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改革要点

司法改革要点

发布时间: 2021-12-23 14:09:09

① 十八大在法律方面有哪些改革措施

你好,作为一个法律人,我可以帮你。

十八大在法治方面的改革措施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0)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健全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数量。
(3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海域海岛等重点领域基层执法力量。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32)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
(33)
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
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
由裁判者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

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

(34)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
制度。

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律师在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望采纳。

② 试述目前司法改革推出哪些改革举措

84项改革近6成旨在确保公正司法
四中全会提出的190项重大改革举措中,有关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有84项,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在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方面,共有4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等。
二是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方面,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等。
三是在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等。
改革措施三年内陆续出台落实措施
中央司改办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对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将84项四中全会改革举措逐项具体化,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节点,提出可检验的成果要求,提升了改革举措的可操作性。按照《实施方案》的时间安排,这些改革举措都要在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内出台具体落实的政策、措施。
中央司改办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全面启动改革工作。自年初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巡回法庭在深圳、沈阳挂牌设立,开庭审理案件。《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等改革实施意见也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预计到2015年底,相关部门每个月都将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形成相应的改革成果。
>>任务聚焦
1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2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
3建立健全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
4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同时统一错案认定标准,明确纠错主体和启动程序,保证制度顺利实施。
5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6建立预约立案制度,因地制宜推行网上立案及其他远程立案方式,方便当事人诉讼。建立对无正当理由不予立案的司法救济机制。

7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对提起公益诉讼的条件、适用范围和程序进行探索,明确公益诉讼的参加人、案件管辖、举证责任分配。
8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研究论证审判权与执行权外部分离的模式。
9明确规定社区矫正管理体制、执行程序、矫正措施、法律责任,实现社区矫正制度化、法律化,加快建立监禁刑和非监禁刑相协调的刑罚执行体制。2015年推动制定社区矫正法。
10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5年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制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实施方案。2016年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意见。

③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有哪些内容

3月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结案件35773件,地方各级法院审结、执结案件2870.5万件,结案标的额7.1万亿元。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维护防疫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判执行任务 ,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
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审结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等犯罪案件2165件3384人。审结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5万件,涉及金额2.9万亿元。
严惩腐败犯罪。 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2万件2.6万人,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违法所得无处隐匿。
严惩网络犯罪。 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网络赌博、网络黑客、网络谣言等犯罪案件3.3万件。
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 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精准服务“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
运用法治手段治理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 ,让虚假陈述者付出代价、制假售假者受到惩处、碰瓷者落入法网,让诚实守信者受到激励,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同比上升11.7%。
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破产案件10132件,涉及债权1.2万亿元。
服务扩大内需。
服务决战脱贫攻坚。向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9.1亿元,防止因案致贫、返贫。
服务金融健康发展。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5.3万件。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贯彻实施民法典,全面清理司法解释。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 审结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案件134.7万件。
加强人格权保护。 通过一系列人格权保护案件的依法公正审理,让人身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人格尊严受到切实尊重,充分彰显我国民法典的人民立场和共和国人民的主体地位。
促进和谐家庭建设。 审结婚姻家庭案件164.9万件。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对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针对儿童犯下的各种严重罪行决不姑息。
加强涉军维权工作。
保护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普遍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3.3万个调解组织、16.5万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群众提供菜单式在线调解服务,累计调解案件1360万件。
基本建成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 诉讼服务中心速裁、快审案件693.3万件。
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全覆盖。
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深化诉讼制度改革。 15个省区市的305个试点法院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司法改革与信息化建设融合。 疫情期间,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充分显现,实现“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 全国法院受理执行案件1059.2万件,执结995.8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9万亿元。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458个集体、703名个人受到中央有关部门表彰。
提升司法能力。 培训干警320.8万人次。
魏晶晶等29名法官牺牲在岗位上,用奉献牺牲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涵养清风正气。
依法接受人大监督。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监督。
今后一个时期
主要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司法为民。严格公正司法。全面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过硬队伍。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④ 俄国在城市中的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习计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简短的历史背景,1861年在俄罗斯的农奴制改革。
2,简要介绍了219法案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其历史的进步和局限性。
3,探索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影响,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
A.
俄国农奴制改革,影响的重点。
知识导读]
时间线索:在19世纪中叶

经济时代内容: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建立或改进: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热潮,资产阶级的代表。
【知识梳理】
改革的背景 - 克里米亚战争
1,根本原因:
加剧危机:
变化的声音:
4,沙皇选择:
二,改革要素 - 219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法)
(一)的内容,俄国农奴制改革
1,时间:
2 1的先进性的核心内容是:

政治的具体措施:
经济:
(b)评估农奴制改革

土地上,一方面,农奴,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在俄罗斯的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劳动,资本和市场提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废除农奴制,动摇了落后的封建的生产关系,在俄罗斯,与俄罗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俄罗斯的历史
(改革后的俄罗斯经济发展非常迅速,190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6倍,于1860年以前的铁路长度从1500公里至52,000公里,于1900年)。 BR /> 2,局限性:
一种掠夺性的农奴严重不公的农民。 (西藏百万农奴背负这个沉重的债务。)
改革非常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沙皇专制制度,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如农民仍在村社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加紧对外扩张。 (日俄战争)
(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民的残酷掠夺和欺骗没有触及地主土地所有制,不碰沙皇专制制度,改革制度,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BR />三个政治改革
司法改革:废除旧的基层法院,一个开放的陪审团制度的实施,建立法律制度和人民陪审员制度

2,本地自政府改革:在农村地区,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市杜马

探索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俄罗斯建立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现代化:废除农奴制,并提供必要的劳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资本,俄罗斯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业生产大幅增长,在俄罗斯,资本主义在农村的成分也得到了增长。
2,政治现代化:政治制度,建立机构,地方自治政府和城市,参照西方的司法系统,司法系统的改革。改革政治一直是独裁的俄罗斯,也出现了一些民主的气氛。

摘要:

五项改革性质

类的问题[作业点拉:
1,在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吗?中所描述的俄国现实的作品,你觉得呢?
19世纪俄国沙皇政府农奴制的国家。反独裁,自由,庆祝自由,民主的向往是俄罗斯文学的主旋律。
2,俄罗斯的改革和废除农奴制为什么自上而下的吗?
A,俄罗斯的工业发展较晚;
B,封建残余(农奴制度)的依赖(外资)是显而易见的;
C,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滞后美国和欧洲的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D,俄罗斯还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和专制主义的革命力量;
E,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亲自主持,并迫使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推出;不参与只限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领域,沙皇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并没有改变。因此,俄罗斯废除农奴制改革从上而下。 “之??间
解放法,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政府的改革措施的内在关系?
1861”解放“法案”废除了农奴制,俄罗斯的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建立的政治制度,这需要一个相应的调整,“解放”法的实施,业主和当地的主权和农奴司法管辖区也将逐渐消失;沙皇政府,以适应发展需要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的60-70年代,在境界的更重要的是上层建筑的一系列改革,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与社会的法律适得其反的具体体现,他们是俄罗斯通过改革,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4,在俄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和国内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列宁失败通常是由于国内国际战争的革命或改革运动, “战争引起了一场革命。俄罗斯的例子是:在克里米亚战争导致1861年的改革,促使1905年革命的爆发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二月革命。
5,有人说:“斯托雷平的父亲的革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斯托雷平改革的客观效果也同意这种说法。
(1)斯托雷平改革的主观目的是激进的社会变革,或(2),但主观上要促进革命爆发的改革,以保护业主的利益的沙皇政权的稳定。 “扶蒋毅弱”,丰富农民得到更丰富,较差的贫困农民,日益激烈的社会冲突。这项改革却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在俄罗斯,但在客观上推动了革命的爆发,使绝大多数的农民在全国人口拥有的沙荒失去了信任。
阅读和思考:
欣赏这个著名的油画。谈谈你的感受。
追踪器的伏尔加河和性能的痛苦的人居住在俄罗斯沙皇强大的建模和不羁的笔触揭示了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遭遇,也站在他们一边强度的性能含义;反映俄罗斯的农奴制的改革,仍十分落后,内河运输主要是由纤夫拉航行。在
分析,并探讨如下:
认为有关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环境的影响?
国际环境的变化发挥作用,在促进国家。一些国家如不适合在国际环境的变化,将其他国家赶上,并破坏经济的国家或殖民地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落后。
这个时候,机遇和挑战,国家应学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自我评价:
1,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19世纪,有一半在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了;
(2)由于存在的封建农奴制,农民生活在贫困中,俄罗斯市场规模小,缺乏自由的劳动力,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3)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以俄罗斯的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4)缓解矛盾,挽救危机的治理,亚历山大二世,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改革。
2,分析历史的219法案的进展情况和局限性。 (略)
3,探索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大纲)

⑤ 什么是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

司法体复制改革中,司法责任制、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等四项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

今年7月,中央政法委在上海召开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试点要求。中央政法委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以及中央政法单位,及时出台关于司法责任制、法官检察官职务序列及配套工资制度、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编制管理等方面改革意见,明确改革方向和政策导向。

⑥ 我国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有哪些举措

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内会主义事业的司法保障容。司法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出现,机遇和挑战并存,司法工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影响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⑦ 法治中国建设应当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三个概念当然不完全一样。法治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实现市场管理的法治化。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很大的一个层面就是市场经济如何法治化。如果讲到法治政府,那当然很明显了,就是讲公权力怎么来实现法治化,政府的权力不能过大。如果涉及到法治国家,或者是依法治国的概念,那么我理解这包含立法、司法、行政,甚至军队在内,这是我们将来一个大的法治国家的概念。这三个层次不太一样。法治实际上就是怎么样来贯彻治理国家的现代化的模式,就是把我们过去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提升一步到治理国家的现代化。我觉得今后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偏重在公权力方面,更多还是公权力在运作方面如何能够实现现代化。这会涉及到一些社会治理的问题,但是好像更多还是偏重在公权力的运作,可能这个是主要的。

热点内容
劳动法四十四条终止 发布:2025-08-16 20:23:09 浏览:775
找新劳动法 发布:2025-08-16 20:16:31 浏览:428
一带一路法规建设 发布:2025-08-16 20:14:37 浏览:908
法国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16 20:11:49 浏览:361
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发布:2025-08-16 19:59:16 浏览:254
2008前劳动法 发布:2025-08-16 19:48:14 浏览:549
房产过户律师 发布:2025-08-16 19:48:08 浏览:411
劳动法出离职证明 发布:2025-08-16 19:34:33 浏览:297
城阳法律顾问律师 发布:2025-08-16 19:34:26 浏览:143
法的社会作用概念 发布:2025-08-16 19:33:07 浏览: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