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人民法院
A. 杨光亮的其他信息
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茂名市原常务副市长杨光亮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将于下周一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杨光亮涉嫌受贿1100多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4100万元,另有违纪收入7535万元,其财产总值超过1.3亿元。
上世纪80年代,杨光亮从茂名市电白县大榜公社“起家”,随后一路晋升,历任电白县羊角区委副书记、区长,电白县副县长、县长、书记,茂名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
杨光亮于2009年10月被省纪委“双规”,根据广东省纪委2010年9月的通报,截至通报时已追回赃款现金7500万元,债券房产等全部冻结。杨光亮大肆收受红包、索贿受贿,还将收得的赃款放高利贷、购买14套房产。杨光亮还包养两名情妇,生活奢侈、糜烂。
此前媒体报道称,杨光亮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大肆收受红包,在当时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电白县,他每年收受的红包达上百万元。
杨光亮在解决茂名市茂南二建土地纠纷案时,担任调解人,通过受人请托协调解封这块土地,杨光亮收受了相关三方贿赂共计650万元。
记者调查了解到,杨光亮将收受的红包、礼金进行多方投资,其中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发放高利贷。截止到案发时,杨光亮已经通过放高利贷获利1500多万元。
此外,杨光亮还抓住机会积极投资房地产,他以本人真、假身份证的名字以及亲戚、情妇等人的名字先后在茂名、广州、珠海购入房产14套,并在茂名和深圳购地自建房屋两套用于出售或出租,截止案发时已售出房产5套、自建房1套。利用茂名市建设菜篮子工程的机会,杨光亮用其亲戚、司机的名义投资120万元入股了茂名菜篮子基地发展有限公司。
杨光亮还利用个人权力参与市场投资。2007年初,杨光亮以其亲戚谢宗良的名义出资50万入股茂名市幸福楼餐饮名店,该店老板朱秀飞为了得到杨光亮的进一步关照,赠送给他10%的干股,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书》,上面列明“谢宗良”占该店20%的股份。该店投入经营后,杨光亮经常在此安排公务接待。2009年,杨光亮违规批示减免了朱秀飞的“幸福楼餐饮名店”和“阿二靓汤”应缴纳的价格调节基金,而事实上,此时杨光亮并没有分管茂名市的财税工作。在杨光亮的照顾下,朱秀飞的餐饮店生意兴隆,2008年至2010年,朱秀飞分多次送给杨光亮共90多万元的“分红”。除幸福楼餐饮名店外,杨光亮利用其职务及影响,在茂名市东园大酒店、国际大酒店等多家酒店安排茂名市财税、公、检、法等机关的公务接待,并违规批示减免这些酒店的价格调节基金,致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而他自己却从中收受大量相关贿赂。 2011年6月2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第二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杨光亮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被告人杨光亮被捕前系中共茂名市委常委、茂名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1992年至2009年,杨光亮在担任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茂名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共计人民币1048.5658万元,港币200万元。具体分述如下:
2007年至2009年,杨光亮利用担任茂名市常务副市长的职务便利,接受茂名市博汇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某、茂名市伟恒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柯某庆、茂名市远航化工有限公司经理黄某就的请托,为解决上述公司受让的土地使用权的权属等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分别收受上述三人送给的人民币总计700万元、港币200万元。
1992年至1995年,杨光亮在担任电白县副县长、县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接受电白县建设发展总公司经理岑某忠、电白县天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冯某华的请托,为岑某忠的公司获取土地使用权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冯某华承接电白县国道325线改造工程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接受岑某忠分十七次以送节日红包的名义送给的人民币共计22万元、冯某华送给的人民币35.7658万元。
2006年至2009年,杨光亮利用担任茂名市常务副市长的职务便利,接受茂名市东园大酒店总经理谭某容、茂名市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某的请托,对上述酒店批示减免价格调节基金以及在生意上予以关照,分别收受上述两人送给的人民币总计60万元。
2007年,杨光亮以人民币50万元出资入股茂名幸福餐饮名店,在应占10%股份的情况下,该店负责人朱某飞另送给杨光亮10%的干股(价值人民币50万元),杨光亮将部分公务接待安排在该店,并于2009年批示减免了该店应缴纳的价格调节基金。
2003年至2009年,茂名市一些单位为得到杨光亮在财政经费方面的关照,相关单位负责人分别分多次送给杨光亮合共人民币175.8万元。
1994年至1998年,电白县财政局为得到杨光亮对电白县财政局工作方面的关照,分五次送给杨光亮人民币共计5万元。 办案机关在查处本案过程中,查封、扣押、冻结被告人杨光亮拥有的家庭财产折合共计人民币4998.362327万元、港币27.2万元、欧元2.4万元,扣除合法收入人民币332.809081万元和受贿所得人民币1048.5658万元、港币200万元外,有折合人民币3464.752374万元、欧元2.4万元的财产,杨光亮不能说明来源。
公诉机关认为,杨光亮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行为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杨光亮的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特别巨大,不能说明来源,其行为依法应当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对杨光亮应当数罪并罚。
广州中院邀请了广州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了案件审理。案件审理完毕后另行择日宣判。 “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是魔鬼”——这句话是杨光亮在受审时的开场白。昨日,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茂名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杨光亮涉嫌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次开庭。
这次开庭的原因是杨光亮的辩护人提交了新的证据,并认为杨光亮涉贿金额应当去掉500万元,来源不明的财产数额也应减少180万。法庭就此进行了质证和调查。
◎案由
受贿千多万另有不明财产逾3000万
今年6月21日第一次庭审时,检察机关指控,1992年至2009年,杨光亮在担任茂名市电白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茂名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048万余元、港币200万元,还有折合人民币3464万余元、欧元2.4万元财产不能说明来源。
起诉书显示,杨光亮涉案的犯罪事实多达19 宗,其中包括: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杨光亮接受茂名市博汇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某的请托,为黄某公司受让的土地使用权权属提供帮助。黄某向杨光亮承诺待该项目完工后给予杨光亮人民币500万元,并于2009年5月出具了向杨光亮借款人民币500万元的借据一张。为得到生意上的关照,黄某出资帮助杨光亮装修房屋和以拜年为名,分3次送给杨光亮人民币50万元。
◎现场
激辩“500万元借据”是否属受贿
昨日上午,杨光亮穿着绿色的省看守所囚服出现在法庭上。与首次开庭的数十人旁听不同,这次没有一名亲友到庭旁听。
昨日的庭审中,控辩双方就“收500万元借据算不算受贿”这一焦点问题展开了辩论。
辩护律师认为,500万借据不是现金,不能视为杨光亮的受贿金额。公诉人认为,黄某有兑现500万元的意思表达和能力,借贷关系是假,行贿受贿的性质非常明确。
辩护律师向法庭提交了新证据,包括杨光亮妻子的证词,证明在无法说明来源的3464万元人民币中,有100万元是杨光亮结婚时,女方父亲给的钱;杨光亮投资第二个果园获得了80万元的收益,第一个果园的收入被认定为合法,但第二个果园被漏掉了。
公诉人质证认为,杨光亮的岳父已经去世,新证据只是杨光亮妻子的一面之词,没有旁证。而且,此前庭审时,已经认定杨光亮在结婚时有100万元来自女方家长的合法收入,如今100万元变200万元不符合常理,何况杨光亮当年结婚时,其所在地区的年平均收入才2000元。
至于辩护律师的“第二个果园问题”,公诉人同样进行了驳斥。杨光亮当庭对法官说,他的秘书和老同事可以证明,但辩护律师遗憾地告诉杨光亮,自己找过他说的这些人,他们都不愿意出庭作证。
昨日开庭审理了约40分钟即告结束。第一次开庭时,杨光亮曾痛哭悔罪,昨日他再次表示自己应该被认定为自首,请求法庭轻判。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结果
2011年12月16日,广州市中级法院公开宣判原茂名市副市长杨光亮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杨光亮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法院审理查明,1992年至2009年,杨光亮在担任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茂名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折合人民币1048.5658万元、港币200万元。
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以及综合以上各项量刑情节,一审判决杨光亮因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800万元;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9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800万元;同时还判决,查获杨光亮的受贿赃款人民币1048万多元(其中借据上的500万元已由行贿人黄某上缴)、港币200万元以及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折合人民币3364万多元、欧元2.4万元均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昨日上午9时许,原茂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受贿一案,在广州市中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杨光亮受贿人民币1048万余元、港币200万元,另有人民币3364万余元、欧元2.4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判决杨光亮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9年,并处没收财产800万元,相关赃款均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宣判时,杨光亮情绪显得很平静,当庭表示对判决没有异议,不过是否上诉则在考虑后再决定。
今年6月21日、10月12日,杨光亮一案曾两次在广州市中院过堂。法院审理查明,杨光亮的受贿犯罪事实多达十多项,时间跨度从1992年至2009年长达17年。其间杨光亮先后担任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茂名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
判决书认定,杨光亮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折合人民币1048.5658万元、港币200万元。其中包括帮人解决土地使用权权属问题、减免价格调节基金、安排公务接待等。此外,茂名市一些单位为了在财政经费上得到“关照”,分别多次向杨光亮送钱。
办案过程中,杨光亮拥有的家庭财产折合共计人民币4998万余元、港币27.2万元、欧元2.4万元被查封、扣押、冻结;扣除合法收入人民币约433万元和受贿所得人民币1048.5658万元、港币200万元,共有人民币3364.752374万元、欧元2.4万元的财产,杨光亮不能说明来源。
在这些不明来源财产中,杨光亮辩护人提出,有100万元属杨光亮的岳父生前陆续所给,应属于家庭合法财产。这一辩护意见在判决时被法院予以采纳。
杨光亮出生于1954年12月,广东电白县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家,一路升迁。直至2009年10月,杨光亮在广州开会期间被广东省纪委实行“双规”,贪腐问题逐步被揭开。
除了杨光亮以外,原茂名市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倪俊雄,原茂名市副市长陈亚春等一批官员先后落马。2011年2月,原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涉嫌职务犯罪,被广东省检察院立案侦查。
争议
500万元借据认定为犯罪未遂
杨光亮案第二次庭审时,其辩护律师提出涉贿金额中,一张500万元的借据不应认为是受贿,这成了庭审时控辩双方的主要争议焦点。
法院查明,2008年底至2009年初,杨光亮接受茂名市博汇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某的请托,利用担任茂名市常务副市长的职务便利,为解决上述公司受让的土地使用权权属等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为此,黄某向杨光亮承诺待该项目完工后给予杨光亮人民币500万元,并于2009年5月出具了向杨光亮借款人民币500万元的借据一张。
杨光亮辩护人提出,黄某承诺给予的500万元借据,至案发时仍未收到,属犯罪未遂。这一意见在一审判决中被法院采纳。
法院认为,杨光亮与行贿人黄某之间有着共同意思表示,双方共同约定了支付贿赂款的时间为2010年12月1日,杨光亮有受贿的主观故意,受贿的客观行为已基本完成,只是贿赂款还未实际支付,杨光亮就已被纪委审查,进而逮捕关押,最后没有获得贿赂款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致犯罪实际结果没有发生,故应当认定为未遂。对这部分受贿行为依法可从轻处罚。
多次受贿达千万元
1、2007年初,为与杨光亮搞好关系以便得到生意上的关注,茂名市伟恒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柯某某、茂名市远航化工有限公司经理黄某某以支持杨光亮竞争茂名市市长的名义,各分别送给杨光亮港币100万元。
2、2008年底至2009年初,杨光亮接受柯某某、黄某某请托,为解决二人出资开发的土地使用权的权属等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2009年5、6月期间,杨光亮先后收受了黄某某人民币50万元、柯某某送的人民币100万元。
3、1993年至1995年,杨光亮担任茂名市电白县县长期间,在冯某华承接电白县国道325线改造工程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2008年底,杨光亮以每栋人民币50万元的低价,购买了天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电白县聚龙湾小区的两栋别墅,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即冯某华。经查,两栋别墅市场单价为人民币近68万元,两栋别墅的售价与市场价差额为人民币35.7658万元。
4、2003年至2009年,茂名市一些单位为得到杨光亮在财政经费方面的关照,相关单位负责人分别分多次送给杨光亮合计人民币175.8万元。
多面人生
在大肆受贿、贪婪腐败的另一面,妻子称杨光亮生活俭朴、重视家庭,“只要人在茂名市,从不在家外面过夜”,多位与其有过接触的人士则认为,杨光亮为人豪爽,喜欢与企业老板打交道,也愿意帮其办事,“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江湖观”根深蒂固。
杨光亮2010年2月被逮捕,知情人士透露,被抓以后杨光亮并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较大情绪波动,同时表现得较为主动,“意志力和心理素质比较好”。
B. 电白县人民法院办公地址在水东哪里
广东茂名市电白区广南路229号。
C. 在强国论坛怎样发表文章
官咋错判易 民咋申冤难
——对青海省三级法院枉法裁判的控告
原告:苏政武 系青海省都兰县高级中学教师,身份证号:632822197612230919,联系电话:15909772535
被告: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
青海省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
青海省都兰县人民法院
诉讼原因:青海省三级法院在“苏政武诉王彩凤离婚住房公积金分割一案”中:压制该案中原告苏政武的重要证据,偏听偏信判决违背事实,违反逻辑,包庇错案,枉法裁判。
诉讼要求:
1要求: 依法撤销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年)青民监字第1号判决。
青海省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2010)西民申字第09号判决。
青海省都兰县人民法院【2010】都民初字第03号判决。
2依据《婚姻法》47条分割住房公积金3.9万元。
案情:被告(王彩凤)于2008年8月12日,谎称在西宁买房缴首付款,用已购原住房手续骗取双方住房公积金3.9万元。接着转移藏匿住房公积金和西宁购房手续并提出离婚。都兰法院一审判决离婚时苏政武要求分房或分款,但是当时苏政武既无西宁购房证据又无王彩凤取住房公积金证据,他不承认买房也不承认取住房公积金,所以苏政武既不能分款又不能分房。为财产分割纠纷于2009年8月12日海西中级法院调解离婚的前一天,苏政武才拿到王彩凤取款证据,她才不得不承认取款事实。 2009年11月苏政武依据《婚姻法》第47条规定,在都兰县人民法院诉讼要求分割在2009年8月12日海西中级人民法院(2009)西民一终字第118号调解书中没有分割的夫妻婚前共同财产住房公积金3.9万元。
都兰县法院一审张永国判决认为:“被告2008年8月12日取住房公积金的手续显示取款用途是买原住房,所以法院以此认为3.9万元就是买了原住房,并且原住房在离婚时已分割,因此法院不支持原告要求平分3.9万元的要求。
(一)本人认为张永国作出【2010】都民初字第03号判决错误
1法院判决自相矛盾,自我否定:
①证据错误,判决错误,无证据,判决不成立,。
“取款用途是买原住房 ”只能说明取款手续齐全理由充分,可以“取款”, 但不能证明款项真实用途。该款由陈凤联取出后就下落不明,“缴款票据”才是“用款”唯一真实的证据,但法院没有缴款票据,岂能证明购房事实成立?
2法院判决违背事实,违反法律,违背逻辑
事实上:购原住房缴款的时间是2007年12月24日前,分三次预缴金额共计4.44万元。证据是:售房部缴款账本第37页显示和售房部欠款证明(以及都兰县城建局开具的该房缴款时间和金额证明)。售房部欠款证明是依据账本开具的,说明售房部认可缴款时间是2007年12月24日前而不是2008年8月12日后。原住房缴款时间是2007年12月24日前,取该款的时间岂能在2008年8月12日?先缴后取或后取缴先 ,逻辑错误,“一房二买”伪造款项用途企图多分财产。(3)都兰法院回避歪曲诉讼请求:
原告对住房公积金“ 用款”质疑,但是法院对“取款”进行审查,证明“取款”合理合法,“取款’合理岂能证明‘用款”合理?争议在 “用款”而不在”取款”。双方已认可“取款”,但用款由王彩凤单方支配又无合理开支证据,说在2008年买了原住房,但无买房缴款票据证明,但是原住房缴款账本证明购原住房缴款时间在2007年12月24日前无证据证明是2008年8月12日以后。以此认为王彩凤转移、藏匿共同财产后,伪造该款用途企图多分共同财产,导致理由不充分,证据不足。
(二 )本人不服张永国的错误判决,申诉到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对该款用途认定,对“一房二买”和“07年缴的款是08年取的”错误进行纠正。由张毅作出(2010)西民申字第09号判决裁定为:
“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使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再审申请人在申请再审期间没有出具其他证据,对于该案财产分割本院民事调解书已确认,申请人申请再审理由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驳回再审申请 ”。
本人认为张毅驳回再审申请裁定错误理由是:驳回再审理由和使用法律都错误。
⑴张毅认为:“对于离婚财产,中级法院民事调解已解决”作为不分割住房公积金的理由违反调解事实。“财产已分割”不代表“住房公积金已分割”。因为(2009)西民一终字第118号调解书中没有对住房公积金做分割处理。(有调解书为证)。
⑵张毅认为“再审申请人在申请再审期间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是错误认定。属于压制原告申诉证据。
本人不但提供了原住房交款账本复印件,而且海西中级法院通过都兰县法院从都兰县温馨小区售房部调取缴款账本复印件和都兰县城建局调取原住房缴款证明,并经苏政武签字认可与本人提供给法院的账本一样,该证据都足以证明原住房缴款时间是在2007年以前,也能证明张永国的判决认为原住房缴款在2008年8月12日以后既违背事实又违反时间逻辑是错误判决。海西中级法院查证了证据,岂能说“没证据”?海西中级法院压制证据,包庇错案。
(3)海西中级法院张毅不采纳原告正确证据,认为张永国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驳回申诉请求”就是承认“2007年12月缴款是2008年8月取的”成立,也就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也就是张毅承认自己比父亲岁数大。
(4)张毅认为本人申请理由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79条,使用法律错误:
《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有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因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原判决违背事实的,上级法院应再审。因本人有交款账本和都兰县城建局证明为证,本人主张“完全符合”怎么叫“不符合”?
(5)张毅对于本人提供和中级法院查证的证据(缴款账本和城建局证明)不否定,不肯定、不采纳。又说本人无证据,这属于压制重要证据,故意歪曲事实,包庇错案,违法犯罪。
三 都兰县检察院对于符合《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三十三条中①②③④⑤⑧项情形而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提出抗诉:说明依然包庇。
四、 本人不服海西中级法院判决申请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要求:对原住房缴款时间的确定是2007年12月前还是2008年8月后?对2007年缴的钱是2008年取的给出合法合理的解释。
青海省高级法院第一审判庭李法官(女,办公室电话0971--6163117,不知名字)作出(2012年)青民监字第1号判决认为:
“离婚诉讼中财产已分割并自愿签收调解书,主张已在离婚诉讼中自愿处分的财产,属重复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驳回诉讼请求维持原判。”
⑴青海省高级法院对事实认定更加错误
“分割住房公积金”与(2009)西民一终字第118号调解书中的“已分割财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调解书中“已分割财产”不包括“住房公积金”(有调解书为证)。再审要求“住房公积金分割’不是“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高级法院李法官对“再审属于重复诉讼”认定错误。
⑵ 青海高级法院故意歪曲本人申请再审要求,判非所诉,答非所问。
本人是针对张永国作出【2010】都民初字第03号和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张毅(2010)西民申字第09号错误判决提出再审申请。本人诉讼认为:“法院以取住房公积金用途显示是买原住房,认定该款是买原住房”这一判决证据错误,违背事实,违反逻辑,要求依据交款账本和海西中级法院依法调取的都兰县城建局证明和都兰县温馨小区售房部提供的原住房缴款账本,认定缴购房款时间是07年12月前,以此判定张永国的原判决错误,并分割住房公积金。而高院却针对(2009)西民一终字第118号调解进行再审。高级法院裁定歪曲遗漏本人诉讼请求。
⑶高级法院驳回理由荒唐错误
用“ 财产分割协议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作为“驳回住房公积金分割诉讼请求维持原判”的理由错误。这无异于“李四不会犯法的理由是因为张三守法”,“《调解协议》不存在欺诈、胁迫”,岂能证明“2007年12月24日缴款4.44万元是2008年8月12日取的”符合逻辑和法理?苏政武没有认为《调解协议》存在欺诈、胁迫。高级法院回避诉求,判非所诉,漏判是恶意隐瞒,使错案错上加错。
(4)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海西中级法院和都兰县法院,压制该案重要证据(原住房购房缴款账本和都兰县城建局出具的原住房购房缴款证明)这一违法行为进行包庇,肆意制造错案。
综上所述:被告(王彩凤)为了多分财产,伪造款项用途,结果互相矛盾。
1各级法院审案时都不提苏政武的有力证据“原住房缴款账本”,都压制该案中原告的重要证据等于压制原告的申辩证明权,判案回避事实、证据,偏听偏信支持王彩凤伪造款项用途,企图多分财产。
2事实认定错误:本人以缴款账本和县城建局关于原住房缴款证明为证,证明原住房购房缴款时间是2007年12月24日前。但法院都以取款用途为证,认为原住房缴款是2008年8月12日。
3法院运用证据错误:都用取款手续证明该款实际用途,否定了缴款票据对缴款金额和时间的证明作用这一最基本的常识。
4概念混淆: “住房公积金分割”与“已分割财产”是不同概念。 争议在“用款”不在“取款”。审查“取款”岂能代表”用款”?
5法院都在胡说八道:中级法院调取证据说没证据,高级法院用“离婚调解协议签订”无欺诈、胁迫,证明“住房公积金买原住房事实合法”,从而支持“2007年12月24日前缴的4.44万元是2008年8月12日取的”错误判决。三级法院都不明法理。
6《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法院判案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但是青海省的三级法院,既不依事实,又不依法律,不知是“法”错还是“法官”错?都认为07年缴的款是08年取的判决正确。法理何在?《民事诉讼法》179条规定:“有证据推翻原判决,原判决缺乏证据证明的”法院必须重申,检察院要抗诉。但是法院不纠错,检察院不抗诉。执法者岂能违法?
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何以体现?
在2009年5月7日由都兰县法院韩建平判决离婚时认定“查出被告银行账户显示在09年2月24日支出1.5万元属于“共同存款”,依法平分”,那么,原告(王彩凤)在转移隐瞒藏匿的住房公积金3.9万元,怎么就不依法平分?被告说曾因买铺面房欠债0.6万元,要求共同承担,既然无证据证明“买铺面房的事实”,那么平分“买铺面房的欠债”岂能合乎法理?分债怎能不分房?无房那里来的房债?法院不是“依法”判决而是“依人”判决,只听女方打击男方。《婚姻法》规定离婚后子女抚养费支付标准是一方月工资的20%至30%,但是韩建平判决她每月支付400元,不到工资的12%。法官滥用权力。
8对于“一款多用”“一房二买”“一债二还”“一险二买”的确定。
“一款多用”(张永国认为该款“07年买原住房”,高级法院李法官认为“07年买保险,还借款”,苏政武认为既没买原住房又没买保险更没还债)。“一债二还”:(债务既然在08年用住房公积金还了,09年离婚时再用原住房分割款再还一次)。“一房贰买”(原住房房价是5万元,2007年12月24日前分三次缴4.44万欠0.5万,2008年8月12日又缴3.9万元,欠0.5万)。“一险二买”(一审要分4.7万元债权时她说买了保险,二审要分住房公积金时又说买了保险)。07年买的保险和07年缴的房款都是08年取的住房公积金,都违反时间逻辑,说明什么? 明显是转移藏匿共同财产企图离婚多分。应按《婚姻法》第47条第进行分割。
控诉人:苏政武
地址: 青海省都兰县高级中学
电话:15909772535
2012年3月15日
附:三级法院判决书和相关证据
D. 七迳镇属于电白法院管辖吗
七迳镇隶属于茂名市电白区,属于电白区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E. 原告对一审判决不服,想上诉到中级人民法院。上诉状是要递交给一审的书记员吗
最后应该是不服一审判决,恳请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向原审法院或者它的上级法院递交上诉状。
F. 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法院怎么样
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法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法院更多信息和资讯。
G. 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院概况
全市陆地面积11458平方公里,辖区人口701.59万人。
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组建于1983年10月,1984年1月1日正式挂牌办公。现内设有政治处(副处级建制)、办公室、立案庭、刑一庭、刑二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民四庭、行政庭、审监庭、执行局(副处级建制,设执一庭、执二庭、执三庭)、纪检监察室、研究室、司法行政科、法警支队、机关服务中心、审委办等21个部门,下辖茂南、茂港、信宜、高州、化州、电白等6个基层法院和24个中心法庭。目前,全市两级法院现有在编人员1031人,其中法官571人,占55.5%;书记员199人,占19.3%;司法警察95人,占9.2%;其他行政人员294人,占28.5%。市中院现有在编人员169人,其中法官99人,占58.6%。法官队伍中,全市两级法院法官本科以上学历473人,占在职法官人数82.8%;中级法院法官本科以上学历86人,占在职法官人数86.9%。建院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先后涌现了刘付权富、庞汉瑞、古兆圣等三名全国法院模范和一大批省、市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近年来,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大局,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各项工作呈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茂名中院依法审理了包括负债25亿多元的全国工业企业破产第一案----茂名腈纶公司破产案等破产案件60多件,盘活资产36多亿元,落实安置企业职工费用2亿多元,安置企业职工13990人,没有发生一起因破产案件处理不当而集体上访的事件,实现了无振荡破产,有力地促进了“和谐茂名”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审判实践中,市中院创新司法理念,摸索出对破产企业“先租后破”、“三个全额”解决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从破产财产变现清偿拖欠的职工工资、劳动押金、生产性集资款和住房公积金等破产审判的“茂名经验”,得到了最高法院、省高院、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有关专家、学者的赞赏。
2007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7577件,办结8件,结案率94.1%,解决诉讼标的25.9亿元。其中,市中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512件,办结2389件,结案率95.1%,解决诉讼标的1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