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司法考试公告
A.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时间和报名条件
2014年国家司法考抄试的袭报名时间是2014年6月16日到7月5日。
报名条件是(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四)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知识。(五)品行良好。
B. 法考考试公告中关于报名专业学历条件规定中的“从事法律工作”具体指哪些
如何判断是否“从事法律工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分别在 2002 年和 2006 年关于法官法、检察官法相关规定的答复意见,“从事法律工作”主要是指从事国家或地方的立法工作,审判、检察工作, 公安、国家安全、监狱管理、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戒毒管理),律师,法律教学和研究工作,党的政法委员会以及政府部门中的法制工作中的业务工作等。
C. 2014年司法考试分数线
2014年司法考试全国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合格分数线分为四档,
其中:西藏自治区合格分数线为280分;
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4个自治区,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5个省的自治州、
自治县合格分数线为305分;
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5个省所 辖县(市、区)合格分数线为310分;
除上述10省(区)外,全国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合格分数线为315分。
应试人员可通过司法部网站(http://www.moj.gov.cn)、中国普法网
(http://www.legalinfo.gov.cn)查询成绩。
(3)2014司法考试公告扩展阅读:
司法考试是以总分计算的,司法考试分为四份试卷,每份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
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
试卷四为笔答式实例(案例)分析试题(含法律文书写作)。
每年的全国合格分数线为360分。各地区的放宽分数线每年不固定。
D. 司法考试报名条件
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就可以报考的。
复习司考去书店购买三大本,法律法规,内历年真题,结合九八容考资的音视频网络课程复习就可以了,我已经通过了,复习时就用的以上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老师的讲座九八考资很全的。
三大本:全名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
法律法规:推荐使用上律指南针法律法规
历年真题:张能宝历年真题或者众合五卷本,选择其一即可
希望采纳
E. 为什么国家司法考试的有关事宜用的是公告
您好,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版试。初任法官、初权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前身为律师资格考试,自2002年后,增加了检察官考试和法官考试两类系统内部职业资格考试考核,统称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和评卷,成绩由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公布。国家司法考试的考试成绩一次有效。因此国家司法考试的有关事宜以公告形式公布。希望对您有帮助。
F. 2020年司法考试公告什么时间发布
一、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定于9月日、6日。
历年考试时间:
015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0日、21日。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4日、25日。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定于9月16日、17日举行。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22日。
2019年法考客观题考试于8月31日、9月1日开考,分两个批次。主观题考试于10月13日开考。
2020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定于9月5日、6日,主观题考试时间定于10月17日。
二、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时间定于10月17日。
历年考试时间:
015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0日、21日。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4日、25日。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定于9月16日、17日举行。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22日。
2019年法考客观题考试于8月31日、9月1日开考,分两个批次。主观题考试于10月13日开考。
2020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定于9月5日、6日,主观题考试时间定于10月17日。
考试科目与分数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
具体考试科目如下: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主观题考试设置选做题的,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具体考查科目为: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G. 关于司法考试报名
河南省司法厅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公告》(第85号),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定于9月19日、20日举行。现将2009年河南省国家司法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 报名
(一)报名条件
1.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5)品行良好。
户籍在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的,报名学历条件可以放宽为高等学校法律专业专科学历。河南省放宽报名学历条件的地方(共52个)为:兰考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栾川县、鲁山县、滑县、封丘县、台前县、范县、卢氏县、淅川县、桐柏县、南召县、社旗县、虞城县、睢县、宁陵县、民权县、沈丘县、淮阳县、新蔡县、确山县、平舆县、上蔡县、新县、固始县、商城县、淮滨县、光山县;杞县、通许县、叶县、郏县、内黄县、原阳县、南乐县、濮阳县、舞阳县、柘城县、夏邑县、罗山县、息县、扶沟县、商水县、郸城县、太康县、鹿邑县、正阳县、泌阳县、汝南县。
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高等学校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证书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后,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
(1)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国家机关开除公职或者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公证员执业证的;
(3)被处以二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期限未满或者被处以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
3.已经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A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以及已经取得B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但尚未取得高等学校本科以上毕业学历的人员,不得再次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
(二)报名方式、时间与地点
1.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2.全省统一实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6月1日至25日。报名人员应当在上述期间内登录司法部网站(网址:http://www.moj.gov.cn)进行网上报名。
3.现场确认时间为7月1日至20日。报名人员应当在上述期间内按照网上报名时预约的现场确认时间,携带报名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省辖市司法局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工作、学习的人员,持工作、学习单位开具的证明可以在工作、学习地确认。
各省辖市司法局可以在上述期限内确定本地区的现场确认时间,并向社会公布。
(三)报名材料
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原件及复印件。
持护照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报名时须同时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证明或者户籍证明。
2.本人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凭所在学校出具的证明报名,格式证明可在司法部网站下载。
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高等学校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报名时,须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3. 户籍在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且要求享受放宽地方政策的报名人员,须提交户籍证明(户口簿)复印件(打印版);报名表中所填写的户籍代码应当与户籍地一致。
上述报名材料真实、齐全,符合报名条件的,由报名地司法行政机关发给准考证主证。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复审合格,生成准考证副证,由报名人员自行从司法部网站下载。报名人员确实无法下载准考证副证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到报名地省辖市司法局领取。
4.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缴纳报名费240元。
根据上面所说,你想在那里报,就在那里报,关键是你现场确认的时候要去你报的那个地方,考试的时候要去你报的那个地方
H. 司法考试每年的考试时间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客观题考试延至月底
主观题考试暂定延迟至11月下旬
司法部法律职业资格管理局今天发布通知,根据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原定于2020年9月5日、6日举行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暂定延迟至2020年10月底举行,原定于10月17日举行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暂定延迟至11月下旬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和相关工作安排,以司法部公告为准。
一、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暂定延迟至11月下旬
历年考试时间:
015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0日、21日。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4日、25日。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定于9月16日、17日举行。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22日。
2019年法考客观题考试于8月31日、9月1日开考,分两个批次。主观题考试于10月13日开考。
2020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定于9月5日、6日,主观题考试时间定于10月17日。
二、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客观题考试延至10月底
历年考试时间:
015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0日、21日。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时间为9月24日、25日。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定于9月16日、17日举行。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22日。
2019年法考客观题考试于8月31日、9月1日开考,分两个批次。主观题考试于10月13日开考。
2020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时间定于9月5日、6日,主观题考试时间定于10月17日。
I. 司法考试报考资格
(一)符合以下条件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5.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学籍(考籍)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政策要求,2021年继续实施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放宽政策(2021-2025年),报名人员户籍在放宽条件地方的,可以将报名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毕业。
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2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专升本,下同)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中,《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后取得学籍(考籍)的普通高等学校2022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获得法学类专业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后取得学籍(考籍)的军队院校2022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获得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学籍(考籍),并于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已经完成学业但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研究生及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开放大学等)的2021年本科毕业生,以及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成绩已全部合格且本年度内能取得毕业证书人员,可以报名参加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持港澳台或国外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学历学位证书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后,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后取得学籍(考籍)的港澳台或者国外高等学校法学(法律)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员,学历学位证书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后,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1.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或者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3.被吊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
4.被给予二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处理期限未满或者被给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处理的;
5.因严重失信行为被国家有关单位确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并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
6.因其他情形被给予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处理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人员,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已经参加考试的,考试成绩无效。
已经取得A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得报名参加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三)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成绩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或者放宽合格分数线的,合格成绩在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有效。其中,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的,可在主观题考试报名时确认参加2021年主观题考试,符合放宽政策的可同时申请享受放宽政策;达到放宽合格分数线的,可报名参加2021年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或者在主观题考试报名时确认参加2021年主观题考试。
(四)报名人员应选择使用汉文试卷参加考试,也可以选择使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五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试卷参加考试。应试人员应当使用同一语言文字试卷参加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香港、澳门和台湾居民可以选择使用简体汉字或者繁体汉字填报本人信息和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