主观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没有什么是无法实现的。
司法考试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用6个月,勤奋学习,为自己成为律师从法律素养(当我是个军人)。
为了买一个匹配的教科书,我问一个大型书店,他们会告诉你,然后开始读通过的教科书,让他们有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并不一定是应该了解。这个时间大约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你可能已经没有几个。
然后就开始精读,不知道开始查资料,力争使所有的感觉。并找到了一些案件的书要读通过的情况下,并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然后开始在一些亮点,如民法,人民诉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深入研究,四部分是一大重点,分数占大约一半,因此,这部分将决定你的成功或故障。要争取这四个都得到一个很好的把握,当然,这是相当困难的。
最后一步是做一些与往年相比,真题考试。
记住:你不能死记硬背课本,因为司法考试,基本上所有的情况下,受死记硬背,即使你拿着材料到考试,你不能找到一个现成的答案,几件事情必须理解记忆的基础上。
如果你有兴趣在我的经验中,你可以搜索搜狐博客兵“饮水思源的律师。
好运

『玖』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如下:
1.数量关系部分:9大问题为高频考点
结合12——14年试卷分析,数量关系部分,共20道数学运算题。而其中考核的规律每年变化不是很大,只不过每年难度在增加。
数学运算主要是对应用题的分析,考察考生的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高频考点包括:行程问题、价格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概率问题、比例问题、集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利息问题等。
2. 判断推理部分:图形重组为难点,结论型试题为核心
判断推理部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四类,题量较大,一般为35—40题,图形推理5道左右,定义判断10道,逻辑判断10道,类比推理10道。
图形推理涉及的类型有一组图形、图形类比、九宫图形、图形的重组;逻辑判断大部分为结论型题型,其他题型如削弱型、加强型比例也在慢慢增加,考生应加强此类试题的练习。提醒大家,此类题型虽然看似很难,但是规律性极强。
定义判断一般包括单定义辨析和多定义辨析两种题型,且以法律概念为主。在回答多定义判断时,一定要看清题目,把握好定义项、被定义项、定义连项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选准选对。而且近些年的试题在这一部分上难度有所下降,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好理顺。
3.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题定胜负
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量很大,每年都在40道题左右,其中分值较多的题目都集中在片段阅读部分,而片段阅读部分的分值又都集中于主旨类题上,所以强调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认真的复习这一部分。这一部分试题给考生的感觉是很模糊,但其实这部分考试是比较好得分的一个环节,因为题干中会提供很多的线索,随着题型框架的锁定,每种题型的解法和规律也会一目了然,所以数学部分试题相比较易得分,但前提是考生是否能把握到规律所在。
4. 资料分析部分:国家统计局各类图表须会读
一般为五个大题,每题设5个问题,资料分析部分各年之间的差别不大,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就是文字材料、图形材料、表格材料这三大类,考生按常规思路准备即可。
历年国考及省考都曾出现引用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信息出题的情况,所以,各类型图、表考生须提前熟悉,只有认识了图表才能学会应对。
此外,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前提下,国考资料分析题很可能会以经济中各类经济指标为统计对象设计试题,所以,考生应对经济领域的相关术语有所了解,比如信贷、工业增加值、GDP、同比、环比、产业增长值增长率等等。对考生沉淀这部分试题的知识储备有着非常直接和有效地意义。
5. 常识判断:重视平时积累是唯一方法
国情社情——我国的资源能源、人口与民族、经济成果等
政治常识——十八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等
人文常识——我国的历史、中医、戏剧、国画、书法、文学作品等
科技常识——科技史、最新科技成果
法律常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经济常识——重大经济现象、政策和措施
地理常识——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等
虽然公务员的试题看上去千变万化,但是应试考试就一定存在规律和技巧,就是矛和盾一样,但是规律是通过的练习和训练才能总结出来的,只有充分的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所以要坚持在规范的题型框架下去练习各种题型,通过同等的大量的训练去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反应特点,最终在考试极高的强度下快速的分辨出相应题型和它们的技巧,做到最大胜算。

『拾』 刑法学-简答题2

11.(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12.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刑法48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刑法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包括审判时和羁押时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在审判时和羁押时流产的妇女。
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刑法48条2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刑法48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缓刑期间有犯新罪并且是故意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能判处死刑。
5刑法分则的限制:(1)并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规定了死刑(2)在规定死刑的犯罪中,都以情节特别严重,后果特别严重作为死刑的判决的条件
13.题目有问题吧14.(1)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
(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异种罪行
2处罚原则:以自首论(如果是同种罪行,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15. (1) 管制; (2) 拘役; (3) 有期徒刑; (4) 无期徒刑; (5) 死刑。 16.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累犯具有以下特征:
(1)累犯是一种再犯罪的事实
(2)累犯是一种犯罪人的类型
(3)累犯是一种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 17.刑罚体系,是指国家的刑事立法以有利于发挥刑罚的积极功能,实现刑罚目的为指导原则,选择刑种、实行分类并依其轻重程度排成的序列。我国刑罚种类有:

(一)主刑。所谓主刑,是指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的特点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于个体犯罪,只能适用一种主刑,不能适用两种以上的主刑。主刑具体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

(二)附加刑。所谓附加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也称从刑。附加刑的特点是:可以附加主刑适用,也可以单独适用。在附加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具体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

(三)专门针对外国人的驱逐出境。《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驱逐出境仅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的人)。该刑罚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18.1.主观条件: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
2.刑度条件:前后两罪都是或者应当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法的犯罪。这表明前后两罪都是比较严重的犯罪。
3.时间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法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内。 19.一、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二、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

三、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不执行刑事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

四、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20.我也不会。

热点内容
为什么精神病不用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8 05:01:43 浏览:165
赠予与遗嘱婚姻法 发布:2025-08-18 05:01:40 浏览:689
1980年婚姻法年龄 发布:2025-08-18 05:00:40 浏览:121
陈敏子律师 发布:2025-08-18 04:56:52 浏览:829
电子工资单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18 04:38:40 浏览:862
法治安全征文 发布:2025-08-18 04:34:20 浏览:837
国家司法部门 发布:2025-08-18 04:17:16 浏览:557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实施 发布:2025-08-18 04:17:15 浏览:729
约束性辩论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 发布:2025-08-18 04:17:09 浏览:483
劳动法的教学 发布:2025-08-18 04:17:08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