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赵匡胤刑法

赵匡胤刑法

发布时间: 2021-12-24 14:30:03

1.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谁提出来的

不知是谁提出来的,只知是商鞅留下的千古流芳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典故
《礼记.曲礼上》记载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我国奴隶社会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体现。奴隶制的刑法是公开的不平等,大夫和庶人在刑法上的待遇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成为奴隶社会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的历史舞台,其政治代表为李悝、申不害、商鞅、慎到、韩非等人,在反对奴隶社会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的同时,提出符合地主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依据法家的主张:“绳不绕曲,法不阿贵”,违法犯罪,一律绳之以法。商鞅佐秦孝公变法时,太子的师傅公孙虔为阻止商鞅变法,唆使太子违法,商鞅以太子系国之储君,不能加刑,遂刑其师傅公孙虔,劓其鼻。这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谚语的由来。
分析:仅就法律而言,古代是从不承认“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从史籍的记载来看,王子犯普通的罪行和平民同样按照法律处罚的事例也实在是太少有了。
敢于明显和法律对着干的俗谚是很少会被记录在小说、戏曲里的。如果仔细查阅古代的小说、戏曲材料,就会发现在明朝以后的文艺作品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才成为常见的俗谚。
给现代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秦香莲》、《铡美案》等包公戏实际上是在将近20世纪时才出现的剧目,里面宣传的法律观念实际和故事所描绘的宋代社会差别很大。元代杂剧里的包公戏,如《遭盆吊没兴小孙屠》、《林招得三负心》、《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龙图智勘后庭花》、《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包待制陈州粜米》、《包待制断叮叮当当盆儿鬼》、《包待制智赚生金阁》、《神奴儿大闹开封府》等等,都是把包公描绘成一个能够侦破疑案的大侦探。和权贵斗争、执法如山的故事仅有《包待制智斩鲁斋郎》,这部戏的台词里引了一句“王法无亲”的俗谚,说的是法律不可偏私包庇,和“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意思有所不同。
在明代小说里很难找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句俗谚,而清代的戏曲小说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俗谚就很常见。比如讲宋太祖赵匡胤故事的《飞龙全传》第二回、讲元末轮回报应故事的《灯草和尚》第四回、讲本朝爱情故事的《比目鱼》第八回(写做“皇亲犯法,庶民同罪”。但在清初剧作家李渔所写的该书原作《连城璧》第一卷“谭楚玉戏里传情 刘藐姑曲终死节”里并无此语)等都引了这条俗谚。

2. “谷道破裂”是一种什么刑法,为什么北宋公主会被处刑

公元960年,后周将领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在归德, 宋州称帝,此后,——年宋朝正式诞生了新政权。赵匡胤即位后,对晚唐藩镇割据局面和宦官专权感到担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他强迫将领交出兵权。

据史料记载,赵金福死于“谷道''.的破裂”,那么“破裂”是什么呢?据了解,“谷道”的意思是肛门。也就是说,“谷道break”指的是肛裂。因此,赵福金在他的一生中遭受了许多屈辱和折磨。一个国家的公主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真是尴尬。“谷道break”在北宋也被认为是一种屈辱的死法。如果宋朝不重视文学和轻武器,拥有强大的军队,也许赵福金的命运不会那么悲惨,北宋很多人的命运都会被改写。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3. 赵匡胤发明了“刺配”法,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

据了解刺配,又称墨刑,黥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刑罚之一。这里就需要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墨刑、劓刑、刖刑、宫刑和大辟,分别是在脸上刺青,割掉鼻子,剁掉脚,阉掉和砍头。

《水浒传》是一部展示宋代司法制度、牢狱文化的镜子,其中提到最多的一种刑罚就是“刺配远恶军州”。书中先后有十几人受过此等刑罚。就连位高权重的高太尉年轻时也曾被开封府尹“断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他们要在地方军队(厢军)服劳役,成为政府免费夫役。这和起源于唐末五代的募兵制度分不开。募兵制是由政府招募男丁当兵,供衣食、免赋役。《宋史·兵志》中说:“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也就是说身强体健的犯人也是招募的对象。

4. 宋太祖时期的刑罚是什么

凌迟始于五代时的西辽。宋仁宗时使用凌迟刑,神宗后成为常刑。至南宋,在《庆元条法事类》中,正式作为法定死刑的一种。
刺配也是宋太祖时期复活的一种刑罚,是古代“黥”刑的复活,对后世刑罚制度影响极坏.
五马分尸也叫车裂,到唐末基本上已经废除干净了。
所以,刺配应该是宋代的代表性刑罚,当然,凌迟也是宋代酷刑的一种。

5. 为保护幼女不被性侵,赵匡胤制定了什么法律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从宋朝开始,国家就非常重视对幼女的保护。在宋太祖赵匡胤制定的大宋律法的《宋刑统》中,有关保护幼女的规定是这样的:

诸强奸者( 女拾岁以下,虽和亦同) ,流叁阡里,配远恶州; 未成,配伍佰里。

这条规定的意思就是只要与十岁以下的女童发生性关系,无论是强奸还是和奸,都会按强奸罪处理。而且,一旦犯罪事实成立,那么犯人就会被流放到三千里外,而且是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州县;如果强奸未遂,那么也会被流放到五百里外。

相比于明清,现代立法者又将幼年的年限延后了两岁。此外,界定强奸罪的标准是这样的,它不以幼女是否自愿为准则,只要犯罪人知道或可能知道对方是未满14 周岁的幼女,然后与其发生性关系,就构成强奸罪。

可以说,我国对于幼女的保护,就是从宋朝就延续下来的所以,现代法律借鉴以往的法律法规,制定出了更加全面具体的条文,以便保护幼女的安全。同时,可以使那些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处罚。

6. 为保护幼女不被性侵,宋太祖制定什么法律,现如今还适用

宋朝的法律规定,强奸女子会被流放千里,如果和幼女也就是不满十岁的女孩发关系,就属于强奸会被重罪,和现在我国对幼女的保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的法律女性年龄改为不满十四周岁的属于幼女,强奸幼女同样是重罪。


等到明朝的时候,对于奸淫幼女的罪行惩罚更严重,朱元璋还把幼女的年龄增加两岁,变成十二岁就是幼女更加地保护了女性,如果犯了强奸罪直接斩立决。古人还是很让人佩服的,一直以为身处封建社会,他们不会想到保护女性,但是他们很早就注意到女生在这方面属于弱者,并加以保护。一直到如今,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女性这方面的保护依旧完善。

7. 宋太祖赵匡胤做哪些立法活动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统一,维护封建秩序,开始了一系列立法活动?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分裂为立法指导思想,崇文抑武,儒道兼用,大度兼容,强调慎法,实施轻刑?同时,宋朝调整经济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经济立法史上形成了较完备的经济法律体系,使宋朝成为我国古代民商事及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朝代,对商人给予了较往常更多的尊重,对后来的经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北宋政权?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秩序,宋太祖在即位后不久,就命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窦仪等人修订法律?

窦仪是前朝元老,懂得如何修订法律?

他和苏晓?奚屿?张希逊?陈光父?冯叔向等人,在总结唐朝和后周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宋朝第一部刑法典《宋建隆重详定刑统》,简称《宋刑统》,共30卷?

《宋刑统》修成后,宋太祖于963年下诏刻版印刷颁行全国,成为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刻版发行的封建法典?

《宋刑统》颁布后,中经宋神宗?宋哲宗?宋高宗几朝数次修改?但由于它是宋朝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继承皇位的几代君主都不敢轻易修改,所以,每次改动都很小?

从法律形式上看,宋朝的敕书应用极为广泛,经常使用敕书来处断案件,从而使敕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规范?

敕发布多了,时间一长,前后敕有抵触,必须进行汇编整理,删去过时的,保留现有用的,这就是“编敕”?把散敕中一事一例的判例,经过汇编整理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通行于全国的法律条文?可见,编敕是宋朝立法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形式?

宋朝编敕极其频繁,每逢新皇帝即位,同一皇帝改变年号,都要重新编敕?宋朝皇帝改元多,编敕也就多,以至于到底有多少部编敕,实难统计?

编敕实质上是对《宋刑统》的重大修改?而且,与刑统相比,编敕可以随时发布,运用起来灵活得多,统治者随心所欲地经常编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律敕并行,即在保持《宋刑统》的应有法律效力的情况下,提高敕的地位,在审断案件时加以引用?这是宋朝立法的特点?

宋朝在刑事法方面有盗贼重法?折杖法,以及刺配和凌迟?

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宋统治者开始对一些重要地区盗贼犯罪论以重法,以严惩窝藏盗贼的行为?

随后,出于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将京城开封及诸县划为“重法地”,规定凡在“重法地”内犯贼盗罪者,适用比《宋刑统》重的处罚?后来重法地的范围扩大到一些非重法地?

宋朝首创折杖法?折杖法就是将笞?杖?徒?流等四种刑罚折抵为一定数量的杖刑的刑罚制度,其总体趋向是使刑罚减轻?

赵匡胤

8. 什么叫宪法,刑法,警察法,冶安管理处训条例,执行时间,各法律多少章,多少条,优

权力的意志,要靠法律实现❗🐎
权力解决路线问题,法律解决走的问题。专
权力制定法律,法律维护属权力。
制定法律时权力最大,执行时法律最大。
记得网上说,赵匡胤问群臣,世上什么最大?很多臣答,皇上您是大,宰相赵普说,世上只有理大,得到赵匡胤赞扬,皇上也要尊理,行理,法律就是理。

所以历史上就有,只要犯法,龙子龙孙同罪的说法。

“……龙子龙孙我不饶,头上摘取他乌纱帽,身上剥下他滚龙袍,紧紧法绳捆三道,贪脏卖法我不姓包。”

权力确定路线之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甚至破坏,大部分是中间人。必须用法律统一,步调一致才能胜利。

支持的,起带头作用,中间的,鸭子过河随大流,反对的,法律强制,不走也得走。

就似羊,要吃庄稼,法律就是鞭子,吃就挨打。

自由不是无限,想咋就咋,必须在权力的限制下,越过就是犯法。

制定法律要经过对立,集中,统一,一步一步都得抓。

承认对立,是叫人人都说话。多提建议,多出办法,认法律成为真正的法。一旦产生,人人都得尊纪守法。

9. 为什么赵匡胤被赞为“仁主”,朱元璋却被说成“暴君”

后人对赵匡胤的评价多为“仁主”,对朱元璋的评价多为“暴君”,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朱元璋得罪了文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你可以得罪皇帝,可以得罪大臣,甚至可以得罪任何人,但是唯独不能得罪文人,因为文人写历史,笔杆子是掌握在文人手里的。只要你损害了文人的利益,不管你是不是拯救了天下,是不是善待了百姓,他们通通不管,一定要骂得你狗血淋头。赵匡胤为什么被推崇?朱元璋为什么被“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善待士大夫,而后者苛薄文臣。

历史上被文人黑得最惨的皇帝,无疑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史学家们提起朱温,几乎全无正面评价,全是荒淫无耻、恶之极矣这样的用词,把朱温与侯景、安禄山之流相提并论。

可问题是,朱温犯的错,很多历史名人都干过,比如说朱温睡了儿媳妇,可唐朝的李隆基不照样睡了儿媳妇杨玉环,凭什么后者就是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朱温篡唐的确不地道,可宋太祖赵匡胤欺负旧主柴荣家的孤儿寡母,岂不是性质更加恶劣?朱温性格残暴,杀人无数,可三国时期的曹操动不动就灭人三族,凭什么现在为曹操唱赞歌的人多如牛毛?

所以说,中国的文人是得罪不起的,即便你贵为皇帝,面对文人的笔杆子,你照样得低头,照样得迎合,否则就要骂死你,所以朱元璋就成了文人口中的“暴君”。


在对待老百姓方面,赵匡胤并不厚道。当宋朝老百姓要交汉唐明平均税负水平5倍的税收,小孩上学率只有汉唐明平均水平的20分之一,老百姓贩卖5斤盐就要被杀头,老百姓赤贫穿纸衣服,妇女缠足大规模普及于宋朝这个黑暗朝代;用纸币掠夺民众财富也是在宋朝,毫不客气的说,在老百姓眼里,赵匡胤就是个昏君!



综上所述,赵匡胤对文人“仁”,对老百姓“暴”;朱元璋则恰恰相反,对文人“暴”,而对老百姓“仁”,只不过因为笔杆子向来掌握在文人手里,所以才导致赵匡胤被“粉”而朱元璋被“黑”的结果。如果不能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那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10. 宋代是否有诛九族的刑罚有谁(大臣)被诛过九族如果没有这个刑罚,那宋代最严酷的是什么刑罚

宋代是有诛九族的刑罚,但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层立下法律 君臣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所以官员大臣犯罪的多是以砭滴的形式流放某地,比如苏轼曾经被流放海南等。所以还没有大臣被诛九族过呢。
宋代的刑罚,分"极刑"、"徒刑"和"流刑"三大类。 极刑分绞、杀、剐三个等级。绞刑一般适用于妇女,让她们得一个"全尸",算是当年对妇女的优待。像王婆、西门庆之类通奸杀人犯,罪大恶极,都应该判处"极刑"。所以王婆得到了当年的"最高奖赏":不但被判剐刑,还享受了"骑木驴"游街上刑场的殊荣。相对于"徒刑"和"流刑"就严酷多了,可见宋代最严酷的刑罚也就是"极刑"了。

热点内容
法学院柯以 发布:2025-08-16 03:42:16 浏览:945
法官自查报告 发布:2025-08-16 03:40:24 浏览:486
元阳法院 发布:2025-08-16 03:36:25 浏览:152
司法部杜伟 发布:2025-08-16 03:29:44 浏览:449
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制度 发布:2025-08-16 03:04:35 浏览:888
劳动法职工奖惩 发布:2025-08-16 02:49:38 浏览:285
道德经门事件 发布:2025-08-16 02:43:25 浏览:737
强力金融法学 发布:2025-08-16 02:34:22 浏览:852
导火新闻线行政法知识 发布:2025-08-16 02:28:41 浏览:346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经济法 发布:2025-08-16 02:14:36 浏览:456